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12日 星期二

經濟日報社論/台灣經濟成長續強的重要推手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  聯合報社論/美中台關係已無絕緣體,蔡英文還暴衝?
◆  聯合報社論/遇到不在籍投票,就出現「民主進步擋」
◆  聯合報黑白集/蔡總統的兩國論與修憲







經濟日報社論/台灣經濟成長續強的重要推手


2021-10-12 00:00  經濟日報 /   經濟日報社論
報系資料照。



今年下半年起,國內各機構陸續調高台灣經濟成長率預測,更有一舉上調至6.0%者。究其原因,主要是著眼於出口十分暢旺,帶動製造業持續擴張,PMI 表現更明顯優於全球。

今年台灣出口為何如此強勁,且有遠高於過去幾年的絕佳表現?當然與國際景氣復甦加快並帶來終端需求急升有關。但更為重要的是,全球陷入晶片荒,使身為全球半導體晶片生產供應鏈重要樞紐的台灣,ICT 產品出口維持高成長,加以在先進製程上具有他國難以匹敵的領先優勢,讓出口、製造業表現格外亮眼,推升台灣經濟成長。

具體地說,從去年一路延燒到今年的全球晶片荒,主要是由四股力量共同促成。一是新冠疫情爆發後,遠距辦公、學習、休閒娛樂等需求激增,帶動消費性電子產品熱銷,連帶其內部所必需的晶片需求相應飆升;二與三是製造業產能與全球運力限制,由於嚴格的防疫措施,讓經濟活動與國際間物資往來停擺,同時引爆全球供應鏈危機,導致科技業製造產能大減,甚至還因國際海空運輸量縮價揚供不應求而創下空前延遲紀錄;四是當前絕大多數企業慣用即時下單just-in-time)生產模式減低庫存,以便隨時因應景氣變化。於是,在疫情嚴重時期,許多企業中止訂單,待疫情趨緩,經濟復甦加快時,才又緊急追加訂單。惟此時各地生產及運輸步調已被疫情打亂,進一步加大晶片供不應求缺口。一如全球汽車業因晶片荒而減產或停工,正是疫情時大減單與採行即時下單模式之故。

再者,台灣半導體產業鏈完整,不只在設計、製造、封裝、測試四階段均扮演要角,令晶圓產能位居全球第一,更因率先掌握科技業發展趨勢,使台灣在高階製程方面遠遠超越各國,以民國 109 年(2020年)為例,台灣的10奈米額定晶圓產能即占全球63%。

正因積體電路領軍的 ICT 產業出口成長強勁,讓台灣出口呈現指數型成長,加以主要國家景氣回暖,需求持續湧現下,非 ICT 產業出口亦見蓬勃發展,致使預測機構有底氣地喊出今年台灣經濟成長率上看6.0%。只是,台灣經濟成長數字雖佳,大多數民眾恐無感,因為製造業、出口成長過於亮麗的光芒,掩蓋了非製造業與民間消費疲軟不振的事實,台灣遂出現內外需嚴重失衡的現象。

那麼,明年台灣經濟表現能否再現今年走勢?就外在情勢而言,疫情仍是主導全球經濟成長的重大因素,隨著疫苗施打日益普及,且愈來愈多國家的防疫政策傾向與疫情共處,民國 111 年(2022年)全球經濟可望延續擴張趨勢。惟在今年的高基期,以及新興國家恐因疫苗覆蓋率偏低,使疫情持續影響經濟的情況下,明年全球經濟成長幅度將不若今年。尤其目前續處高檔的全球貿易量,增速已見緩和,必將影響以出口為主的台灣經濟。

不過,全球供應鏈危機與晶片荒短期內仍無法全面解除、民國 111 年(2022年)全球及主要國家半導體市場成長依舊可期,台灣出口表現雖不若今年傲人,卻仍可望有頗佳表現。即便是在美中兩強角力下,台積電赴美、日、德等地設廠投資,但因建廠費時與高階製程仍留國內,讓台灣半導體業直至民國 116 年(2027年)仍具領先優勢。

再就內需來說,近日台灣疫情已有舒緩跡象,防疫警戒也調回至二級,應有利零售、餐飲業表現與非製造業活動,且政府推出振興五倍券等激勵措施,多少有助內需回穩。

綜上,在出口強勢帶動下,今年台灣經濟成長率交出許久不見的好成績。明年出口可維持不錯的表現,國內疫苗覆蓋率也能有效提升,民間消費應能逐步回歸正軌,進而緩和內外需失衡發展的情形,使民國 111 年(2022年)台灣經濟成長率即使遜於今年,卻能維持3%以上的穩健成長。













聯合報黑白集/蔡總統的兩國論與修憲


2021-10-12 00:26  聯合報 /   聯合報黑白集
季青漫畫



時隔廿二年,蔡英文終於以總統身分,將她為前總統李登輝草擬的「兩國論」,在國慶致詞親口昭告天下。比起李登輝,蔡英文版本堪稱「升級版兩國論」,把「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並列,連「特殊的國與國關係」亦不復存。

這番宣示,對兩岸關係有何衝擊,尚未可知。然而,憲法增修條文的「因應國家統一前之需要」,及兩岸「中華民國自由地區」與「中華民國大陸地區」的定位,都與蔡總統國慶論述相去甚遠。蔡英文的話,難道是「口諭憲法」?

除「升級版兩國論」,蔡英文還提到了修憲。她強調,修憲要以「中華民國憲法為基礎」,維護民主自由憲政體制為前提。但她既「超前部署」提出了違憲的「升級版兩國論」,卻又強調尊憲,她到底把憲法當成什麼?

既然提了兩國論,又說要修憲,蔡總統何不代表民進黨更明確地提出修憲或制憲主張,把中華民國現狀及兩岸關係一次徹底翻修?如此,即不用再偷偷摸摸把中華民國歷史削減為七十二年,更不用以「中華民國台灣借殼上市台獨理念了。

當然,蔡總統和民進黨都不敢這樣做。「升級版兩國論」是為了一下兩岸紅線修憲議題則只是政治宣傳。至於政治話術是否帶來危機、是否合憲,她是不放在心上的。












聯合報社論/美中台關係已無絕緣體,蔡英文還暴衝?


2021-10-12 00:29  聯合報 /   聯合報社論
共機近期頻繁擾台,但隨美國總統拜登上任,美中台關係出現微妙變化。圖為我空軍F-16戰機(左)監控共機。圖/國防部提供



美中關係最近有張有弛。政治上,美中對峙似有稍稍緩和的跡象;軍事上,則因西方盟軍在南海進行聯合軍演,導致共機擾台頻率連日飆升。《紐約時報》近日發表「美中為了台灣已進入危險區」的長文,並引述美國前東亞助卿羅素的談話,稱美中台關係的電線已沒剩下多少絕緣體」。處於美中博弈前線的台灣,能毫無警覺嗎?

本月六日,白宮國安顧問蘇利文與中共外事委員會主任楊潔篪在蘇黎世進行了六小時廣泛討論,主要是敲定年底拜登與習近平的線上高峰會。此前數日,美國貿易代表戴琪宣布將採取新方式處理與中國的貿易關係,並排除某些中國產品的懲罰性關稅。此舉,被視為拜登對川普貿易路線的調整,和美方對美中關係的務實因應。北京則認為,美方的政策微調只是戰術性因應,在戰略層面基本判斷不會改變

軍事上,十月一日至四日,共有一四九架次的解放軍戰機侵入台灣航空識別區。有人認為,這在對台灣施壓;也有人解讀,這是對西方國家在南海的聯合軍演進行偵蒐我國防部長邱國正承認,現在是「台海局勢四十年來最險峻」的時刻;但拜登則稱,他與習近平的九月通話就此已有共識,雙方同意遵守「台灣協議」。至於何謂台灣協議,目前眾說紛紜;但無論如何,北京的一中原則美國的一中政策台灣問題認定確實存在差異

就在此際,《華爾街日報》刊出獨家報導,指美軍特種部隊陸戰隊的軍事顧問團正「秘密駐台」訓練台灣軍隊,已一年以上。美國軍隊直接介入台灣,一直是北京再三警告美方不能超越的紅線,這項消息立刻引爆爭議。部分美國官員或許認為,「主動外洩」美軍駐台的消息意味美國對台承諾,可趁機宣傳美方會保障台灣安全,並將兩岸軍事緊繃歸咎於中國的武嚇。但從另一方面看,這也坐實了美國確實踏過紅線的傳言,反而會讓解放軍自認師出有名,而增加台海戰事的風險。

台海周邊近期的兵凶戰危,可能超過許多人的想像。十月初,美、英、日、澳、紐、加等國的艦隊在南海海域進行大規模軍演,解放軍出動大批軍機及船艦從海空監控並模擬攻擊。偏巧美國海軍一艘核動力海狼級潛艦在南海「撞上不明物體」,導致十一名水兵受傷,這證明擦槍走火的風險確實存在。

對於未來美中互動無論是和是戰,台灣都必須加倍提高警覺。首先,美中舉行峰會,台灣利益一定受損;若美中對立演成為新冷戰,將是全球性災難,台灣仍難倖免,因此絕無幸災樂禍的餘地。其次,要注意美中峰會如何討論台灣議題。拜登說的「台灣協議」,可能是他失言,也可能已在協商之中。所謂「北京要到台北,經華府是捷徑」,即使美國與台灣的友誼再睦,都要提防華府為它自己的利益出賣台灣。

第三,台灣安全必須建立自主性,不能唯美國是從。解放軍軍力越來越強,美國全力馳援亦未必有用,何況美國防衛台灣的意願也在變動。美國拋棄阿富汗的殷鑑未遠,我們不可輕率押賭,必須謹慎經營兩岸關係,絕不可讓兩岸關係電線絕緣體」磨光乃至意外走火。

今年國慶,蔡總統原有很好的機會以「中華民國」之名對北京紀念「辛亥革命」一一○周年作出呼應,她卻錯失機會。她把中華民國減了卅八年,又把台海「兩個政治實體」分立的事實推升成「升級版兩國論」,國慶重要談話如此暴衝,她的智慧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