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27日 星期日

經濟/發展5+2產業 不應忽視半導體業

.聯合報社論..善用Uber的「鯰魚效應」發展新創產業
.聯合報黑白集.沒收民產的進化論
.經濟日報社論.發展5+2產業 不應忽視半導體業









經濟/發展5+2產業 不應忽視半導體業


2016-11-27 03:12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日前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提出,政府發展5+2產業固然好,但是也不要忘記以前國家提倡的產業,包括半導體業;如果現在只管推動新產業,即使新產業成功,也補不了老產業的衰退。目前他最擔心未來幾年內,半導體產業就會遇到用電、用地問題,政府應該要盡力解決。
張董事長發表此項建言後,相關官員在媒體上隔空回應了幾天,如今一切又回歸平靜;但是,半導體是攸關台灣經濟成長的支柱產業,到底在政府的產業政策中擺在那個位置,確實值得仔細檢討。
首先,半導體是歷史悠久的產業,未列入國家提倡的產業項目,原是意料中事,但在政府發展5+2產業政策中,卻幾乎看不見任何與半導體相關的字眼,也不曾論述半導體在新產業中扮演的角色,這就相當奇怪。半導體是所有電子科技產品的核心源頭,台灣若發展任何一項產業,卻沒有同步思考要如何提升半導體關鍵零件的發展,這樣的產業規畫,絕對有重大瑕疵。
此外,在產業界最擔憂的用地、用電等老問題上,至今仍然無解,也因為這些因素無法確定,加上中國官方與大陸資金不斷招手,如今許多新的大型半導體投資案都已移至大陸,對於未來台灣的產業成長絕對不利。
細究政府為何不關心半導體產業,最可能的原因是,官員認為台灣半導體產業已經很茁壯,很健康,產業沒有問題,不需政府再關心。這個既定印象,恰恰好是一個迷思,若對照現實狀況,就可以看出台灣半導體業已面臨重大挑戰。
從統計數字看,去年台灣半導體產業總產值是709.7億美元,大約新台幣2.26兆元,占生產總額的13.55%,產業附加價值率近五成,也居眾產業之冠,意味這個產業有1兆元的利益是留在台灣的產業鏈中。此外,去年半導體雇用的員工達22.6萬名,透過產業上下游的關聯效果,又額外創造約2.52兆元產值及47.9萬個就業機會。半導體業被稱為台灣的鎮國之寶,實不為過。
因此,當張董事長提出政府應重視半導體產業的呼籲時,看在官員眼裡可能會覺得,問題根本沒那麼嚴重,尤其台積電今年業績大幅成長,股價屢創新高,張董事長這番話,根本是危言聳聽。
不過,台積電等少數公司的好,卻掩蓋不住其他公司衰退的事實。根據工研院預測,今年台灣半導體產值達750.9億美元,比去年成長5.8%,若細分到各產業分項,晶圓製造代工產值為404.8億美元,年成長率5.0%其中台積電單一家公司290.7億美元,占全部營收的71.8%,年成長率則達9.9%;至於IC設計產值為203.7億美元,成長率9.7%其中聯發科產值達85.7億美元,占全部的42.1%,年成長率則達28.1%
可是,整體產值的正成長,主要是因為台積電與聯發科兩家公司成長性特別高,才把整體數字拉高,若將兩家模範生的營收分別從整體晶圓製造代工與IC設計的營收扣掉,結果整體會變成負成長,分別是-5.8%及-0.7%。而且,同樣回推去年與前年的數字,晶圓代工製造業的成長率也分別是-10.2%及0.6%,IC設計業則是-0.5%及3.2%,等於三年來都處於衰退或原地踏步的窘境。
因此,台灣半導體業目前的表現,絕非大家想像得那麼正面,反而有如強弩之末,早已停滯不前。對照大陸近五年的快速追趕,每年都有二、三成的成長,今年第二季大陸IC設計產值並已確定超越台灣,在在顯示台灣半導體業已面臨強力挑戰,全球第二的位置已岌岌可危。
從這些論證來看,若政府決策官員以為產業已經茁壯,不需要再關注,甚至對連續三年的衰退警訊不予重視,恐怕才是台灣產業政策與經濟發展的最大危機。
台灣半導體業產值大,若能夠繼續精進,即使維持中、低幅度的成長,都能對台灣的整體出口、經濟成長與就業帶來明顯貢獻,反之則將帶來巨大衝擊。業界的呼聲,擘劃國家產業政策的官員,實在不可不慎重因應。

聯合/沒收民產的進化論


2016-11-27 03:12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不黨黨產處理委員會昨使出殺手鐧,直接沒收國民黨百分之百持有的中投與欣裕台公司。圖為不當黨產處理委員會主委顧立雄(右)及發言人施錦芳(左)。本報系資料照片


說來諷刺,民進黨雖然痛恨共產黨,執政風格卻經常以它為師。黨產會決議沒收國民黨的中投公司欣裕台公司,「收歸國有」;稍早也說國民黨中央黨部大樓屬不當黨產,也要沒收。這些,中共已經不做的事,民進黨統統學起來,可謂「文革復興」。
用「沒收」財產的手段來消滅在野黨,真是俐落的手法,也是民進黨永保執政的不二法門。再說,台灣經濟不振,走「抄家」的捷徑來賺取國庫進帳,不僅是無本生意,還是獨門生意,太划算了。
但是,請大家放心,除了對付政治對手,民進黨的沒收模式也很快就「升級」到用來對付其他人民。以這次的興航事件為例,各部會儘管反應遲緩,但政府馬上下令,要扣押復興航空交付信託的十二億基金甚至聲稱要扣押興航董監事財產。但是,因為於法無據,最後只好改為「凍結」信託基金。這真是多此一舉,興航交付信託這兩筆錢,本來就是用來處理員工資遣消費者退票之用,遭到凍結,反而難以運用。
沒收黨產,是根據民進黨自己訂的條例,全憑顧立雄一個人呼喝。而興航是依法申請解散,也留下資產作為善後之用,政府卻立刻說要凍結董監事資產;「這個國家」,已經不問法律要件了嗎?如果人們對這些全都默認,政府任意調漲地價稅,大家還有抗議的餘地嗎?
我們怕的不是「進化論」,怕的是權力推土機無止境的欲望。

聯合/善用Uber的「鯰魚效應」發展新創產業


2016-11-27 03:12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民調結果顯示,近8成的六都市民希望叫車服務Uber留在台灣,Uber台灣總經理顧立楷今天表示,Uber相當重視台灣市場,也希望能留在台灣發展,期盼持續與政府溝通找出平衡點。 
報系資料照


以提供載客等分享型經濟服務的Uber,來台發展三年後,始終沒能取得合法經營的地位,屢遭我官方重罰、追稅,政府並決定要行文蘋果與谷歌兩大App平台,希望下架Uber的App。政府與Uber關係緊張,雙方爭執有升溫的趨勢,日前業者甚至向蔡英文總統發出公開信,稱「有發展潛力的新創公司硬生生被台灣推開,本地創業家以及國外投資企業也將對此環境卻步。」
Uber僵局並非台灣獨有,Uber共享經濟模式,在全球各地,甚至包括Uber的發源地美國,都引發極大的爭論。它不同於計程車載客的經營模式,顛覆了傳統運輸業模式,甚至進一步跨入了餐飲外送服務。問題在,這些經營模式不但引起傳統業者的反彈,也常不見容於各國現有的行業監管與課稅等制度,包括台灣在內,Uber與各國政府,都有激烈的法律攻防。
Uber把在台灣面臨的僵局總結為:「政府體制全力的阻擋與威嚇,固守既有法規框架並堅持將傳統商業模式的規範,強套在新興科技產生的新經濟模式上。」指責這與新政府上台後推動的「亞洲.矽谷」計畫相牴觸,並對科技及創新發展舉起紅旗。Uber挾著指標新創業者的光環,以及在台灣擁有一定的消費客群,迄今未同意依台灣法律規定修改營運模式。
目前Uber在台面臨的僵局,我政府態度與法令並非唯一因素,Uber自己也要負相當責任。首先,Uber始終不同意接受台灣法令調整經營模式,但Uber在其他市場已有不少踢到鐵板的案例。例如,英國法院判定Uber司機屬於「合約工人」,而非「自僱人士」,因此必須享有最低工資。大陸今年制訂「關於深化改革推進出租汽車行業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等新法後,大陸業者「滴滴出行」以換股方式收購大陸Uber,以變形結合的方式,Uber最終還是接受了大陸官方監管,找到在大陸合法經營的管道。
換言之,Uber在適應各國法令的態度上,並非鐵板一塊,寸土不讓。目前Uber在台灣持續衝撞法令與體制,寧可被罰,也不接受官方要求的遊戲規則。這種態度,其實不能簡單地認定為是一個新創公司「堅持」自己的原則,事實上,其中也包含了Uber在測試台灣官方的底線,以企圖保住該公司在台灣市場的最佳獲利模式。
Uber在台灣消費市場闖出名號,在一定程度上,是因為現有的傳統計程車市場未能滿足消費者的便利期待,在服務上也有很多不足。然而,檢視Uber在台的競爭力,包括較低廉的車資等,並非全然建立在其所謂創新的業務模式上,而是將賦稅、保險等成本轉嫁。站在政府的角度來看,當然會認為「Uber有繳稅,但繳得不夠」。此外,少了在地保險的保護,一旦在運輸過程中出了什麼差錯,台灣Uber司機與消費者也難以期望獲得完整的保障。「創新不能做為規避責任的藉口」,是Uber必須面對的事實
政府要有稅收、消費者想要有安全舒適的搭車環境,政府必然要靠落實法令以確保Uber在台合法經營。從國外的經驗來看,以法令約束Uber經營,並不等於排斥、抗拒新創公司,我政府在對Uber的執法上,必須以前後一貫、堅持到底的原則,才能促使Uber與官方理性對話,找到在台合法經營的正確途徑。
政府應利用Uber來台造成的新舊產業及與法規制度僵局,將之轉化為台灣發展新創公司的契機,包括強化跨境電商的課稅系統、建立營業稅代理人制度、鬆綁行動支付相關規範等,吸引更多國際一流的新創企業進入台灣。包括Uber在內的新創公司來台,若能發揮「鯰魚效應」,勢必能激發台灣業者奮起向上。
從這個角度看,政府在處理Uber一事上,不必太執著於和Uber交手勝敗的戰術層次,而要從更寬闊的法規革新、合理放寬監管條件的戰略角度切入,作長期的著眼。如此,才能創造台灣發展新創企業的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