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19日 星期六

經濟日報社論/消弭低薪 不能停留在製造業思維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垃圾 udn ,欠缺 

◆  聯合報社論/「嘴高手低」的國安,如何確保台灣安全?
◆  聯合報黑白集/卓榮泰的一千零一招
◆  經濟日報社論/消弭低薪 不能停留在製造業思維






經濟日報社論/消弭低薪 不能停留在製造業思維


2024-10-19 00:49  經濟日報/ 社論
經濟部將以低碳化、數位化加值中小企業,使其服務高質化,來消弭薪資低迷的現象。 聯合報系資料照


經濟部長郭智輝在回應媒體關於台灣薪資陷「三低」問題時指出,經濟部將以低碳化、數位化加值中小企業,使其服務高質化,來消弭薪資低迷的現象。我們認為,台灣平均薪資低迷狀況嚴重,但成因複雜,身為問題最相關的經濟部長,不宜以出身製造業的思維,將「經濟部長」當成「工業局長」來探究解方。

媒體關切這個問題,是因立法院預算中心提出報告,發現國內薪資有「三低」:國內生產(GDP)分配給受雇人員的比例低於美日韓、低於平均薪資的勞工比例逐年提升、加薪幅度低於通膨。這「三低」問題非常嚴重,也存在多年,造成年輕人躺平族、月光族、啃老族愈來愈多,微薄的薪資難覓立足之地,不敢結婚生子,造成「生不如死」的出生率和死亡率,以及難解的「國安危機」。

這種普遍低薪的直接原因,專家學者早已不厭其煩地反覆解說:台灣受雇勞工約為800萬人,擁有一個競爭力強大的電子製造業,其薪資相對較高;一個停滯或沒落中的傳統製造業,其薪資成長緩慢甚至衰退;再搭配一個大致平庸的服務業,除少數生產力較高者(如金融、運輸等)仍有高薪之外,多數薪資和基本工資相去不遠。但高科技電子相關行業充其量就只有100萬勞工,另有近200萬製造業勞工平均薪資並不算高。而占總受雇勞工六成以上的服務業,其受雇勞工近500萬人,除金融保險證券不動產、醫療保健、運輸倉儲等約100萬人以外,都屬於中低薪行業,特別是批發、零售、餐飲、旅宿、教育等相對低門檻的主流服務業最為低薪,多數平均月薪超過基本工資不到一倍,根本難以養家餬口。

面對這種狀況,除非低薪的服務業和傳統製造業的薪資能有顯著提升,否則台灣眾多受雇勞工抱怨低薪的狀況將永難解決。但要如何提高其薪資,在一個大體競爭激烈的勞動市場中,必然要透過提升競爭力和產業增值。傳產必須靠投資研發來獲得創新和增值,政府可以檢視對企業提供的研發誘因是否足夠,設立的各種研發機構是否有足夠資源,提供企業可共用的技術等。但對於各種服務業,基本上應有兩種路徑:高薪行業增加其就業量,低薪行業設法提高其增值和薪資。例如,在金融業高薪之下,協助業者大量走出國門,至少能隨台商到海外攻城掠地,為年輕人在海外創造更多高薪工作。

但很多服務業,並不是靠擴大海外市場來提高增值的。例如,按摩業必須要提供讓客人感受良好的按摩技術服務,來吸引顧客上門 或付出高價;美髮業必須能依顧客個人毛髮特質,設計剪裁出令人滿意的動人髮型,才能獲得客戶青睞;旅宿業必須能有美麗舒適的硬體建設,加上貼心的待客服務和合適價格,來吸引常客一再到訪投宿;餐飲業必須能烹調出獨特美味,搭配誘人的飲食空間,才可能讓顧客願意付出較高價格。請問,經濟部迄今為止,為這些服務行業做出了哪些顯著的協助?這些服務業要成功的要素,難道是一個簡單的「數位化」,就可以達成嗎?日本著名的加賀屋溫泉飯店來北投投資,靠的是擁有高度的「數位化」,才受到消費者喜愛嗎?「韓流」影視和歌舞席捲亞洲風靡全球,泰國具特色的飲食被推廣到全球,帶動泰國食材出口,都是因為採用了「數位化」, 才吸引眾多的國際消費者嗎?

「數位化」在製造業的確重要,但在服務業只是發展上的部分元素,認為數位化就能讓中小企業普遍升級、增值,終究是停留在製造業的思維。經濟部需要綜觀全局發展,不只是一個「工業局長」而已。













聯合報黑白集/卓榮泰的一千零一招


2024-10-19 04:34  聯合報/ 黑白集
總預算案第五度卡關,行政院長卓榮泰揚言,若不得已,行政院必須思考是否釋憲,以因應總預算僵局。 記者陳正興/攝影


明年度政府總預算卡關,行政院拒絕重編,朝野和解飯等於白吃。幾經交手,卓榮泰揚言不排除「聲請釋憲」。這一招,果然會讓人上癮。

上次「國會改革案」僵局,賴政府藉著即將屆退的大法官釋憲,勉強將戰局扳成平手,其實就是擺爛。卓榮泰食髓知味,覺得釋憲是他的百憂解,立馬決定再把錦囊拿來一用。這倒好,人們都想看看:大法官這回有什麼本事把黑的說成白的?

卓榮泰對憲法的認識淺薄,但他對釋憲結果卻信心滿滿,無非是看準本屆大法官如何「善體黨意」。例如,他批評在野黨要求政院編足禁伐補償是「違憲」,事實恰好相反,行政院不依法編足補償才是違憲。他又辯稱,政院已將禁伐補償從原本的三萬提高為四萬元,要求在野黨接受;但依法補償應為六萬,卓揆卻想用四萬元打發,才是違法又違憲。

但對一個政治邏輯錯亂的閣揆,你要怎麼跟他談依法行政,談妥協的藝術,乃至談憲政的要旨?明年度總預算歲入較今年增加四千多億元,禁伐補償僅增加廿多億元,卓揆連這點錢都不肯編,卻大肆增加政府文宣經費及社福支出,還大動干戈要求釋憲。

當閣揆應對政治問題只剩下這一千零一招,當「釋憲」遊戲被政客玩到爛,當大法官成為無賴政府的最後憑藉,台灣再談什麼民主都太奢侈了!














聯合報社論/「嘴高手低」的國安,如何確保台灣安全?


2024-10-19 04:40  聯合報/ 社論
解放軍圍台軍演,不少中國海警船參與,並航入台灣的限制水域,遭台巡防艇對應驅離。 (中央社)


中共圍台軍演,賴總統召開國安高層會議,下令維護社會安定。表面看似因應有道,但證諸各方的實際表現,我國海防與空防頻出現漏洞,裝備和人才明顯不足。簡言之,賴政府的國安應變已是口號與認知作戰超乎實質,呈現「嘴高手低」的不對稱狀況,包括情報蒐集及實際防衛能力不足,都形成國安破口。

這次軍演,出現中共「萬噸海警船」對峙我「千噸巡防艦」的不對稱景象。我海巡署嗆稱「大不一定好用」,聽似武勇,卻難脫「吹口哨壯膽」之譏。裝備差人一截,無論如何是防衛上的弱點。美國稍早揭露,當初送給台灣的軍援品,包括了過期彈藥及發霉背心,如在清理廢棄物。年初金廈海域的陸船翻覆事件,海巡人員竟連基本的密錄器都闕如,皆暴露我裝備不足的問題。

六月間,大陸海軍退役男子駕駛快艇直闖淡水河,如入無人之境。海巡署為此懲處十名人員,但九月間,又發生陸籍男子駕橡皮艇直抵林口海岸事件。對於我海防門戶洞開的危機,海委會稱要增設紅外線熱影像系統,加強監控。但這類設備每套上千萬元,該系統不可能密集設置在全島海岸;海委會的回應,不是敷衍就是無知。

再如,海巡署民國一○七年(二○一八年)購置廿架無人機,並宣示成立空中作業隊。但作為海上巡防工具,海巡署卻選擇「陸飛型」,而非「海飛型」。其結果,是花大錢購買的無人機在東北季風強盛時飛不起來,在海象穩定時也常不耐強風而墜機,毫無用武之地。

另一漏洞是,我國重要巡防艦進出軍港,常常暴露行蹤,媒體可輕易從附近制高點拍到相關畫面。軍艦出航或許是政府的宣傳戰之一,但國安專家認為,為避免平時遭敵方情蒐、戰時遭敵方潛入攻擊,軍事基地周邊也應納入管制。我國許多軍事基地旁卻是高樓林立,民眾居高臨下即可俯瞰觀察;若敵軍駕小艇登島後潛伏其間,可謂輕而易舉。這豈能不防?

重要軍事基地旁應納入要塞堡壘地帶土地,許多地方卻該劃入未劃入,或劃入卻未公告,多半因地方反彈等選票考量而擱置。但兩岸情勢日趨緊張,民進黨政府近年大幅修正或增訂數十項國安法令,卻未修《要塞堡壘地帶法》,顯示它對要塞堡壘的防守根本毫無警覺。對照賴總統不斷升高挑釁腔調,這又是一種「嘴高手低」的作法。

此外,黨政相關人員的專業能力,往往也成為國安的隱憂。國際危機組織(ICG)日前公布「台海分裂擴大」報告,對賴總統明顯偏離蔡英文路線提出警示。民進黨發言人吳崢立即砲轟,該組織操弄「疑賴論」,是「配合北京」的協力者;其發言,隨即引起美國智庫圈的不滿。吳崢見識淺薄,又憑意識形態草率發言,鬧出國際笑話只是自證無知。

吳崢無法識別國際警示的重要性,是執政黨的問題。至於國安局長蔡明彥聲稱,這次中共軍演,國安局花很多時間處理認知作戰,追查假訊息源頭。他也承認,中共軍事決策極不透明,要與國際盟友加強情報分享,以便掌握中共政治意圖及軍事動態。此語,不啻承認國安局對大陸內部的情報已失去掌握及預判能力。八月間,北京宣稱破獲上千名台灣間諜,並打掉一大批我方布建的情報網;當時,陸委會與國安局的回應都是不以為然。不論陸方是否有膨風成分,但我方失去對大陸情資的掌握,如今由國安局長親口承認。

喜歡高調挑釁,卻缺乏足夠的情蒐能力,又無法布建機敏有效的防衛措施,這是賴政府的國安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