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6日 星期一

朱宗慶/紓困藝文是一場與時間的賽跑

名人堂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30&page=1#ph

◆  朱宗慶/紓困藝文是一場與時間的賽跑

◆  王健壯/這個獨立機關忘了我是誰
◆  范疇/習近平現在需要蔡英文 川普也是
◆  方祖涵/每天都是愚人節
◆  楊志良/吃人一口,至少還人半口
◆  陳亮恭/兩面夾擊的超高齡挑戰




朱宗慶/紓困藝文是一場與時間的賽跑


2020-04-06 00:29 聯合報 /   朱宗慶(作者為朱宗慶打擊樂團創辦人暨藝術總監)
針對文化部提出的紓困振興預算15億元,文化部長鄭麗君認為「不夠」,目前正在研擬第三波、第四波的預算。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短短三個月,疫情籠罩,影響超乎過往的經驗和想像,各行各業幾乎無一倖免。而此次疫情對表演藝術界的衝擊,更是前所未有,令人措手不及。焦慮、恐慌與無助,無疑是許多表演藝術工作者此刻的心聲。

表演藝術有重視高度臨場感、注重與觀眾間互動的特性。然而,隨著政府對大型集會指引的建議愈趨嚴格,如何在達到防疫需求,讓觀眾座位間隔的安排,可同時滿足表演藝術的特性,對所有劇場、表演團隊、藝術工作者,是高難度的考驗。

台灣的表演藝術人才、創作能量,相當活躍與多元,表團營運體質多屬脆弱,此次疫情更讓問題彰顯。以國內六千多個登記立案的表團來說,具規模者為數不多。除少數公立團體外,民間多數較活躍的表團都是靠演出票房、政府補助、企業贊助、周邊商品,苦苦撐起營運重擔、生存下來。

面對疫情,政府持續修訂公眾集會指引規範。由於每個節目製作都有其所演出的劇場規格考量,因此,初期室內一千人限制,讓大型節目售票必須中斷、小型場地滿場則需移到大場地演出,來降低風險,然而,這樣的權宜,對許多節目的因應已是相當困難。其後一百人以下規定,更讓中大型場地的節目,幾乎形同全面停擺,只有寥寥可數的小型展演或可進行。

演出停擺,隨之而來的是表團「生存危機。大型表團,也許靠貸款、補助、過往累積,勉強營運。許多小型團隊,一旦演出無法進行,恐是一整年斷炊,甚至生計危在旦夕。更別說是個人、自由接案工作者,例如舞台、燈光、多媒體等等劇場技術工作者、藝術行政工作者…,皆無法倖免。表團的生存危機,牽動專業人才流失問題,必須及早警覺和因應。

對於這波疫情的受災,藝文產業的紓困和振興,在文化部規畫、行政院立法院的支持下通過特別預算。文化部所監督的幾個公法人,也從不同的職責,分頭努力,整合專業和資源,希望能陪伴藝術夥伴度過難關。除中央之外,少數地方政府也有紓困做法。

對於紓困振興,文化部以立法院先前已通過的特別預算、調勻自己的預算,第一階段共投入十五億元,用於視覺藝術、表演藝術、文創、影視、出版等範疇,已進行第一批的紓困受理與審查,未來,在行政院最新拍板的加碼紓困下,對降低藝文衝擊將可加大力道。

然而,這波疫情恐難於近期緩解,大家若無法從行政到立法部門一致快速投入紓困,以及併行規畫提振動能方案,若疫情往後推移,未來復甦只會更長更難!對藝文界來說,近年好不容易已累積起蓬勃動能,疫情的衝擊將使整個表演藝術發展,陷入崩解的巨大危機中,「救災」的步調絕不能慢!

或許過往社會對藝文參與,是「興於百業之後,衰於百業之前」。也有人提「適者生存」,不適合續存的團隊、表演者,當因此次疫情而被淘汰。但我總認為,台灣表演藝術的生態並不是如此簡單的二分法,若因疫情而犧牲優秀的團隊、人才,將枉費過往的累積!

此刻,相當艱鉅。我鼓勵大家要勇敢、冷靜。但說真的,講勇敢很俗氣;光是勇敢,也不能解決問題。資源投入程度、行動快速與否,其實表彰的是一種決心和態度!這場「戰疫」,除中央加碼,地方政府也應合力並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