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2月12日 星期六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春天與永續的想像(大年十二)

◆  福食標產地 政府別迴避
◆  日本人都怕吃 卻要台灣吞
◆  為入國際組織 豈能賭上國民健康
◆  歐美晶片自主 台灣被棄
◆  有機農田固碳 對抗氣候變遷
◆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春天與永續的想像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上)/我兩度赴倫敦政經學院借閱 2019-09-18 18:2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中)/外殼燙金 內頁像傳真紙 2019-09-18 18:3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下)/兩種編排有異 畢業35年收到 2019-09-18 18:32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春天與永續的想像


2022-02-12 05:24  聯合報 /   潘襎(作者為亞洲大學現代美術館館長)
春天繁花盛開。示意圖/ingimage


春天是人類文明裡最受歡迎的季節,洋溢著生命的喜悅。古老農業文明將我們與大自然節氣變化緊密結合在一起,一年分為廿四個節氣,春耕、秋收與冬藏。現今,我們已然習慣於太陽曆,對農民曆那種大地氣候變動異常薄弱。今年二月四日立春,二月十九日雨水,意味著降雨機率大增,適宜春耕。農業看天吃飯,人與大自然關係密切。

歐洲中世紀採用「三圃制」,地分三塊,一塊地秋播小麥,一塊則春播大麥,另一塊地則休耕,逐年更替,土地獲得永續利用。大航海時代以後,機械化大量生產時代到來,十八世紀後半人類文明開始第一次工業革命,十九世紀下半開啟二次工業革命,之後又第三次工業革命,數年前德國提出工業4.0。

一、二十年來聯合國透過共同目標的努力,達成文明永續發展的目的。千禧年提出永續發展八項目標,民國 105 年(二○一六年)起實施十七項(SDGs)核心價值目標,一六九條細項。SDGs 成為文明發展的指標課題。

法國學者塞爾日・莫斯柯維奇社會心理學開創者,其大作《自然的人類史省思》探討何以人類發現大自然的同時卻也不斷地擾動大自然。人類發明的目的試圖使族群更容易生存,包括文化、社會、政治以及技術操作,然而這些發明與進步主義卻也不斷打亂大自然運作規律,人與自然的和諧關係受到嚴肅挑戰

資源枯竭技術落後都使城市發展受到嚴峻挑戰,譬如,九份在清領台灣晚期發現金礦,日本大量挖掘,民國 59 年(一九七○年)代晚期枯竭,變成一座資源枯竭城鎮侯孝賢悲情城市》表現時代低氣壓的無奈之外,也呈現一座城市的衰老容顏,微妙地反射出這座山城的昔日榮光。西班牙畢爾包民國 79 年(一九九○年)進行去工業化政策,古根漢美術館於民國 86 年(一九九七年)成立,民國 103 年(二○一四年)當年有一百萬參觀人次;畢爾包因古根漢美術館的建立一舉成名。底特律昔日為美國工業城,人口一度達一百八十萬人,次於紐約、芝加哥、費城,為全美第四大城;民國 99 年(二○一○年)人口滑落到七十一萬餘人,排名降為十八,房價暴落。日本新潟縣佐渡島出產黃金,由江戶幕府直領,四百年間採得七十八公噸黃金,白銀兩千餘公噸,民國 78 年(一九八九年)礦產枯竭全球不少城市因資源枯竭奄奄一息

文藝復興初期的一四八○年代波提且利創作〈〉,作為美迪奇家族結婚的賀禮。西風之神塞佛瑞斯吹拂著大地仙女克洛瑞斯,女神口生花朵,變身為花神芙蘿拉,大地春回,花木華滋;中央為美神維納斯,一旁三女神,上方是邱比特與一旁擾動雲彩的墨邱特。作品隱喻著天地相通,因愛而大自然和諧。

易經繫辭》提到「天地氤氳,萬物化醇。」天地晝夜四時,乾濕溫熱涼寒氣息相互激盪,萬物因為純正和諧的氣息才得以滋長繁茂。人類文明賡續與否,當有如同農人春耕念想,追求四時和諧,人與大自然和平相處,地球才有永續發展的可能性。
















有機農田固碳 對抗氣候變遷


2022-02-12 05:25  聯合報 / 
吳文希/台大名譽暨兼任教授、中華氣候變遷暨農業發展學會顧問,
陳尊賢/台大名譽教授、中華氣候變遷暨農業發展學會理事長,
黃大洲/台北市前市長、 中華氣候變遷暨農業發展學會名譽理事長



氣候異常變遷,起因於溫室氣體逐年增加;農業於民國 109 年(二○二○年)已排放逾一四九億餘公噸二氧化碳當量,農業生產排放之溫室氣體,已遠超全球排放總量之廿五%

農產品產量會因氣溫上升而減產,如氣溫比工業革命時上升攝氏一度就會導致全球小麥減產四千二百萬公噸,其後果已令全球小麥、水稻、玉米及大豆的產量,分別減少六%三點二%七點四%三點一%

為顧及糧食安全,便加速翻犁土壤、加倍使用化學肥料及農藥,如此反而增加二氧化碳排放。此乃因為化學肥料會刺激土壤微生物的快速生長及繁殖,微生物生長依賴的主要還是存在於土壤中的有機質,於是有機質中的碳就被分解成二氧化碳,而釋放於大氣中。存在於土壤中的碳,實則為陸上植物所儲存碳含量的兩倍以上,吾輩除須重視植樹造林更應重視儲存土壤中之有機碳匯量

聯合國糧農組織氣候變遷有關國際組織均呼籲應重視有機農業與增加全球土壤碳匯管理行動手冊。唯有機農業相關措施,特別重視土壤有機質含量,是改善土壤物理、化學及生物特性的生產模式;土壤中固住一磅碳,等於從空中吸取三點五磅二氧化碳,而每一畝有機農田每年可固住二千磅碳。但每一畝慣行農業農田每年則損失三百磅碳,所以慣性農業已致全球土壤淪喪一,三三○億公噸碳。近年全球表土破壞及流失現象,如美國中西部農田已損失三千萬畝表土,致當地農民每年損失卅億美元收益

再者,氣候變遷也已直接破壞了各種生物之棲息環境食物鏈,以致生物多樣性種類及數量均大量減少,如根據英國皇家植物園結合四十二國九十七所研究機構,共同研究發現,全球已有五分之二植物呈瀕臨絕種;全球的維管束植物面臨滅絕種類已多達卅九點四%,而民國 105 年(二○一六年)時則係廿一%;脊椎動物的族群平均已銳減六十%;二十世紀時已有五四三種脊椎動物滅絕,其速率比自然發生率快一百倍;已有五一五種不同的脊椎動物,其每種之數量已少於一千隻。

其他生物如昆蟲及其他種類之無脊椎生物的存續狀態均類似,尤其是對作物生長有益菌根菌及蚯蚓等,對化學肥料及農藥特別敏感,所以在慣行農田中的數量必定銳減。

慣行農業因大面積種植或繁殖單一物種、採用機械化種植方式、依賴外來之人工化學物質、接受人工轉殖基因產生的物種、國際企業化經營管理,所以衍生土壤流失土壤有機質銳減土壤性狀劣變病蟲害的為害劇變地下水汙染食品安全性遭受嚴重威脅食品品質及營養成分降低生態環境遭受破壞生物物種及數量均減少農民仍屬被剝削階層、以及農村經濟及社會發展緩慢負面現象,尤其是促進溫室氣體排放以上所列缺失皆屬聯合國於民國 104 年(二○一五年)推出之永續發展目標有待改善標的













歐美晶片自主 台灣被棄


2022-02-12 05:25  聯合報 /   張孟仁/輔仁大學義大利語系主任、外交暨國際事務學程召集人(新北市)


眼下中俄聯合聲明及中國大陸似不遂行美中採購協議,幾可篤定北京無意再讓美國予取予求占便宜。反觀美國在經貿、科技和軍事上對中國仍極盡情事糾眾圍堵打壓,並推台灣為前導軍加以刺激大陸,近有美國競爭法與拜登政府二次對台軍售可為明證,大國針鋒相對恐傷及我方。然而進一步所引發的台海動盪,卻成為美國、歐盟行晶片自主的藉口。即便美歐口口聲聲強調台灣半導體的重要性,欲拉攏台灣成其安全供應鏈,但長遠來看,等到他們兵強馬壯實則嘉惠西方分散依賴亞洲晶圓。換句話說,一旦歐美晶片自主水到渠成,台海安全於他們何干?

歐盟看出先進晶片自給自足必要性已經是地緣政治的問題,推出「歐洲晶片法案」,盤算打造自主半導體產業鏈。歐盟還主張仿效美國「國防生產法」,管控供應鏈,在緊急情況限制出口。不論是歐盟的對策還是美國的五二○億補助晶片發展,短期來看哄抬了台灣半導體,因為歐美預見半導體供應短缺現象可能在多年內無法緩解。不過,我們更需著眼於歐美的「晶片國族主義」,例如環球晶公司收購德國世創公司一案破局,與美中歐全力補貼晶片產業,待未來歐美晶片供給站穩腳跟之後的局面。

乍看「歐洲晶片法案」與美國即將公布的「印太經濟架構」似乎讓台灣有利可趁,然而未必是台灣之福:「印太經濟架構」實則鞏固了美國供應鏈的「去中化」和穩定化;歐盟的「歐洲晶片法案」則是一來要提高己身的晶片市占率,躋身晶片強權,再者要遠避美中爭霸下的台海危機分散安全供應鏈

說穿了,大國只會考慮利益,台灣切勿短視近利隨傳隨到或僅押寶任一方。不想成為棄子,除了不斷科技創新外,要設法審時度勢左右逢源,像台積電拿下中興訂單則為一例。此外,確保台海安全方為要務。正因紛爭難以弭平,更加深歐美產業自主念頭,而始作俑者卻又是美中相爭。既然大國爭霸是未來的主旋律,台灣可先顧好自身利益,兢兢業業確保自己能為強權們所用,但不能盲從。














為入國際組織 豈能賭上國民健康


2022-02-12 05:20  聯合報 /   關姍/教(新北市)
行政院8日宣布解禁日本福島食品。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剛過完農曆春節,日本福島食品進口解禁再度引起各界關注,一點也不令人意外。

民國 100 年(二○一一年),日本三一一震災,衛福部隨即禁止福島與周遭四縣市食品進口台灣。民國 105 年(二○一六年)蔡政府上任後,規畫開放核災地區食品進口,雖然被迫辦公聽會,但三天內連辦十場,被外界批評過於倉促,徒具形式不具溝通對話意義

民國 107 年(二○一八年),「反核食公投」案以七七九萬同意票過關,轉眼三年過去,如今逢台灣爭取加入 CPTPP,是否開放福食進口,再度引起討論。

CCPTPP 前身是 TPP,從馬政府時期就開始喊著要加入,但台灣一再錯失加入時間點,縱然在日本擔任輪值主席國時,都未必樂觀,何況今年輪值主席國新加坡已表達我入會有其「政治複雜性」,入會恐怕更為艱難。

加入國際組織,為台灣創建更好的經貿環境,是國人共同期盼。然而,觀察官員爭取加入國際組織時面對國人的態度,不免覺得顧此失彼。首先經濟部長王美花去年底於立院表示,日方長期關心福島五縣食品輸出議題,且日本為 CPTPP 主導會員,是我國須爭取支持重點國家,核食議題未來勢必會在 CPTPP 入會談判中有所討論。

同一天,駐日代表謝長廷缺席立法院委員會報告「我國對日關係與福島五縣市食品進口爭議」。農曆新年前,綠委郭國文逕自發布新聞稿,呼籲行政單位應宣布解禁福島等五縣市食品,還說這可以「作為全國人民的新年禮物。」

農委會主委陳吉仲不遑多讓,在立院報告表示:全世界只剩台灣、中國還沒調整日本食品輸入相關政策。他還說,台灣所有邊境檢測,標準比國際標準還嚴格,所有進來食品都是百分之百安全。觀察陳主委發言,再三為日本食品說項,真讓國人不解,他究是台灣的農委會主委?還是日本農林水產大臣?

更可笑的是,外交部長吳釗燮在立院報告指出「政府近年來嚴格抽查從日本進口的食品,沒有一件超標」;衛福部政次薛瑞元也表示,「十年來邊境抽樣檢驗十八萬件日本食品輻射含量,都沒有不合格案例」。

殊不知,事實是有二三二件檢出輻射物質,只是未超出台灣訂的輻射量標準;再進一步細究,所謂二三二件檢出輻射的日食,並非來自福島五縣市。換句話說,行政院拿其他低風險地區食品為福島五縣市掛保證,企圖混淆視聽作法,簡直就是日本政府傳聲筒,徹底失信於民。

福島核災十年了,環境條件確有不同,核食進口與否不是不能談,但用「國民長期健康當賭注」換取加入 CPTPP,犧牲太大,何況加入 CPTPP 還有許多不確定因素,就如同開放萊豬進口,也不保證換到美國的任何承諾,一步步退讓犧牲國民健康,到時候如果賠了夫人又折兵,誰該負責?誰又能負責?

呼籲蔡政府堅定維護國人健康,畢竟國民健康不容妥協,更不該以犧牲民眾健康換取尚未可知的外交空間。














日本人都怕吃 卻要台灣吞


2022-02-12 05:17  聯合報 /   黃瑞明/靜宜大學法律學系教授(台中市)
總統府證實蔡總統於1月底有與日本前首相安倍通電話,雙方有談我加入CPTPP和日本核食問題。圖/總統府提供



蔡政府把新春第一炮,獻給核食開放進口,不出所料。然而,儘管行政院信誓旦旦會嚴格把關,國民健康卻可能從此難擺脫罩頂烏雲。

食物的輻射量到底多少才會危害健康,科學界不可能提出絕對的安全標準,因為人人體質不同,會致癌機率相異。更重要的是,大家的攝取量千差萬別:有人一年吃一顆福島桃子,有人每月吃十來顆;單顆檢驗都不超過安全值,後面這位的攝取量卻可能讓他遺憾終生。這是小學乘法。吃藥的人知道每天只能三餐飯後吃一顆,卻不會在吃桃子前計算一年內已吃了幾顆!

正因如此,很多日本人也不相信他們官方的科學數據。日文中有個詞叫「風評被害」,指某樣東西品質未必不好,卻因為形象不佳讓人覺得是劣質品。東北大震災後,這一詞與「福島縣產」開始同框合體,網路上可找到無數則搜尋見證。民國 107 年(二○一八年)的台灣九合一選舉綁公投,當多數台灣人贊成禁止進口的結果出爐時,共同社的報導也傳到日本雅虎。此一轉載立即引來數千則貼文,少數譴責台灣人不夠意思,多數卻表達同理心:我們日本人也因為風評被害而不敢碰災區農產品,怎能強迫台灣人購買呢?

依照農林水產省的統計,不管是產量還是價格,福島縣的六大主要農產品(米、牛肉、桃、柿等)仍然達不到震災前水平。原因顯然出在需求面。原子力委員會的民國 109 年(二○二○年)度「原子力白書」引用一份調查報告,稱東京都民有四分之一會勸告親朋好友小心福島食品或去當地旅行(朝日新聞)。消費者廳針對首都圈所作的風評被害調查,受訪者中仍然有八點一%坦承對福島食品會「躇躊猶豫」(時事通信社)。

不容否認,風評被害情形在國外出現緩和跡象,歐盟與美國在去年接連放寬福島農產品進口。按理說來,這兩大市場人口總數近八億,要消化福島等五縣農產品還不容易,日本政府何苦執意強迫台灣進口?道理很簡單:歐美人不吃,所以不進口;因為不進口,所以樂得給日本賣人情。據聯邦消保部數據,德國在福島核災前一年進口農產食品中,來自日本僅占○.一%,主要是醬、酒與茶,魚肉才六十公噸(明鏡週刊)。要知道:日耳曼人對核汙染可是極端敏感!筆者在德國留學多年,學成後每年都去柏林待上一兩個月,卻不曾看過超市賣場販賣日本食品。

對日本政府來說,歐美鬆綁管制的唯一意義,就是讓那個真正市場跟著「芝麻開門」!台灣因為飲食文化與媚日情結,日產食品到處可見。很多人「照三頓喫」這些水果、山藥、乳製品,這就難怪蔡政府宣布一出,福島、茨城等縣響起一片歡呼聲。

災區農產品在日本國內會標示產地,然而鑑於處理萊豬前科,民進黨政府不會這麼要求進口商,面對一個把討好外國看得比照顧國民還重要的政府,台灣人能做的就是儘量少吃。至於國民黨,堅持禁止開放固然正確,論述能力卻不及格,甚至還在年初稱「日本能保證食安就不反對」!政客來來去去,保證何難之有?

核食進口不只攸關國民健康,也暴露出台灣民主徒有虛表的憲政危機。任何關心自身健康與台灣民主前途的人都應思考,發起與參與下一次九合一選舉綁公投反開放進口行動。不錯,結果可能再度被踐踏在地,但至少能激出反獨裁的活力。
















福食標產地 政府別迴避


2022-02-12 05:13  聯合報 /   蔡春鴻/清華大學榮譽特聘教授、原能會前主委(新竹市)
季青漫畫



行政院宣布解禁日本福島等五縣食品進口,行政院記者會上,一字排開衛福、外交、經濟、農委會四位首長行政院發言人政務委員六位,但未見與食品輻射標準與檢驗有密切關係的原能會主委參與,筆者願從輻射專業角度提供個人觀察,算是彌補這個缺憾吧。

首先談「禁止特定地區進口」改為「禁止特定產品進口」的配套。核災發生初期幾乎所有國家均採用「禁止特定地區進口」,惟區域範圍稍有不同,乃因輻射汙染與健康效應影響程度尚缺乏科學證據;且雖然當時已有車諾比核災後輻射標準,但是否適用福島核災尚不清楚。然隨著對事故資訊的了解與檢測數據的分析,及世衛組織先後完成兩份事故後劑量分析與健康風險評估報告後,多數國家陸續改採「特定產品」(如牛奶、水產品、蘑菇等)管制,只有我國和中國大陸仍維持「特定區域」管制。因此,筆者亦曾代表原能會向當時的馬政府建議改為「特定產品」進口管制。

再看馬政府當時各國進口日食輻射管制標準有很大差異。以放射性銫為例,我國是一般食品每公斤一百貝克、乳製品與嬰兒食品五十貝克、飲用水十貝克;日、韓也採用這個標準。歐盟則是一般食品六百貝克、乳製品與嬰兒食品五十貝克;美國不分食品一律一千二百貝克。CODEX 建議,則是一律一千貝克。

然從輻射健康效應角度,影響食品安全的不是食品每公斤的輻射劑量,而是人體在特定時間內(譬如每年)吸收累積輻射劑量,因此管制輻射標準理應隨各國或地區人民的飲食習慣來調整,要考慮民眾可能食用到日食量而異,其中各國每人輻射年劑量限值,都是根據國際原子能總署訂定每年一毫西弗,再考慮民眾每年的特定食品攝取量,及各國從日本進口特定食品的量計算。

我國民眾食用日本進口食品機率,本就高於絕大多數國家,因此訂定比其他國家嚴格的檢測標準,本就是合乎科學結果。行政院宣布「比國際標準更嚴格」以示政府重視民眾健康的說法,只不過是在糊弄民眾而已。

再談輻射檢驗量能是否足夠支持政府落實嚴格管制民間監督需求問題,行政院表示已串聯全國七家 TAF 認證實驗室,可提供每年最多七萬件檢測量能,實務上目前每年檢測一萬五千件日本進口食品,未來開放後估計每年增加從福島五縣市進口八千至一萬件食品,意指檢測量能充足。但上述僅包含政府邊境管制採樣量,假設地方政府和民間團體所採樣品,也送到這七家實驗室檢測,每年七萬件量能是否足夠呢?

筆者先做個粗略預估,假設六都每市每年取樣二千件(以報載台中市政府的預估量為平均值),其他縣市每年平均取樣各一千件,合計約三萬件,民間團體取樣量則較難估計,不過粗估結果似乎每年七萬件量能還算足夠。不過,中央政府應該主動和地方政府進一步溝通,有責任對此問題建立一個更積極的評估和追蹤機制。

民眾關心產地標示問題和食品配料明細標示問題,並未包含於政府宣布的三配套措施中,此問題在萊豬進口議題時未為政府採用,但據說日本已實施,政府應無從迴避,才能顯示政府真正重視民眾的選擇權和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