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15日 星期四

【專家之眼】政協網文章下架 九二共識朦朧美應把握

◆  【專家之眼】政協網文章下架 九二共識朦朧美應把握
◆  【專家之眼】改了什麼規則?美網更公平了

◆  【專家之眼】西方圍堵 中俄增溫
◆  【專家之眼】英女王留下的最珍貴遺產:無私公眾服務
◆  【專家之眼】啥米? 青少年犯罪八年攀升47%!
◆  【專家之眼】榮家熱舞後的喧嘩 反映社會道德觀的失衡
◆  【專家之眼】笑死,統一發票也能是社會衝突的武器
◆  【專家之眼】務實推動台灣政策法 以免空歡喜一場






【專家之眼】政協網文章下架 九二共識朦朧美應把握


2022-09-15 09:12  聯合報/   楊穎超/銘傳大學副教授
大陸《人民政協報》強調,「九二共識」只有「一中」,沒有「各表」。圖/截自人民政協報微信公眾號



中共《人民政協報10日發表題為「正本清源!『九二共識』只有『一中』,沒有『各表』」的文章指出,無論是「九二共識、一中各表」,還是「一中各表的『九二共識』」,都體現國民黨內一些人還在和大陸爭奪誰代表中國的問題,而這個問題早在新政協召開後就已解決。

這種清晰化說法背離九二共識模糊要義。由於該報是中共全國政協機關報,刊文自然被視為具有相當份量。一時之間,紛紛被國內外媒體轉載,許多想在台海不安裡火中取栗的政客,更是大肆奚落藍營。讓人以為各表已無空間,兩岸共識已然不存。

雖然中共對內部媒體管得嚴,大多緊跟中央立場,但對中共政治了解的人就知道,媒體還是有反應各自立場空間,或有寧左勿右問題。要理解中共中央想法,最權威的仍是新華社及人民日報。不能只因媒體打上中共官媒招牌,就過度解讀代表意義

還好,即便一般人不知道此事,《人民政協報》該文也突然被下架了。這其中有相當政治涵義,值得注意。首先,從過去中共對台灣輿情反應速度來看,這應不是他們主動體察到我方反應所為,而是有股力量作用結果。這個力量,恐怕就是組團剛從對岸訪問返回的國民黨。因為就單從《人民政協報》相關紀錄來看,這不是第一次文章被下架。今年二月該報點名批評國民黨某些人暗獨,繼承李登輝的兩國論路線。那篇文章也同樣很快被下架。雖然該次風波比較算是政黨議題,但處理模式類似,看來國共之間還是有管道可以溝通。

而這個管道最近還有其他發揮空間。八月初我多家食品廠遭大陸暫停進口,蔡政府當時說將透過相關管道與對岸協處,中共沒有反應。但在國民黨訪陸行程中,據台商轉述,夏立言在廈門舉行的座談會上提到此事,與會廈門官員就回應稱,會在職權範圍內協助台商解決問題。而中共國台辦九月十四日繼而指出,這些情況大陸相關部門已透過海峽兩岸農產品檢疫檢驗合作協議聯繫渠道,向我通報了有關事項和要求

其次,此次下架事件,應該也能證明九二共識、一中各表的存在了。在文章清楚指出九二共識沒有各表之後,一堆人嘲笑說該文代表中共官方立場,狠狠打了國民黨一耳光,要國民黨不要再欺騙台灣,堅持還有各表云云。既然如此,在立場鮮明的該文撤掉後,即等於反證九二共識仍然存有各表空間。這對現時兩岸關係來說,應是有其積極意義

此意義在於,九二共識的精神在於擱置爭議對重要問題採取模糊立場,以便雙方能坐下來,專注處理事務性交流。但近幾年時勢轉移,台灣內部認為中共不尊重這個說法,只是藍營一廂情願,因此有把模糊立場清晰化的呼聲,導致其有越來越難以為繼的趨勢。就以剛提到的夏立言訪陸團為例,才去沒多久,連藍營內部都有異見,理由就是要對內凝聚共識。從發言脈絡來看,應是朝向綠營方向的共識。現在對岸再次彰顯九二共識具有的模糊空間,只要台人注意到這個積極面向,那麼九二共識就還是有其市場。

綜合言之,政協網文章下架事件,讓外界能理解國共之間仍有溝通管道而且有用;同時也彰顯出九二共識的模糊立場仍受到尊重。如果能把握這個路線,繼續走下去,人民已經能看到兩岸間的和平曙光










【專家之眼】改了什麼規則?美網更公平了


2022-09-15 09:04  聯合報/   劉新圓/樂齡學習中心講師
既然場邊指導難以判斷或制止,不如全面開放,更顯公平。圖為「小蠻牛」阿爾卡拉斯與辛納往前握手致意。法新社



有觀賞今年美國網球公開賽的球迷們,或許會發現,比賽的節奏更順暢,球員之間的爭議更少了。這要歸功於兩大革新,一是改用電子線審,另一個就是開放教練現場指導

線審對網球比賽的結果,影響相當重大,因為勝負的關鍵,經常就取決於是否出界的那一、兩個爭議球。過去因為誤判冤枉輸球的案例,比比皆是。近年相當著名的事件,就是民國一七年(2018年)羅馬女網賽第二輪,捷克的前球后普利絲可娃對戰希臘莎卡瑞,第三盤五比五平手後的關鍵第11局,普利絲可娃一記高壓扣殺被誤判出界,主審以找不到球印為由,維持原判,導致普利絲可娃輸球。一向冷靜的她,賽後原打算和主審握手,卻忽然拿起球拍把主審座椅砸個稀爛。

比起紅土堅持以不完全可靠的球印判斷,民國九十年(2001年)開始在硬地和草地球場使用的鷹眼系統,就大大減少了爭議。球員每盤有三次挑戰機會,假使挑戰成功,被打臉的就是線審,反之,若挑戰機會用光,就不得再對裁判提出異議。

鷹眼挑戰,使比賽增添了一種類似「賭博」的樂趣,觀眾也很享受等待鷹眼「宣判」的時刻,尤其當球與邊線的距離小到連肉眼都難以分辨時,現場總會響起一片驚歎聲。

如今包括美網在內的一些硬地比賽改採電子線審,對於可能的爭議球,還會馬上回放消除大家疑慮,不只徹底杜絶誤判,也省掉挑戰時間,更重要的是,球員可以無後顧之憂地專注在比賽當中,不再因為不服判決而爭執或情緒失控,影響正常表現。

也許有人會遺憾,少了看球員挑戰的興奮感,但或許在開放場邊指導之後,看教練的言語及肢體動作,會是另一種新的樂趣。

長期以來,大滿貫賽嚴禁教練場邊指導。這個規則的存在,頗令人費解,據說可能跟早期教練地位不如球員有關。然而,隨著運動分工專業化與細緻化教練重要性大大提高,因為換到不合適的教練而成績下滑的案例,屢見不鮮。

尤其單打比賽進行中,球員當局者迷,往往一句話的提點改變命運。像民國一一O年(2021年)的法網男單決賽,喬科維奇連掉兩盤,眼看就要輸給西西帕斯,卻由於場邊一個小男孩叫他猛攻對方反手拍改變戰略反敗為勝

正由於教練越來越重要,大滿貫賽中,教練使用暗號偷偷指導的情況,愈加頻繁。猶記得民國一O七年(2018年)美網女單決賽,小威的教練不過輕輕做了一個前推動作,就被主審警告,小威堅決否認同時本已低落情緒更顯慌亂。近幾年大滿貫賽的「經典」鏡頭,就是西西帕斯的父親兼教練,大喇喇地擊掌指導,屢屢受到主審警告、對手抗議,也毫不收斂。

既然場邊指導難以判斷或制止,不如全面開放,更顯公平。今年美網比賽,教練的一舉一動,儼然成為另一個充滿戲劇性的看點。就以甫拿到美網男單決賽冠軍史上最年輕新科球王阿卡拉斯的比賽為例,不只可以觀賞其多變、精采的技巧,還可以連帶欣賞他的教練、前球王費雷羅的英姿和戰術。想像一下,如果幾年之後,三巨頭退休了,「升格」為教練,坐在場邊繼續發揮影響力,那麼觀眾仍舊可以大飽眼福和耳福,並且回味他們的光榮歴史,那又會是另一番有趣的風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