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25日 星期一

聯合筆記/順從惡意作踐自己 焉能不敗

.急凍台灣 重現小冰河期?
.全台瘋追雪 不知災難將至?
.若非寒徹骨 哪懂民間疾苦!
.重建街友生活 政府責無旁貸
.聯合筆記/順從惡意作踐自己 焉能不敗
.綠扣帽攻擊 只見千杯 不見謙卑
.學測作文題轉彎 靈活學習思考
.學測作文小題大作後 困在自我世界
.全面免試…為何偏鄉孩子就這麼倒楣?




聯合筆記/順從惡意作踐自己 焉能不敗


2016-01-25 01:59 聯合報 謝邦振





馬英九第二任總統任內,專攻兩岸關係與與活路外交,忽略了市場反應,在九合一及二○一六大選潰敗後,急著殺出,卻不認賠。
馬英九要民進黨總統當選人蔡英文提前多數黨組閣,遵循九二共識。蔡英文拒絕,並請馬英九在兩岸議題上謹言慎行。國民黨一堆人,則順著市場風向,不怎麼為馬英九這兩支績優股護盤。
從蔡英文成為總統候選人起,馬英九一再兜售九二共識下的兩岸政策及免簽外交成就,以迄於今;蔡則嘴上不承認這兩股,其實暗中逢低接手。
國民黨兩岸政策最後幾乎是馬在唱獨腳戲,更悲哀的,兩次大選期間,不斷順著別人的惡意,詛咒自己,國民黨才會落得百年來最難堪的下場。
二○一六大選前長達一年,網路出現「國民黨不倒,台灣不會好」的口號,國民黨以外的政黨,大都響應這個詛咒,牟取政治利益。國民黨無力反擊,派出去的發言人,除了瞠目以對,默默忍受,要不就跟著數落自己的黨,從沒有一位像樣夠力的發言人,能駁出個國民黨好,台灣不會倒的道理來。
國民黨在總統及立委選舉雙雙大敗後,竟又有人倡議,把「中國國民黨」的全名改成「國民黨」,去掉「中國」包袱,救黨圖存。
兩次大選挫敗,難道是因為「中國」兩個字?如果這樣想,無異坐實對手對兩岸政策親中的指責,否則何必去「中國」?
拿別人的惡意糟蹋自己,蠢。
一九一九年,孫中山將討袁後的中華革命黨改組為「中國國民黨」,通令海外支部譯名為The Kuo Min Tang(Chinese Nationalist Party),簡稱KMT,這個中國就是當時的中華民國,歷經統一、抗日、大陸撤退來台,沿用至今。這個黨締造了中華民國,中華民國依然屹立台澎金馬,現在有人語出悖謬,不屑中國(中華民國)兩字,豈不荒誕?
如果為了擺脫親中羈絆,黨名去掉「中國」,這不是自己栽自己的贓嗎?其心可誅。
過去李登輝刻意透過本土化,把國民黨台灣化,驅趕所謂外來政權,都沒有動腦改名,這是他政治羈縻全黨的高明狡獪;現在刪去中國兩字,是為敗選救贖,還是以為這樣就可以「脫中改制」?選民不滿國民黨,真為了名稱叫中國國民黨,還是不能忍受國民黨八年施政缺乏作為?
馬政府再怎麼不濟,兩岸關係與外交路線還有成績,因為兩岸和平穩定才可能外交休兵,而兩岸關係穩定,厥在政治基礎「九二共識、一中各表」。「各表」,在我方是中華民國,大陸則強調一個中國原則。如果去中(中華民國),九二共識就空無內涵。
所以,連蔡英文都說推動兩岸關係的政治基礎,四大關鍵元素之一,就是中華民國現行憲政體制。中華民國正在為蔡英文作嫁,中華民國國旗也在「周子瑜事件」中,為各方所用,甚至「意獨」的人更愛,因周持國旗被打成台獨,藉旗出氣,更獲得自慰式的反中快感。
國名、國旗明定於中華民國憲法,都與國民黨有關,但在去「中國」與周子瑜事件中,國民黨態度委頓曖昧,有些高層甚至漠視不理,不奇也怪哉。
國民黨現正進行黨主席選舉,有意角逐的人應想想,國民黨創黨建國以來,永遠東倒西歪,就是不死,這是國民黨的基因,先修補強化這個DNA,再學著做一個好的在野黨,重新出發。
黨深耕在地、扎根台灣,靠的是與民接氣,不是改名祛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