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24日 星期一

經濟日報社論/凝聚下一階段能源政策共識:減碳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95302/web/ 

◆  聯合報社論/國會改革轉進釋憲,賴清德勿自斷後路
◆  聯合報黑白集/要治國了,才來借腦
◆  經濟日報社論/凝聚下一階段能源政策共識:減碳






經濟日報社論/凝聚下一階段能源政策共識:減碳


2024-06-24 03:00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和碩董事長童子賢。 記者葉信菉/攝影


賴政府上周宣布成立「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等三大任務編組,和碩董事長童子賢出任該委員會的副召集人。今年以來,童子賢多次發表支持核能言論,與他前幾年的立場有明顯差異。同時間,經濟部長郭智輝從他上任前、上任之初對核能的開放態度,轉變成未將核能視為當前的選項。郭與童都是接近賴清德總統的重要人士,他們的言論以及引發的爭論,都凸顯了我國還需要相當的時間,才能凝聚下一階段的能源發展共識。

目前政府的能源政策是延續前總統蔡英文過去八年的施政,其能源轉型方案是核退綠進,要在明年底前實現天然氣發電、燃煤發電與綠電占比為5:3:2。雖然蔡政府的能源轉型期限尚未來到,但前任經濟部長王美花已承認上述目標無法在明年底達成,原因是用電量超乎當時擬定政策時預期。八年前,蔡政府未預料到晶圓代工、電動車與 AI 的發展,會讓用電量大增,且 AI 的浪潮才剛開始,郭智輝也坦承民國一一七年(2028年)以後 AI 的用電量確實值得關注。除了低估了國內用電成長,蔡政府能源轉型的另一個軟肋是碳排

核三廠一號機預計下月除役,核三的二號機明年除役後,我國核電即將歸零。當年蔡政府的設想是用20%的綠電取代核電,然而這樣的設想並無法降低碳排量。過去八年我國火力發電占比居高不下,抑制碳排的表現仍差,雖然蔡政府已提出了民國一三九年(2050)淨零路徑,但產學界普遍認為實踐的可能性低;更令人擔心的我國在國際重視的民國一一九年(2030年)減碳中期目標上的表現,中研院前院長李遠哲在今年稍早的一場論壇上即警告,台灣過去15年溫室氣體排量只增無減,除非民國一一九年(2030)的排放量可降低一半,否則政府無法在民國一三九年(2050年)達成淨零。

相較於民國一三九年(2050)的淨零大限,民國一一九年(2030)才是台灣更需關注的眼前挑戰,這也是童子賢「2030焦慮」的核心,如果台灣與全球都無法在民國一一九年(2030年)前落實減碳的計畫,則地球升溫將無法逆轉,將進一步加劇氣候變遷的危機。童子賢多次強調不要把討論焦點放在「擁核」或「反核」上,而是要看哪一種能源組成能最有效的控制碳排,用意即在此。

國內的反核高峰出現在民國一OO年(2011年)福島核災後,在民國一O三年(2014年)反核四運動中達到高點,此趨勢基本上與國際相同。近年國際上對使用核能的態度上已有轉變,關鍵就是上述的減碳時間壓力。去年採用新技術的芬蘭歐基洛托核電廠三號機上線發電;最快下個月,全球最大的日本柏崎刈羽核電廠可望重新加入供電行列。這些國家內部的反核爭論並不低,但最終能讓核能加入供電的原因均在於核能有助降低碳排,並在穩定供電與電價上達到一個平衡

回到台灣,能源議題是少數不牽涉到兩岸政治攻防的話題,但卻是政黨攻防的熱區,民進黨過去以反核路線起家,前黨主席林義雄是核四封存的關鍵推手。然而,世界局勢的發展已變,減碳是當前台灣能源政策的重中之重,如果能善用我國核電已有的基礎,在未來十年至二十年間讓核電扮演邁向淨零的關鍵角色,同時間配合氫能等新能源的發展,台灣還是有機會達成民國一三九年(2050)淨零目標。

台灣反核與擁核者之間的鴻溝很難在一夕之間填平,但如果雙方都能將減碳視為優先目標,則彼此必然能找到一個交集,這也是童子賢近月來不斷發聲的出發點,賴政府必須正視。前總統蔡英文的能源轉型政策將在明年底落日,賴政府在能源議題的主客觀環境上都必將走出自己的路,但我們不能等到明年後才來探索台灣能源轉型的下一步,而是今天就要想辦法凝聚共識,走向確實可行的減碳路徑。













聯合報黑白集/要治國了,才來借腦


2024-06-24 00:00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賴總統在就職滿月時提出「新政」,將在總統府下設立三大委員會,民進黨立委肯定,但也表示執政一個月才提出,有點太晚。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賴清德競選時不斷宣稱「準備好了」,稱要帶領國家走正確的路;但就任至今,卻看不出他做好治國準備。且看,眼前台灣問題一籮筐,如勞健保面臨破產、能源結構歪斜、貧富差距嚴重;賴總統放著不管,卻要增設三個委員會凝聚各界意見,這像準備好嗎?

說來好笑,賴政府內不少新官,就是他在副總統時代結交的「讀書會」成員,因受賞識而被延攬入閣。誰知這還不夠,他還要把那些未能入閣的學界業界、甚至已在政府機構服務的人找來,再縱橫交錯組織成三個委員會。彷彿非要這樣「大頭大腦」的委員會加持,才顯得自己的決策頭上有光。

賴清德喜歡組織「讀書會」,當然是好事。然而,那是備位元首閒閒無事時的自我充實時光,為的就是有朝一日「登基」,可以點亮智慧建設家國,紓解民瘼。但眼前蔡政府留下的問題那麼多,例如缺電跳電天天發生,賴政府卻執意關閉核三,然後假意聲稱要研究氣候變遷對策。

再如少子化嚴重造成關校減招,勞健保岌岌不保,勞動部長何佩珊竟說「財務撥補就是一種改革」。若此話有理,那麼經長郭智輝為何大唱反調,聲稱不支持政府撥補台電?這些「清德讀書會」出來的人,為何素質如此參差

該治國的時候,才發現書讀得不夠,還要到處「借腦」,也太遲了!














聯合報社論/國會改革轉進釋憲,賴清德勿自斷後路


2024-06-24 00:00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總統府發言人郭雅慧表示,對於覆議案結果,行政院及立法院民進黨團皆表示將提出釋憲聲請,總統府予以尊重。圖/總統府提供
波波漫畫


立法院藍白聯手否決行政院針對國會改革法案所提的覆議案,接下來總統府、行政院、監察院和民進黨立院黨團都將聲請釋憲,國會改革戰場轉進憲法法庭;國會改革的命運以及未來政府如何運作,將繫於憲法法庭的裁決。不過,釋憲做得太過火,破天荒府院黨監四路齊發,加上藍綠全台宣講,青鳥藍鷹纏鬥,民進黨當家鬧事,國家機器總動員,社會全面開戰,賴政府施政更困難。

行政院覆議失敗,是當前國會結構下可預期的結果,行政院仍然提出覆議,一是不適應國會變天,傲慢難改;二是表明反國會改革立場,絕不妥協;三是覆議失敗閣揆不用下台,有恃無恐;四是維持政治動員能量,操作對立。但在賴清德總統成立三大委員會,預示打造「大總統/小閣揆」的權力格局之際,立法院否決行政院的覆議,恰是矯正憲政機關運作偏失的重要一步。但府院黨監全面發動釋憲,鼓動青鳥全台翻攪,寧願讓社會持續對立,國政繼續空轉。

賴政府執政滿月,蹉跎躑躅,一事無成,就是因為精力都用在反國會改革。仰承賴清德意旨,站在對抗立法院第一線的行政院長卓榮泰,理不直氣不壯,只能為覆議而覆議;看看卓榮泰顚倒反覆的表現,令人擲筆三嘆!

例如,行政院很早就說要覆議,但對審查程序與條文內容的質疑,卻充滿錯誤訊息,被批評是造謠。卓榮泰還沒看過條文內容,答不出哪裡窒礙難行,就要提覆議,被批評是侮辱國會。尤其卓榮泰高舉七大理由,製作臉書圖卡,送到立法院的覆議公文書卻縮水成六項理由,還說臉書 PO 文代表那時候的心情,更被批評是欺騙民眾。原來政院覆議看心情,閣揆貼文不算數,處理國家政事如此草率,憲政機關互動如此兒戲!

卓榮泰同意行政院不是憲法解釋單位,卻以「毀憲亂政」形容立法院提的法案;他承認讓立委行使調查權、聽證權是進步的展現,卻以「國會擴權」號召青鳥反制;他知道可以只針對部分條文覆議,卻以全部覆議全盤否定國會改革的努力,甚至不認其中近半是民進黨團版本。

豈止對民進黨現在版本翻臉不認,對民進黨過去相同提案也決絕鄙斥。卓榮泰和民進黨團更稱,過去民進黨提案有違憲之虞,所以沒有通過。聽得民進黨大老林濁水大呼震撼!林濁水諷刺說,卓大院長意思是說,當年提案釋憲修法的陳水扁、謝長廷、林佳龍和顧立雄等等,一個個都是憲法白痴!林濁水不知,賴清德和卓榮泰還要大法官再次認證現已充斥賴政府內閣的憲法白痴。

現行憲政架構下的總統、行政、立法關係,已向總統嚴重傾斜總統有權無責,行政院長有責無權如果完全執政,總統還可掌控國會蔡英文時期就讓立法院淪為行政院立法局,閣揆還帶頭霸凌國會。賴清德設三大委員會,變成太上閣揆,更擴大總統-行政-立法的權力差序格局。而國會改革藉由國情報告及問答減少總統有權無責現象,又通過監督制衡改善閣揆有責無權問題,適可改正憲政機關運作的失衡。否則卓榮泰自詡「除國防、外交、兩岸外,做最終決策的人當然是行政院長」,永遠只是閣揆的阿Q勝利。

賴清德上任以來,頻催戰鼓,但戰兩國、戰國會,四方啟戰,接連受挫。接下來戰釋憲,目前大法官全由蔡英文提名,其中近半數屆退,是對賴清德最有利的戰場。但如果賴清德沒收國會改革,也毀掉健全民主憲政的契機,施政更陷泥淖。賴清德若不想四年毀於一旦,務必審慎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