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宗慶/動態歷程裡的變與不變
◆ 劉憶如/開放口罩進口應加強配套
◆ 葉銀華/金融業委託書規則 要寬?要嚴?
◆ 方祖涵/意外發生的那個下午
◆ 王健壯/台灣距離那顆恆星仍很遙遠
◆ 蘇蘅/病毒疫情與假新聞的共伴效應
◆ 王文華/那些毫髮未傷的蛋
◆ 黃介正/疫病提速脫鉤
◆ 楊志良/人類是否「進化」了?
◆ 陳亮恭/年齡不是能力的標準
◆ 洪蘭/說好話,不如把話說好
◆ 盛治仁/別讓疫情只留下仇恨對立
◆ 薛承泰/戴口罩是為了去排隊買口罩
◆ 趙春山/兩岸應避免因誤判而失控
◆ 馬凱/今年會是好年
◆ 周行一/美國能一柱擎天嗎?
◆ 王正方/有足夠的口罩嗎?
◆ 嚴震生/政治學中的美國與非洲
◆ 王健壯/不讓總統指揮國會才是最高的程序正義
◆ 陳立恆/2020下一步,世界觀!
◆ 方祖涵/意外發生的那個早晨
◆ 林中斌/孔子棄台、駐日、返中
◆ 黃介正/「九二共識」總清算
◆ 李清志/美感的自學之路
◆ 葉銀華/基金可以保證收益?
◆ 盛治仁/人生無常 珍惜當下
◆ 薛承泰/疫情與親情
朱宗慶/動態歷程裡的變與不變
2020-02-27 00:03 聯合報 / 朱宗慶(朱宗慶打擊樂團創辦人暨藝術總監)
做好一個「表演」相對容易,但運作好一個「團隊」,就必須歷經千辛萬苦。圖為朱宗慶打擊樂團打造擊樂劇場「泥巴」,表現台灣人為家打拚與對土地的情感。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在多年來的演出與教學經驗中,我觀察到,一個演奏家的訓練歷程,會因成長階段及經驗累積,追求的目標也會隨之轉變。而在我從事藝術工作的過程中,也有類似的發現。
學習音樂的入門階段,我們往往會要求初學者蹲好馬步,掌握好節奏、旋律、和聲、音色等組成音樂四大要素,將基本能力建立得穩固與牢靠。但若要進一步朝傑出音樂家的方向邁進,基本功就只是重要的必備條件。
因此,我常會鼓勵學生,演奏一首曲子前,除了專注於技巧的磨練外,應進一步地對作品進行研究,以音樂美學的角度做分析、現象學的觀點切入,放空自我,客觀地看待,瞭解作曲家、作品的歷史創作背景,進而對整首曲子的結構、曲式、風格有更全面性的理解,方能更真誠地表達作曲家的意念。甚至是融合環境、情緒與自身經驗,將演出昇華為自我的詮釋。
對演奏家而言,這樣的演出就不再僅是技巧的展現,而是個人對藝術極致的挑戰,以技巧為基礎,理解與詮釋再加乘,進而讓作品的呈現更加細膩、完整與寬廣。
同理,延伸看待民間表演藝術團隊的經營,也有異曲同工之妙。一個團隊的誕生,往往源自於一群藝術家的熱情與專業,但在追求的路上,慢慢會發現,單有熱忱與好作品遠遠不夠,團隊要永續發展,有賴於許多藝術工作者與資源的投入。
從好的演出者、作品作為演出的核心與起點,其他專業劇場藝術夥伴的加入,能讓演出更完整。然而,以上都只是維持生存的基本條件,一般來說,光靠演出帶來的「票房」仍難以支持團隊長遠運作。除持續提升自我、拓展觀眾源外,還是需要爭取補助、贊助、創造各項資源,並和藝術行政工作者共同努力,透過演出、企劃、行銷、行政等各方面的相輔相成,才能讓以專業與熱情奠基的表演團隊全力發揮。
由此來看,做好一個「表演」相對容易,但運作好一個「團隊」,可就必須歷經千辛萬苦。而好的作品、藝術家與藝術行政所組成的團隊,要持續向上提升,更是個動態的過程,伴隨經驗增長的不會是平穩及安逸,而是更多的承擔及挑戰,因此勢必要從不斷的感悟與累積中,思考變與不變的可能。
以我創辦的打擊樂團為例,今年邁向第卅五年,從創團初始至今,每五到十年,就會啟動一次大變革,各部門分進合擊,在專業、熱情與核心價值不變的前提下,打破舊有的模式,從思維、結構、角色與流程上求變,最後集結力量突破、整合、再出發。不斷地打破重來,讓團隊的體質更有機、更健全,方能探索更多的可能性,發揮更大的影響力!
我以多年來在音樂演奏、教學與藝術行政工作的經驗與大家分享,不管是身為演奏家,或藝術工作者,讓自己永恆的道理是相同的,在變與不變中,不斷的體悟、感知與積累,才能使自身益發紮實與茁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