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即刻救援
◆ 免於恐懼 被逼上街秋鬥
◆ 民進黨貴族化 成了新黨國
◆ 民進黨土地正義的雙標
◆ 運用書目療法 在書中找到心靈捕手
◆ 政治景氣循環與國防困境
◆ 孤味…熟悉的阿母身影
◆ 高山工程 不能全靠背工扛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即刻救援
2020-11-24 03:35 聯合報 / 張俊哲(作者為台大教授、出版中心主任)
首先我必須聲明:我既非心理學家,亦非心輔專家。因此,對近日校園中陸續發生學子尋短的不幸事件,只能深表同哀;同時,對透支心力仍不願放棄搶救,並盡全力預防下一個不幸的師長與同仁,致上最大的敬意。我因有親友身處「搶救團隊」,更能體會校園的平安,乃源自於他們的汗水與淚水。
回想讀大學階段,總有幾位宿舍的朋友和學長那麼願意傾聽我內心的迷惘、憤怒、糾葛,同時還願意和我同樂,何其有幸!很可能他們當時要放下快要遲交的作業,或是要壓抑內心的些許嫉妒,容忍我的囉唆,何其不易!在此,再向他們說聲由衷的感謝。很多的事情在年輕時不願或不便向長輩們報告,年齡相仿的舍友無疑是最佳傾訴的對象。哪怕他們的建議不見得可行,但光是在陽台晾完衣服後,願意一同面向幾近黑暗的校園,聽我把內心最後的一滴鬱悶傾倒而出,和我聊到深夜,就覺得明天會好過許多。
不過上述這一切的美好都在我考上碩士班,搬離了學舍,悄然地離開。我沒有天真到以為實驗不會失敗,但的確天真到輕忽實驗失敗所帶來的重大挫折感,以及挫折感產生的後遺症。一開始我總以為超長的工作時數就能解決實驗問題,甚至還以超長工時為榮。晚回家、周末和過年過節也耗在實驗室,簡直就是同學間相互炫耀的「榮譽勛章」!但沒過幾個月,我就發現超長的工時除了聊表「沒有功勞也有苦勞,沒有苦勞也有疲勞」,並不能解決實驗的瓶頸。漸漸地,揮之不去的挫折感除了帶來痛苦,覺得從家裡到實驗室的距離也彷彿愈來愈遠。我明知物理的距離沒變,但心理的「距離感」竟是那麼樣的寫實與殘酷!
還好,在偶然的機會,一位外國前輩向我親切地寒暄,原本可能只是禮貌性的「你好嗎?」,沒想到我索性就向他吐了一肚子的苦水。他看我欲罷不能,乾脆約我每個禮拜聊個三十分鐘,讓我一吐為快!說也奇怪,聊了幾次後我的挫折感雖沒有完全消失,前輩也無法提供具體建議來改進實驗,但心情指數卻有止跌回升之勢。聊了一個學期後,有好幾位師長和學長繼續接力,及時填補了好友因服役或深造遠去的空缺。很感謝他們當時伸出溫暖的援手,拉我一把,讓我重新站起來;哪怕問題依然在,已覺得沒那麼嚴重。
驀然回首,我發現失敗並不可怕,孤寂的失敗才可怕!孤寂的失敗會轉化為失敗主義。還沒有做,就不抱希望,那才是最可怕的人生。我無法提供專業的心輔建議,只能分享個人的體驗,也期許成為溫暖的傾聽者。目前還過不去的同學,也請尋求、接受幫忙。相信即刻救援,一定可以讓你遠離懸崖邊緣!
自殺,不能解決難題;求助,才是最好的路。求救請打 1995 ( 要救救我 )
高山工程 不能全靠背工扛
2020-11-24 04:04 聯合報 / 王錫璋/文字工作者(台北市)
背工扛下高山缺乏機械運補的重責,背後卻是台灣對待登山產業的漠視。圖為協作背負食材上山。記者邱德祥/攝影
聯合報日昨報導全台山屋的建材及食材補充,以及高山基地台設備等,全靠一群背工扛著數十公斤到一百公斤的重物,行走數十公里到高山。
背工每日雖可獲得四千到萬元的酬勞,但也是危險又無保障的工作,對膝蓋或背部的傷害,更幾乎是中年以後可以預見的。
有線電視台有個節目,專門報導居住在日本深山的獨立民宅或小屋。這些山上房舍,有部分路段完全要靠步行登山。但這些民宅主人會製作簡易的流籠來運補。上周播放的是一座位於近一千六百公尺高的寺院和其下一四五○公尺高,一棟供參拜者休憩的小商店兼民宅。由於山陡,汽車無法可達,寺院便由山下到小商店至寺院之間,建造了流籠,固定運補。寺院和小商店也要派人到流籠站,背貨或運貨回去,但只是短程,不是像台灣高山的背工全程背到底的。
政府要建高山各種工程,必須盡力建設一些機器設備,如流籠和索道等。這不是要剝奪背工工作機會,而是危險的路段,要維護背工的安全和健康。背工可以當輔助或監督者;有些路段機器無法所及,才用到他們的背力。
孤味…熟悉的阿母身影
2020-11-24 04:02 聯合報 / 李政達/科技大學講師(台南市)
「孤味」榮獲第57屆金馬獎六項提名,並獲得最佳女主角這項大獎。圖/威視提供
有太多的藉口(忙、靜不下心、缺少同好、沒有好電影…),多年不曾進電影院,在同事的推薦和北部返鄉女兒的力邀下,欣賞了這部從「女性觀點」出發的電影《孤味》。
電影一開演的場景,就讓人有似曾相識的感覺,運河、魚市場、天后宮、漁光島…對我這個母親在台南水仙宮市場賣魚四十多年,五條港長大的「台南囝仔」而言,簡直就熟悉到不行。
年輕時的父親喜歡逞兇鬥狠好打抱不平,曾因案入獄。印象中正值小學入學階段的我,和分別小我兩歲、三歲的二弟三弟,是母親三更即起出門到魚市批貨回來販賣養大的。自幼習武身材健碩外型出眾的父親出獄後,身旁仍不乏歡場中的紅粉知己,如《孤味》劇中所謂「蔡阿姨」的女性,記憶中就有幾位為「宣示主權」曾現身過,然而在父親過世後均已失聯。而女主角陳淑芳所詮釋那份「愛恨交織」情感,投映在一生茹苦母親身上倒也適如其分絲毫都不誇張。只是如同那句台諺所云「戲棚下站久就是你的!」多年後母親「一家之主」的地位,是任誰也撼動不了的。
作為家中長子的我也和劇中長女阿青相同,較能了解父母那一代的恩怨情仇,但卻一再試圖擺脫來自母親娘家親友對父親的指責,和忽視母親加諸自己身上「受害者」的怨懟與委屈,因為那畢竟是肇因於父親的年少輕狂。
《孤味》顧名思義,專注一味。除對食材的堅持,當然也隱然揭示女性對情感專一的潔癖與堅貞,並對玩世不恭者的批判。堅持「網紗」捲蝦漿的古法炸蝦捲,由於以豬腹膜做成的香脆外皮越來越取得不易,而由其他替代品取代,如今已不復見。相對的,也意味現今社會離婚率如此之高,能不受外界誘惑的感情,當如遵循古法的蝦捲般殊屬少見。
本片榮獲第五十七屆金馬獎六項提名,並獲得最佳女主角這項大獎。這樣的題材是值得購票入場欣賞玩味的。
政治景氣循環與國防困境
2020-11-24 03:58 聯合報 / 梁功凱/國防部戰略規畫司前司長(台北市)
花蓮基地一架機號6672的F-16單座戰機,17日18時5分由飛行官蔣正志上校駕機起飛執行例行性夜航訓練任務失聯。圖/軍聞社
從年初總長墜機,漢光演習意外頻傳,到最近的 F-5、F-16 接連失事,禍事連連,國軍到底怎麼了?
當前國軍的困境在於:台灣的民主政治。在民主進程中,國軍理應超越黨派,保持行政中立。其中「軍文關係」至為關鍵,雖然由文人掌控,但應尊重軍事專業。隨著四年一度的「政治景氣循環」,改朝換代,國防高階人員走馬上任,感恩圖報亦屬人之常情。但在面對建軍戰備的重大決策時,國防高階人員應本於良知及對國軍的使命感,有所堅持。如美國防部前部長馬蒂斯及艾思博在面對川普的壓力下,敢於說「不」,即使丟官亦在所不惜。在馬英九總統任內,曾發生洪仲丘事件,由於馬的政治潔癖,急於切割,迫不及待地將軍法系統從軍中移除。當時的國防部長高華柱不能維護軍中的體制與權益,造成後續基層管理的諸多困擾,也是今日軍中各種亂象背後潛藏的因素之一。
民主政治最大缺陷就是:急功近利,漠視未來。政客總是汲汲營營,唯利是圖。日前報載立委質詢國安會成為國家軍火平台一事,雖然有待查證,恐非空穴來風。
國軍需要針對國家未來的安全環境,提出一套願景及完整的國防戰略論述,而非隨著美國的腳步起舞,畢竟兩國的戰略環境不同。「聯合作戰需求」是參謀本部的權責,無論美方同意輸出軍售,或是各軍種提出的建案需求,均需通過「作戰需求」審查,方可執行。對美方不合理的要求,我方應該據理力爭。依筆者經驗,如果有專業依據且言之成理,基本上美方會予以尊重。否則,將任由美國予取予求,而我方只能照單全收。況且再先進的武器裝備,若無及時精準的情報資訊,亦恐無用武之地。
兵學家蔣百里曾說:「生活條件與戰鬥條件一致者強,相離者弱,相反者亡。」我國在戒嚴時期曾於金門馬祖地區實施軍政一體的戰地政務體制,然於解嚴後解除。當前國內的政治環境,國家意識淡薄,個人主義盛行,在民粹當道下,不可能做到「平戰一體」,只能企求改善「平戰轉移」的效率。當務之急,則在加強提升常備兵力的戰備等級。
由於AI、大數據、演算法及生物科技等的快速發展,未來兩岸一旦發生衝突,在戰略被動下,可能面對科技和作戰觀念創新的奇襲。我方必須採取「彈性」策略,先期前進配置,多重備份,機動隱匿,增加存活率並能快速重整戰力。在指揮管制可能遭受攻擊而無法有效運作時,必須教育訓練各級指揮官,在戰略指導下,發揮堅強的戰鬥意志,和獨立作戰的精神,以即興創新的戰術,迅速反應。所以我們必須調整心態,修改以往由上而下單向的線性思維,培養多元同步的思維方式和認知能力,並鼓勵官兵將個人學習心得及經驗彼此交流與傳播,擴大累積學習效果。
長久以來,國軍如同工具或道具一般地被對待,招之即來,揮之即去,缺少真正的尊重,對戰備整備難免有所輕忽。面對內外如此嚴峻的態勢,改革是迫切必要的,就看主其事者有無決心大力推動。這將是一項重大艱鉅的挑戰!
運用書目療法 在書中找到心靈捕手
2020-11-24 03:58 聯合報 / 陳書梅/台大圖書資訊學系教授、中華民國圖書館學會閱讀與心理健康委員會創會主委暨顧問(台北市)
閱讀能撫慰心靈的概念自古以來即存在。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近日連續發生數起大學生的不幸事件,令人感到十分沉痛與不捨。一些大學的心理輔導中心表示,有時學生雖曾求助,但心理輔導老師人力不足,所以緩不濟急。另外,大學雖普遍設有導師制度,但老師們常因過於忙碌,而無法在關鍵時刻幫上學生的忙。上述的情形顯示,學生的有形重要他人,如:學校老師與同學、親人朋友,皆無法及時協助。
對此情況,我們也可以找無形的重要他人,無形的心靈導師,無形的心理諮商老師,來協助這些正在為情緒困擾所苦的年輕孩子們;而這些無形的心靈導師,就存在於小說、繪本、心理自助書等圖書資料或音樂、歌曲、電影等影音資源中。亦即,素材中的角色人物可以化身為大學生的無形心理諮商老師,來引導學生走出情緒的低谷,並找回面對困境的心能量。
而這種以閱讀做為情緒療癒與增進心理健康的理念,即稱為書目療法(bibliotherapy)或療癒閱讀(healing reading)。事實上,自古以來即存在著閱讀能撫慰心靈的概念,在國外已行之有年,今年五月 BBC News 6 Minute English 更介紹了書目療法的概念。
為何閱讀能夠撫慰心靈?因為,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人類有多少文明的歷史,就有多少人有著相似的磨難與困境,而前人將之記錄下來,或是形諸於文字,或是譜成音樂、歌曲等。在與這些素材互動後,可以了解到自己並非是唯一遭受此磨難者,因而有了共鳴與認同感,進而宣洩了積壓於內心的負面情緒,並讓心情平靜下來,情緒由此得到淨化;最終能由素材裡角色人物解決問題的方式,領悟到應如何解決自身的情緒困擾。
基此,建議在圖書館、心理輔導中心或各系所闢一個角落,放一些療癒性素材,並布置為溫馨療癒的空間,讓學生在困頓無助的時刻,能有一個安頓身心的處所,進而在此能找到願意陪伴、傾聽、同理自己,與自己分享喜怒哀樂的無形重要他人。如此,或許可以接住一個或無數個年輕的生命。事實上,台灣的一些大學圖書館與公共圖書館皆已設立這樣的專區,如清華大學圖書館的「心靈驛站」、中正大學的「暖心窩」、台中市立圖書館的「閱讀解憂書房」,以及台東鹿野鄉立圖書館的「書目療癒區」等。上述圖書館落實人文關懷精神,也善盡社會責任的作法,值得參考。
自殺,不能解決難題;求助,才是最好的路。求救請打 1995 ( 要救救我 )
民進黨土地正義的雙標
2020-11-24 03:52 聯合報 / 王瑞興/前台灣省政府地政處科長(南投市)
南市鐵路東移案,在鐵道局「突襲」拆除最後兩戶拒遷戶後,暫時畫下句點。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日昨台北秋鬥遊行,以「反毒豬、反黨國、反雙標」為主軸,除國民黨及民眾黨外,許多社運團體的參與,訴求的多元化,模糊原有重要議題「土地正義」。
民進黨之所以有雙標黨之稱,即因凡事雙重標準,這個黨說了算。以土地正義來說,民進黨在野時,對苗栗大埔區段徵收案的窮追猛打,成為民國一○五年總統大選提款機。執政後行政院長林全親自督辦,讓張藥房透過都市計畫變更得以「重建」,蔡總統還「到場致意」。
然而,面對當前兩大土地徵收議題,態度截然不同。一為南市鐵路東移案,強拆民房,市長黃偉哲甚至表示「聲援拒拆遷戶不如聲援香港學生」。另一為桃園航空城區段徵收,拆遷高達一萬六千戶,是史上最大徵收案,大量拆遷安置補償引發不滿。媒體報導老農喝農藥自殺抗議,鄭文燦只說「弱勢戶個案處理」。然申請建物補償複估件數高達七千件,已成通案了,並非個案。
南鐵案在民進黨硬幹下,雖然全部拆除「拒遷戶」,但勢必會付出代價。桃園航空城區段徵收,在國民黨執政時被汙衊為土地炒作,如今民進黨的說法當然不同,後續問題處理,就看鄭文燦是「胖諸葛」或「胖董卓」。
筆者擔任都委會委員多年,特別留意公共建設攸關民眾權益兩項轉變,一為土地取得爭議變少,主因協議價購民眾滿意,代表這個價高於正常市價。其次,民眾從反對徵收,反而要求加速取得私有土地,其中關鍵是獲得的地價補償合理。然內政部發布新聞,一○八年高達九成以上私有土地是協議取得,顯現民眾對「市價補償」的高接受度。其實,土地徵收改按市價補償,並應經中央審議通過,是一○一年馬政府時代修正「土地徵收條例」建立的制度。但民進黨就是厲害,靠著「大內宣」,攬為己功。
民進黨在野時善於掌握議題,加上傾綠社運助攻,讓星火燎原,擊潰國民黨。執政後,難容異己言論,媒體多綠油油,不斷報導任何政策「超前部署」做得好成功。直到最近萊豬事件及牛肉麵之亂,國人驟然發覺「原來自稱最會溝通的政府,都是大內宣的功勞」。這個黨,果然厲害!
自殺,不能解決難題;求助,才是最好的路。求救請打 1995 ( 要救救我 )
民進黨貴族化 成了新黨國
2020-11-24 03:49 聯合報 / 林軺/教(台北市)
前民進黨黨主席卓榮泰。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記得去年八月,時任民進黨主席的卓榮泰為了力挺曾是國民黨員的原民部主任,秀出他手機裡民國六十六年還是高中生時的國民黨黨證,說:「那時的黨國時代,誰不是國民黨黨員?」
他的「那時的黨國時代」,隱隱透露了自己的不屑,想不到才多久工夫,民進黨也成了這次民怨上街,秋鬥三反(反毒豬、反雙標、反黨國)的新黨國。
為何民進黨會這麼迅速變成了讓人厭惡、倒彈的新黨國?
我想起了羅文嘉曾在今年七月感慨民進黨已成世俗化政黨,遲早會出事。林濁水說:「羅文嘉說得客氣了!」
哈哈,真的很客氣,而且不慎汙衊了「世俗」兩字,把我們這些在「俗世」中腳踏實地的凡夫俗子也罵了進去。
《史記.循吏列傳》說,孫叔敖三月為楚相,「施教導民,上下和合,世俗盛美,政緩禁止,吏無姦邪,盜賊不起。」對照之下,不顧民意反對,硬要進口萊豬,無法與民眾「上下和合」的民進黨早已經是個踩在雲端,忘了我是誰,不擔心會吃到萊豬的貴族化政黨。
一個貴族化政黨施政,自然無法產生同理心,讓官民之間和睦同心,讓民間風俗敦厚淳美,執政也就無法寬緩不苛、有禁必止。更有甚者,一些恃寵而驕的官員還專做邪惡偽詐之事,事跡敗露後仍不以為意,讓人無語問天。
因為貴族化,一切以團體利益為先,棄是非如敝屣。於是謙卑換千杯、東廠橫行、黨同伐異的新黨國誕生,「新榮爆發」之戶如雨後春筍冒出,「自己人、顏色對了就沒關係」或「只讓小官代罪,不見大官扛責」的政治文化橫行,別人不能做的事,換成民進黨就統統可以的雙重標準抬頭…,真是罄竹難書!
這樣「施教導民」,無法讓「世俗盛美」的新黨國,有比卓榮泰說的「那時的黨國」高尚多少嗎?
免於恐懼 被逼上街秋鬥
2020-11-24 03:38 聯合報 / 王漢國/大學教師(新北市)
季青漫畫
日昨,由全國五十餘個來自勞工、環保、食安、反迫遷等團體發起的「秋鬥」遊行,以「反毒豬、反雙標、反黨國」為訴求,兵分三路,浩浩蕩蕩,朝著民進黨中央黨部出發。一路上,但見巨幅輓聯書寫著「悼念台灣言論自由」與「慟別將逝去的健康」,民眾沿途高喊「蔡英文下台」、「蘇貞昌下台」等口號。看到這場景,心中只有四個字:情何以堪。
看見「秋鬥」遊行的隊伍朝著目標地前進,不禁要問:這數以萬計的民眾為何要走上街頭?為什麼會對蔡政府感到如此的失望透頂?
其實生活在當下台灣的同胞,不妨冷靜地想想,在追求「政治民主化」的這條路上,我們已付出不少的慘痛代價,政黨輪替也早已司空見慣,每晚電視台的政治性談話節目何曾窮盡過。反觀,老百姓的生活是越過越好,或是每下愈況?社群關係是越來越和諧,或是對立仇視日深?年輕人的教育和出路是越來越寬廣,或是益感前途渺茫?為什麼統治集團會距離民意越來越遙遠?
以筆者之見,這次參加「秋鬥」遊行的民眾,都是為了「免於恐懼」而來的。絕地大師尤達說過:「恐懼是通往黑暗面的途徑,恐懼導致憤怒,憤怒引發仇恨,仇恨造成難以言喻的痛苦。」所以,當民眾因恐懼「萊豬」入境,才發起「反萊豬」行動;當 NCC 無視程序正義,悍然駁回中天電視的換照申請,民眾因恐懼言論自由不再,電視台員工因恐懼生計不保,而有了「反雙標、反黨國」之舉。其心同其理同,五十幾個團體的結合,不都是因心生恐懼而前來「問責」?
而最感荒謬的是,讓人民有免於恐懼的自由不正是政府的法定職責?爾俸爾祿,民脂民膏,人民公僕存在的價值不正是在「為民服務」?尤其是,成天嚷著要「團結台灣」的執政黨,卻不斷在製造台灣社會內部的恐懼感,孰令致之?難道說,這就是「有政府會做事」的樣板?
台灣人民之所以會心生恐懼,主要是執政者的「欺、偏、私、疑」的不當心態所致。「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政風豈能不日益敗壞。凡事只問立場不論是非,養網軍,帶風向,並處處以「國安」之名,箝制人民的基本自由權利。這些劣質作風,實際上正在嚴重撕裂社會及扭曲真實的民意。
「凡走過必留下痕跡」,我們深信這一場「秋鬥」遊行無疑已嚴正警告執政當局:免於恐懼是人民的基本權利,也是政府應當善盡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