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16日 星期一

經濟日報社論/舒緩房價的有效對策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59133/web/

◆  聯合報黑白集/乞丐趕廟公的立法精神
◆  聯合報社論/川普困獸之鬥,拖美國民主陪葬
◆  經濟日報社論/舒緩房價的有效對策







經濟日報社論/舒緩房價的有效對策


2020-11-16 02:00  經濟日報 /   經濟日報社論


最近央行副總裁公開關切房地產過熱對經濟可能產生的負面效果,瞬間引發社會強烈回應,「打房」之聲四起;上周央行總裁楊金龍更約了六家房貸主要銀行董事長「喝咖啡」。其實,央行官員關心房地產市場早已有跡可循,從9月的央行理監事會議摘要便可得知,會中有數位理事關注房市泡沫化的可能,建議必要時要採取選擇性信用性管制,以遏止房地產價格飆漲。

房地產供應鏈縱使不是台灣「火車頭產業」,市場變化卻是社會最關心的議題。「有土斯有財」的觀念深植人心,而擁有房舍是民眾一生中最重要的投資決定。但房地產價格也是人們心中之痛,總覺得高攀不上。內政部統計,今年第1季全國房價所得比是8.7倍,其中台北市更高達14.4倍。民眾若要購屋貸款,雖然利率下跌,但全國房貸負擔率仍達34.6%,台北市更高到57.6%,遠超過一般能接受的30%門檻。試想,一個家庭超過五成的可支配所得都用來付房貸,日常生活要如何過下去?

房市成為政府最棘手的問題。面對房價高漲,央行自民國 89 年(2000年)以來便不遺餘力進行各種調節措施,其中包括著名的豪宅貸款成數限制。可是,台灣房地產價格照樣上漲,即使有兩稅合一稅的抑制,但一年後房價又逐步上升。政府這些壓抑房價措施,不是成效有限就是時效不長,我們不能期待常用的金融與租稅手段真能讓房市軟著陸。

根據央行10月在立法院的業務報告,官方對這波房地價格上漲,僅認為是溫和初期,且上漲區域南熱北溫,尚屬關切階段。由於政府預測內需是推動明年經濟成長的主要動能,此時若壓抑房市,可能會影響明年的經濟成長。再者,目前餘屋充斥,加上都更、危老及新屋開工都會對房市形成壓力,房價飆漲機會也相對變小。

政府或許關心打房不利明年經濟,但這不代表沒辦法和緩房價上漲壓力。加速近8萬戶的餘屋去化,及降低投資或投機房地產的需求,都是可考慮的短期措施。在資金寬鬆環境下,傳統管控手段都傾向以增加房地產持有成本,加重租稅負擔。例如,有人主張要對房地產交易核實課稅、持有過多房地產要繳囤房稅等。但是,對於囤積大量餘屋的房地產商而言,許多措施是可以規避、忍受而變得無效。

當增加持有房地產成本的懲罰措施無效時,建議政府不妨換個角度思考,透過提供誘因來讓持有者樂於釋出餘屋。政府可對特定地區的某些房型提供租稅優惠,鼓勵餘屋持有者以較為合理的價格滿足剛性需求。與此同時,政府持續推動實價登錄、囤房稅等做為中期施政目標,形塑釋出餘屋的動機與壓力。短期優惠措施鼓勵房地產釋出,可稍和緩漲價壓力,也有時間建立更合理的房地產租稅制度。

房地產市場起伏最會牽動社會情緒,急漲或急跌都不是大家所樂見的。理想的房地產市場是房價微幅上漲,而薪資所得上漲速度較其更高,能讓住屋需求者負擔得起。房地產市場平穩發展因此需要兩大支持:勞工薪資所得增加,以及區域經濟平衡發展。建設生活機能良好、就業機會眾多的新興區域,不僅促進經濟發展,也可舒緩生活過度集中於都會區的高房價壓力,這才是雙贏策略。政府如能成功推動都會區附近的城鄉發展,房市問題自然就較易化解。

「以量制價」是觀察經濟歷史可得到的常規定律。以懲罰性措施抑制需求打壓房市終將徒勞無益。畢竟人們持有房地產的慾望是文化傳統,投資不夠多元,以及所得(財富)分配不均造成的。政府必須透過供給面政策來化解才是良策;短期獎勵餘屋釋出,中期健全租稅體制,以及長期推動都會周邊城鄉平衡發展,是各方皆贏的政策思維,建議政府不妨朝此方向多做些努力。










聯合報社論/川普困獸之鬥,拖美國民主陪葬


2020-11-16 03:02  聯合報 /   聯合報社論
美國總統大選選舉人票已來到306比232的差距,但川普拒絕認輸,仍在做困獸之鬥。(路透)


美國總統大選選舉人票已來到三○六比二三二的差距,民主黨的拜登遙遙領先;但川普拒絕認輸,仍在做困獸之鬥。川普迅即開除國防部長艾思博,目的在嚇阻其他政府高官跳船;他的律師群更在各州打選舉官司,以多地發生舞弊為由要求驗票。司法部長巴維理則懾於川普威脅要將其開除的壓力,派出聯邦檢察官調查各州的選舉舞弊;但檢察官紛紛回報未發現舞弊證據,並反批巴維理把司法推入政治

敗選者擁有法律爭訟的權利,處理過程需要時間,現在只能等各州陸續解決。川普曾指控投票軟體「Dominion 投票系統」,把全美二七○萬張投給他的票刪除;但國土安全部網路安全與基礎設施安全局駁斥這項指控,稱今年大選是史上最安全的一場選舉」。美國輿論一般認為,各地或許有投開票異常情形,但多出於誠實的失誤,不可能有系統性舞弊。重新計票的結果,或許票數會有些微出入,但改變不了大局。

美國選舉制度起於十八世紀,各州規定不一。過去這套制度一直不成問題,但碰到兩極化嚴重或差距過小,就會有人鑽法律漏洞,錙銖必較。這套制度之所以能順利運作,主要是有政治文化作為潤滑,候選人認輸被認為是良好的民主素養。美國憲法並未規定輸的一方一定要公開認輸,政權的轉移也不以認輸為前提;但敗選者認輸,可讓相關交接更形順暢。例如,撥款給當選團隊、未來權力移交團隊的安全查核等都可以展開,而國家也可以療傷止痛進入重建。

選前川普即拒絕承諾和平轉移權力,他揚言自己「一定會贏」,萬一落敗,一定是對手舞弊。他渾然忘了自己是主政者。這種態度,也讓他的支持者不肯罷休。事實上,川普目前所獲的選舉人票落後拜登七十四票,這是相當可觀的差距,川普翻盤的機會微乎其微,但他還是要鬧

川普堅不認輸,主因有三:第一,他需要更多時間來消化並嚥下自己落敗的難堪;第二,他的抬轎者還不肯散去,川普四年後若還想捲土重來,必須抓住這批群眾;第三,他要利用僅剩的兩個月任期來發洩對民主黨的怒氣,甚至為拜登製造更多難題。只要川普嚥不下敗選這口氣,他就會繼續製造議題攪亂政局,除了任性調動人事,還可能胡亂宣布對內對外的各種決策。如此一來,受到最大傷害的將不是拜登,而是美國的形象、體制和民主精神。

川普如果繼續硬拗或惡搞,美國政治體制仍有節制他的辦法根據美利堅合眾國法典》,各州最遲必須在十二月八日前確定選舉人名單,所有選舉訴訟或重新計票都必須結束。目前,川普的法律團隊試圖用連串訴訟拖延時間;與此同時,則運作由共和黨占多數的州議會決定選舉人名單。民國 89 年(二○○○年)小布希與高爾在佛州的選票爭議,就是因為十二月八日將屆,最後由最高法院判決停止驗票,高爾旋即認輸。但如果各州投開票沒有爭議,州議會即無置喙餘地;最高法院更擔心引發政治爭議,不願審理爭訟。

在最後一刻,川普也許會勉強接受敗選,問題是,美國的民主制度經不起這樣的折騰。開票超過十天還不能定勝負,對美國民主制度是一大凌遲,不僅拜登當選的正當性受到質疑,美國一向引以自豪的民主精神也將受到各國的冷眼和譏嘲。各國獨裁者一定會認為,「美國總統都可以拒絕交出權力,我為什麼不行?」如此一來,美國民主將失去其原有的光鮮,成為川普困獸之鬥的最大陪葬品










聯合報黑白集/乞丐趕廟公的立法精神


2020-11-16 03:11  聯合報 /   聯合報黑白集
民進黨立委提案修政黨法,規定政黨黨徽不得與國徽近似,劍指國民黨。報系資料照片


執政黨剛在行政院為牛肉麵鬧出大笑話,在立法院,綠委的表現也不遑多讓。以陳明文為首的一群立委提案修改《政黨法》,明定政黨標章不得與國旗國徽近似,擺明是劍指國民黨。不料,國民黨一句「國徽是依國民黨黨徽設計」,民進黨正氣凜然的立法大計立馬被踢倒在地。

民進黨動輒指控國民黨「黨政不分」,有些確有其事,有些卻是去脈絡化的「倒果為因」,黨徽事件即是最佳證明。藍營黨徽的十二道光芒和我國國徽神似,民進黨看不順眼已久;綠營既動不了國徽,便想用《政黨法》逼國民黨放棄黨徽。問題是,陳明文等人氣粗學淺,竟然不知歷史真相是「國徽學黨徽」,而不是「黨徽抄國徽」,兩者有個先來後到。

這下子,硬要逼國民黨改黨徽,豈不如同「乞丐趕廟公」一樣是本末倒置與喧賓奪主?民進黨會發生這樣的歷史錯置倒也不奇怪,因為蔡政府定義「中華民國台灣」,一律從民國卅四年日本戰敗投降起算。更早的中華民國,民進黨統統當成一筆爛帳,認為不干其事,這是被掏空的歷史。

但民進黨真的這麼愛國徽嗎?倒也未必!就有人問了:民進黨就算奪走黨徽,但它肯認國徽嗎?依其「乞丐趕廟公」行徑,未來叫膩了中華民國台灣,不會用台灣把中華民國踢走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