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17日 星期六

【重磅快評】李永得國際影音平台六大錯 下台剛剛好

◆  【即時短評】治國不足治城有餘 侯友宜務實能敵現實?
◆  【重磅快評】李永得國際影音平台六大錯 下台剛剛好

◆  【重磅快評】阿米塔吉不背對總統講話 小英聽懂了嗎?
◆  【重磅快評】高雄治安非最壞?徐國勇之前可不是這麼說
◆  【重磅快評】管錢又保位 蔡政府連太魯閣號事故都收割
◆  【重磅快評】日本核廢水排入海的弦外之音
◆  【重磅快評】蘇貞昌大內宣能掩飾49條人命的血淋淋?
◆  【即時短評】蘇貞昌豈容促轉會一再遲交、延畢?
◆  【即時短評】政府有決心將安全觀念化成全民運動?
◆  【即時短評】選黨魁 韓國瑜不只差臨門一腳







【重磅快評】李永得國際影音平台六大錯 下台剛剛好


2021-04-17 10:22  聯合報 /   主筆室
文化部長李永得日前發下豪語說,若8月國際影音未開播,「我提頭來見」。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文化部長李永得日前在立法院重申國際影音平台8月一定開播,否則下台負責。其實要不是李永得決策屢屢錯誤,國際影音平台應該早已開播,而以該案延宕至今消耗的預算與社會成本來說,就算影音平台如期開播,李永得下台賠罪也只是剛好。

國際影音平台是蔡英文總統構想人盡皆知,以不少國家都有對外新聞平台傳播來說,台灣推國際影音平台原是美事。然而以李永得為首的文化部為迅速執行總統指令,去年倉促要求公視在短短兩、三個月內生出影音平台前導計畫,好再連結正式平台計畫,公視高層在高壓下也跳過董事會進行此事,爆出「國家黑手深入公視」爭議。

文化部當時稱政府善意遭扭曲,撇清並未下指令要公視照辦,但董事證稱,李永得事發前曾來公視,面對董事都未提要設影音平台;公視內部信件也可見文化部建議痕跡。如果李永得不急著「解任務」,而是以國家利益至上為前提,讓公視能有充裕時間規畫最佳內容,或許行政團隊就不會急著跳過董事會。這是李永得第一錯。

公視董事會為行使程序正義,後來另開臨時董事會,最後通過影音平台計畫前導案。未料李永得來記回馬槍,以「為避免爭議擴散」為由終止該委託案,完全不顧各方為顧全程序做的努力,引得董事怒指此舉再度證實文化部態度就是「不論有沒有董事會,決定權都在我」,也讓整個影音平台案卡關。這是李永得第二錯。

由於李永得錯誤決策,原本去年7月就能往下走的該案,硬是拖了兩個月才另交中央社。到了今年,又傳出中央社因不熟悉影音,成果不佳,最後早該於3月底結的案,拖了兩周都未交出,李永得卻在4月1日立法院備詢時公然稱中央社結案報告已送來。這些浪費的時間與不當決策造成的必然後果,是李永得第三錯。

公視2月間決定重新主動爭取國際影音平台標案,文化部初始大表歡迎,審查會議卻以不符採購需求書要求設置獨立組織等未通過,李永得數度自稱「受傷很重」。公視未依程序守標規固然不當,但文化部原安排公視簡報審查,卻在原定簡報及審查日5天前臨時告知取消,讓以為可現場解釋的公視措手不及。龐大10億標案倉促改為僅書面審查,背後緣由費疑猜,是李永得第四錯。

如今國際影音平台案如去年前導案般回原點,李永得4月1日在立法院稱之後限制性招標依法不能再邀公視投標,後來遭立委打臉,因為採購法並無此規定。另一方面,李永得一再稱只要中央社董事會同意,就邀中央社投標,不顧學者指中央社身為政府媒體,不適合做影音平台。影音平台本是要讓台灣在國際展現形象,主事者卻刻意排拒公共媒體,高舉政府媒體,是李永得第五錯。

尤有甚者,李永得在一再錯誤決策延遲影音平台時程之餘,還喊出若8月未開播就下台。國際影音平台這原本該規畫嚴謹、按部就班的堂堂大事,明明就是在李永得連環錯下,至今4月中仍連採限制性招標或公開招標等方案都還未定,遑論負責者;而不論誰負責,只因李永得賭上官位,未來都得被迫在兩、三個月內生出國際影音平台,品質恐可想而知。這是李永得第六錯。

文化部前部長鄭麗君曾構想將中央社、中央廣播電台納入大公廣集團,行政院遲未核定,表面理由是人力、經費問題太複雜,私下理由則是中央社等政府媒體還是要留給政府,「比較好用」。李永得期盼中央社接手國際影音平台,恐怕正是因高層及董事都由官方派任的中央社最符合政府需要。何況,電視界早耳語中央社前導計畫本已架設網路平台,屆時李永得一拿就可用來保官。

去年公視影音平台前導案引起軒然大波,最大爭議點在於國家黑手伸入。反諷的是,當公視的前導案繞了一圈遭文化部撤掉,國家的手恐怕又要伸入,還因為對象是中央社顯得光明正大。然而台灣做影音平台的理想典範,究竟是英國公共媒體BBC,或美國官媒「美國之音」、韓國「阿里郎」?不同的選擇,將決定台灣國際影音平台格局與國際形象。










【即時短評】治國不足治城有餘 侯友宜務實能敵現實?


2021-04-17 22:16  聯合報 /   本報記者鍾維軒
新北市長侯友宜進行專題演講,宣傳他在新北「大城小國」的理念。記者許正宏/攝影


新北市長侯友宜近來頻頻跨界到北市演講,宣傳他以刑警務實性格為基礎,發展出「大城小國」的執政理念,要證明他在新北市10年的歷練後,不再只有警察這項專業;侯友宜也在多項議題點名蔡英文總統、閣揆蘇貞昌扛責,喊話地方中央合作取代對立,要展現自己的能力、氣魄已足以平起平坐。但就算是小國,也有許多問題,是在治大城時經歷不到,甚至是可以迴避。

就像能源議題,侯友宜反對天然氣接收站遷至八里,強調要用核電必須先有能力解決核廢料;侯友宜也要推動零碳城市,主張再生能源能達到90%。不用負責能源的地方父母官,當然可以站在環保、安全的角度堅持捍衛這樣的論述,但如果要在中央執政,拿不出解決的辦法,就會陷入與民進黨相同的困境,侯友宜可有解方?

在外交上,地方諸侯與中央執政,同樣也會有不同的立場。蔡政府要開放美國萊豬,侯友宜立刻表態捍衛市民健康沒有妥協空間,就算政院撂狠話,要嚴辦執行零檢出的公務員,侯友宜也強調會當依法辦事公務員的後盾。但這種執政前後昨非今是的戲碼,民進黨就算自打臉還是要搏命演出,侯友宜若真有機會上大位,還能不顧台灣的國際現實?

藍皮綠骨,一直是部分藍營支持者對侯友宜的質疑。問題不只是過去的侯友宜,與民進黨人士有不錯的私交,更在於侯友宜在面對兩岸問題時,一直沒有肯定的表態。就像被問到藍綠最大歧見的「九二共識」,侯友宜只說「國民黨做的事我都尊重」,務實的宛若局外人,但兩岸的困境,現在最大的問題就在於是否承認九二共識,侯友宜尊重卻沒背書,難道還能有超越藍綠的論述?

侯友宜的務實作風,的確能替他完成市政難題,但務實終究敵不過治國的現實,若要繼續往前進,侯友宜光證明能治大城,恐怕還不足以讓人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