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21日 星期一

經濟/經濟結構崩壞危機浮現

.聯合報社論..吳敦義能否為國民黨注入新血?
.聯合報黑白集.台灣已失去最好的一面
.經濟日報社論.經濟結構崩壞危機浮現







經濟/經濟結構崩壞危機浮現


2017-08-21 02:09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行政院主計總處上周公布最新經濟預測,將今年經濟成長率由2.05%上修至2.11%,主因是全球貿易持續擴大,出口、民間消費展望略優於原預期。而在前瞻基礎建設計畫挹注大筆預算的支撐下,預測明年政府投資成長將逾一成,經濟成長率墊高至2.27%,創下四年新高。
主計總處的最新預測看似好消息,但若仔細解讀這些經濟數據,卻令人非常擔心。
首先,今年經濟情勢可說是外溫內冷,經濟成長的最大支撐力量來自9.35%的出口增長,是2012年以來最高水準,更遠高於前兩年的負成長。依經驗顯示,只要出口成長達到10%上下,國內經濟成長率至少可達3%至4%,但今年成長預測值卻僅2.11%,這種異常現象的主因是內需持續降溫,包括民間投資及民間消費成長率分別只有1.70%與1.89%,皆創下近年新低。更令人擔心的是,預測明年出口成長將降至4.06%,民間投資進一步降至1.55%,民間消費略升為1.92%,可說是內外皆冷的情勢,僅靠迄今預算尚未通過的前瞻計畫,拉抬政府投資成長至10.59%,才可能讓經濟成長達到2.27%。
這樣的問題可說是一種結構性崩壞的徵兆,因為過去幾年出口不振是經濟貧血式成長的關鍵,但現在即使出口好轉,經濟成長依然低迷,反映出過去作為經濟穩定力量的內需,正在不斷的失血,而且情況日益嚴重。更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國內股市正處於近數十年來的高峰,按理透過財富效果,對內需尤其是民間投資及消費可產生一定支撐力量,如果拿掉這一部分,內需惡化程度可能更令人咋舌,這種結構性惡化問題,不僅反映蔡政府一年多來推動經濟發展新模式的失敗,也顯示台灣經濟正站在結構崩壞的懸崖邊緣,如果沒有積極作為加以扭轉,未來中長期經濟成長將更趨悲觀。
即使不看結構性問題,未來兩年的經濟不確定因素也在升高。從國際面來看,目前全球經濟雖處於擴張階段,但最大風險來自金融面的眾多「灰犀牛」,尢其是全球央行QE(量化寬鬆)政策陸續退場,可能終結金融市場的「熱錢派對」,美國川普政府可能掀起另一場全球貨幣戰,以及中國大陸金融風險攀升至危險邊緣等,任何一項因素都可能讓全球經濟逆轉。還有,地緣政治風險尤其北韓危機持續升高,對整個亞太地區更如芒刺在背,也是最可怕的經濟變數。
在國內方面,蔡政府很多不利經濟成長的政策,包括「一例一休」、年金改革、兩岸對抗升高等,皆可能持續發酵並抑制民間投資及消費。而從各項改革引發的政治波動,到前瞻計畫及最近限電引發對蔡政府的信任危機,對國內經濟信心更造成嚴重衝擊,這些負面因素可能引發的連鎖效應,無疑是未來內需擴張的最大變數。
馬政府八年執政,台灣出口競爭力節節下降;蔡政府上任後,打著推動經濟發展新模式旗幟,並以「5+2」產業創新計畫為施政主軸,但一年多來,不僅未見顯著成效,反而讓民間投資及消費低迷不振。一旦國際經濟出現任何不利變化,出口及內需兩大動能恐同時熄火,那將是台灣經濟最嚴酷的考驗,也將是蔡政府最大的夢魘。
所以,政府當務之急,須正視所面對經濟結構性崩壞的危機,重新評估各項經濟施政成效不彰的原因,不要以解決結構性問題沒有特效藥為藉口,任由內需不振問題不斷惡化,而應面對根本問題,徹底改變所有可能導致經濟崩壞的施政心態及錯誤作為,並補強很多方向正確、但力道不足或作為侷限的重要政策。
具財經專業形象的林內閣,在經濟部長辭職後,也應考慮順勢作出局部調整,改變社會刻板印象,調整腳步,重振旗鼓。

聯合/台灣已失去最好的一面


2017-08-21 02:09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世大運開幕式,各國選手進場時,選手一度被抗議團體阻擋在場外,蔡英文總統(中)與國際大學運動總會會長馬提辛(右)趕緊了解狀況。記者余承翰/攝影


由於一群反年改群眾攪局,加上維安處置失當,導致各國選手無法順利進場參加開幕典禮,讓台北世大運留下難堪的一幕。我們呼籲,在接下來的比賽期間,民眾請用「加油」為所有選手打氣,讓政治的歸政治,體育的歸體育。
不可諱言,開幕式的難堪,反射的就是台灣現實社會的常態:人民怨氣滿滿,四處尋找發洩的出口。當天抗議團體將近卅個,人數近千,但爆發鬧場的群眾不過數十人。他們原只是想給蔡政府一點難堪,但一放出煙霧罐,就讓外國選手以為遭到恐攻而止步不前,怎知這只是台灣陳抗的基本配備。
無論如何,用干擾無辜第三者為手段,來放送自己的訴求,一點也不可取,更無法以任何民主藉口來美化。尤其,台灣好不容易舉辦如此大規模的運動賽事,卻一開幕就遭到這樣的恣意糟蹋,形同羞辱自己的國家,許多民眾當然覺得不可原諒。
但反過來看,蔡總統在嚴厲譴責抗議群眾,並呼喚全民「團結」時,她也必須想想:台灣為什麼失去了團結?為何有人傷害國家顏面卻不在乎?究其原因,若不是居上位者日撼月搖地毀壞了國家認同,若不是主政者一再用分化的手段裂解了社會的感情,怎麼會有民眾故意選在重要慶典鬧場來破壞大家的心情?
蔡英文喊話說:「把我們最好的那一面讓世界看到!」事實上,怨怒沖天的台灣,已失去了最好的一面。除非,總統能把社會裂縫補起來。

聯合/吳敦義能否為國民黨注入新血?


2017-08-21 02:09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國民黨主席吳敦義昨天在第二十屆第一次全代會上宣誓就職,高喊將上山下海撩下去,帶領國民黨在二○二○年重返執政。 記者黃仲裕/攝影



國民黨昨天舉行全代會,當選已三個月的吳敦義,終於正式接任黨主席。從主席交接、人事嬗遞、制度和路線的修正,和未來兩年的選舉看,這次全代會的重要性,將是近年之最。正當台灣的多事之秋,國民黨能否從廢墟中站起來,並為台灣四分五裂的政治理出頭緒,就要看吳敦義能否展現新的領導風貌。
二○一四和二○一六兩次選舉,使民進黨從中央到地方取得完全執政,國民黨已萎縮成一個「中型政黨」。去年五二○以來,民進黨政府的施政荒腔走板,民意支持度陷入低潮;弔詭的是,國民黨的支持度和滿意度卻未因此而稍見起色。這顯示,民眾對於藍綠兩黨均已失望至極,國民黨要重新站起來,絕不能僅指望蔡政府執政失靈,而必須證明自己是一個值得託付的政黨。遺憾的是,國民黨似仍停留在「打爛仗」的迷思中,迄未認真因應社會的期待追求蛻變。
失去政權的一年多,國民黨不斷陷於「黨內互打」的內亂中,這在昨天的全代會上依然如是。「團結」一直是國民黨的致命傷:從意識形態和路線的分歧,到領導者的剛愎,從黨內菁英的師心自用,到地方派系的利益爭逐,無一不是國民黨的內憂。這些老病根若不治癒,終究難以刷洗形象,重獲人民信任。
領導風格和黨內失和,是人的問題;但路線的分歧,重要性不亞於人的糾紛。其重中之重,當然是兩岸政策。吳敦義選擇重回「一中各表」的立場,固然是求取黨內最大公約數;但是,未來要如何在「與民進黨作更細緻的政策區隔」、「爭取中間選民支持」以及「不造成傳統藍營反彈」之間取得平衡,仍是極高的挑戰。
其次,國民黨始終無法擺脫「黑金」的形象,也是致命傷之一。國民黨兩度失去政權,固然讓許多劣質的藍營地方派系重新選邊;但這次國民黨改革重點之一的「縣市黨部主委直選」,卻可能讓地方派系重新成為焦點。直選後的地方黨部主委,掌握選票和經費,將等同「黨中有黨」,未來黨中央要如何羈縻,如何防止其尾大不掉,也是重大考驗。
然而,國民黨更大的問題,仍在人才面臨斷層。過去執政時,就未能好好的培育優質、也願意付出的新生代,總是以血統或地方派系決定權力的授受,這當然讓有意從政的年輕世代對國民黨望之卻步。縱觀此次吳敦義的人事布局,其實也未能帶來多少耳目一新的感受,選民當然也會繼續對藍軍抱持著疑問。
團結、組織和世代交替,可說是國民黨面對的三大危機;也因為這三大危機,讓國民黨遲遲無法從敗選的重創中復原。無論全代會辦得多麼風光,乃至會上如何高喊團結,倘若仍是各自心懷鬼胎,無法擺脫被地方派系綁架的老路,不但無法奢談「重新執政」,在面對黨產遭追殺的情況下,下次選舉益發萎縮也不是沒有可能。
因此,回到國民黨的核心問題:吳敦義要帶給民眾什麼樣的國民黨?既然現階段談重新執政不切實際,首先,應該先扮演好「忠誠的反對黨」角色。其次,是一個「團結的政黨」。再其次,是與人民站在同一方的政黨,而不是為己謀私的政黨。最後且最重要的,是國民黨必須成為一個憲政與民主制度的捍衛者。
民主來自於制衡,一個有力的反對黨,是執政黨的防腐劑。更進一步說,國民黨能否有效的存在,和台灣能否鞏固民主憲政息息相關。否則,若任由民進黨走向一黨獨大之路,台灣民主將前功盡棄。
老大、昏聵、分裂、和稀泥,是國民黨過去給人的負面印象。不再家大業大的國民黨,若不能改變這些形象,終將在激烈的政黨競爭下被淘汰出局。這個老邁的政黨要重新站起,必須重新注入新血和新思維,手握大權的吳敦義則必須時時以此為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