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8月21日 星期日

經濟/投資衰退警訊 政府看到了嗎

.聯合報社論..修電業法不能背離自由化精神
.聯合報黑白集.水果山只能用搶的嗎?
.經濟日報社論.投資衰退警訊 政府看到了嗎









經濟/投資衰退警訊 政府看到了嗎


2016-08-21 05:40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經濟部日前召開「跨部會促進投資小組會議」,並宣布今年上半年全國的民間投資金額為6,560億元,比去年同期減少8%,而且,在這6,000多億的民間投資中,台積電預計的投資就超過千億元;友達、群創、聯發科、英業達及中龍鋼鐵等企業預計投資約千億元,剩下來的民間投資分攤到數萬家企業身上的就少之又少。至於在投資負成長的產業中,批發零售業年減15%,衰退幅度最大;其次是民生化工及技術服務業都年減10%。連台灣最重要的電子資訊產業,上半年的投資也衰退5%。本來台灣出口在連17黑之後,7月份的出口終於出現1.2%的正成長,給經濟復甦帶來一線曙光,沒想到民間投資又是全黑的狀況,相信這對於今年經濟成長想要保1又增添變數。
投資是總體經濟中有效需求重要的一環,對GDP有直接的貢獻,當然應該要重視。其實投資的重要性還不止如此,首先,投資代表資本存量的增加,是資本的累積,投資增加代表未來生產能力擴大。其次,投資也代表技術進步,因為企業會買新的機器設備,含有新的技術在內;換言之,投資可以提升企業的競爭力。第三,新的投資代表企業有生產上的需求,因為新購買機器設備,也需要僱用更多員工,對於創造就業也會有所助益。因此投資增加代表社會總體經濟活動的全面提升;反之,如果投資不前,就表示民間經濟活動奄奄一息,這可能正是目前台灣經濟的寫照。
為什麼上半年的投資會大幅減少呢?著名經濟學家凱恩斯曾經說:投資是企業的動物本能。也就是說,只要企業聞到有賺錢的機會,就會想要擴大投資來賺錢;反之,如果沒有賺錢的機會,或是企業感覺經濟環境不佳,就會裹足不前。新政府在今年元月選舉取得完全執政,但是執政團隊給企業的信心顯然不足,到目前為止最明確的政績是拚轉型正義、通過黨產條例等,但對最重要的經濟動能出口連17黑,卻完全拿不出任何解決的方法,也不知道該如何去拚經濟,因此企業投下不信任票;也就是,大多數的企業不願意再進行投資。
其次,再看最近政府的許多措施基本上都是反企業的,包括華航罷工案與最近的高速公路收費員案,政府面對抗爭的勞工,結果都是全面棄守。雖然華航是國營企業,對民間企業沒有直接影響,但是有樣學樣,民營企業員工是否也會群起效尤?另外,一例一休、七休一及每年多放七天假等勞資相關議題,新政府一再變更立場,不只是髮夾彎,甚至是迴紋針形狀,相信絕大多數的企業面對如此反覆的政策,一定都是無所適從。
第三,兩岸關係及與其他國家洽簽FTA,或加入TPP或RCEP更是毫無進展。自小英總統520就職演講,大陸定調是沒有填答完的試卷後,兩岸關係就陷入急凍的情況。一方面大陸觀光客人數驟減,另方面,許多銷往大陸的農產品也大幅減少,這些都對台灣經濟產生負面影響。雖然新政府要推動新南向政策,但是不論是經貿關係或是市場規模,新南向政策最多只能當做是兩岸經貿關係的補充,而無法代替可能因此而損失的大陸市場。
最近,民進黨政府放出訊息,希望與大陸合作爭取東協市場,新南向政策與大陸的一帶一路可不必是競爭的。但另一方面,民進黨部分人士又在鼓吹加入聯合國,在現階段兩岸關係如此不信任的情況下,此種做法還能希望兩岸在南向政策上進行合作嗎?企業界看在眼裡,又做何想法?他們還會願意在台灣投資嗎?或者,他們至少還會再等等,等到兩岸未來關係有個明確的走向,再來決定投資方向,這可能才是企業最安全的抉擇吧!

聯合/水果山只能用搶的嗎?


2016-08-21 05:40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雲林縣高姓水果業者準備二千多台斤的當季水果堆成「水果山」,祭拜好兄弟,供民眾免費拿取。 記者姜宜菁/攝影


北港朝天宮中元普渡,廟前擺滿業者贊助的兩千多台斤「水果山」供品。祭拜後依例開放民眾取用,只見上百人拿著布袋爭搶,有人甚至直接跳上桌抓取,幾乎把供桌壓垮。短短三分鐘,水果被一掃而空。
這樣的習俗,讓人不解。廟方將供品送給民眾自是一番好意,但若能設計更合宜的方式,例如規定民眾只能徒手拿取,或由廟放發放小紙袋裝納,水果山其實可以供更多人享用。如此一來,廟前不必出現難堪的推擠場面,也能讓更多民眾體會普渡的意義,形塑社會相互體恤、扶持的文化。
民粹派或許會說,這個習俗自古以來就是如此,傳統習俗必須保持其原味。但是,只要看看供桌旁幾乎沒有女性和兒童立足之地,即可知這項作法並不符合現代社會的公平、尊重和禮讓文明,也不符合宗教的慈悲、憐憫、扶弱的精神。
事實上,有些寺廟的「搶頭香」習俗,乃至祭孔的「拔智慧毛」,也都有這類「助強抑弱」的暗示,變相鼓勵蠻橫爭奪。包括台北行天宮為了環保祭出禁香禁供令,原是進步作法,但不僅跟進者有限,更遭到「對神不敬」之譏,還扯出「為了都更」的陰謀論。移風易俗之不易,由此可見。
寺廟對台灣民間風氣影響很大,若能適當調整作法,對社會能產生正向引導作用。總之,不能使風俗變成鼓勵強凌弱,搞到大家都覺得沒趣。就像政府處理勞工爭議變成獎賞抗爭,則將何以為繼?

聯合/修電業法不能背離自由化精神


2016-08-21 05:40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蔡英文總統希望修正電業法。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能源局日前於台電公司總管理處一樓大廳舉行第3場「電業法修正草案公聽會」,大廳內擠滿關心電業法的民眾。 記者侯永全/攝影


從《電業法》修正草案在民國八十四年第一次送立法院審議,廿一年來,我國電業法遲遲不曾納入開創性思維。其中原因,一則電業法是高度複雜、牽連甚廣的法案,因難以取得各方共識,只能繼續沿用舊有法案;二則是歷任主政者對於修《電業法》缺乏積極動機,以致過去多年電業法草案歷經六次小幅修訂,始終無法完成最後一哩路。
近月來,《電業法》修正突然變成一項顯學,這樣的變化,主要是蔡英文總統主張廢核,新政府因而將修改電業法視為推廣再生能源與推動能源轉型的關鍵。另一方面,在網路傳播效應下,不少公民團體認為,修改電業法將導致台灣電業的「財團化」;至於台電工會則擔憂電業法將造成台電公司裂解,導致員工工作權不保。由於多個話題同時發酵,電業法修法已成為當前政壇的熱門議題之一。
大家不妨先冷靜思考:為何要修改電業法?這點先想清楚,我們才不會因為各界不同立場、不同出發點的爭論,而模糊了推動電業法修改的初衷。修改電業法的核心精神,是推動「電業自由化」;在這個精神下,有「一個前提、三個目的」必須確認。那就是,在電力穩定供應的前提下,達成提升電業經營效率、增進用戶權益、營造友善分散式的電力發展環境。據此觀察,蔡政府目前主張的新電業法方向,已明顯違背了自由化的精神。
依新政府規畫,未來《電業法》將明列發電燃料配比規定,朝再生能源發電占百分之廿、天然氣發電占百分之五十與燃煤發電占百分之卅的目標邁進,所有發電業者都必須符合這項要求。問題是,上述發電配比究竟適不適合台灣,有沒有實踐可能,以及要如何實踐,政府並沒有經過嚴謹的調查與研究,就逕自規定發電業者要合乎此一規定;這種強制規定的作法,恐與推動電業自由化的精神背道而馳。
電業法的修改是為了實現電業自由化,確保有意投入電業的參與者擁有公平的競爭環境,進而打破電力寡占結構。理論上,若能吸引更多投資人進入電力市場,藉由競爭機制提升台灣在發、配、售電上的效率,配合民間需求端的自由選擇,將可讓台灣在整體能源使用上達到更佳效率。
政府光訂出目標是不夠的,還必須畫出前往目標的路徑圖,外界才能判斷此路是否可行。問題在,新政府滿口非核、綠能的口號,卻遲遲無法提出實質的細部規畫。尤其,當外界一再質疑能源結構調整勢必造成電價上漲,經濟部長李世光一味強調「電業法修訂跟電價上漲完全沒關」,卻說不出所以然。我國電價變動受燃料成本牽動極大,調整發電比例,怎麼可能不影響電價?政府計畫將天然氣發電比重從現在的百分之卅五大幅提升至五十,必然會影響發電成本;經長說兩者無關,只是在迴避問題。
部分公民團體與網民反對修《電業法》,主要是曲解修法方向所致。網路上流傳不少錯誤訊息,指電業法一旦修法,台電賺錢的發電廠將賣給財團,只留下不賺錢的輸配電業。這其實是可以輕易戳破的謠言,因為此次修法並未涉及台電的「民營化」,台電也不會因此而被迫出售電廠。但因為政府扭曲了修電業法的初衷,公民團體則誤解了修法方向,導致此一爭議激情有餘而理性不足。
要落實電業自由化,政府不宜也不應在《電業法》強行增設發電燃料配比,欲藉此達到推動再生能源發展與能源轉型的目的,其實犯了「倒因為果」的錯誤。政府應做的,是效法德國制訂能源綱領的類似方式,從國家發展的戰略層次去擬定能源配比與實踐路徑,再藉由電業法引導業者投入。簡言之,政府必須先設立符合我國國家安全需求的能源目標,再透過電業法引導官、民資金投入;現在的作法,則是目標和手段倒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