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18日 星期日

陳亮恭/獨釣寒江雪的蓑笠翁不孤獨

名人堂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30&page=1#ph 

◆  陳亮恭/獨釣寒江雪的蓑笠翁不孤獨
◆  王正方/家祭無忘告乃翁
◆  嚴震生/史上最不對等的囚犯交換
◆  辛翠玲/為什麼他說全球化可能已死?
◆  周行一/解決低生育率的最好方法
◆  葉銀華/股市無基之彈?
◆  洪蘭/疫情轉眼三年,苦得有代價







陳亮恭/獨釣寒江雪的蓑笠翁不孤獨


2022-12-18 01:27  聯合報/ 陳亮恭(作者為台北市立關渡醫院院長)
大前研一出版的《一個人的經濟》。 圖擷自博客來網站



十多年前,日本趨勢大師大前研一出版一個人的經濟》,內容有許多他對世界的觀察及未來趨勢預測,他也指出高齡少子社會趨勢下,無論有無家人或朋友,一個人生活型態在所難免。而且一個人的生活型態早在高中畢業離家求學、工作便開始,這樣的生活形態在繁忙的現代社會中更明顯,即使結婚也可能雙方各有需要忙碌生活,每人每天有很長時間是獨自生活,自然衍生出一個人生活的經濟。

一個人生活型態,在高齡社會固然改變經濟與消費習慣,但也改變社會樣貌,近年英國與日本均於內閣設置孤獨大臣因高齡者孤獨感儼然成社會新挑戰。尤其新冠肺炎疫情後,孤獨感與社會孤立造成重大身心健康影響與社會安全衝擊。研究發現,多數已開發國家約四分之一高齡者感到孤獨,比較麻煩的是,傳統諮商、團體活動、寵物治療等似乎都成效不彰,面對孤獨感後續造成的憂鬱、失能、失智與心血管疾病風險,頗有束手無策的無力感。

孤獨感是種主觀感受,是自覺與他人或社會疏離的感覺和體驗,孤獨感與是否獨居或有無親友無關,也並非全然欠缺社會連結,孤獨感就是個人主觀覺得不被社會接受,或是無法得到認同與融入。

知名個體心理學大師阿德勒著走出孤獨》一書,從他的觀察與研究,他認為人的孤獨來自深層自卑感,但書中提到的自卑感不全然是負面意涵,畢竟每個人在生活與社會中活動,多少遇到自己無法企及的人事物,這類自卑感受每個人都會遇到,所以關鍵不在自卑感出現,而是這個心靈黑洞需要外部協助填滿,包括關愛、存在感與安全感,當外部環境無法有效填補,人會選擇封閉自我轉為自我保護躲避與外界接觸避免加深自卑感甚或衍生出自我滿足優越感迫切表現自我擔心被發現其深層自卑感

然而,阿德勒也認為,人類生命本意價值感,是能與世界心意相通社會性,非離群索居、遠離社會的樣貌。因此,面對孤獨造成的個人與社會衝擊,最大價值並非是單純「超越自卑」,而是「走出孤獨」。擺脫他人眼中既定價值與意義對超越自卑極具意義,但創造個人生活意義則不僅在於超越自卑,更需要讓個人與行為對社會產生意義,這是走出孤獨的不二法門。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是柳宗元的「秋雪」,身處萬物寂寥世界,蓑笠翁獨自雪中垂釣。柳宗元被稱史上最孤寂男人,但他遭遇貶謫並未絕望,而是有所堅持,孤身一人仍望改變國家。依照阿德勒理論,柳宗元或感孤單,未能獲得朝廷認同,但他在永州十年持續透過文學作品展現追求有利於社會的價值感.正是走出孤獨的具體實踐。

三年新冠疫情,不分年齡,許多人都經歷一個人生活,獨自隔離、治療或是家人被隔離後,自己也獨自生活,各種情境都衍生出孤獨感。未來世界即使沒有疫情也會更加孤獨,找尋與社會連結的價值並實踐可化解孤獨感,或許每日默默從事資源回收長者深有所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