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26日 星期六

聯合筆記/如果川普的美國製造成功了

.停航前 興航積極求援了嗎?
.「有限」公司 被迫了斷「有限」責任
.消滅國民黨 民進黨請三思
.想特赦扁 先搞定自己人
.聯合筆記/如果川普的美國製造成功了
.減碳第1箭 滅了「怠速」紅燈
.義修憲公投 牽動歐盟未來
.「青空」種下的文創種籽
.宋楚瑜與習近平 見面多久不是重點








聯合筆記/如果川普的美國製造成功了


2016-11-26 03:40 聯合報  黃昭勇

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與蘋果公司執行長庫克會面,直接了當提出讓iPhone回美國製造的要求。這讓台灣在內的亞洲供應鏈製造商感受到壓力,美國當地的產業分析師則從供應鏈斷鏈的角度出發,認為這件事根本不會發生。
分析傳統的生產要素,可概分為土地、勞動與資本三大類。強盛數十年的美國,不僅在美國聯準會的寬鬆貨幣(QE)下,創造出充沛的資金環境,在矽谷等創投業者帶動下,支持新創的風險資金也不虞匱乏;土地空間或許不是特別寬裕,但舊產業淘汰過後,空出來的土地與原先就還沒投入開發的區域,也足以供應廠商所需。
回歸美國製造,最難解決的是適合與充足的勞動力問題。從日本崛起,到台灣、南韓竄起,與近十多年中國崛起,製造在亞洲幾乎已是全球貿易分工的最佳模式
亞洲製造(或者更精確的說中國製造)伴隨的定價模式,讓美國消費者享受到中國生產的低價商品。中國定價(China Price)不僅將原本美國的製造能量打入谷底,也讓美國甚至全球消費市場往低價與高價的微笑曲線兩端移動。
這代表的是,消費市場已經不再單純由供應大廠主導,任何一家企業都必須要面對兩個極端消費者族群的檢視,不走價格激戰的紅海市場,就得走高度客製化的高價市場
過去,客製化就代表著需要由具備經驗的勞工組成的高彈性生產線,以及相對不容易全自動化的設計。然而,工業四.○讓全自動化與客製化成為可能。
愛迪達今年開始有自動化機器人生產的鞋子上市,第二座機器人製鞋工廠正是打算要蓋在美國的亞特蘭大;NIKE推出可以選擇鞋面、鞋底、不同尺寸的客製化服務,很快也會導入自動化生產線。
川普的美國製造,如果成功促使庫克將生產線搬回美國,可以想像的是,在美國的iPhone生產線,除了是亞洲代工廠的配合轉移,更可能會是機器人工廠的全新型態。
一旦川普美國製造迫使企業導入機器人工廠的時程加速,勞動力在生產要素中的地域限制,很可能被打破;亞洲製造的國際比較利益優勢也將隨之改變。
台灣等亞洲代工廠,與其算命式的去預測iPhone美國製會不會成真,不如趕快想想,該如何重新定位在供應鏈上的角色。尤其,是機器人工廠新時代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