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7日 星期日

經濟日報社論/調漲基本工資要求補貼 合理嗎?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

◆  經濟日報社論/Fed政策錯誤 美國經濟風險升高
◆  聯合報黑白集/北京認證的台獨勳章
◆  聯合報社論/蔡政府退步反民主,人民用公投來彌補







經濟日報社論/調漲基本工資要求補貼 合理嗎?


2021-11-06 00:00  經濟日報 /   經濟日報社論
經濟部、勞動部研擬基本工資薪資補貼方案,減緩調漲對企業造成負擔,圖為適用補助方案之一的補習班。記者胡經周/攝影



今年基本工資調高 5.21%,各方都大致表示可以接受,讓經濟成長的果實分享勞工。只是,在調高的決策之前,全國商業總會要求政府要有補貼配套,而政府居然也接受了,近日將就補貼細節和業界進一步協商。我們認為,社會資源不宜拿來補貼基本工資調升;而未來基本工資的調整,也應該有一套新的模式,不宜讓所有產業一體適用。

不知從何時開始,只要政府政策會增加企業成本,就會看到企業界大喊營運困難,必須有「配套措施」。某些政策的確會難以調適而需要配套,但並非所有的政策都需要配套。例如,政府因支出增加而要調高「所得稅」的話,就不宜要求配套補貼,因為那就等於用「減稅」來做配套,邏輯上是矛盾的;但若經濟情況不佳,延後一年半載實施就是可以考慮的配套。

調高基本工資,是會增加企業的邊際成本,但要求補貼並沒有立論基礎。因我國「基本工資」就是國際間的「最低工資」,最低工資是要保障勞工最低的生活水準;特別是在通貨膨脹、價格齊漲的影響下,調高的「實質最低工資」其實非常有限。若因調高最低工資,企業就難以經營的話,表示企業的效能太差,根本就不該在當時的環境下存活,也就是不宜特別關照只會拉低社會生產力的「殭屍企業」,而且先進國家也看不到這種作法。

過去調高基本工資時,出現過「工資補貼」和「延緩實施」兩種配套,這應是本次調漲前業界勇於提出,而政府也援例接受的原因。但惡例一開,未來施政只要增加企業負擔,都可以援例要求補貼,擺在眼前的就是在「淨零碳排」的要求下、很快就會開徵的「碳稅」,屆時難道政府也必須提供補貼?

沒錯,民國 96 年(2007年)調高基本工資,因多年未漲,月薪一次調高1,440元,時薪因計算方式改變,從66元調整為95元。那是在相當特殊的情況下,才提出的配套;但只針對50人以下中小企業,每周工作時數未滿32小時者,每小時補貼10元,期限一年,最後只補貼3,428人,花費684.5萬元。另一次是在民國 101 年(2012年)調整基本工資後,行政院考量景氣不佳暫緩,待經濟成長率連續兩季大於3%、失業率低於4%後再調整,隔年4月達到條件後實施。這次調整時的經濟成長率估計接近6%,疫情紓困也已提供企業大量補貼,已無足夠正當性。

其實,去年調高基本工資後,企業領袖除表示「勉強同意」外,也毫不手軟地表示希望提出配套,例如營所稅調回 17%、未分配盈餘免徵 5%、本外勞基本工資脫鉤等,幸好政府當時沒有頭腦發昏「從善如流」,因為都是獨立事件,不宜混為一談。但這次勞動部卻是好大手筆,反正「就業安定基金」錢多,一出手就是40多億元。但又怕雨露均霑而僧多粥少,於是限投保級距為2.4和2.52萬元者,按員工數每人1,000元定額補貼企業;時薪族則以每月70小時計,每人每月560元,還要求必須今年11和12月業績比去年同期衰退15%者,補助期間限明年1到6月,要由企業主動申請,但商業界仍有意見,有待進一步協商。

這種補貼模式,到最後會是保有完整會計資料的中大型企業才會有、也才值得主動申請;最有需要的微小型企業會被排除,完全違反了所謂補貼配套是要普遍協助企業調適本意。我們建議,若真要配套,應參考民國 101 年(2012年)的「延後實施」模式,「服務業」在連續兩季達到 3% 營業成長後再實施,製造業可以先行。由於台灣產業間發展差異甚大,我們也建議參考外國案例,明年個別列出服務業(含農業)和非服務業的基本工資,調整時也分別予以調整,以避免再出現產業間成長步調不同、基本工資調整困難的尷尬狀況。











聯合報黑白集/關於「民主之死」


2021-11-06 00:00  聯合報 /   聯合報黑白集
民進黨秘書長林錫耀因明年縣市長黨內提名機制挨批「王八蛋」。林錫耀反駁,民進黨從非一言堂,向來依循黨內民主機制。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民進黨通過明年選舉提名條例,除屏東等三地將辦初選外,其餘縣市皆由蔡英文徵召。對於中央「沒收」初選,中常委陳茂松指桑罵槐,罵秘書長林錫耀不要臉」;台灣民意基金會董事長游盈隆則直指蔡英文,說林錫耀只奉命行事,他大嘆「黨內民主已死」。

何止民進黨「黨內民主已死」,在蔡政府的刀俎下,台灣民主早就只剩半條命。光看公投就好了:要收割光環時政府就修法降低門檻,失利時就修法和大選脫鉤;覺得時機不對,就用行政權延期;再不濟,就是對公投結果置之不理。試想,蔡政府濫權修法,即將民間水利會全部收歸國有。這樣的政府,你怎麼和它談民主?

當游盈隆慨嘆「黨內民主已死」時,我們有聽到民進黨其他人發出不平之聲?沒有!全黨都變成沉默的羔羊了,又或者,他們都很滿意這種被閹割狀態。居優勢的民進黨立委當了五年多橡皮圖章,人人也都感覺良好,不是嗎?

這次蔡英文磨刀霍霍下令對四大公投總包抄,不只是衝著國民黨而來,也是對台灣民意毫不留情地殺伐。不要以為她會有什麼不安,政務委員張景森已預告:明年時代力量的議員席次會「消失」,民國 113 年(二○二四年)會被三黨瓜分;原因是,誰教時力宣布要支持三項公投

對黨內都沒在仁慈,何況側翼












聯合報社論/教召被迫延長,會有當頭棒喝效果嗎?


2021-11-06 00:00  聯合報 /   聯合報社論
國防部明年起試行「十四天制」後備教召,將徵召一萬五千餘名後備軍人參與驗證。圖為漢光演習教召進行實彈射擊。圖/陸軍步訓部提供



美中角力,波及台灣;在共機擾台日烈及可能奪取東沙等傳聞下,蔡政府除加強對美武器採購,也決定擴大後備軍人教育召集。國防部宣布明年教召人數將達一萬五千人,由五天加長為十四天,還要新增行軍、野外宿營等訓練科目。此舉,立刻引起「七年級生」不滿,抱怨「疫苗最後打,當兵排第一」。

鬆散已久的教召,驟然加緊時間,對役男、家屬、企業都難免造成不便。俟名單公布,勢必還有一波反彈。但台海局勢緊繃,美方軍事專家直指台灣後備戰力「虛有其表」,向來視年輕選民為鐵票的蔡政府明知此舉不討好,也得硬著頭皮上路。

全台退伍八年內的後備軍人高達七十七萬,第一波可動員數超過卅萬人。但因承平日久,訓練聊備一格;民眾提起教召,許多人的批評都是浪費時間。馬政府強調「和中」,教召看似多餘;但蔡政府訴求「抗中」,即使擴大教召也被認為無濟於事,認為應該恢復「徵兵」才足以應付。民進黨「抗中保台」若不是喊假的,先擴大教召、再恢復徵兵,恐怕是必須要走的路。否則,一味抗中,靠什麼保台?

蔡總統上任後標榜強化國防,效果如何也值得檢討。表面上看,蔡政府投入國防的經費和資源確實高過馬政府,但這些投入能否換算為我國對抗中共的軍力提升,仍有疑問。例如,繼 二,五○○ 億特別預算採購 F-16 戰機,政院又核定 二,四○○ 億元特別預算提升海空戰力。加計年度預算,未來五年台灣光是購買武器,每年就得花費近兩千億。金額看似不低,但比起中共軍費漲幅仍然見絀,毫無自滿的空間。尤其軍事投資近半數仰賴特別預算,缺乏相應歲入支持;一旦計畫結束,是否有足夠的人員和經費維持,令人懷疑。

事實上,國軍人力的匱乏,嚴重程度其實更甚財力目前志願役總數十六・二萬,距國防部自認及格的九成編現比仍短缺七千人。近年國防部硬體「建樹」雖多,但背後都潛藏兵源不足隱憂。例如,宣揚成立「聯兵營」,卻不提各旅所轄營數由四個悄悄減為三個;又如,兩筆特別預算大舉擴編飛彈與無人機單位及一個 F-16 聯隊;為強化後備戰力,陸軍多了五個新訓旅,後備指揮部各縣市常備幹部大幅增加。這些計畫所需的近萬員額要如何填補,皆是嚴酷考驗。

以台灣的人口,能募得十六萬餘志願役,比率已明顯高於先進國家。其代價就是,軍方為美化編現比常淪於「寧濫勿缺」,面對不適任人員也不敢汰除。而少子化斷崖已進入役男年齡層,五年後的國軍連維持現有規模都困難,遑論擴充

解決國軍人力荒,恢復「徵兵」似乎是唯一方法。但以民進黨在政治上呼風喚雨,在國會強輾在野,它敢提出得罪選民的徵兵制嗎蔡政府的問題是,擁有絕佳宣傳技能,能以美妙詞藻催眠群眾,善用主觀期待代替客觀評估久而久之,就造成主觀意願超越客觀形勢,不知如何面對現實。以台灣社會近年「巨嬰化」的氛圍,就算改回徵兵,大量「不願役」重返軍中,艱難的部隊管教問題恐更失控。

近年美對台軍售頻傳突破,但民調卻顯示民眾對台海局勢認知越來越悲觀。主要是,蔡政府迷信單邊押寶,不惜搶當挑釁北京的馬前卒;國軍實力強化帶來的安心效應,不足抵過局勢惡化的幅度。如今教召被迫延長,代表政府先前一味粉飾太平的路線已難以持續。這點,能不能澆醒發熱的頭腦,幫人們重新釐清理想與現實的界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