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8日 星期二

經濟日報社論/台灣經濟K型成長的隱憂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59867/web/

◆  聯合報社論/自費確診頻傳,陳時中的老哏失靈了
◆  聯合報黑白集/誰還信民進黨挺香港?
◆  經濟日報社論/台灣經濟K型成長的隱憂






經濟日報社論/台灣經濟K型成長的隱憂


2020-12-08 00:23  經濟日報 /   經濟日報社論


主計總處日前把今年經濟成長率由原先預估的 1.56%,大幅調升到 2.54%,調高近1個分點。主計官員表示主要是因為出口成長比預期好很多,尤其是電子相關產業的出口出乎意料強勁,帶動整體的出口表現,從而也拉升了經濟成長率。

然而,台灣的經濟真的如同政府官員口中所說的那麼好嗎?或者只有一小部門表現不錯,大多數產業仍然面對著嚴重的衰退,而對於這些冷冰冰的數據沒有任何感覺呢?

宅經濟需求暴增所賜,今年前十個月台灣電子業出口大幅上升,成長率高達 17.6%但是扣除電子相關產業之後,其他產業的出口卻是悽慘的 -10.7%,平均全體出口成長率為 3.4%進口方面,電子相關產業成長率也很高,達到 14.9%但是其他產業進口卻 -7.6%,最終整體進口成長率 -0.8%此外,因為新台幣升值,如果換算成新台幣,則出進口成長率為 -0.53%-4.12%,對  GDP 的貢獻分別為 -0.32% -2.18%,兩者相減以後,對 GDP 的貢獻成為正的 1.86 個百分點,這就是今年台灣經濟成長率的主要來源。

也就是說,造成順差大幅增加的原因固然出口增加,另一方面卻是因為進口大幅減少之故;而且出口集中在電子相關產業,大多數民眾卻是無感的。

表現出色的電子相關產業(電子零組件、資通訊與電機產業)就業人數不到 100 萬人,只占全體製造業三成;而仍在艱苦奮鬥的其他製造業就業人數近 200 萬人,占全體製造業的接近七成,根本高興不起來。這種部分產業快速成長,而其他產業嚴重衰退,就是標準的 K 型成長。

至於在國內部門方面,國人消費在第 2 季落底之後,暑假開始出現「報復式消費」,使得第 3 季國內民間消費成長達到5.16%。然而,受到封閉國門的影響,2月之後外國人來台人數幾乎降到零,去年外國人來台消費超過 4,000 億的支出,今年全部都不見了。因此,最終造成前三季的國內消費是 -2.80%,對 GDP 的貢獻是 -1.48 個百分點。因此最近行政院考慮推出觀光紓困 3.0 版,持續振興

其實,國內需求的增加主要來自投資部門,全體投資成長 5.10%,其中民間投資小幅增加,政府部門投資成長 8.93%,而公營事業投資更是大幅成長 34.76%。在投資成長帶動下,國內部門對 GDP 的貢獻率為 0.42 個百分點;再加上國外部門的 1.86 個百分點,使得前三季的 GDP 成長率達到 2.28%。也就是說,國內部門成長的主因還是在於政府與公營事業大量投資所帶動;問題是,經濟成長率主要來自政府與公營事業的投資,而且投資金額很大,一般國人根本沒有機會接觸到這些產業,所以大部分國人對於這一部分的成長也是無感的。

總結來看,主計總處預估台灣今年的經濟成長率可以達到 2.54%,表面上看起來還不錯,但是其中有兩大問題,一是經濟成長主要來自於國外部門,而國內部門成長卻十分有限,而且其中最重要的民間消費是負成長,也就是說,現在國內經濟是所謂「外熱內冷」的情況,對大多數國人而言,可能根本無法感受到國內經濟動能有復甦的情況。

另外,雖然今年經濟成長動力來自於國外部門,卻集中在電子相關產業,對於大多數非電子相關產業而言,出口呈現非常嚴重的衰退,這些產業依舊非常辛苦,這是標準的 K 型成長,即「電子熱,其他冷」。也就是說,目前製造業中七成的勞工仍然是很辛苦的,當政府部門對於調高經濟成長率而喜形於色之際,請不要忘記,其實絕大多數的產業和勞工仍然處於非常艱困的狀態,應該將心比心,拿出真正有效的政策來協助艱困產業度過難關才是。











聯合報黑白集/誰還信民進黨挺香港?


2020-12-08 02:48  聯合報 /   聯合報黑白集
蔡總統發文說「民主的台灣,一定會繼續相挺港人,相挺民主」。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蔡政府正被萊豬議題搞得焦頭爛額,此際傳來香港眾志要角被判刑消息。蔡總統馬上發文說「民主的台灣,一定會繼續相挺港人,相挺民主」,蘇貞昌繼稱「不捨」,皆僅止於口惠。但不知不覺間,民進黨又想起自己曾經「挺香港」了。

除了嘴上說說,民進黨其實無意訂定《難民法》。陸委會稱要研擬「三大方向」放寬港人來台,但其中卻無涉遭政治迫害之居留者,且緩不濟急。今年九月,傳出五名抗爭港人偷渡來台卻遭扣押,待遇連偷渡客都不如。民進黨「挺香港」,始終是「口惠」而實未至,港人應點滴在心頭。

話說回來,蔡政府以民主人權為由挺港,但它自己的執政,卻做了不知多少違反民主、人權的事。舊的不提,政府最近關了批評執政黨最力的中天,又把大陸童書當成洪水猛獸查禁;再加上各種以國安為由的濫權施政,其行徑與中共的反人權、反民主相比,也只剩程度的差別了。

蔡政府試圖以挺港轉移反萊豬焦點,卻引不起共鳴並非訴求不正當,而是民進黨消費香港圖利自己,已被看破手腳。過去人們說「今日香港,明日台灣」,但民進黨已做到「今日台灣,明日香港」了。香港去年「反送中」曾救了民進黨選情,但現在還有人相信民進黨真的「挺香港」嗎?











聯合報社論/自費確診頻傳,陳時中的老哏失靈了


2020-12-08 02:46  聯合報 /   聯合報社論
衛福部長陳時中。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台灣連續發生單日新增廿多例新冠移入確診,主要集中在外籍移工,累計確診迅速突破七百大關,也為台灣的防疫拉響警報。其中值得注意的問題有二:其一,不少移工是在結束檢疫出關後,透過雇主或仲介的「自費採檢」才發現確診,顯示政府檢疫機制存在漏洞;其二,有些移工宿舍是四、五十人共宿的大通鋪,不僅環境條件差,也成交叉感染的溫床。

各種跡象顯示,我國的防疫工作不僅出現了彈性疲乏,腳步也逐漸跟不上現實情況的變化。在疫情初起的前八個月,台灣因防疫得宜,至九月十六日才出現第五百個確診案例。但歐美秋冬疫情重起後,台灣十一月十四日出現了第六百例,至本月六日增至為七百例,短短廿天即增加了一百多例。以這樣的加速度累增上去,可能很快就會破千。

值得警惕的是,儘管新增案例仍集中在「境外移入」,以返台國人和印尼、菲律賓移工為大宗;但近期確診移工有急劇增加之勢,印尼移工確診數已超過自美國返台的本國確診民眾高居首位,將耗費可觀醫療資源。儘管政府已要求入境者須提出三日內的「核酸檢測陰性」證明,但漏網之魚不斷,有些檢測證明難以相信。更令人驚駭的是,即使經過十四天的集中檢疫和政府採檢,仍有移工因雇主要求「自費檢測」而驗出確診。換言之,陳時中一再強調隔離是最好的檢疫」,此說的城牆已被攻破

檢視六八八號案例的確診歷程,便能看出其間蹊蹺。這名印尼移工十一月十三日來台,持有核酸檢驗陰性報告,在出關前的採檢也是陰性。廿八日檢疫期滿後,她由仲介安排至桃園移工宿舍進行自主健康管理兩天,住在四十八人的大通鋪,卅日出關。十二月一日應雇主要求,她由仲介安排到醫院自費採檢,四日發現確診。經指揮中心緊急召回曾與她同住的四十七人,六日發現一名印尼接觸者確診,即案六九五

從上述案例,人們可以看到的防疫破洞包括:第一,入境者所持的核酸檢測報告未必可信。第二,政府規定的十四天隔離檢疫,顯已不足做為有無感染的有效判準。第三,政府自己做的篩檢結果,竟遭到雇主的「自費篩檢」打臉否定,到底又是什麼環節出了差錯?第四,移工出關後的自主健康管理,竟任憑仲介安排在數十人同住的大通鋪,反成危險感染管道,更可能經由輕症或無症狀之移工把病毒帶進看護家庭。第五,案六九五若是遭案六八八感染,這應該必須納入本土案例」,但指揮中心對此含糊其詞,稱她可能在別處感染

事實上,案六八八的情況並非唯一特例。指揮中心六日在擴大採檢中發現的廿二例確診移工中,七一三、七一四、七一五、七一七都是隔離期間採檢為陰,出關後再由仲介安排自費採檢而驗出陽性。先前外界呼籲政府應進行入境普篩時,陳時中以「十四天隔離就是最好的檢疫」為由一口否決,認為毫無必要。如今,隔離十四天不僅無法確定有無感染,連政府的檢測都一再失靈,頻遭民間的「自費採檢」打臉推翻,這樣的疏漏絕不可輕忽。陳時中再不改弦易轍,難道要任病毒在台肆虐才承認盲點?

從近日疫情激增看,政府的檢疫工作螺絲顯已鬆動,必須立刻重新上緊。尤其指揮中心官員動輒將責任推給民間,說移工染疫或脫逃的責任在雇主,顯是不合理的推託。政府前端的把關不做好,將累及雇主乃至整個台灣;陳時中失靈的檢疫老哏,該翻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