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8日 星期二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從寂靜的春天到寂靜的夜晚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59867/web/

◆  別再放炮了!宗教搭台 市場、政治、黑道唱戲?
◆  水源不足 加建水庫加高壩體非解方
◆  自向庭中種荔枝──從「真善美新聞獎」轉型談媒體與台灣
◆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從寂靜的春天到寂靜的夜晚
◆  「氣候表現非常差」 台灣該學到的是…
◆  失序宣洩 神明也無奈
◆  蔡政府強關中天 歷史不會忘記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中)/外殼燙金 內頁像傳真紙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下)/兩種編排有異 畢業35年收到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上)/我兩度赴倫敦政經學院借閱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從寂靜的春天到寂靜的夜晚


2020-12-08 04:27  聯合報 /   魏國彥(作者為行政院環保署前署長)
殺草劑、落葉劑越用越凶,鋪天蓋地噴灑。繼昆蟲與鳥族之後,青蛙等兩棲動物遭殃了。記者潘欣中/翻攝


民國 51 年(一九六二年),鄉下學校的我們,男生長頭癬,女生有頭蝨,老師拿著噴筒,往女同學頭上噴打 DDT,再用花布把頭髮包起來,坐在窗邊透風。整個上午,教室裡瀰漫著淡淡的煤油味,一年以後,女生沒有頭蝨了,男生頭癬依舊,塗著黃色的藥膏,頭頂油油發亮,被女生取笑。

同一年的美國,海洋生物學家瑞秋.卡森發表了寂靜的春天」,點醒了生態保育,也啟動了美國的環保運動。她以專業的角度指出殺蟲劑 DDT 的大量使用固然控制了蟲害,也無差別地傷及無辜。書的第七章「無謂的破壞」、第八章「沒有鳥兒歌唱」、第九章「死河」、第十章「禍從天降」、第十一章「如影隨形的噩夢」,以婉約的文字,溫柔的筆觸,嚴謹的推理,一步接一步,描繪了一個可怕的後果──周遭沒了蟲鳴鳥叫,春天寂靜如死。

但是,殺蟲劑 DDT 太有效、太好用了,全世界繼續瘋狂使用,昆蟲產生抗藥性後,更毒更有效的農藥相繼上市─「阿特靈」、「茵特靈」、「巴拉松」,噴灑在田野、花園、路樹、森林…,蟲子死了,蚯蚓傷了,鳥族病了。春天少了鳥啼鶯囀,卡森的「寂靜的春天」成了「預知死亡記事」。

有鑑於生態危害,人類學了教訓,多數毒性強的殺蟲劑已經被禁用,方法之一就是培育基因改造的農作物,玉米、大豆等農作物在種子育成階段就培養了抗蟲性、抗旱性。又因「殺草劑」大量使用,現在基改作物又培育了它們的「抗殺草性」,近年這樣的基改作物越種越多,殺草劑就更毫無顧忌地使用,因為只殺草,不會誤殺農作物。

十數年下來,殺草劑、落葉劑越用越凶,鋪天蓋地噴灑繼昆蟲與鳥族之後,青蛙等兩棲動物遭殃了,全球有七十%瀕危。瑞秋.卡森說:「我向好心的仙女祈求,希望她讓全世界的孩子,都擁有能夠感受到大自然神奇事物的能力。」這個願望越來越渺茫了。寂靜的春天之後,我們的夜晚也寂靜了

南宋詞人辛棄疾在《西江月》詞中這麼描寫農家樂:「稻花香裡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夜晚少了閣閣蛙唱,細細蟲吟,如今讀來,特別諷刺。唐朝韓愈《送孟東野序》中鼓勵老友孟郊多寫文章、發為議論:「天擇其善鳴者而假之鳴,是故以鳥鳴春」,假若沒了鳥鳴蟬噪,春天不像春天,天下沒有道理可說。

若有人知春去處,喚取歸來同住」!











別再放炮了!宗教搭台 市場、政治、黑道唱戲?


2020-12-08 04:11  聯合報 /   鄭志隆/國小校長(屏縣東港)
青山宮遶境活動,信徒燃放爆竹、鞭炮。本報資料照片


上個禮拜天,蒞臨家旁大廟進香的各方神聖與團體再次上演「鞭炮聲與電音聲齊鳴,聲聲震耳;炮灰與空汙齊揚,絲絲入肺」的演劇,我在廟方「歡迎!歡迎!歡迎…蒞廟參拜」的廣播聲中,掩戶閉扉,棄書靜坐,調息忍耐。八十幾歲老母無法安寧,不知哪家嬰幼兒驚醒哭泣,哪些莘莘學子執筆嘆氣,多少家庭美好的假日遭到侵犯?鄰居囑我再寫投報,我搖首攤手回:「狗吠火車啊!」但還是提筆了。

報載,台北艋舺青山宮為期三天大拜拜,從四日下午三點到七日下午九點鞭炮煙火不斷,炮聲連綿至凌晨還在繼續,萬華居民睡不著,板橋居民受不了,一九九九接到超過一二九件檢舉,而稽查人員到場卻無法開罰遶境隊伍所經之處,一片狼藉,七層華廈民宅還傳出火警,爐主哭求原諒,拜託不要再放鞭炮!」。高雄市彌陀區舊港三千宮舉行建醮大典,進香團前往台南白河、將軍參香,載有鞭炮的貨車起火,燒死了一位八歲女童,又是鞭炮惹的禍

據教育部統計,一○八學年度從幼兒園到大學,公私立學校總計一○,四一九所;公平會的資料直至一○八年底,五家超商全台門市營業據點共計一一,四二九家店;而內政部統計資料截至一○八年,全國寺廟總計一二,二七九座,全國寺廟數量超越全國超商,更比全國總校數多一,八六○間。而在少子化因素下,除了幼兒園因政策因素增加之外,學校數在未來可能因合併校、裁撤或退場而減少,然而寺廟數量從九十六年度以來年年持續增加中

寺廟數量的增加除了說明人民宗教信仰的需求之外,其背後的諸多盤根錯節因素需要全民共同來思考,千萬不要宗教文化搭台,而市場、政治、黑道唱戲才好

台灣各縣市均設有文化表演藝術中心,而民國 107 年(二○一八年)開幕,位於高雄的國際級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之設立,與台北兩廳院台中歌劇院並駕齊驅,平衡了北中南的文化藝術建設,但觀諸欣賞表演藝術的人口數,比之宗教寺廟團體的號召力,實有待努力再努力!然而我只是有點迷惑,未來國家整體的競爭力,是要靠宗教的神明保佑呢,還是教育文化的培植人才啊?或許兩者應該平衡一些!









水源不足 加建水庫加高壩體非解方


2020-12-08 04:20  聯合報 /   張豐年/台灣水資源保育聯盟學術委員、醫師(台中市)
南化水庫今年水情直逼104年台南缺水危機。記者吳淑玲/攝影


因應台灣缺水危機不斷升高,傳出經濟部規畫在北中南各興建一座新水庫,及全台七座水庫壩體加高計畫,希望抵抗大旱。本人參加過無數水利會議,深深了解一般水利專業之想法,有感於水利問題錯綜複雜,絕非三言兩語所能釐清,先公開呼籲水利署注意加蓋水庫和加高壩體的問題:

一、切勿以二元之思維看待問題:二元思維確可簡化問題,讓各種提案快速過關,但卻不免會忽略外圍一堆(有不同間距、層面)之變數,日後反讓該些變數得有機會反客為主、出現之後遺症根本無法收拾。如將水庫比喻為存款,除可領出救急外,尚有利息可收,確實不錯;但建議進一步思考:水庫絕非想像般單純,不僅會出現上淤下淘後遺症、禍及整個流域;萬一潰壩,更難以收拾。

二、務請長遠考量水庫可能出現之各種後遺症,將時間縱軸與空間縱軸及橫軸),還有台島特殊之地理情勢一併加進:如在台島山特高水特急、河川土砂產輸移量高居全世界第一,且人口特稠下,會出現多少後遺症?到底能使用多久?水利署表面上有做到這部分,但深度遠為不足。

三、其餘各種配套措施的力道到底夠不夠?是否僅能治標?各部會能落實多少?問題還是一大堆,提醒:若無法從上位之政策方針改善起,縱使耗費鉅資,亦僅能治標,無法根本解決問題。

四、水庫之庫容既早經評定,是該適可而止;若欲加高,需先釐清日後可額外用上之機率到底多少,且出現潰壩、上淤下淘後遺症之機率會增加多大?而下游農用水、河川基流量之進一步遭剝削會多嚴重?切忌忽略絕大部分時間水庫扮演的角色僅是水之過站,而非生產源頭。就以今年而言,雨量特低,是水源不足,水庫加高有用嗎?日後難道不會閒置?若年雨量均勻,水源不缺,水過絡繹不絕,又何需超大庫容?

五、務請正視:任何經建開發皆不免違逆大自然之運作,一旦超過上限,大自然遲早反撲,出現好處互相排擠,後遺症分散、轉移遠距時空效應,且常會加倍奉還,讓問題更無解。故一再強調「該從上訂定經建開發上限、以全方位之總量管制加以落實」,務請水利署從體制內加以響應

六、務請了解科學所知仍有限,若能師法老祖宗尊天敬地、順應自然之智慧,且針對任何「新開源」願以過往失敗、層出不窮之案例為殷鑑,則可讓水利專業自身之壓力減至最輕,何樂不為?緣於有賺必有賠(前人賺、後人賠此處賺、他處賠)、有開發必有相對之破壞,如今各大水庫一再出現上淤下淘系統性之工程災難,即是作了最佳見證,還能無止境地耗費鉅資於增建、加高之治標,反讓日後問題更難以收拾嗎?

最後提醒、建議:一、專業人員必須了解上位之大原則、大方向一旦出差錯,日後就無解。二、公僕要有擔當,該講就要講。應提醒上級注意,只要有人敢扮演黑臉,上級就不可能一再置之不理,媒體亦才有機會加以報導,讓廠商財團、民眾回頭猛然醒覺問題之嚴重,連帶解自身專業之困,何樂不為?










自向庭中種荔枝──從「真善美新聞獎」轉型談媒體與台灣


2020-12-08 03:57  聯合報 /   張作錦
佛光山星雲大師設立「星雲真善美新聞獎」,希望成為「台灣的普立茲新聞獎」圖為獲「第十一屆星雲真善美傳播獎」青年潛力獎的媒體從業人員。 圖/星雲真善美傳播委員會提供


星雲真善美新聞獎辦了十一年之後,今年開始轉型,從贈獎改為論壇」。高希均教授辭卸主任委員職務,委員亦有少數異動,這個具有相當聲望和公信力的新聞獎,開始走入一個新時代

民國 99 年(二○一○年)六月,佛光山星雲大師在台北市邀請媒體主管茶敘,他對當時台灣政治的紛擾,社會的失序,感到憂心。他認為「唯有媒體可以救台灣」,而宗教界可為後援,於是他設立「星雲真善美新聞獎」,希望成為「台灣的普立茲新聞獎」,鼓勵媒體人抑濁揚清,發揮正道力量,導引社會走向真善美的金光大路。其實,星雲大師不好說出口、沒有說出口的,就是他對台灣新聞界的表現並不滿意,這個獎的目的,也是希望媒體能「己欲立而立人」。

真善美新聞獎開辦之初,新聞界即有兩方面的談論:其一,當時台灣已有很多新聞獎項,如果媒體真能變化氣質,發揮作用,應早已蔚然成風,無須乎再要鼓勵了;反之,若過去的獎掖沒有用,再加上一個「台灣的普立茲獎」也未必有效。但另一些人士則認為,誠如星雲大師所說「我們沒有失望的權利」,正因為媒體的表現還不能盡如人意,所以社會各方應該繼續給他們激勵。

於是真善美新聞獎就認認真真的辦起來了,十一年來先後贈獎四十五家媒體單位,二百三十一位個人,發獎金七千萬元

如果包括真善美新聞獎在內的台灣所有的新聞獎項,前後幾十年的運作,新聞記者在社會大眾心目中是怎樣的呢?

由李國鼎創設的群我倫理促進會」,委託遠見雜誌民調中心,自民國 90 年(二○○一年)開始每兩年舉辦一次「社會信任度調查」,到民國 108 年(二○一九年)已辦了十次。

每次列舉十四類社會人士供大眾評價其被信任度,民意代表新聞記者恆列在最後。譬如最近一次民國 108 年(二○一九年)的調查,新聞記者又「忝陪末座」。

新聞記者的不被信任,在我看,主要原因是他們沒有發揮制衡政府的力量。不要認為「媒體主要功能在制衡政府」這是老掉牙的新聞學理論,從傳統媒體到自媒體時代,這個「定律」依然適用。升斗小民離「京師」很遠,「天威」更不可知,靠著媒體告訴他們國家是被一群什麼樣的人管理運作的,這群人有沒有胡來亂搞、為非作歹?這群人是維護了人民的利益還是竊取了人民的福祉?民眾得自於媒體的真實報導能否抑制政府不敢繼續目無法紀,或者到時能更換政府?如果媒體不能發揮這樣的作用,則無論外界多少獎勵都沒有意義,也沒有作用

今天的政府,不僅不把媒體看在眼裡,而且直截了當的關了你的電視台,你能怎樣?媒體的老闆要做生意嗎?大焉者要貸款嗎?小焉者要標政府的案子嗎?或者想從政做官嗎?若如是,得罪官方還會有門路嗎?查水表,那是最小最小的「警告」,要你識時務。

當政的人,不僅不把媒體看在眼裡,甚至連全體老百姓都沒看在眼裡,美國的萊豬你們還猶豫不決?告訴你,日本所謂的核食又要來了。全面執政,自有全面權力

政府專權霸道,媒體可以抗爭,當年「自由中國」事件,雜誌關門,雷震入獄十年,他們輸了,但歷史還了他們公道。李登輝以總統兼國民黨主席的身分,「指導」對「聯合報」發動「退報運動」,「聯合報全力抗爭,以報紙聲譽受損為由訴諸法律,法院判決說,報紙聲譽受損,只有不能說話、不能表意的聯合報這張報紙可以提告訴,聯合報的法人代表聯合報股份有限公司不能提任何主張。「聯合報官司輸了但在歷史上贏了,這個判決和那三位主審法官的姓名,都將載入司法史,千秋萬世,留給後人評說

很少有自由不是爭取來的,台灣的媒體要自強,要努力。走過戒嚴令、出版法和警總與文工會的台灣新聞界,今天蒿目時艱,應該覺得「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而「星雲真善美新聞獎」過去做了貢獻,未來仍有它可以貢獻的地方。寫詩「老嫗能解」的白居易,有一首《種荔枝》詩:

紅顆珍珠誠可愛 白鬚太守亦何癡 
十年結子知誰在 自向庭中種荔枝

十年後自己不知在何方,甚至不知是否仍在人世,但無妨留下荔枝給予後人。











「氣候表現非常差」 台灣該學到的是…


2020-12-08 04:47  聯合報 /   謝英士、高思齊/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董事長、研究員(台北市)
德國看守等環團公布今年氣候變遷績效指標,台灣倒數第五名。圖為台中火力發電廠。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依據「德國看守」最新公布的「全球氣候表現指標」,台灣排名第五十七,名列倒數第五,僅領先加拿大、伊朗、沙烏地阿拉伯、美國,比去年進步兩名,但仍是表現最差的後段班,落後南韓、日本、泰國、中國大陸等鄰近國家

台灣排名墊底並不意外。我們的人均排碳是世界第十九名;排碳量的減少速度緩慢,可能不到二%;再生能源比率仍然偏低;高度仰賴火力發電,八成電力來自化石燃料;政治上缺乏減碳野心,從歐洲到中國大陸及日韓紛紛提出未來三至四十年內達成淨零排碳目標,以確保全球升溫可以控制在攝氏二度以內,反觀台灣的長期目標還停留在民國 139 年(二○五○年)相較於民國 94 年(二○○五年)減碳五十%的水準,評分當然不高。

排名固然只是參考,但台灣長期被國際歸類在「氣候表現非常差」的類別,也反映了台灣的「氣候窘境」:我們一直無法擺脫高碳經濟,原因可能包括對核能的疑慮、再生能源發展的地理限制、產業以分散的中小企業為主、政治人物的格局普遍狹隘等等,這些因素疊加起來,就形成台灣因應氣候變遷的先天挑戰。

平心而論,國際主流的氣候表現評價方式,對台灣並不友善例如我國森林占國土面積六成,每年創造可觀的碳匯功能,但國際評比只看新增的森林有多少,而不考慮既有森林的維持也很重要

面對減碳工作,每個國家都有不同的先天優勢劣勢,有的國家有廣袤的國土與適當的氣候可以快速發展風力太陽能,如中國大陸;有的國家在政治上接受核能,如法國;有的國家則透過嚴格執行的碳預算制度來控制碳排放,如英國。我國政府每年都反駁德國看守的評比不公,卻很少提出「台灣要怎麼突破困境」的方案。

如同一缺水就想蓋水庫,台灣政府對於自然資源的想像力總是非常有限。目前減碳亮點幾乎只有發展再生能源(風光產業)一項,看似風光,卻也隱藏危機。台灣有非常適合樹木生長的氣候與土壤,都市與平地造林不但可以固碳,也可以淨化空氣、涵養水源,創造更好的生活環境;而山區有許多部落原住民努力維持傳統土地的自然景觀,他們的貢獻應該被正面評價與鼓勵。

全球氣候表現指標的量化數據偏重能源部門,對台灣來說限制重重。但台灣可以大膽想像最適合我國的減碳方法,不用受負面評分拘束。高比率火力發電短時間改變不了,但不能停滯不前,如何看減碳未來、如何反映到政府部門,這才是政府應該學到的。












失序宣洩 神明也無奈


2020-12-08 04:12  聯合報 /   蔡嘉鴻/鐵路工程師(台北市)
艋舺青山宮遶境活動,無黨籍立委林昶佐5日到現場演出,並在臉書上分享。圖/翻攝林昶佐臉書


台北市萬華青山宮廟活動三天以來,噪音檢舉、塞車陳情、交通違規、空汙件數不斷直至民怨灌爆了市長與總統的臉書,才讓狂嗨的信眾與政治人物從嘉年華宿醉裡清醒回神一想,這不就是參加「艋舺人的過年」來熱鬧一番嗎,為何反彈聲浪如此之大?畢竟全台灣各地不都是這麼辦的嗎?就台北不能?

沒錯,就住宅人口密度與交通車輛流量來看,若沒有某些限制,台北還真的禁不起這樣長時間的熱鬧;兩側都是林立大樓,猶如山谷效應迴盪帶來的不適感,包括連續不間斷的鞭炮聲,信眾改裝機車穿梭的高音喇叭,失控放音的電子花車;再加上把街道當巨蛋,唱到喊爽的藝人立委壓陣,也難怪萬華分局傾所有警力,卻成了宮廟活動交管志工而平常抓違規的慓悍,這三天卻頂多低調拍照舉證,台北市政府消極無為,心態可議

與其說這是單純廟會活動,還不如說,台灣人真的是被疫情悶壞了,放下擋不住萊豬進口以及準備迎接核食的無奈,一股腦的縱情於喧囂,連活春宮也無碼演出,如此失序的宣洩,神明也悲憫

維持傳統文化與宗教信仰,是人民的權利如何讓多元族群的活動平衡共存,是政府的角色。但若是被某些只圖選票而蹭熱參拜的政客持香裊繞綁架的神明,應該是最百般無奈的吧。











蔡政府強關中天 歷史不會忘記


2020-12-08 04:02  聯合報 /   孔令信/銘傳大學新聞系主任(台北市)
中天新聞台針對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不予換照決議聲請假處分,台北高等行政法院昨天裁定駁回,可抗告。報系資料照片
季青漫畫


在國內的新聞史上會記上二○二○年十一月十八日中天電視台被NCC 駁回換照申請,同年十二月七日被台北高等行政法院駁回中天假處分聲請。背後的理由就是蔡政府讓政治超越一切

北高行的判決四大理由有「原處分並未對聲請人造成重大損害或急迫危險」,認定是中天還有其他台,所以不至於影響員工生計與電視台運作。法官同 NCC 的委員一樣對於電視媒體生態與運作完全不了解,中天五十二台之所以收視率高,就是新聞專業與監督政府各項政策而受到民眾的青睞,收視率換來的廣告與相關活動,這不是中天其他台可以取代的。

至於北高行以本院考量新聞媒體屬於全體國民之公共資源即社會公器」,媒體是社會公器,也有市場機制,前者對應於監督政府與政策,行使第四權後者與其他電視台競爭而有商業利益,足以供應員工養家活口與未來發展。北高行以為中天如同其他綠媒一樣可以接受到蔡政府的業配,卻不知中天需要靠自己打天下。

還有 NCC 與北高行都認為新聞應受到國家監督,所以中天應接受 NCC 的監督與裁決,顯示 NCC 委員與北高行的法官們對於新聞產製與專業倫理不了解,新聞最大的自律是來自媒體本身,這樣的自律如果是要由國家來監督的話,那根本就是他律,讓所有媒體都淪為國家工具,屆時還需要媒體來監督政府嗎

胡適曾寫過寧鳴而死,不默而生」,媒體被噤聲是民主國家的恥辱,中天不是一個十全十美的電視台,不過,她被蔡政府關台,十二月十二日起五十二頻道將空頻,但是中天監督蔡政府的聲音與影像將會在網路上持續發聲!新聞史怎麼會忘掉民國 109 年(二○二○)蔡政府關中天的黯黑一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