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正方/「民粹」言論不必聽
◆ 廖元豪/大法官打造世界最弱的民主國會
◆ 魏國彥/「碳鎖定」下的台灣須改弦易轍
◆ 張延廷/提高軍人地位必須立法
◆ 蘇益仁/台灣登革疫情的未來挑戰及因應
◆ 洪蘭/改變心態,就可以改變情緒
◆ 盛治仁/AI雙面刃 須確保不威脅人類生存
王正方/「民粹」言論不必聽
2024-10-27 01:38 聯合報/ 王正方(作者為電影導演)
中國大陸改革開放之初,台灣的電視劇、流行歌曲等,在對岸備受歡迎。多年前偕太座赴山東煙台勘景,她一開口說話,立即吸引人群圍觀,笑吟吟的吱吱讚嘆,怎麼了?老鄉說:「她說話就像台灣連續劇裡面的ㄧㄣˊ(人)。」
搭乘計程車,司機放錄音帶,大聲跟著姜育恆唱滄桑味十足的「再回首」。
今非昔比。當下的台灣電視連續劇及其他影視節目,賣到外地的機率不高;去年統計顯示,本地電視產品銷往外地的僅占百分之一。非但如此,此地追看韓劇、陸劇的人口比例與日俱增,熱愛本土電視劇的觀眾比例,相對減少。台灣的市場有限,影視產業存活率愈來愈低,製作者為了省錢,壓縮預算、拚命趕工,從業人員工作時間特別長,但是報酬有限。
不少演藝人員選擇到中國大陸發展,當然希望得到更多觀眾的欣賞和發展機會。此地困難,卻多讀不通外語;海峽兩岸同文同種,語言文化無差異,與其在這兒「餓飯」,那邊若有機會何妨一試?
多少年來,不少知名台灣演藝人士在對岸混得挺熱鬧;電視和電影的活兒接不完,走穴(指演藝人員在本職工作之外進行演出)、上節目、開個人演唱會…最愜意的是受邀當電視節目的評審,在台上隨性講些得體的內行話,荷包立即漲得滿滿。如今對岸已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消費能力強,時來運轉,台灣有兩把刷子的演藝人士,憑真本事多賺幾個錢有何不妥?我很替他們高興,並引以為榮。
然而台灣許多政治正確的民粹分子,時時找機會肆虐,動輒擺出道德高尚政治正確的姿態,口出惡言毀謗無辜。近來有位演技精湛的年輕演員與中國大陸經紀公司簽約,要去那邊發展;又某知名女演員在四川電視台上說自己是成都人,一點沒錯,她的祖父母來自成都。某名音樂人在網上寫了幾句祝福對岸十一慶典的吉祥話,多位「民粹英雄」逮住機會,將他們鋪天蓋地狠狠痛罵,說是忘恩負義、不愛台灣、羽毛豐滿了轉身就去舔共…其他極為不堪的言詞也就毋庸贅述了。
他們當然都是台灣本地培育出來的演藝英才,若不去外地發展,就只能在這個島上苦撐,鬱鬱而終。台灣一直脫離不了這個宿命。很多年前,台大電機系有四十五名同學,畢業即失業,境內幾乎無法找到專業對口工作;其中近四十人留學國外,個個苦讀,獲名牌大學博士學位者占九成,許多在自己的科研領域中達到非凡成就,回台灣後被稱之為台灣之光。光什麼光呀?混口飯吃,大半輩子替歐美財團賣老命。
數十年來台灣培育出的菁英之材,義無反顧地去「舔美」,回饋台灣的是極少數。算總帳,他們不知道為美國老大做出多少貢獻,為美國財團多掙了多少鈔票,「民粹分子」卻從未批評過,因為其中不乏當今權貴的嫡系傳人。
去境外討個生活,卻要被政治正確的人往死裡罵。「民粹」這東西欠缺思維、邏輯混亂,它本是某政治集團為鞏固政權、吸引選票用的。人生苦短,誰有時間聽這種無聊的胡言亂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