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23日 星期二

蘇益仁/台灣生醫產業何去何從

名人堂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30&page=1#ph  

◆  蘇益仁/台灣生醫產業何去何從
◆  嚴震生/川普孤立主義的歷史傳統





蘇益仁/台灣生醫產業何去何從


2024-04-23 04:42  聯合報/ 蘇益仁(作者為南台科技大學講座教授、國衛院名譽研究員)


新政府團隊已經逐漸就緒,很多人特別關心台灣下階段創新及經濟產業發展。在經濟產業方面,台灣在資訊科技方面經過台積電等四十多年的努力,終於領先全球,成為護國神山。但在二、三十年前政府提出兩兆雙星另一生技產業,至今進步有限,除了藥華藥已進軍國際外,台灣生醫產業仍處在學名藥及低階醫材階段。雖然資訊及生醫產業性質差異甚大,尤其在專業、人才、資金、開發期程及國際競爭力等不能相比,但在政策上仍有可以改善的空間。近日一些生技醫藥產業人士共同表示,希望政府能在資訊產業外,提升生醫產業發展

國科會在卅年來,每年投入數百億預算在生技醫藥研發,但在新藥上能夠進入臨床試驗的案件十分有限。除上述原因外,大家認為國科會的計畫預算太少,雨露均霑,很難進行創新研發。由基礎研究進入產業發展必須經歷藥理功效藥物製造製劑開發藥物動力學毒理安全動物實驗等多項研究,方能達到成藥目標而進入下一階段的臨床試驗

民國一○五年(二○一六年)陳良基部長價創計畫首度以產業發展為主軸,提高計畫的預算由兩千萬元到六千萬元,成為台灣生技產業的轉型階段,目前已有六個計畫進入臨床試驗。但實施四年後,目前改為萌芽計畫拔尖計畫,預算已大幅減少為八百萬元及一千六百萬元上限。未來發展如何有待觀察,但複雜的臨床前實驗牽涉多項專業,需各方資源接力,非學者及新創公司以有限資金可單打獨鬥完成。

台灣生醫產業定位究竟在學韓國以代工為主體,或學以色列以創新為政策,一直是國內生技業談論話題。台灣生醫產業在過去卅年有大量人才服務於國際大藥廠,這些人才都是各領域的專家,是台灣生醫國際化重要資產。最近,前台灣神隆總經理馬海怡博士創設一個 TIDTaiwan Innovative Drug Development)平台,目前已有近二百位國內外產業及大藥廠的各方面專家參與,他們都有數種藥物開發實際經驗,這與台灣過去以學者主導生技產業發展不同。因此,希望政府能與 TID 平台成員互動,提出一個可行的台灣生醫產業發展國際化藍圖

台灣在經過民國六十九年(一九八○年)代的藥廠 GMP 標準化,由八百多家藥廠整併成目前的一五○家左右,是國內藥品品質改善重要階段。但目前大多數藥廠都主要生產學名藥,在健保藥價管制下,利潤有限,更無多餘資金可以從事新藥研發,也對新藥的小批量臨床試驗用藥生產不具誘因。政府應進行第二階段生醫產業升級政策,鼓勵藥廠進行整併,提升專業人才技術及設備,並予以補助,以執行新藥開發。目前經濟部開發型委託製造CDMO)的鼓勵措施是一個重要起步,但可以更進一步鼓勵新藥補助及獎勵

個人四十多年來在醫學及生技界的產官學中實際參與研發,自創新研究轉譯醫學及目前新藥開發,五年多來幸能在國科會的挹注下,於南台科大完成國際大藥阿茲海默症多重標靶機制新藥進入一期臨床試驗。五年前後累積很多經驗,也見證台灣生醫產業發展困難,但新藥研發非一、二十年期程不為功,只能在正確的方向下,一步步邁向成功。期望新政府團隊能在政策、研發預算、人才、產業體質及法規上強化,早日看到台灣生醫產業國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