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19日 星期一

經濟/再讀蔡總統就職演說 看見台灣矛盾

.聯合報社論..蔡政府不可不知美國外交戰略已變
.聯合報黑白集.1020號囚犯的奇蹟
.經濟日報社論.再讀蔡總統就職演說 看見台灣矛盾










經濟/再讀蔡總統就職演說 看見台灣矛盾


2017-06-19 02:09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行政院推出花費將近兆元的「前瞻建設」,遭到各界種種質疑,包括浪費、不符需要、沒有效益、無助於經濟等批評不曾斷過,加上近日水災、蘇花公路中斷的考驗,檢討之聲更加強烈。蔡總統情急而下令行政院長及各部會首長統統下鄉宣傳,自己也展開視察行程,反而引來更多不分藍綠,甚至國際商會的批評聲浪。但她仍然執意要立法院的民進黨團一口氣開三次臨時會,優先處理前瞻條例和年金改革法案,又招致「平日不會、臨時才會」的揶揄。
面對排山倒海的負評,總統府還是以官樣文章回應,說前瞻建設是因應國家整體升級轉型,攸關國民生活品質提升,為當前發展急需;行政院發言人也說前瞻建設去年就開始草擬,沒有急就章或時間太短的情況。
那就回頭看看去年520的蔡總統就職演說吧!整篇講稿6,000字裡,她提到要做五件大事:經濟結構轉型、社會公平正義、社會安全網、區域和平穩定及兩岸關係,其中並無「前瞻建設」這些字眼,證明前瞻建設根本就是去年底的急就章,是為了拉拔民調才冒出來的計畫。
再檢視演說內容,更見蔡政府的言行之間矛盾百出。一邊說「我們國家的財政並不樂觀」,一邊卻打算舉債數千億元興建可能淪為蚊子設施的建設,更重要的長照2.0卻依賴遺產贈與稅和菸稅等不穩定的機會稅;才講「我們的年金制度,如果不改就會破產」,大聲地把改革的名義掛在嘴上,卻不敢處理會最早破產的勞保,只對選票較少的軍公教開刀;又說「僵化的教育制度逐漸與社會脈動脫節」,卻花費巨資於硬體建設,捨不得花錢投入提升人力素質和生產力,讓產學繼續脫節;既說「能源與資源十分有限,經濟缺乏動能,亟需新的經濟發展模式」,前瞻建設全非解決產業缺水、缺電、缺地、缺人、缺工等投資環境惡化的問題,減法式的年金改革更是戕害經濟動能。
蔡總統說人口急速老化,長照體系卻未健全;出生率持續低落,完善的托育制度遙遙無期,卻把人民的血汗錢放在和長照無關的建設上,也沒有對應八年之後更嚴重的少子老化的人口情境,哪有「前瞻」可言?年金改革不就是增加長照負擔,衝擊出生率,反噬年金財務?急著讓同婚法案上路,可以提高人口出生率嗎?既說環境汙染嚴重,食安問題困擾家庭,貧富差距嚴重,社會安全網很多破洞,卻沒有看到政府把資源放在解決食安、社會救助上面;只因為非核又怕缺電,反而多用火力發電製造更多空氣汙染和溫室氣體排放,請問如何提升她念茲在茲的國民生活品質?
蔡總統還強調「年輕人處於低薪,人生動彈不得,對未來充滿無奈與茫然」,我們不禁想請教,前瞻建設有哪一分文是有助於年輕人擺脫低薪的困境?產業外移既然是低薪的肇因之一,則南向政策豈不是讓低薪更低?前瞻建設大肆舉債,不是淪為浪費,就是債留子孫,又如何許以青年不會無奈與茫然的未來?難怪年輕人不支持前瞻建設,幾次民調也反映年輕人對蔡政府拚經濟能力和決心的失望。
因此,我們懇切地呼籲完全執政的蔡政府,請再回頭仔細閱讀去年的就職演說,咀嚼反思自己許下的政治承諾和選舉支票,再對照目前的所作所為,是不是本末倒置,緩急失序?最急著上路的年金改革是否缺乏「前瞻」?前瞻建設是否陷入「沾錢才是拚經濟」的落後思維?何不把人民的血汗錢用在更有效益、真正前瞻的方面,改善投資環境、提升人力素質、優化生活品質、提高國民所得等民生經濟上呢?

聯合/1020號囚犯的奇蹟


2017-06-19 02:10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前總統陳水扁手寫信,抗議凡離住居所必須申請和增加其他醫療中心診斷。圖/高市議員陳政聞提供



一年半前,眾扁友們力拚讓陳水扁保外就醫,其中發聲最力的,就是所謂「醫界的專業判斷」,當時醫療小組的成員說,阿扁的腦病變引發口吃、手抖、漏尿、失智等症狀,「藥石罔效」。醫師們說,沒人敢打包票病情能改善,「除非奇蹟出現!」
但奇蹟還是出現了。一年半後,陳水扁因趴趴走遭中監「示警」,他洋洋灑灑寫了滿紙憤慨指控蔡政府「違法違憲、無法無天」,寫到激動處,連「逼我走向死諫」的狠話都撂出。這紙帶有扁強烈個人傾斜風格的親筆信,筆力遒勁,力透紙背,不輸他青壯時。
更讓人欽佩的,是扁的選擇性記憶。他謹而慎之地避談因貪汙入獄服刑的起因,以及目前仍是中監編號一○二○受刑人的身分。扁醫和綠委也亦步亦趨配合,說他形同遭到「軟禁」,渾然忘了他就是一個犯人。
猶有甚者,扁指馬政府同意他保外醫治,蔡政府卻把他廿四小時監禁在家。這等大內高手級的「拉馬打蔡」鬥爭手法,不要說腦病變患者,試問正常人又有幾人能夠?
猶記陳水扁保外就醫後首度到高雄長庚看診,院方表示扁因腦病變才會手指抖動,「每秒可抖六至八次,非一般人力所能為」。此刻,我們想就教全國腦神經醫師:被宣告藥石罔效、手指失控發抖的腦病變患者,短短一年,能寫出此等老辣工整的書信嗎?
除了說編號一○二○囚犯身上已出現了醫學奇蹟,只怕找不出更好的解釋了。


聯合/蔡政府不可不知美國外交戰略已變


2017-06-19 02:10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台巴斷交,蔡英文總統日前表示,「作為台灣人的總統,我會把所有的壓力扛起來」。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漫畫 波波



台巴斷交,蔡總統指責北京操弄「一中」,打壓台灣的國際生存空間,並揚言政府將重新評估兩岸情勢。其實,更值得注意的是美國立場的變化。巴拿馬外交轉向,形同中國勢力直搗美國後院;其間,我方曾試圖透過美國設法斡旋,但不知美國是輕忽或協調不力,竟然阻擋不住。當形勢的變化已遠超乎我國的掌握,這就是一個嚴重的外交警訊。
對台巴斷交,美國國務院的第一反應是敦促兩岸進行有效對話,其後又追加一句「反對任何一方片面改變台海現狀」,至於反對的對象則指述不明。蔡英文將改變現狀的責任推給北京,接連兩天批評北京的做法「衝擊兩岸穩定現狀」、「片面改變台海現狀」。這些話,既是指責北京,也在向美國告狀。
美國的立場,殊堪玩味。國務卿提勒森在國會被問到此事時,除重申美方的「一中政策」,也聲稱信守《台灣關係法》,並表示美中正在討論今後五十年的雙邊關係,台灣則是這項討論的一部分。他強調,問題在於,「一中政策」能否在未來五十年延續?
提勒森的說法,耐人尋味。在獨派而言,提勒森的談話似可解讀成台灣未來將可不受「一中」桎梏,而大感鼓舞。但外交實務界的解讀則大不相同,不少人擔心,此說意味台灣將成美中雙邊關係架構的一部分,未來將形同「美中共管台灣」,我國處境將更受侷限。無論如何,當美中正在討論雙邊關係,即表示台灣只是處於「被安排」的地位,獨派在高興什麼,實令人不解。
提勒森上任後,曾數度提到正在討論未來五十年的美中關係。三月提勒森訪問北京為「川習會」鋪路,在會晤習近平時就表示,「中美需要一次新的對話來界定兩國未來五十年的關係」。四月「川習會」後新建立了美中高層對話的四個機制,包括六月的外交安全對話與七月的全面經濟對話;提勒森在五月說,這是界定未來半世紀美中關係走向的好機會。在各方關注「一中政策」是否延續時,台灣更不能忽略其中的趨勢與變數。
在「川習會」後不到一個月,中國大陸就端出經貿合作的百日計畫,成為川普政府重新定義美中貿易關係的重要一步,也讓川普先前指控大陸操縱匯率等問題均按下不表。其後,美國更派出代表,出席先前拒絕參加的北京「一帶一路」國際合作峰會。
相對而言,當蔡英文稱外交戰略將寄希望於「價值同盟」時,提勒森五月說明美國外交政策,即稱美國不再堅持自由、人權等價值作為與外國合作的條件,而是優先尋求美國安全和經濟利益。當蔡政府堅持「親美日抗中」的國安戰略時,提勒森則說,在美中關係的討論中,台灣和北韓、大陸南海造島都是重要因素。換言之,台灣只是美中多元關係之一部分,美國可能將之當成籌碼,卻不會讓它成為不可控的變數。
在區域經濟上,美國退出TPP;在區域安全上,美國拿北韓沒轍;這兩者都凸顯中國大陸的角色吃重。尤其在北韓問題上,提勒森不諱言要倚重中國大陸以為測試。換言之,現階段美中關係,相當程度繫於大陸如何解決北韓問題;其中,並無台灣的角色,我們更要警惕被邊緣化與籌碼化的可能。綠營最近頻傳改名、制憲、公投的聲音,更要備戰聯合國大會,陸委會則要嚴審大陸官員來台。然而,民粹主張或報復措施只能洩憤,若玩得太過火,後果將更難收拾。
川普上任前,曾在「川蔡通話」後質疑一中政策,但他很快就回歸美國傳統立場。但是,當川普因內部爭議纏身而自顧不暇,且國際形勢已不斷出現位移,蔡政府卻還停留在大選前的戰略思維,以及川普隨口輕諾的振奮中,而不知隨時調整,這當然是危險的。看到美、日近期的外交戰略變化,蔡政府能不變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