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家之眼】台灣民主真的超英趕美嗎?然後呢?
◆ 【專家之眼】歷史不可回復 美中關係必會翻至新頁面
◆ 【專家之眼】美國的太空傘破了 鸞鳥各自飛
◆ 【專家之眼】拜登時代的台灣 還能靠美國爸爸嗎?
◆ 【專家之眼】打臉台北設處 解讀北京警告華府的4個意涵
【專家之眼】台灣民主真的超英趕美嗎?然後呢?
2021-02-09 19:17 聯合報 / 楊穎超/銘傳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助理教授
《經濟學人》前日發表了2020年民主指數報告,我國上升第11名,為東亞排名最高,圖為去年1月民進黨選前之夜。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在美國參議院即將正式開審前總統川普的彈劾案前夕,來反思台灣在英國《經濟學人》民國 109 年(2020年)民主指數報告所達到的「完全民主」水準,應是別具深意。該報告依據的西方民主體制設計已經到了必須改變的十字路口,我們除了當個好學生之外,更應在西方沒落之際,走出自己的新路。
《經濟學人》資訊社(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前日發表了民國 109 年(2020年)民主指數(Democracy Index 2020)報告。他們調查 167 個國家和地區的民主程度,根據選舉過程及多元化、政府功能、政治參與、民主政治文化和公民權利等項目進行評比,我國是進步最多的國家,從去年的第31名上升至第11名,為東亞排名最高,達到「完全民主」水準。
調查同時指出,多國因防疫封鎖措施導致評分下降,歐洲的法國和葡萄牙失去「完全民主」地位,主要大國的德國、英國、法國分居第14、16、24 名,美國排第25。
民主一直是近代中國人共同追求的目標。從中華民國早期階段,就有孫中山先生的民權觀,到五四運動健將們喊出要追求「德先生」(民主,Democracy)和「賽先生」(科學,Science),「認定只有這兩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國政治上、道德上、學術上、思想上的一切的黑暗。」現在中華民國居然在英國老牌雜誌的民主評分上「超英趕美」,這對許多人來說,真算是一個值得肯定的成就了。
然而,民主畢竟是個洋玩意。華人政治文化是否適合?始終是個爭論議題。比如憲法是西方用以限制政府濫權的重要工具,但對台灣人來說,到底有什麼意義?現行中華民國憲法對於國名、總統權限與領土範圍講得很清楚,但有權者視而不見,社會也習以為常。這不是西方文明脈絡下的民主。
再以該評比來說,如果研究一下評分標準,名次可能更像是各國內銷(宣)轉出口的結果。因為其標準除了並未告知來源與配分比例的專家評比外,主要是透過民調。這方法當然有問題,就以國人熟知的我們與美國政治為例:該報告列出從民國 95 年(2006年)以來的調查數據,台灣可以看到最低數據是民國 100 年(2011年)馬政府時期的7.46,連陳總統統治時期的7.82都比他高。
但陳前總統現在還因貪腐官司纏身,他女兒當時的名言之一是:「民進黨誰沒拿過我爸的錢?」整個黨、那麼多人拿錢幹什麼?有透明流向嗎?錢花到哪裡去了?公權力機關都不知道?這個時期的選舉過程及多元化、政府功能、民主政治文化和公民權利分數不知是怎麼打出來的。
類似問題美國也有。川普對民主的傷害,被西方世界唾棄,他的評分在民國 109 年(2020年)得到7.92雖低,卻與歐巴馬時代民國 105 年(2016年)最低的7.98相差不遠。這些分數的參考價值如此,所以才會導致一個大哉問:有哪個台灣人真的相信我們比英美法德還民主?
即便是跟自己比,對於台灣民主成就的相信程度,社會其實也有兩個極端,限於篇幅,我們必須把話題拉回川普現象與台灣。川普其人能夠興風作浪,是因為美國政經體制出了大問題,並形成貧富差距過大的兩個世界,這個體制一直在培養、助長了這個趨勢,所以美國在民國 97 年(2008年)金融風暴之後的分數盛極而衰,民主體制到現在都無法解決相關問題。台灣對西方民主亦步亦趨,貧富差距亦有越形擴大又無法解決的趨勢,這個民主報告給我們的啟示應該是,我們是否該擔心,這是邁入台灣川普出現的開始?或者,早就已開始經了?
除了川普現象之外,英國之前的脫歐公投、歐陸國家出現的極右思潮也讓人看出了西方民主體制的侷限性。曾寫出《歷史的終結?》,強力鼓吹西方民主體制優越性的日裔美籍學者福山(Francis Fukuyama)已然承認了西方民主有危機,我們在這樣的框架裡當個拿高分的好學生,是走在時代正確的方向嗎?老牌民主國家正在尋找新路,我們承載著前輩的民主追求,好奇於符合我們文化底蘊的新路在哪?路漫漫其修遠兮,吾輩應上下而求索。
【專家之眼】歷史不可回復 美中關係必會翻至新頁面
2021-02-09 10:41 聯合報 / 張競/中華戰略學會研究員
美中關係示意圖。美聯社
拜登接掌美國政府,新人新政諸多變化,誠然在初期 10 日內,透過直接發布總統行政指示命令,取消川普政府多項正在執行政務項目,同時亦恢復歐巴馬總統主政時期所建立,但卻遭川普所強行廢止之行政體制。
但是國內外多位國際政治觀察家或是媒體評論者,不斷地依據川普當家期間內所曾執行政策產生之衝擊,特別是強勢對付北京所採取之強勢作為,普遍認定必然是餘波盪漾,川普所造成影響勢必無法透過政策調整加以消弭,最後多半都是總結出「華盛頓與北京關係是回不去了!」之悲觀看法。
誠然如此看法聽起來是相當有道理,但若是仔細一想,其實這種結論確實存在著邏輯上之訛誤,同時在思維上亦是個謬論。但很不幸地是幾乎所有媒體與網路社群,都不假思索地照單全收,並且扈從附和此等觀點之態勢,儼然讓此說法成為主流觀點,讓各方對於北京與華盛頓未來互動,都無法感到樂觀,甚至還覺得山雨欲來風滿樓,不知道未來還有何種好戲將會登場。
其實歷史本來就是不斷動態發展,客觀環境與現實條件亦是經常變化;歷史不可能停滯與駐留在任何節點,同樣若是希冀任何國際社會互動關係能回到從前,亦將是完全不切實際之奢望。
先不要說政治舞台上當家作主者不斷替換,就算是原班人馬捲土重來,亦不可能讓歷史回到從前,因為客觀情勢確實會產生變化,所以不論當家者本身主觀意願多強,亦不可能透過喊叫讓海水結凍,天地萬物順其意志產生扭轉變化。
其實觀察任何國家政治團隊,在其主政初期直到最後經過人事更替交班給另個團隊,所有政策亦是在動態變化,畢竟人是活生生地存在,而且這個世界也是不斷翻騰變化,所以不論是順境抑或是逆境,只要是走過歷史,沒有任何人可以回到過去,這是人生中最殘酷之事實。
美國與中國大陸相互關係必然是要遵循此等歷史法則,不論任一方政壇領導團隊如何變化,雙方關係必然都是回不去了,但是回不去從前,未見得是會更惡化,亦未見得是會有所改善。北京與華盛頓相互過招,絕對不會像是走馬燈,輪轉來去還會出現同樣圖案那個頁面,不論吾人喜不喜歡,必然是要翻到歷史新頁面,雙方必然要開啟新篇章。
就算面對世事變化,不管對方使出千條計,心中打算固守那個老主意,整體情勢來是會動態發展繼續前進。所以為何有些國家能夠因勢利導再創佳猷,而有些政權卻會被歷史所拋棄,被現實所淘汰,其實完全就因能否正確地看出時勢轉變方向,還是依然故我死守著教條不放,寧可抱殘守缺就是不願面對現實。
歷史不可回復,同樣歷史亦不會善意等待任何人,過了這個村,不一定還有那個店。靠著玩弄政治話術處理兩岸關係,嘴上講著承認歷史事實,但又不願意坦然接受當初雙方所建立之政治基礎,那個才是雙方關係回不去真正原因所在啊!而且就算現在願意讓唾面自乾,其實雙方實力消長,想要回到從前恐怕亦早就是奢望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