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10日 星期四

經濟/入籃效應 人民幣貶勢恐擴大

.聯合報社論..當寶貝離家出走:為台灣經濟前景而憂
.聯合報社論..辯論是蔡英文的義務
.聯合報黑白集.危機女王 女王危機
.聯合報黑白集.「抱怨有理」風氣脅迫了專業尊嚴
.經濟日報社論.入籃效應 人民幣貶勢恐擴大
.經濟日報社論.油價戰開打 改寫石油經濟學






經濟/入籃效應 人民幣貶勢恐擴大


2015-12-10 02:23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中國大陸11月出口衰退6.8%,已連續五個月下滑,不如市場預期,這也導致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持續走跌,已經逼近6.5大關。這是國際貨幣基金(IMF)11月30日正式將人民幣納入特別提款權(SDR)貨幣籃子後,市場始料未及的狀況。
人民幣「入籃」的權重為10.92%,明年10月1日生效,這也意味著:人民幣作為國際儲備貨幣的地位已得到正式認可。對大陸而言,一方面凸顯大陸在國際政經舞台上的大國角色得到肯定,另一方面也顯示大陸已做好心理準備,未來將採取更高的國際標準,進一步推動金融改革和金融市場雙向開放,全面融入全球金融市場。
目前全球已有超過40個國家央行已經或正在準備把人民幣納入外匯儲備,有專家認為,人民幣在全球外匯儲備中所占份額,在中長期或有可能從目前的1%左右增加至5%,將會推動市場機構和投資者持有更多人民幣,從而擴大人民幣在金融交易中使用。市場人士預估,未來離岸市場的人民幣儲備資產配置需求將大幅成長。
不過,實務上未必那麼樂觀。持審慎看法的專家認為,人民幣入籃之後,固然會刺激全球央行和私人投資者增加人民幣資產配置,不過,由於SDR是一種帳面資產,且在全球外匯儲備中的配置規模不大,使用範圍又被限制在官方領域,估計短期內資產配置效果應不會太大。
其次,目前大陸資本市場開放仍存在許多問題,以債券市場開放為例,海外人民幣資金流動性不足、交易成本過高,以及託管、交易、結算、監管不統一等基礎設施落後等問題,勢必限制國際投資者設定人民幣資產的意願。
其實,作為國際投資資產配置的決策基準上,人民幣入籃與否不是最重要的考量因素,關鍵在於大陸經濟基本面表現、人民幣前景,以及金融改革的進程。因此市場上對人民幣前景出現截然不同的看法。
樂觀者基於未來各國央行的外匯儲備將納入人民幣資產,認為國際儲備貨幣需求增加將成為人民幣長線升值的動力。不過,看空者認為,之前在大陸央行強力支撐下的人民幣匯價已高估,大陸央行可能不再像過去力挺人民幣匯價;其次是大陸經濟基本面短期內仍然低迷不振;再者,隨著資本帳戶更加開放,大陸縱使有心想捍衛人民幣保持強勢,可能事倍功半,代價很高。
而更重要的原因,是美國和大陸貨幣政策背道而馳。市場預期美國即將升息,在過去幾個星期已造成國際資金大幅撤離亞洲新興市場,美國升息一旦付諸行動,有可能帶動美元指數上揚,加上歐洲經濟復甦前景不明,弱勢歐元或將進一步推高美元匯率,美元強勢勢將帶動更多國際資本從大陸等新興經濟體流出,讓人民幣承受更大貶值壓力,後市很難看多。
有鑑於當前大陸經濟下行壓力不減,企業負債累累,且獲利持續惡化,實質利率偏高,大陸必須採取貶值、降息等更寬鬆的貨幣政策來因應。然而,國際對大陸持續開放資本帳的影響加劇,加上弱勢貨幣不利於吸引國際投資者設定人民幣資產,不利於人民幣發展成為國際貨幣,未來大陸要如何在穩增長和捍衛人民幣匯價兩者之間取得平衡,勢將更加困難。換言之,人民幣入籃後,大陸貨幣政策的獨立性勢將面臨更嚴峻的挑戰。
盱衡目前國內外經濟情勢,推測未來人民幣對美元走勢將呈現雙向波動趨貶,貶值的幅度則決定於宏觀經濟基本面表現。
在另一方面,近來大陸經濟形勢變化對其他經濟體,特別是對周邊國家的衝擊已經大於預期,未來人民幣更廣泛使用,匯率波動造成的衝擊程度可能更大,有興趣在投資組合中增持人民幣資產的投資者,必須預先做好風險控管。

聯合/危機女王 女王危機


2015-12-10 02:23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洪秀柱在新書發表會中,推薦來賓去看院線電影《危機女王》。此片以玻利維亞的一場總統選舉為背景,台灣正在總統大選,成為美國以外第一個上映的市場。
在此片中可以看到任何政治故事皆可能出現的情節。前頭,是講一場逆轉勝的大選,朱立倫不妨看看。到了結尾,則出現當選總統者陷於一場政治災難,蔡英文不可錯過。
片子開頭,投票前九十天,總統候選人卡斯拉民調落後對手三十%,自美國請來女策士珍柏汀挽救。珍用了一些罐頭手法,在民調上一路追上對手,最後竟以超前○.二%的得票率逆轉勝。
洪秀柱大概是想以逆轉勝來激勵國民黨。一句台詞「選舉中最大的錯誤就是失敗」,也許可供朱立倫參考。但另一句台詞「背叛者總是朋友,敵人不會背叛你」,卻更像國民黨的寫照。對朱立倫來說,此時更貼切的描述應是:選舉若失敗,終究仍是由錯誤造成。
卡斯拉在選季對選民承諾,若引進IMF(國際貨幣基金)紓困方案,必須先經公投。但在當選後,知道公投必定難過,遂逕與IMF協議,結果釀成首都拉巴斯大動亂。一場選舉策士操作的勝利剛剛到手,轉眼已成為總統的政治危機。
蔡英文的九二共識,有幾分像卡斯拉的IMF。蔡倘當選,若不承認九二共識,北京會不會成為地動山搖的因素?她若接受了九二共識,台灣藍綠內部又會不會出現山搖地動的因素?這些如今皆是未知之數。
電影中,策士珍柏汀逆轉勝,成了危機女王。但選勝的蔡英文若因九二共識立陷凶境,則是女王危機。
這部片子演出了民主政治的常見劇情:選舉勝利者,可能治國失敗。贏了選舉,可能輸了路線。

聯合/當寶貝離家出走:為台灣經濟前景而憂


2015-12-10 02:23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台灣積體電路公司日前宣布了赴中國大陸獨資設廠的消息,定位在生產十二吋晶圓,採用的是十六奈米技術。台積電表示,該公司目前一年來自大陸的訂單有七%,貢獻了公司十七%的營收,而且這個數字將來只會增加不會減少。既然大市場在大陸,對岸政府又殷勤召喚,台積電幾經考慮,終於決定上船。十幾年前,台積電也曾登陸設八吋晶圓廠,但今天的情況與當年明顯不同;最重要的差別是,台灣本身的經濟體質在衰退,經營者考慮的因素當然也不一樣。
從企業經營的角度看,要不要移地投資,必然是成本效益評估的結果。如上所述,中國大陸市場具有接近的優勢,加上對岸中央和地方政府頻頻招手的媚眼攻勢,對台積電而言,都是很好的誘因。除了市場與行政的便利,對岸更有勞工成本低、設廠審查迅速、人力資源豐沛的優勢。比起對岸低廉的人力、行政和社會成本,台灣顯然相對是不利的。
然而,台積電的技術並非一般的電腦組裝代工,其間涉及複雜精細的智慧財產、營業機密、規格戰略等佈局。對台積電而言,中國大陸最不利的經營環境,就是其人員的高流動性,及智財保護的不可靠。例如,對岸不少高科技廠商工人,動輒在加入工作之後一兩個月離職,使得廠商既不願投入資源「為別人訓練員工」,也擔心自己公司的營業秘密、管理流程、技術訣竅外洩。大陸智財保護法制之不利,正是台積電這類技術領先廠商赴大陸投資最大的顧慮;相對而言,這則是台灣的強項與資產。也因為如此,同樣是市場與行政便利之吸引,台灣的電腦代工業廿年前早早就投奔對岸設廠,而台積電十二吋廠卻拖到今天才出走。
有識之士都了解,台灣資訊高科技產業的最後兩座堡壘,一座是台積電的晶圓代工,另一座是聯發科的晶片設計。如今,台積電立場鬆動,當然讓人心憂。自一九七九年中國大陸改革開放以來,台灣內部對於大陸經濟與市場的磁吸,總是在兩個極端簡化的思維下擺盪:恐共仇共的一方,視對岸為寇讎,認為一接觸就會被他們「以商圍政、以經促統」,終至喪權辱國,薪資更被對岸的低水準拉平;另一端的思維,則將對岸視為完全沒有政治內涵的經濟市場,強烈主張融入、橋接、互補。平心而論,這兩種極端見解各有優點與盲點,不該只執著其一而摒棄另一方。畢竟,兩岸政經關係不是「零與一」的選擇,而必須仔細慎思作出智慧巧妙的取捨。
十幾年前台積電首度赴大陸設廠時,當時的總統是陳水扁,所謂的「本土社團」也強烈表態反對,卻不會質疑「阿扁賣台」。如今,執政者是與對岸相對友善的馬政府,卻未見本土社團對此案表達強烈立場,這是選舉在即造成的弔詭態勢。盱衡情勢,這十幾年兩岸之間重大的轉變有二:其一,是對岸經濟實力今非昔比,大概不再有人愚蠢到以為可以忽略它。其二,是台灣經濟情勢每下愈況,投資環境益發不利,社會理性人士多能了解企業西移是不得不然。遺憾的是,十幾年來,經濟部與行政當局卻未能孕育出一套有別於前述兩種傳統極端思維的新論述、新戰略、新視野、新佈局。這點,才是真正令我們擔憂的。
行政院副院長與發言人都對台積電赴對岸設廠一事表示支持,說此案與「國家戰略可以配合」。如此四平八穩的發言,令人慨嘆。如果台灣經濟發展真有令人景仰的國家戰略,那麼我們的產業轉型就不會一事無成,經濟成長就不致淪於保一、保零,就業薪資就不會長期凍漲,廠商外移就不該逐年惡化,人才外流也不會日益嚴重。過去數年,台灣民間投資的最大宗就是台積電成立新廠;如今,當這些國內仰仗的投資大戶都出走到海外做「直接外人投資」時,台灣的經濟動能要靠什麼來支撐?
「台積電」與「聯發科」是台灣的最後兩個寶貝。寶貝離家出走,固然是尋找他們的幸福;但是台灣人民希望看到執政者拿出真正的經濟戰略願景,而不是在自我安慰的氛圍下,一天天等待產業「空巢期」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