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19日 星期四

經濟/公司法翻修 別暴衝

.聯合報社論..用壞事成就好事,錯亂的施政邏輯
.聯合報黑白集.請先約談段宜康
.經濟日報社論.公司法翻修 別暴衝







經濟/公司法翻修 別暴衝


2017-01-18 23:49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公司法」修法,會計師公會建議應漸進式修法,不要一步到位。 聯合報資料照片


公司法全盤修正委員會提出公司法全盤修正案,不僅大幅翻轉公司法的走向,修法程序也異於往常,因此引發莫大爭議。公司法全盤修正超過200條,連動證券交易法與相關法規也要跟著修改,進而影響到所有公開發行、非公開行公司與各個企業型態,牽涉層面可說史上最大也最複雜。若真的如此翻轉式修法,如何讓受影響企業瞭解與遵守,且能順利執行,事關重大,我們呼籲政府要深思熟慮。
公司法全盤修正委員會是民間發動的,在十個月討論過程中,參與人士的確辛苦,但是其所提出的修法建議僅能做為政府行政體系的參考,還是要由行政體系擔負責任。公司法的主管機關是經濟部,經濟部是否同意如此爭議甚大的修正案?公司法全盤修正草案提到政府部門來,經濟部就要基於主管機關的立場,以台灣整體環境、受影響企業和所有利害關係人的角度,重新審視修法的必要性、合理性,按該有的修法程序進行,負起主管機關的責任。
雖然經濟部商業司有派人參加公司法全盤修正委員會,但是畢竟修法程序是要由經濟部提案到行政院,再送到立法院審議,因此,我們要求經濟部要依職權提出修法建議與版本。還有,此次公司法全盤修正委員會的版本會影響證券交易法與相關法規,經濟部也有必要邀集金管會與相關部會討論,再提出定案的行政部門版本。這部有經濟憲法之稱的公司法,對台灣企業界與產業環境的影響之大,在修法程序上,絕不能輕忽。
根據報載,本週五行政院長林全要聽取公司法全盤修正委員會的報告,結果傳出金管會對於影響公開發行公司的法規修正,例如:允許董事選舉採全額連記法,表達反對的立場同時,對於強制公開發行公司設立審計委員會,目前證券交易法已經有分階段實施的規定,公司法修正案實不需有不同的規範再者,公司法全盤修正案要刪除有關公開發行公司之董事以股份設定質權超過選任所持有之股份數額二分之一時,其超過之股份不得行使表決權,金管會也有不同意見。
由於爭議仍多,不應直接在行政院層級拍板,我們建議政府對於公司法修正案,一定要嚴謹評估。首先要評估本次修法目的何在?公司法全盤修正委員會認為目前台灣經濟、社會面臨重大挑戰,對於催生產業轉型有強烈需求,而目前公司法制停滯不前,造成發展障礙,因此要進行全盤修正。然而,我們要問的是,台灣產業轉型升級困難關鍵何在?公司法的老舊規定是障礙所在嗎?大修後是否產生更大負作用?
其次,現階段公司法全盤修正案涉及公開發行公司的部分,因為影響數百萬股東權益,實不宜在短時間內草率修正;此部分必須結合金管會、證券交易所、櫃檯買賣中心、上市櫃公司相關代表討論。再者,就未公開發行公司部分,例如董事會選任方式、建議設立獨立董事、董事分期改選等方面,似乎沒有修正的必要與實益。例如:未公開發行公司股東少 、股權很集中,建議設立獨立董事的用處有多大?為何要允許董事分期改選?這類議題無需現在討論。
另外,有關刪除關係企業專章、取消資本額驗資、股份無面額發行、認股權證及勞務入股等,外界也有不同意見,經濟部也要審慎評估。綜言之,本次公司法全盤修正案有關公司治理的部分最具爭議、修法建議也是最複雜之處,實應該深思熟慮、謹慎為之。
本次公司法全盤修正,看起來好像是在追求歷史定位,又好像是蔡總統交辦任務,但經濟部可不要重蹈勞動部一例一休修法爭議的覆轍,否則如此暴衝式的修法,不僅未促進經濟發展,而受到最大傷害的還是企業、產業與股東權益

聯合/請先約談段宜康


2017-01-18 23:49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民進黨立委段宜康。聯合報系資料照片,記者周佑政/攝影



年金國是會議三遷其地,最後改在總統府舉行。網路傳言,執政黨將在總統府前「放機槍」,且「不排除開槍」對付示威者。對此,總統府譴責造謠者製造對立,並揚言將予究責。
如果是故意散布謠言、挑動仇恨,當然應該譴責。但是,環顧形勢,政府首先應約談的人,是綠委段宜康。
段宜康最近在臉書上頻頻對年改示威者惡言相向,批評抗議者的行為「讓人厭惡」,宣稱「包圍越多次,砍得更凶」,還把年改形容為一場「寸土不讓的戰爭」。這些言論,哪句不是在製造對立與仇恨?既然年金改革是一場「戰爭」,軍公教當然只能奮勇抵抗;你「寸土不讓」,我難道能「束手就擒」
網路之所以會出現總統府「機槍對付示威者」的傳言,究其脈絡,並非純然無的放矢。那天稍早,國安部門宣稱將提升總統府的維安,加裝格鬥式避火罩、紅外線瞄準器等高級裝備被問到如果有卡車衝撞總統府,將領答稱:「二話不說,立刻開槍反制。」
也因此,同日稍晚總統府旋即宣布年金國是會議移師府內召開時,相關訊息在短短時間內交錯發酵,民眾才會得到總統府將重兵戒備對付示威群眾的印象。但溯其因果,能怪他們嗎?
軍公教為爭取年金權益而抗爭,這是人民自力救濟的權利。段宜康身為立委,卻把改革形容為「戰爭」,還嗆「包圍愈多砍愈多」。如果說恫嚇及煽動仇恨要究責,得先從他辦起

聯合/用壞事成就好事,錯亂的施政邏輯


2017-01-18 23:49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長照人力現況與困境─兼論一例一休對長照人力衝擊」公聽會昨天在立法院舉行,針對一例一休對於長照人力的影響進行討論。記者高彬原/攝影 高彬原

立法院臨時會通過《長照服務法》修法,將以提高菸稅、遺贈稅的方式,來挹注長照財源衛福部估計,六月若能完成菸酒稅法的修法,今年就可收到超過一百三十億元的收入,對長照將不無小補。且不論衛福部的算盤打得夠不夠精,但以菸捐挹注長照財源,已讓政府陷於政策手段與目的矛盾的處境。
因應人口高齡化,政府擴大推動長照制度本是應然之事;但如何幫長照找到穩定的經費來源,是政府最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據統計,長照2.0上路,第一年即需要三百億元的資金;隨著老年人口比率增加,此數還將繼續攀升。若「菸稅」一年可挹注上百億,從財務上看,確實頗有助益。
問題是,吸菸對健康的危害眾所周知也因此,世界各國無不用盡手段抑制人民吸菸的欲望無論提高菸捐、菸稅,或者禁止在公共場合吸食、在菸品上加註警語等,無非都要藉此降低吸菸人口、增進國民健康。一個負責任的政府面對菸害防制的課題,原應將「降低吸菸人口」當成施政目標,而不是把腦筋動到「菸捐」頭上,想要人民抽菸的「菸捐」當作自己的政策經費來源。
長照2.0需要有穩定的財源,才可能提供穩健的服務從目前的規畫看,菸捐顯然是政府倚賴最深的財源之一;那麼,政府未來還要不要想方設法降低吸菸人口?萬一吸菸人口降低,則長照經費來源減少,長照計畫是不是要跟著縮水?無論何者,目前「長照靠菸捐」的政策,手段與目的明顯相互悖離;靠著「危害一群國民的健康,來維護另一群不健康的國民」,邏輯矛盾至極。
「吸菸救長照」是政府施政邏輯上的嚴重錯亂,但政府最近的施政矛盾,並不只這樁。據報導,蔡英文政府最近打算與日本合作,大力發展「氫能」。蔡總統則表明,「氫能是能源轉型的戰略選項」,甚至已經擇定以高雄作為氫能工業發展的基地。問題是,發展氫能,也存在「用壞事成就好事」的邏輯錯亂問題。
發展氫能的目的,主要是為了環保,因為燃燒氫氣並不會排放廢氣但由於自然界並沒有氫礦,要取得氫能,途徑有二:一是石化燃料在工業生產過程中的「副產品」,二是電解後者需要耗費大量能源,在經濟面上幾乎不可能;因此,只能從石化工業中找尋答案,這正是蔡政府想把「氫能工業」放在石化業重鎮高雄的主要原因。
氫能的擁護者認為,在石化業生產的過程中,氫氣幾乎不需要任何成本即可取得若能妥善儲存運用,則既能符合環保又一本萬利問題是,民進黨向來指控石化業是汙染產業,不論是高雄五輕或胎死腹中的國光石化案中,都可見民進黨大力反對的身影。如今為了發展「氫能」,蔡政府卻要讓石化產業維持一定的量能,甚至更加擴大,豈非自相矛盾?
更進一步說,假如未來氫能產業真的在台灣生根,甚至成為台灣「穩定的能源選項之一」、「重要的出口產品」,那麼,為了維繫氫氣的生產,勢必也要繼續維持石化產業的運作。這不會與民進黨口口聲聲宣稱的「環保」、「能源多元化」相違背嗎?根據報導,日本希望台灣成為其氫氣進口國;這樣的合作,究竟是「兩利」,還是日本「以鄰為壑」,把汙染留給台灣,乾淨的氫能源供他利用
在剛剛通過的新《電業法》,已將二○二五「非核家園」目標正式入法至於蔡政府要以什麼能源取代核能作為基載電力,恐怕必須冒著缺電、限電、高電價、乃至更汙染的火力,才可能達成。這又是一例。
長照政策和能源政策,都凸顯了政府「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淺碟政策徒有美麗的口號,實踐路徑卻反其道而行。這樣的政策規畫,恐怕很難經得起時間考驗,甚至可能帶來更大的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