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28日 星期三

經濟日報社論/國際金融學院改革迫在眉睫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96925/web/ 

◆  聯合報社論/區區數億就讓柯文哲窮於數鈔、大志全拋
◆  聯合報黑白集/悟空洗心術
◆  經濟日報社論/國際金融學院改革迫在眉睫






經濟日報社論/國際金融學院改革迫在眉睫


2024-08-28 01:08  經濟日報/ 社論
政大國際金融學院2022年5月在政大公企中心舉辦揭牌典禮,現場冠蓋雲集,包括總統蔡英文、教育部長潘文忠、國發會主委龔明鑫和多家公股行庫董總出席。記者邱德祥/攝影


蔡英文前總統著眼於培育國家高階金融國際人才,透過《產學創新條例》,於民國一一一年(2022年)陸續在中山大學與政治大學成立國際金融學院,旨在利用充沛的資金和彈性的法規,將台灣打造為亞洲企業資金調度及高階資產管理中心。然而,該政策運行至今,每年投入近5億元資金(政大3億,中山1.7億)其中一半來自政府國發基金,成效卻遠不如預期,急需從根本上進行變革。

當初設立國際金融學院的初衷,學生來源是希望類似國外頂尖大學商學院 MBA,鎖定三年以上工作經驗的中、高階金融人才,透過大量實務的課程與實習訓練,加上與金融機構合作解決實務議題作為論文,積累台灣發展亞洲資產管理中心所需的人才庫。北政大、南中山每年共招收240位學生,然而,實際運作兩年多來,截至去年底,累計兩個學院招生缺額近四成。更令人擔憂的是,入學學生素質低落,遠遠不如傳統國立大學財金研究所水準,導致眾多合作銀行雖願意配合國家政策出資,卻不願派遣深具潛力的員工浪費時間上課。學院因此一再降低招生門檻,如今已降至招收應屆大學畢業生

對照才剛要起步的台大國際政經學院,金融學院更顯難堪,台大除已與日本早稻田大學簽訂合作之外,亦與美國哈佛大學、法國巴黎高等政治學院等校洽談合作,不只將聘任知名學者或企業領導人為專任講座,也將延攬國際精英學生就讀。

國家重點學院如此偏離原先設定目標,其主要原因之一是缺乏合適的行政領導。擔負國家重要人才培育重任的管理者,理應在金融教育領域有豐富的經驗,並具備實務歷練,方能串聯產官學界,擘劃前瞻的金融國際人才培育計畫。然而,過往人選過於偏重實務經驗,忽視了教育工作的專業性,熱衷於花大錢辦放煙火式的大型論壇,或重金邀請對台灣資產管理或國際化瓶頸完全陌生的國外講者。相比之下,政大近期邀請到歷練完整的國立台北大學財政系教授、前財政部長蘇建榮出任院長,無疑是正確的起步。

另一個問題是,兩個學院在發展過程中未能充分重視有經驗的金融學者,未能從台灣資產管理面臨問題出發設計課程、缺乏系統化規畫。外行領導專業,各種熱門議題統統包進來,讓學生樣樣碰,卻也樣樣鬆。此外,學院運作已超過兩年,經費充沛且規範鬆綁卻幾乎沒有專任教授或教授級專業技術人員,大多仰賴兼任教師,這也是非常奇怪的現象

再者,學院本身的監督委員會流於形式,無法充分發揮職責。教育部應當建立強力監督機制,廣邀金融領域教授與實務專家外部評鑑,如果政大與中山無法做好,就應果斷更換執行單位,或重新思考國家金融人才培育機制,站在國家政策的制高點上進行規劃。

台灣金融產業產值,曾在民國九十一年(2002年)達到占GDP近8%,然而近年來卻都未能突破7%。有鑑於此,賴清德總統推動國家希望工程,特別將發展亞洲資產管理中心作為重要施政目標,應也是觀察到台灣這些年在資產管理業方面缺乏突破性發展。

金管會在彭金隆主委上任後,積極推動開放基金架構 REITs、多重資產型及主動型 ETF、擴大永續債券商品等,再加上台灣民間充沛的資金,資產管理業的未來前景將是無可限量。這也代表對資產管理人才的需求將日益迫切,正因如此,政府的國際金融學院政策亟需大刀闊斧地改革,以匹配國家的發展需求,進而實踐成為亞洲資產管理中心的宏大目標。















聯合報黑白集/悟空洗心術


2024-08-28 01:32  聯合報/ 黑白集
中國首款3A大作遊戲「黑神話:悟空」全球熱賣。(路透)


大陸電玩《黑神話:悟空》狂銷全球,綠營逢中必反,少不了要唱衰。為此,側翼竟認真閱讀中國名著《西遊記》,作文本分析,指稱電玩內容如何違逆原著精神,以及醜化佛道二教。青鳥推動全面去中化,仍得先識讀中華文化才能練功。

《悟空》煉金術誘人,各路網紅侃侃而談,親綠粉專發動抵制,卻把作者「吳承恩」誤為水滸傳作者「施耐庵」,自曝文化水平不如國中生,給台派丟臉。也有愛國網紅擔心青鳥自信受損,吹噓台灣早已推出如《仙劍》的扛鼎大作,未料卻被揭穿,祖輩神作的智財權已賣給大陸。

為反制《悟空》現象,綠媒和側翼加足柴火出征,從網路平台到談話節目都不放過。誰說作品好玩好看,立馬被貼上賣台標籤。大陸沒出動宣傳部隊,反而是獨派自願「打片」,將神猴聲量拉高霸屏,輾壓國內重大議題。

政府縱有再大神通將台灣裹成訊息繭房,但這回的戰場是在國際,在無國界的虛擬電玩世界。台灣人與對岸同文同種,移位到兩岸以外的位置觀察這部作品,無論是從電玩,或資訊產業、影音美學到文化輸出,都有滿腹心得,洗滌義和團的反智影響,重新認識「文化中國」。

一隻猴子不只救市場,還演繹何謂高明「洗滌人心」之術。對兩岸來說,再多的網管及側翼,終不敵文化若水潤物力量














聯合報社論/區區數億就讓柯文哲窮於數鈔、大志全拋


2024-08-28 01:41  聯合報/ 社論
民眾黨主席柯文哲政治獻金爭議還沒平息,又爆出拿選舉補助款4300萬元購入立法院附近商辦當包租公,「清廉透明、居住正義」人設全毀。此刻的柯文哲,如同裝上「政治葉克膜」。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政治獻金假帳和木可私帳風波未清,柯文哲又爆出拿選舉補助款添置私產的爭議,他如今跳到黃河也洗不清了。柯文哲聲稱,他是「參考」其他總統候選人的例子,選舉補助款三分之一歸中央黨部,三分之二「歸個人」,以其中四,三○○萬元購入這座商辦。然而,侯友宜是將補助款全部回捐國民黨,賴清德則分別捐給中央黨部、公益及黨內弱勢。對比之下,柯文哲「藏富於私」,真是難看。

先前傳出陳佩琪正在看上億豪宅,柯文哲豪氣回答,「我們買得起,不必裝窮」。如今布幕一揭,果然不必裝窮,人家早就「下手」買進了。而且,他花的這筆錢,你我都有份,是來自選舉補助款。「柯老三」在大選拿到三六九萬票,獲得一.一億元選舉補助款,賴清德是一.六億元,侯友宜一.四億元。藍綠兩黨候選人都把錢捐為公益公用,獨獨柯文哲納入私囊,悄悄添購家產。這場疑雲蔽天的「錢之亂」,讓柯文哲「清廉」之名毀於一旦,民眾黨的招牌也被唾棄。

爬梳柯文哲的「錢之亂」,其源頭有四:一,是選舉期間的「政治獻金」,其中個人名義捐款即高達十四多萬筆,另有不透明的企業大額捐款,有可能並未如實呈報。二,是「競選經費」的申報,因收支無法對齊而胡亂湊數,導致時樂、尼奧不認帳,進而扯出連串假帳風波,至今燒不完。三,是經營競選小物的「木可」,柯文哲收受其 KP 授權金,因而產生盈餘流向柯家的爭議。四,是選舉補助款的運用,「一人黨」主席柯文哲獨創三分之二補助款歸個人」的分配,大剌剌把政府的補助款拿去私用,添購房產。

這次大選柯文哲共獲得四億元政治獻金,是「侯康配」的兩倍,其選舉糧草之充裕可想而知。也因此,柯文哲競選時沾沾自喜,要求在「藍白合」搭檔中擔任「正」的角色,寸步不讓。此外,柯陣營的選舉收支有六千多萬元「結餘」,加上一.一億元的「選舉補助款」,以及每年一.五億元的「政黨補助款」,錢多到柯文哲數到手酸。也因此,陳佩琪要提前退休來幫忙管帳,統籌咖啡、文宣、小物等業務。此際,柯主席還心懷國家大業嗎?

誰能料到,正當民眾黨八名立委和藍軍聯手在國會征戰有成,正當中央黨部將遷至新辦公大樓大展鴻圖之際,一連串假帳、虛帳、私帳問題襲來,把柯文哲和民眾黨的形象打成碎片。民眾看到的是,小草的涓滴奉獻被民眾黨拿去胡亂揮霍他們曾奉為正義之士的「阿北」,則變得比他批判過的對象還不堪:貪財、無能、卸責、公私不分。這種幻滅的感覺,是柯文哲留給一世代年輕人的噩夢,他不覺得慚愧嗎?

今天的情勢發展,讓人回想起去年柯文哲同意「藍白合」旋又反悔的景象。或許柯文哲聽信幕僚之詞,覺得一旦當了副手,所有政治獻金和補助款都無法自主運用來發展黨務,因而執意選擇走自己的路。但誰又能料到,這區區數億元的誘惑,竟讓柯文哲深陷金錢的漩渦,那些說不清的帳目、公私不分的流用,使自己的信譽、清白、政黨形象都一起葬送。

在燒不完的假帳風波中,這次柯文哲以四千多萬元購置個人商辦的事遭揭露,形同證實先前各項管理不善、刻意造假的帳務問題都是事實,並非外界抹黑。可悲的是,在會計師端木正、老友李文宗先一步被推出去當替死鬼開鍘後,此刻還有誰能為柯文哲背鍋呢?此刻,柯文哲的總統夢也許尚未死心,但還有人願意把票投給他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