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6日 星期四

經濟/令人憂慮的快閃式復甦

.聯合報社論..台化勿演成大埔加巨蛋的翻版
.聯合報黑白集.「力抗中國壓力」蔡英文會變女版李扁?
.經濟日報社論.令人憂慮的快閃式復甦







經濟/令人憂慮的快閃式復甦


2016-10-06 00:30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從近期的總體經濟數據表現來看,台灣經濟似已邁向復甦。誠然,就8月份外銷訂單年增率達8.3%,創下2014年10月以來最高、出口自7月起就中止連續17個月衰退轉為成長、7月份景氣領先和同時指標更已連續五個月上揚,景氣對策信號也再度亮出綠燈等訊息,都凸顯今年下半年台灣經濟彷彿走出谷底,即將邁向第15次景氣循環擴張期。
若真如此,接下來應可見到台灣經濟出現廠商龐大閒置產能活化、回補庫存產生的長鞭效果及低基期效應等景氣復甦初期特徵,經濟體系也會產生自發性的「回歸均數」(mean reverting)力量,引導經濟活動向潛在經濟成長趨勢靠攏,使負向產出缺口消失及帶來較高的經濟成長率。就像走過網路泡沫及金融海嘯衝擊後,2002、2010年經濟成長率分別達5.57%及10.63%,較前一年彈升6.83及12.2個百分點,抑或如經濟衰退程度不顯著的1990年代,景氣復甦首年平均經濟成長率也大多會增加約2.6個百分點。樂觀者便就此推演,預言2017年的經濟成長率將可擺脫落寞,走向光明坦途。
然而,目前主要機構對明年台灣經濟成長率預測卻都低於2%,且極有機會重蹈第14次景氣循環(2012年1月起)擴張初期經濟成長率竟低於潛在成長率,導致負向產出缺口無法收斂的氣虛怪象。深入探究可知,會出現此一情勢主要是自2012年起,不僅出口、投資及消費等需求面動能匱乏,包含資本、勞動力及要素生產力等供給面的結構性沉痾亦取代循環性因素,成為決定經濟成長的一項主要力量。
先就資本而言,近年來廠商心態相當保守,只願填補必要性固定資本消耗以維持營運,使海嘯後的台灣淨投資占GDP比僅約海嘯前的一半及1980~1990年代的三分之一。
更讓人憂心的是,自2012年起台灣外人來台投資就已從淨流入轉為淨流出,顯見廠商不投資並非養精蓄銳,而是早把資源轉往海外,以致於台灣景氣即便好轉,廠商也無力大舉加碼投資。
再就勞動投入來看,台灣自2010年起便出現勞動力斷崖的危機。2011~2015年15~64歲工作年齡人口年增率平均值已自前十年的1%驟降至0.1%左右,2016~2020年該平均變動率更將下滑至-1%左右。
亞洲開發銀行便推估,台灣潛在經濟成長率將因勞動力不足而挫低0.65個百分點。
在資本累積不足及勞動力負成長的情況下,台灣若欲從供給面下手,突破當前低迷的經濟成長,唯有提高總要素生產力一途。就像同屬勞動年齡人口負成長的德國,便藉由工業4.0推動結合機器人、物聯網等新型生產型態突圍。相形之下,台灣每萬人製造業勞工配備的工業機器人數量不到200台,遠低於韓國的478台及德國約292台,顯見製造業生產導入新型生產型態的發展緩慢。
除了優化製造業生產力外,累積研發能量亦是提高總要素生產力的管道。惟相較許多國家紛紛祭出優厚條件競才,台灣低薪、高房價、高生活成本及被跨國企業邊緣化的環境,不僅難吸引國際優秀人才投靠,甚至出現嚴重的人才外流。
牛津經濟研究院直指,2021年台灣將是受調查國家中,人才缺口最嚴重的國家。
要言之,即便台灣經濟已漸從年初的低迷走向復甦,但近年需求面及供給面的結構因素對經濟成長率的影響已凌駕循環性因素之上。
台灣資本累積及勞動力成長明顯受阻、製造業生產力升級速度跟不上他國,研發能量又逐漸消失,使總要素生產力的增長實難樂觀。再加上新政府難脫急就章地回應民粹之弊,亦無力進行長線的經濟規劃,缺乏可長可久的發展路徑及前景。而這波好不容易盼來的景氣春燕恐不僅令人無感,更可能是時有時無的快閃式復甦,故執政團隊斷不可就此鬆一口氣,宜更積極作為,為延續復甦而打拚。

聯合/「力抗中國壓力」蔡英文會變女版李扁?


2016-10-06 00:30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左起:陳水扁、蔡英文、李登輝。 報系資料照片

蔡英文宣示「力抗中國壓力」,被解讀為其兩岸操作轉趨強硬,甚至不乏人猜想她會不會變成女版的李登輝或陳水扁。
李登輝是在一九九九年才提出「兩國論」,二○○○年國民黨隨之輸掉總統大選,此事在兩岸就算告一段落。後來李登輝的台獨演出皆是在卸任後,至多攪動綠營內鬥,在兩岸間也就漸漸無關痛癢。重點在於,李已卸任,蔡卻是在任。
陳水扁不同,第二任因兩顆子彈及貪腐醜聞的衝擊,而急遽升高台獨操作,演出正名制憲、一邊一國、公投入聯、謎航事件,並將中正紀念堂「大中至正」的牌樓改為「自由廣場」,將中正機場易名桃園機場。陳水扁確為台獨留下了幾個腳印,但被美國指為「台獨不能增加台灣民主的內涵」,又被扣上「麻煩製造者」的惡名,終落灰頭土臉的結局。
李只想此生成為台獨的神主牌,但蔡必須面對執政現實的國家治理,蔡豈能變成李?而陳水扁是民進黨首度執政,推動台獨的演試毋寧也是必經的歷史過程,這在阿扁的政治性格也可說是豪賭一場。但經歷阿扁的台獨鬧劇,客觀形勢和今日民情恐怕沒有正名制憲的空間?而以蔡的形象、氣質與能力,當也不至於走扁的路線。
所以,蔡總統的「力抗中國壓力」,或許只能是微調,應不至於變成女版李扁。何況,國台辦已放話:如果有人想繼承李登輝、陳水扁的衣缽,下場不會好。

聯合/台化勿演成大埔加巨蛋的翻版


2016-10-06 00:30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台化彰化廠員工到彰化縣府抗議,與警方推擠衝撞。 記者林敬家/攝影

台化彰化廠遭縣府強制停工,縣長魏明谷甚至說出「台化沒理由留在彰化市」的強硬談話,擺明欲除之而後快。此舉已引發三千台化員工的抗爭,在縣府前聚集不散,抗議縣長鴨霸。此案的發展有如柯文哲揚言拆大巨蛋外加劉政鴻拆大埔的綜合翻版,接下來,更可能上演國道收費員抗爭的戲碼;魏明谷若恣意而行,後果恐非他所能收拾。
先談縣府逼迫台化停工的是非。此次事件導火線起於廠內三座汽電共生燃煤鍋爐能否繼續操作,台化公司在三個半月中遞出卅七次申請,不斷遭縣府環保局駁回,導致三張許可證在九月底均告失效而被迫停機。這三座鍋爐,有一座製程確不符合排放標準,已先行停機;至於另兩座,連經濟部長李世光都說,台化的排放「符合彰化縣府的最嚴格規範」。那麼,縣長有什麼權力強行關掉一座合格的工廠?
就環保觀點而言,台化如果一再排放汙染物妨害居民健康,縣府當然可以不斷取締重罰,甚至勒令停工。但如果依「最嚴格的規範」,經濟部都認為台化符合規定,縣府若還強行關廠,台灣還是個法治國家嗎?
從台化案,看得到台北市長柯文哲打大巨蛋的脈絡:地方首長先把廠商妖魔化,然後不斷利用行政權力進行程序杯葛,包括打臉、威嚇、一再退件卻不說明理由,弄到廠商不知所措。柯文哲的粗暴和傲慢,如今已經嘗到苦果;但魏明谷正在興頭上,仗恃有民眾支持,根本不把程序正義放在眼裡。
再談台化如何遷廠及都更的問題。台化彰化廠建於一九六五年,至今超過半世紀;當年位於郊區的工廠如今被街區環繞,一方面見證了台灣經濟的發展,一方面也成為市區中不協調的存在。近年台化頻傳虧損,也意識到遷廠及轉型的必要,因此在二○一三年同意辦理都更,除保留若干廠區土地作為產業專區,其餘則配合縣府七期都市計畫改建為住宅區及商業區,並提供四分之一土地作為公共設施之用。問題在,魏明谷接手縣府後,要求台化徹底遷走,不許保留任何產業專區;然而,台化廠區內還有台塑的生醫、貨運、新能源的鋰鐵材料等新興部門,台塑讓這些無汙染之虞的事業留在原地。也因此,台塑生醫董事長王瑞瑜才會嗆縣府:「要我們的地,就要把我們趕出去。」
彰化縣府逼迫台化遷廠的手段,跟當年苗栗縣長劉政鴻為了興建工業區而強拆大埔農宅,其實如出一轍。所不同的只是,台化案是為了「徵工為商」,而大埔案則是「徵農為工」;但若論公權力的粗暴,魏明谷則不輸劉政鴻。試想,當年劉政鴻以竹科擴建之名拆大埔農戶,又同時藉擴大都更之名拆除與工業區擴建無關之張藥房等多戶民宅,造成民眾悲憤莫名,以致社會沸騰。大埔留給台灣的教訓是:政府不可藉開發之名而行侵犯民眾權益之實;而如今,魏明谷卻大剌剌師法劉政鴻,覬覦民間企業土地,率性而為。試問,農地和民宅的私產應該尊重,企業的土地就可以豪奪嗎?
我們要提醒魏明谷的是:嚴格取締非法排放,和加速彰化的都市更新,都是正確的目標;但是若因心態急躁而採取過當手段,乃至罔顧法令濫用公權力,就會使問題變質,使原本正確的目標變成政府的不義。簡言之,一,用不斷駁回申請的手段來逼迫台化關廠,是濫用行政權力;連經濟部長都為台化喊冤,魏明谷仍一意孤行。二,用強迫關廠的手段來遂行縣長加速都更的欲望,是對私人財產的不當取得,這是台灣法治的大倒退。
退一步看,台化和彰化縣府其實不是沒有可以商榷的共同目標,雙方不妨坐下來再行溝通。否則,一旦台化演成大埔加巨蛋的翻版,魏明谷距離柯文哲和劉政鴻的下場也就不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