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14日 星期二

趙春山/冷眼看一場無謂的政治口水戰

名人堂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30&page=1#ph

◆  趙春山/冷眼看一場無謂的政治口水戰
◆  葉銀華/繼續觀察文曄被收購案

◆  洪蘭/找回同舟共濟的精神
◆  周行一/我們如何一起抗疫?
◆  盛治仁/不讓疫情改變善良的心
◆  林中斌/疫災煞全球 人類共戚休
◆  馬凱/對抗新疫應如世界大戰!
◆  陳立恆/求真者生.魔幻者亡
◆  朱宗慶/紓困藝文是一場與時間的賽跑

◆  王健壯/這個獨立機關忘了我是誰
◆  范疇/習近平現在需要蔡英文 川普也是
◆  方祖涵/每天都是愚人節
◆  楊志良/吃人一口,至少還人半口
◆  陳亮恭/兩面夾擊的超高齡挑戰







趙春山/冷眼看一場無謂的政治口水戰


2020-04-14 00:15 聯合報 /   趙春山(作者為淡江大學大陸所榮譽教授)
世界衛生組織秘書長譚德塞。(新華社)


「世界衛生組織」(WHO)秘書長譚德塞(Tedros Adhanom Ghebreyesus)四月八日在記者會上的發言,在台灣內部,在海峽兩岸,甚至在國際社會,都引發了一波接一波的政治口水戰。

譚德塞認為台灣有人拿他的膚色作文章,搞「種族歧視」,對他從事「人身攻擊」。譚說他已忍了三個月,「真的受夠了」。從電視畫面看他臉上的表情,倒真是滿腹委屈的樣子。

如果從網軍的留言看,譚德塞的指控不是空穴來風。網路世界無遠弗屆,鄉民之言更是千奇百怪。相信台灣有人確因譚的「親中」形象,把怨氣出在他頭上,使用了一些不雅之辭來羞辱他。同屬有色人種,我們對於譚的反應能夠感同身受;但如果不把說這些話的人加以區別對待,甚至和台灣政府掛鉤,那就真是別有用心了!

如果先從反躬自省的角度看,解嚴後的台灣,「一人一把號、各吹各的調」,享有的言論自由,已大到幾乎足以妨害別人的自由。我的一位教授朋友告訴我,他的太太因埋怨計程車司機,車上播放電台的聲音太大,就被喝令在辛亥隧道前下車。雨天不收費,但請她另外叫車。台灣民主化後,人人都成了「天生的政治動物」;民主民粹化,生活政治化
政客運用民粹獲取政治利益後,反過來就遭到民粹的綁架

說台灣搞「種族歧視」真的太超過。台灣是個移民社會,台灣人民保留中華文化其中最突出的部分就是「包容」,不能和政客的「狹隘」相提並論。民國52年(一九六三年)五月十八日,一位署名狄仁華的美國留學生,在《中央日報》副刊發表題為《人情味與公德心》的文章,引起不少讀者的共鳴,青年學生還因此推動一系列的自覺運動。以狄仁華在地親身感受,台灣人富人情味,缺的是公德心。時至今日,還有人讚賞「台灣最美的風景是人」。台灣怎麼會歧視外人?尤其是同屬有色人種的非洲人?

譚德塞大概不清楚,台灣早期和非洲國家的友好關係;也不知道台灣曾經有一位人稱「非洲先生」的外交部次長楊西崑。早自民國49年(六○年)代開始,台灣就展開大規模的援非工作,派出大批醫療隊、農耕隊、工程隊到非洲。我念政大時一位教官的父親,還因在非洲車禍而客死異鄉。台灣沒有對不起譚德塞的祖國;是非洲一些國家「恩將仇報」,沒有善待台灣。譚德塞不清楚,但我不會忘記,中華民國退出聯合國時,非洲國家代表在會場得意忘形、喧騰吶喊的那一幕。

對岸指台灣「以疫謀獨」,無非是為了反對台灣參與WHO;雖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辭」,但因是從兩岸外交博弈的立場考量,我還勉強可以理解;但如果對岸隨聲附和指控台灣,也提什麼「強烈譴責針對譚德塞總幹事的人身攻擊和種族主義言行」之類的說法,那就令人難以苟同了!我認為要促進兩岸「心靈契合」,就不應持有這種「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的想法。

台灣目前處在防疫作戰的狀態,同時也面臨政治口水戰的威脅。肺炎病毒攸關個人的生死,政治病毒則危及國家的安全。執政者兩面作戰,但都大意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