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14日 星期五

酷經濟/出口紅不讓 未來挑戰在IC產業

.願景/毒品法庭 比監禁還有效
.酷經濟/出口紅不讓 未來挑戰在IC產業
.非裔、移工… 台灣歧視更嚴重
.Uber返台 共享經濟或數位空城?
.比少子化更可怕的…溺子化
.營救李明哲 試試網民大數據
.別用老人經否定年輕人
.要的是世代對話 不是寒蟬效應







酷經濟/出口紅不讓 未來挑戰在IC產業


2017-04-14 00:31 聯合報  林建甫


台灣三月出口再度創下雙位數的成長,表現不僅優於市場預期,更是連續六個月收紅,第一季出口成長率高達十五.一%,也是二○一一年第二季以來最大的成長幅度。雖然是因過去基期低造成的好結果,但台灣經濟復甦的態勢基本確定。
從產品別來看,第一季年成長率較佳的產品分別是礦產品、基本金屬、電子零組件及資通與視聽產品,半導體供應鏈貢獻大。現在台灣積體電路(IC)產品出口,全球市占率已從二○○五年五.八%,上升至十四.七%,為全球第四大IC出口國。
不過值得注意的有二點。首先,過去十餘年間,全球IC產業版圖移轉快,中國大陸靠著高速成長及世界工廠優勢,吸引許多國際企業登陸設廠,IC產品出口排名由二○○五年的第八名跳升至首位,比重由五.八%增至十九.九%,美、日兩國則受產業外移影響,分別由○五年第二、三名下滑至第六、八。目前中國大陸政府看重物聯網,人工智慧、無人車等新概念,仍然加大對半導體產業的投資,進一步拉開差距。半導體紅色浪潮持續擴展,成為台灣最大的競爭對手。
其次,二○一六年我國IC產品,出口占整體出口比重為廿七.三%,對比同一期間前十大IC出口國資料來看,第二名新加坡廿四.一%、第十名菲律賓的十九.七%相去不遠,但與中國大陸、韓國、美國、日本及德國的四.六%、十.九%、二.七%、五.二%、一.四%高出許多,而二○一六年該比重又再提升,證明我國IC產業競爭力優勢不俗,但同時也指出我國出口產品集中的風險,未來挑戰不容小覷。
另外,我對中國大陸加工貿易出口比重逐年下滑,但仍占我總出口量的四十%,且其對美國出口以電子產品為主。因此台灣出口至大陸的電子產品,有許多仍以美國做為最終的消費市場。美中關係雖在「川習會」後獲得緩解,未來邊境調節稅(BAT)在美國國會中仍是討論焦點,我仍需關注。
綜觀上述,短期間全球經濟復甦腳步穩健,台灣出口樂觀。但中長期出口產業面臨的挑戰十分艱困,不僅要關注美中關係發展,產業結構、出口結構如何調整,如何引導第二個火車頭產業,都將是關鍵。期盼政府「5+2+3」產業政策發酵,搭上新經濟浪潮。

願景/毒品法庭 比監禁還有效


017-04-14 00:31 聯合報  陳宏達/基隆地檢署檢察長、司改國是會議委員(新北市)


我國對於毒品管制一向採取嚴刑峻罰政策,仍無法有效防止毒品相關犯罪,問題出在哪?路透
毒品成癮是一種多重因素病症,具有復發和緩解的慢性病程特徵,必須對症下藥,透過司法合宜的干預手段和醫學有效的治療措施,雙管齊下,才能展現良好成效。
不過,我國社會觀念尚未能接受將毒品成癮者視為健康問題,導致眾多成癮者飽受負面標籤烙印,無法取得積極協助治療;縣市政府亦多未能正視其為施政問題一環,投入更多資源對治。
反毒工作是現代社會最棘手挑戰之一,檢方可靈活運用的處遇手段有限,不可能只靠目前的「觀察勒戒」、「緩起訴、戒癮治療」及「起訴、判刑」三擇一直線式處理,需改弦更張,推展多元化的戒毒模式及更有效的資源整合,尤其是需要經由「毒品法庭」,運用多元、專業的保安處分機制,以治療吸毒者為本,而非以處罰犯罪為主。
美國哈佛大學教授Elton Mayo帶領研究團隊在伊利諾州的霍桑工廠進行心理實驗,提出「霍桑效應」理論,亦即員工的勞動效率和工作條件間並沒有關聯,影響因素反而是員工的情緒。易言之,比起提升薪資、福利等工作條件,關心員工更能有效提升工作效率,當被觀察者知道自己成為被觀察對象,會產生改變行為傾向的反應。
雖然這是管理學理論,如能轉換、運用此理論對治毒品犯罪,對於吸毒者真正去關心他、保護他、治療他,而非只是處罰,應可有效讓整體毒品犯罪率減少。
美國毒品法庭近廿多年來,對於毒犯已導向更為人道、成本效益最高的司法制度運作。毒品法庭法官對待毒品被告的態度,猶如少年法庭對待少年,花心思針對個案,解決每位施毒者的問題,納入精神、醫療、衛生等專業團隊及建立匿名戒毒會等作法。
毒品法庭可整合社會資源,持續扮演觀察、保護吸毒者功能,作為促使其回歸正常生活的控制樞紐。
毒品法庭已被證明比監禁效果為佳,也比單純觀護及治療更好,不僅可節省資金,同時也減少毒品濫用及相關犯罪行為,比其他刑事策略更具成本效益。
據美國統計,七十五%完成毒品法庭計畫者,至少兩年未再因犯罪被逮捕;全國每投資一美元於毒品法庭,納稅人可節省高達三.三六美元刑事司法費用,諸如減少受害者和醫療保健服務利用的費用,也反映在降低監獄管理支出、減少重複逮捕及偵審的司法資源浪費,並縮小受害者補償等相關費用。
徒法不足以自行。毒品法庭推行要有成效,必須司法院體認到毒品問題的嚴重性,司法不能置身事外,並擇由有專業、有熱忱的毒品法庭團隊來做,用對的人、做對的事,如果主其事者堅辭,全民反毒戰役仍難有成。

非裔、移工… 台灣歧視更嚴重


2017-04-14 00:31聯合報 石之瑜/台大政治系教授(台北市)

聯航強拖亞裔乘客下機事件,引發軒然大波。 美聯社


亞裔醫師在聯航的遭遇,引發軒然大波,各地醞釀抵制,導致聯航股價大跌。聯航處理不當,咎由自取。最重要的是,這次事件碰觸到敏感的族群問題,有色人種遭到歧視,再次為各方矚目,甚至許多人回憶自身曾受聯航歧視、忍氣吞聲的經歷。可是,只有聯航如此嗎?
聯航或其他美國航空公司,未必有歧視文化,但遇到要做選擇時,在場的上級不可避免要考慮後果,歧視亞裔往往是理性抉擇,而不見得是心理藐視—歧視亞裔的後果可能最小。
當然,這種理性反映的,仍是社會歧視,而在社會歧視的前提下進行理性選擇,正是一種「平庸的邪惡」,結局可能就會失控。
這樣的理性抉擇貫穿受恐攻威脅的美國航空安全體系,所以凡號稱隨機抽檢的安檢,九十五%以上是選中有色人種。有位華裔統計學家某次在機場被所謂隨機選中,要先行接受更嚴密的安檢。他厲聲回應安全人員,自己是統計教授,鬼相信這是隨機挑選,要求主管出來。那次交鋒結果,安全人員竟然就算了。
這種歧視在學術上稱老派歧視,是一種方便性的、口頭上的歧視,在日常生活中不影響決策,當事人對有色人種也無排斥態度。然而,日前聯航隨機歧視竟造成濺血,畫面勾起生活中無所不在的種族歧視威脅。這不但威脅了從來沒想過歧視原來這麼恐怖的那些人,更威脅自身有嚴重歧視傾向的人。
比如在大陸,就充滿對有色人種的歧視,不但歧視非洲裔移工,甚至對大陸自身少數民族都嚴重歧視。如今,跟自己看似膚色接近的人,居然成為遭到歧視的主角,就算過去常聽說美國歧視亞裔,等實際看到發生,情感上仍難以承受,故聯航事件果然引發全面憤怒。最令人不安的,應是揭穿了自己潛意識裡的歧視。
大陸如此,號稱自由平等的台灣更如此,且變本加厲。台灣人何止歧視非洲裔的有色人種,更歧視東南亞移工;而最低級的是,把膚色相同的大陸人區隔出來,刻意歧視。歧視,在台灣是自由平等的前提、基礎、原則,台灣人與其隨波逐流抵制聯航,不如徹底抵制任何跟台灣有關的事務。

Uber返台 共享經濟或數位空城?


2017-04-14 02:49聯合報 陳望博/金融顧問(新北市)

Uber宣布重返台灣市場,改為與租賃車業者合作,並推出相關促銷活動。 記者陳柏亨/攝影


上周「二○一六圖靈獎」頒給了全球資訊網(WWW)發明者Tim Berners-Lee,表彰其發明網頁擴展基本協定及演算法對人類社會資訊及知識傳播的巨大貢獻,也因為大師的無私推動,改變全人類創造、組織及傳遞信息的方式,使得今日網際網路蓬勃發展。
開放社會思想的浪潮不會回頭,開放社會及共享經濟中,隱私、壟斷、獨裁及資源配置,通過科技過濾人治,改造新的社會結構,重新定義新的社會協議;集體領導式統御不需要領導者,集體協同合作稀釋了獨裁者,集體資源分配淡化了壟斷者,社會共識治理不需要執法者,集體社會秩序不需要保全警察,社會集體活動注入創新的基因、滲入社會元素的血液、插上科技的翅膀高飛。
Tim曾有這麼一段話:「網際網路,除了技術性外,更像是社會創作。我設計主要是幫助人們可以相互合作,而不僅是技術玩具。」一位開放胸襟的大師,鼓吹開放資料與技術,創造集體智慧無縫接軌的環境,加速開放社會發展的多元性,那是首次科技人加入社會元素改造社會的成功體驗。
廿年後倡議金融科技,同樣的歷史機遇,由「資訊交換」到「價值交換」!社會場景中,平等、資源、機會、階級、秩序、分工、分配、服務及報酬等社會元素,以科技植入社會發展的底層結構,締造「共享經濟」和諧社會,這是科技人第二次站在社會發展的視野,社會正等待如Tim大師們挖掘金融科技中底層社會元素,造福人類。
清明前夕,徒步杭州西湖,「金融與科技」碰撞出真實的普惠人生,買一塊燒餅,看一場印象西湖,騎一趟共享單車,搭一艘遊湖渡船,逛一間休閒中心,印一張雷峰夕照,聽一場西湖十景介紹,喝一杯咖啡,人與人之間的價值交換,全部放在手機的二維碼上,那是一次「信任機制」的新奇體驗。
問問路邊賣爆米花的大爺及賣花的阿姨,微信支付與支付寶二維碼紙板,哪種支付比較方便,優缺點他們細說分明,「哪個方便用哪個」;貼近生活是金融科技最真實的一堂課,底層社會資源與機會的平等,通過科技拉近階級距離與貧富差距,你我更趨近大同。
新的科技協議—「區塊鏈」技術,若能將之嵌入(Embedded)新的社會協議,通過分布式運算機器公平計算資源分配,開放式帳本共享數據與記帳權,程式碼執行社會共識與法律,區塊鏈條串起了有序的中原時間,這正是我們金融科技的大同世界,期許台灣科技人以宏觀的視野,站在社會公眾利益的角度,一同以金融科技迎向美麗社會初體驗。
Uber再次進入台灣,前次留下稅負、保險、罰金及主管機關歸屬等問題,少了公眾利益退場機制,是「共享經濟」?還是「數位國家」的空城?就留給大家想想吧!

比少子化更可怕的…溺子化


2017-04-14 02:49聯合報 李嘉賢/國小教師(嘉義市)

為解決少子化的嚴峻狀況,衛福部成立「少子化辦公室」,預計在六至七月提出刺激生育率的短、中、長期計畫。 季青



為解決少子化的嚴峻狀況,衛福部成立「少子化辦公室」,預計在六至七月提出刺激生育率的短、中、長期計畫。
少子化問題固然嚴重,但如果家庭教育能有效把每個孩子培育成完整的個體,讓孩子具備全方位能力獨當一面,那麼藉由人才素質提升來彌補整體人口的損失,再加上未來機器人產業的技術升級,少子化的衝擊或許不會如此嚴重。
然而可怕的是,在新生人口數量急遽下滑的同時,台灣新一代的素質幾乎也同步呈現滑落,不少第一線老師都感慨,現在孩子幾乎被父母親寵上了天,這些媽寶、爸寶們不僅抗壓力差、以自我為中心,還視所擁有的一切為理所當然,更警覺不到自己未來要面對的挑戰;別說期望這樣的一代能肩負起台灣社會的重擔,說不定日後還成為社會的負擔,因為他們習慣有父母親替他們收拾殘局的生活模式了。
因此,拉高生育率的同時,提升家庭教育的功能,培養父母親教養的正確觀念,也是刻不容緩的議題,否則徒有生育率而無競爭力也是枉然的。
建議政府不妨透過舉辦親子講座的方式,提供願意參加講座並通過講座認證的家長及準家長們教養津貼,如此一來家長能獲得教養子女的正確觀念,同時也有津貼可以減輕教養子女的經濟負擔,我們下一代的質與量才能同步並進。

營救李明哲 試試網民大數據


2017-04-14 02:49聯合報 孔令信/教(台北市)


徐重仁說了年輕世代幾句,遭到網民重重「修理」,全聯小編緊急應變刪文,再度遭到網民第二波「炮轟」;全聯意識到事態嚴重,徐重仁親自鄭重道歉,網民又酸他要幫「全聯小編」與基層員工加薪,道歉才有誠意。
網路社群的群聚效應,竟然可以如此一波波,讓人見識了破壞性;更重要的是,在短時間內,互動威力驚人!
Google在二○○八年時根據網民搜索的關鍵字,成功預測流感爆發地區,這個流感預測趨勢(Google Flu Trends,簡稱GFT),從無數匿名的搜尋數據,像「咳嗽」、「發燒」和「疼痛」等字眼,準確且快速預測流感可能在哪裡出現與其散布範圍,提供世衛與各國政府衛生機構參考,預做防範或控制疫情。
去年川普與希拉蕊.柯林頓的白宮寶座之爭,Google Trends一度依據民眾搜尋柯林頓比川普還要多的情況,做出關切兩人的前五大問題的分析,當時川普性騷擾事件的負評,顯然大過於柯林頓的電郵門負評,聲量與熱度上顯示川普當選的可能性低於柯林頓。
然而,在選前最後一天,Google改變搜尋的問題,發現改用「為川普祈禱」(Pray for Trump)的數量,比搜尋「為希拉蕊祈禱」(Pray for Hillary)的數量高出一八○%,顯示選前不敢表態支持川普的選民,在投票前一刻,不再隱藏自己的投票意願,紛紛在網路上投給川普。於是Google改變預測,在選前最後民調上,預言川普將贏。
只要問對問題,隱藏的民意流向還是可以撈取出來。川普的案例提醒我們,網路充滿了自由;不過,在議題設定與人物評價上,則有可能出現群聚效應;適時地精確著陸,讓相關單位或人物頓時成為「網紅」或「洗板」,可供做趁勝追擊/危機處理參考。
就像李明哲遭大陸關押調查,迄今不知人在何處、該用什麼管道營救,政府說說、人權組織喊喊,無法有具體解救方法,內部口水戰已經滿溢,可是對營救李明哲毫無具體進展。
何不讓網民一起來發揮集體智慧?何不考慮運用網民一起來做大數據分析,蒐集最可行的營救方法,來供蔡政府參考呢?

別用老人經否定年輕人


2017-04-14 02:49聯合報 黃瑞麟/媒體工作者(台北市)


全聯總裁徐重仁一席話,自有他個人的觀點,這是自古老人家愛說的一套老人經;但年輕人有自己一套生存法,可以推翻他「那年代」的舊思維。
年輕人愛花錢,或許是事實;但筆者曾採訪多位愛花錢、把錢花在刀口上,來提升自己專業,用專業賺錢的年輕人。有人開特別的咖啡店、創意包裝的米店、創意服飾…,生意越來越好。因此,我們不能從別人「愛花錢」,就否定他們未來的成就。
全聯是筆者方便的好鄰居,不會因為高層說錯話,就參與拒買行動;說錯話,不是做黑心食品傷害台灣人,為此拒買是偏激的行為罷了!

要的是世代對話 不是寒蟬效應


2017-04-14 02:49聯合報 王順民/文化大學社會福利所教授(新北市)

全聯總裁徐重仁日前說「年輕人很會花錢」,引起網友不滿撻伐;當事者在官方臉書坦承失言,並且道歉;此事件是否有助於世代間觀念上,甚至代溝的釐清,值得進一步討論。
徐先生對時下年輕世代的關切之心,自是不在話下;該發言只是個人觀察,理當給予尊重和支持,而非只是聚焦在失言風波的這句話。換言之,道歉之餘的事件真相追索,有無符合比例關係的衡平關係?是否因考慮企業形象而不得不屈膝以對,甚或是引來寒蟬效應?
它所引爆的這把火,不只局限在一己之於網路鄉民的個別範疇,要有它擴及到諸多議題現象之世代對話;就這事件而言,一開始說「年輕人太會花錢」、「不要太計較薪水比別人低」、「忍耐不計較,好好工作老闆會看到」,事後又解釋是「鼓勵年輕人,不要只看短期,努力就會有報酬」,這何嘗不是只陳述該起事件的演變歷程,所欠缺的是一種理性的言談情境,究竟是要如何可能與有效運作,而非是兩造情緒拉扯或對決的愛憎情結。
識者願意對社會變遷及議題,提出針砭之道,這本是引領良性變革的公民力量。
大老闆有所感觸的即興談話,對應於鄉民反感的集體壓力,雖點出了新生世代的生存現況,並沒有借力使力進行結構性解套;連帶關乎如何廓清不同世代認知基模與心靈結構,這才是此議題的考察真義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