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28日 星期三

經濟日報社論/瘦肉精事件凸顯食安配套不足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垃圾 udn ,欠缺 

◆  聯合報社論/國民黨禮讓召委,先問民眾黨是否接得起
◆  聯合報黑白集/回歸司法,讓翻船案善了
◆  經濟日報社論/瘦肉精事件凸顯食安配套不足





經濟日報社論/瘦肉精事件凸顯食安配套不足


2024-02-28 01:58  經濟日報/ 社論
食藥署、台中市食安處實驗室年前複驗同一包的國產台糖冷凍安心豚梅花肉片,都檢出含有不得檢出的瘦肉精西布特羅。圖/台中市食安處提供


在春節前發生台中檢驗出肉品含瘦肉精「西布特羅」事件,迄今仍未完全平息,其中涉及到中央與地方政府,對於檢驗瘦肉精的認知差距,以及後續處理方式歧見。無論未來發展趨勢為何,經由此次事件強化食品安全制度,才是務實的做法。

保障人民健康食品安全目的,所以只要有任何危及食安的事件,都必須以最快速度及最高標準來處理。在事件爆發之初,中央即批評地方政府公布只是「個案」的結果,而引發社會不安。甚至還質疑為何檢驗出過去十幾年均未出現「西布特羅」的罕見成份?更指出不排除可能是「實驗室汙染」的人為操作失誤所致。但是該產品由中央與地方再檢驗,結果均存在瘦肉精成分,最終下架也是事實顯見食品的確有汙染。特別是瘦肉精項目多樣,此次檢驗出「西布特羅」毒性高,直接危害人民健康,各國是全面禁用,確實存在安全疑慮,中央立場顯然與民意有落差。

之後朝野又爭論行政院長是否需要去國會進行專案報告,而在最終報告特別強調單一檢體問題,而非系統性事件,所以不但食品安全無虞,蔡政府的食安政策更勝於馬政府。

然而人民所在意的,並非刻意去比較兩任政府的政績,而是是否可以「食無不安」?由此次瘦肉精事件,顯然離目標仍有很大距離。

由事件爆發後延宕多日後,政府才公布報告,並不符合社會期待。另外在報告又認為地方政府過於躁進,而逕行公告結果;但地方政府則認為「西布特羅」毒性非常強,基於維護人民健康的理由,必須第一時間公布,而讓人民可以預防,雙方迄今仍無共識

中央與地方的歧異,顯示目前國內對於食安問題調查程序及事後處理機制,仍有不足而有待檢討。但諷刺的是此報告「檢討」過去馬政府的力道,遠遠高於如何精進改善現有食安機制

瘦肉精在台灣本身即是高度敏感的話題。台灣在民國一O九年(2020年)公投,支持開放含有瘦肉精「萊克多巴胺」的美豬進口。政府宣稱少量「萊克多巴胺」對人體無害,做為支持美豬進口的理由,但另一方面,又以維護健康因素為理由,禁止萊豬進入校園及軍營的矛盾現象,所以迄今國人仍十分排斥食用萊豬。

當時政府承諾會做好產品標示及源頭管理,有效掌握含瘦肉精進口豬肉去向。但自民國一一O年(2021年)開放迄今,瘦肉精進口豬肉去向不明的傳聞從未停止,除了食安考慮外,拿人民健康換取美國支持台灣加入國際組織,但美國仍未兌現的質疑一直存在。

在台灣全面禁用瘦肉精,卻開放萊豬進口,形成對外國產品較為優惠,「超國民待遇」的特有雙軌規範。政府的說法是可以有效區分本土豬及進口豬,方能凸顯本土豬價值,但是由於把關不嚴,查核工作並未落實,進口豬混入本土豬事件時有所聞,反而減損本土豬的價值。

由近年來瘦肉精的一系列事件,強化台灣的食安系統刻不容緩。首先在邊境管理上,除了杜絕外國產品申報不實,以「洗產地」方式進口外;相關檢驗機制也需到位。而在國內則必須有效杜絕不肖業者竄改產地標示,魚目混珠的亂象。

其次在原產地認定上,也需符合國際趨勢。在去年為解決蛋荒而進口國外蛋,目前蛋荒雖已不存在,但在進口蛋加工後產品認定問題,仍存有不小的爭議。

由開放美國萊豬、日本核災區食品,以及加拿大全齡牛肉進口,政府一貫說法必須與國際接軌,才有助於台灣的國際參與。但國內的相關食安措施顯然並未到位,此次瘦肉精事件,再度暴露國內食安配套措施及執行能量之不足,只好寄望新政府改善了。













聯合報黑白集/回歸司法,讓翻船案善了


2024-02-28 02:01  聯合報/ 黑白集
陸籍漁船在金廈海域翻覆造成2名漁民死亡。圖/金門海巡隊提供


大陸快艇翻船事件愈演愈烈,我方拉高談判層級,卻八度破局。與此同時,陸方在金馬海域執法常態化海警、海監、漁政全出動。談判觸礁關鍵,在缺乏錄影真相和互信;但兩岸雖對話中斷,還有共打犯罪司法機制。官員成事不足,不如讓雙方司法人員或公正第三方協同,重新鑑定案發現場及死因,以真相為基礎就事論事。

卅四年前兩度發生「閩平漁事件」,兩岸尚無司法合作機制,但陸方同意我監委登陸查案。第二次事件,我行政院還邀請國際紅十字會派員協查。最後結果,兩岸雖未盡滿意,但至少平息爭端。

兩岸司法互助協議特殊案件留有合作空間。海巡查緝過程造成船隻碰撞翻覆傷亡,我方拿不出證據以昭公信,即應考慮讓對岸司法或專家參與,或邀公正第三方加入,鞏固公信力。如此,談判就不致卡在真相不明各執己見。若對岸仍藉事生事,我方也不致理虧。

歷來將主權爭議放上兩岸談判桌,就是宣示立場重於達成共識。翻船事件若用這種戰術應對,恐怕只能讓蔡總統下台時保住辣台妹形象,卻守不住國家實質利益

如果我方公權力無法在金馬海域伸張,澎湖海域也難偏安。蔡總統真要留下這種「政治負債遺產」?凱撒與上帝並非不能共存;兩岸主事者權衡得失,應讓政治歸政治,司法歸司法。















聯合報社論/國民黨禮讓召委,先問民眾黨是否接得起


2024-02-28 06:04  聯合報/ 社論
國民黨立法院黨團連3天在花蓮舉行共識營,國民黨主席朱立倫與國民黨團幹部在台上與在場立委敬酒。記者張睿廷/攝影


國民黨在花蓮舉辦三天共識營,隨即傳出該黨有意禮讓一席召委給民眾黨,以換取藍白未來合作。消息一出,基層支持者的憤怒爆表,有人更揚言退黨。民眾黨團總召黃國昌則說,該黨從未要求國民黨禮讓召委,認為「改革比位子重要」;他並宣稱,自己民國一一五年(二○二六年)二月將辭立委參選新北市長。

事情演變至此,藍營善意換得一盆冷水,可謂尷尬至極。從大選前柯文哲推翻六項共識導致藍白合破局,到民眾黨利用立法院長選舉「面試」玩弄藍綠,一般民眾都看出白營不是一個能談合作的對象,唯獨國民黨還在自討沒趣。這樣的「合作妄想症」,無論是大選失利的「創傷症候群」使然,或是長袖善舞的總召傅崐萁之個人機巧,都有欠考量,是在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

首先,美其名曰「禮讓」,實則為換取對方合作,在某種程度上就是利益交換。不論民眾黨是否接受,在民眾看來,就是充滿算計,絕非政黨問政光明大道。其次,國民黨要禮讓,還得看民眾黨立委是否有能力承接召委的重擔;否則,禮讓之後對方演出失職,甚至不斷喪失對民進黨的制衡作用,兩黨有何顏面面對選民?

現實條件擺在眼前:民眾黨八席立委每人各參加一個委員會,其中唯有黃國昌當過立委,其餘七人都是白紙一張。連立院議事規則都不熟悉的新手,如果藍營卻硬要讓對方出任召委,不怕他演出脫軌嗎?就個別委員會而言,黃國昌參加的是司法委員會,這個委員會法案相對吃重;但是,藍營已經表明不會在司法委員會禮讓。那麼退而求其次,國民黨若選擇把財政委員會禮讓給黃珊珊,藍軍立委投得下去嗎?

財委會的功能,是監督民進黨是否揮霍公帑、浮編預算的重砲基地。國民黨這次在財委會中,有擔任過七、八屆的資深立委賴士葆和羅明才;若把召委禮讓給初進國會的黃珊珊,豈不等於自廢武功?何況,黃珊珊的政治立場變化莫測忽橘忽白忽綠,甚至有明顯的「厭藍傾向。要求藍委把票投給仇恨值最高的黃珊珊,根本就是在打擊內部士氣;何況,能奢想換得白營未來在法案的合作嗎?這種「投資」手法,根本是請鬼拿藥單,既短線又盲目!

追根究柢,用「讓召委」來換取未來合作,是一種天真政治幻想。國民黨想要的,是一種廣泛結盟關係;但民眾黨追求的,則是自己未來更壯大的機會,藍軍的禮讓只是它的一顆墊腳石。這顆墊腳石,或許會換得一次白營回報,但絕不可能是廣泛的合作。畢竟,在藍綠白三雄爭鋒時代,不論是地方或中央層次的選舉,國民黨和民眾黨處於競爭關係機會居多。以柯文哲之工於算計,在實際政治攻防上,他不會把任何能使民眾黨發光的機會作球給國民黨,這是國民黨中央和黨團必須認清現實

簡單地說,國民黨要尋求民眾黨的支持,最好的辦法就是立委積極結合專家和民意,提出福國利民的法案。只要法案的價值正當、方向正確、思慮周全,民眾黨自然難以抗拒,必須和藍營站在同一陣線。換個角度看,如果民眾黨提出具真知灼見立法建議,國民黨也應該不問黨派之別給予支持。藍白兩黨用這樣的模式進行合作,絕對比挖空心思這裡讓一點、那裡退一步更能締造雙贏同時也贏得人心

如徐巧芯所言,國民黨若要禮讓一席召委,最佳的對象是配合國民黨團運作多年的無黨籍立委高金素梅。她問政鏗鏘進退有度,比黃珊珊好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