◆ 趙春山/中國國民黨的理想那裡去了?
◆ 方祖涵/防疫天堂與地獄
◆ 孫維新/百年一遇的耀眼金環
◆ 王文華/墳墓裡的自由
◆ 葉銀華/機器人會進入公司董事會?
◆ 王正方/「白人至上」主義備受挑戰
◆ 黃介正/瀰漫「反中」氣氛的美國大選
◆ 劉憶如/解封後的全球經濟
◆ 王健壯/蔡英文要擺脫兩種意識的束縛
◆ 洪蘭/讓他們去走自己的路
◆ 楊志良/民眾偉大,政府混蛋
◆ 林中斌/兩岸僵局將開解
◆ 陳亮恭/常照你的長照
◆ 薛承泰/勞保的續命仙丹
◆ 薛琦/振興三倍券真有三倍的效果?
◆ 周行一/你不會比父母差
◆ 盛治仁/我們就不能好好相處嗎?
◆ 楊渡/別說《教父》沒教過你
◆ 方祖涵/職棒熱潮退卻後的省思
◆ 黃介正/孤鷹.戰狼.香港
◆ 劉維公/閱讀提案力中心:敦南誠品書店
◆ 葉銀華/股市經營權爭奪的亂象
趙春山/中國國民黨的理想那裡去了?
2020-06-22 00:10 聯合報 / 趙春山(作者為淡江大學大陸所榮譽教授)
國民黨必須有理想,統一的模式可以商量,但絕不會接受對岸提出的「一國兩制」。圖為黨主席江啟臣出席華僑救國聯合總會僑務座談會後受訪。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或許是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或許是因為兩岸關係目前的氛圍太過於詭譎,過去長期交往的大陸智庫朋友,現在連電話中的交談都顯得吞吞吐吐,總是有一股很悶的感覺。坦白說,兩岸有識人士,沒有人希望看到雙方兵戎相見,最多是在「紙上談兵」而已。
最近聽對岸同行談論最多的,不是兩岸關係,因為有些問題不好談,談了也無關痛癢;他們反而對國民黨的「昨日、今日、明日」,表達了幾分關切之情。我想這兩個百年老黨的關係,畢竟不是一般。國共經過這麼多年的談談打打,雖然沒談出什麼結果,但因「不打不相識」,也打出了一點交情。所以當對岸提及國民黨目前的處境時,我總能感受到悲涼中夾雜著幾許體諒。
坦白說,對岸對於國民黨在短短不到一年半時間,就從「九合一」選舉的大勝,淪落到「二合一」選舉的慘敗,除了少數事後諸葛外,多數人還是百思不得其解。但無論如何,韓國瑜的大起大落,還是驗證了「民意如流水,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這句老話。我想所有政治人物都須引以為鑑,當然對岸也不會是例外。
「勝敗乃兵家常事」,國民黨應有東山再起的旺盛企圖心,而且必須撥亂反正,進行大幅度的改革。改革是一件鉅大的政治工程,要有規畫,要有方法,不能似無頭蒼蠅般搞不定方向。有人把國民黨最近提出的兩岸論述視為改革的重點,這就是搞錯了方向。回顧馬英九總統執政時期,兩岸曾歷經八年的「大交流、大合作、大發展」。如今榮景不再,但趨勢難擋。把國民黨的選舉挫敗歸咎於兩岸政策,這是典型的「甩鍋」心理。
九二共識更不應成為甩鍋的替罪羔羊。眾所周知,這個在台灣內部引起爭議的名詞,曾是兩岸「談判代替對抗」的工具,它存在的價值是解決問題,而不是製造問題。如果九二共識只能解決過去的問題,而無法解決現在的問題,那它的命運就只能放在歷史博物館裡;但如果九二共識能發揮兩岸復談的功能,它就解開了當前兩岸「有讀不回」的窘境,它就不應該被埋葬在歷史的灰燼之中。
政黨以獲取執政權力為依歸,我們當然希望兩岸政策是國民黨選舉的資產,而非負債。國民黨從民國107年(二○一八年)以來,已經過地方和中央兩次選戰的洗禮,應該理解兩岸政策不是決定勝敗的關鍵。所謂「物必先腐而後蟲生」,國民黨的敗選是内因而非外因。如果歸咎對手「撿到槍」,那只能怪自己理盲。
爭取執政地位是「務實」,國民黨也不能忘了「務虛」。理念結合同志,政黨是由一群理念相同的人所組成,所以國民黨要有理想性。民進黨有台獨的理想,所以有《台獨黨綱》。民進黨深知台獨不可行,所以陸續推出《台灣前途決議文》和《正常國家決議文》,但沒有放棄台獨的理想。
國民黨的理想就在頭上戴的那頂「中國」的帽子。國民黨應依據憲法,提出實現《國統綱領》所楬橥的,自由、民主、均富的統一主張。統一的模式可以商量,但絕不會接受對岸提出的「一國兩制」。
統一不是毒蛇猛獸,國民黨不必急著脱鉤;談統一現在台灣沒有選票,但可以維持兩岸的和平。有了選票,失去和平,選票最後也等同廢票。何況,「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天底下的事,誰也說不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