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權委員會:花瓶?東廠?包青天?
◆ 香港國安法落實 自由民主已殘
◆ 御用評委爭議 裁判兼球員靠自律?
◆ 美國挺台抗中?川普「交易的藝術」
◆ 我所認識的青年王曉波
◆ 漫畫/自由已死?
◆ 聯合筆記/氣候緊急 急什麼?
◆ 想一想「大屋頂中國兩制」
聯合筆記/氣候緊急 急什麼?
2020-08-11 23:48 聯合報 / 鄭朝陽
公民團體上個周末在中南部發起「反空汙抗暖化」遊行。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公民團體上周末在中南部發起「反空汙抗暖化」遊行,訴求縣市政府應宣布「氣候緊急」,全面推動深度減碳和無煤城市的綠色新政。遊行現場氣氛並不熱絡,主要是呼應公民團體訴求的政治人物到場表態,主動參與的民眾不多。民眾反應冷,某個程度意味著並不清楚「氣候緊急」的意涵,到底是在急什麼?干我什麼事?
公民團體希望中南部縣市政府訂出無煤期程表,也就是火力電廠、工廠不再燒生煤,把本土的空汙大幅降下來,還大家好空氣;同時盤點、執行各項減碳工作,尤其涉及產業深度減碳項目,要趕快行動,讓生產線運轉的同時,兼具再利用的循環經濟設計,好讓民國139年(二○五○年)能達到淨零碳排目標。
這些訴求是從這裡來的: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的報告預警最晚在民國141年(二○五二年),地球升溫將突破攝氏一點五度,屆時將對地球造成不可逆轉的破壞,包含海平面上升將吞噬不少國家和民眾的家園;要避免災難必須使地球均溫控制在一點五度以內,也就是全球碳排需要在民國139年(二○五○年)歸零。
太多證據印證這項地球危機,遠的如去年澳洲止不住的森林野火、最近大陸的長江大水;另如今年北極圈出現的北極熱浪,西伯利亞小鎮測得如盛夏的卅八度高溫,冰原永凍層正加速融化,除森林野火益發頻繁,恐釋放更多溫室氣體和古老的病毒,尤其永凍層若凍結的是史前瘟疫的細菌或病毒,人體免疫系統恐無法抵抗,造成的氣候瘟疫才更可怕。
你我可能因為距離遙遠,對這些氣候危機無感,但今夏台灣屢創高溫,台北差點飆破四十度,雙北市熱島效應強度變大也更久;日前竹苗地區夜間臭氧濃度,突因風向改變和熱島效應的加乘效果而飆升創紀錄,迫降的空汙正示警氣候變遷的詭譎。而今年新冠疫情似乎是人類面對氣候瘟疫的模擬考,威脅人命也重創經濟。
公民團體上街遊行、呼籲搶救空品的用心值得肯定,呼籲政府訂民國139年(二○五○年)淨零碳排目標也確有必要,但忍不住要潑他們一盆冷水,以當前的各種氛圍來看,只能說是狗吠火車;與其寄望沒收台中火力電廠燃燒生煤禁令的蔡政府,還有冷處理「台中市電力設施空汙排放標準修正草案」的環保署,不如正視國際企業對供應鏈低碳排、碳中和的要求愈來愈具體,才是當務之急。
我所認識的青年王曉波
2020-08-12 00:21 聯合報 / 黃榮村/台大心理學系名譽教授、準考試院長(台北市)
台大哲學系事件當事人王曉波77歲辭世。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王曉波與李登輝同一天辭世,雖然兩人在政治與社會影響力的規模上相差甚遠,但從本質上而言,兩人都有左派背景,惟在統獨主張上大有不同,而且色彩鮮明,不畏爭議。李參加過共產黨,王的母親據信是共產黨員在台灣遭槍決,那時曉波才九歲多。
我在台大四年當中,有三年住過不同學院宿舍,但大三時一起與同學在溫州街日本宿舍賃屋而居,有黃樹民、王中一、陳秋坤、何步正、楊濬哲與王曉波等人。有一天曉波說附近警察局要擺一桌,希望我們能去湊個熱鬧吃頓飯,原來是一位唸政治系的香港僑生甄燊港因頭髮太長,在路上被警察逮到局內,強制剪成平頭。王聞訊後大怒,一個人衝到警局找主管理論,沒想到警局竟然認輸還擺一桌消災。
又有一次我們看到他手綁繃帶,看起來災情慘重,原來是他在台大醫院看護殷海光老師時,走廊上有人大吵大鬧,他出去說老師在睡覺休養請小聲,沒想那人態度惡劣繼續粗魯不理,王一怒就揮出一拳,那人摔倒後,有點受到驚嚇就溜掉了。事後曉波發現手在流血,原來雖然氣勢原在,但太久沒打架了,一打就受傷,趕快去急診室包紮。
之後幾年因為民族主義座談會爆發衝突,衍生了台大哲學系事件,他是苦主之一,好在世新成舍我收容,民國63年(一九七四年)後到世新任教多年,在平反之後民國86年(一九九七年)才又返回台大。我在民國82年(一九九三年)四月繼楊國樞與瞿海源之後,擔任澄社社長,同年五月以澄社名義舉辦全天的台大哲學系事件廿周年研討會,當時台大代理校長郭光雄也來參加,邀請當事人陳鼓應、李日章、趙天儀、胡基峻、王曉波、錢永祥前來講述,會中並分送台大哲學系事件始末文件,另由楊國樞、李鴻禧、葉啟政評論,整個討論會就由澄社三位社長共同主持。在該次討論會中很多人提出應由台大主動平反,同年十月廿三日台大校務會議決議成立台大哲學系事件調查小組(陳維昭新任校長期間),民國84年(一九九五年)五月廿八日公布調查報告平反。我那時負責籌畫這件事,心中是有曉波影子的。他對這件事的反應與別人不太一樣,認為自己是為所當為,也知道會有難以預測的後果,與當道不合,在那個時代本就會受到迫害,現在若能回復正義當然很好。這種講法聽起來,是有一點向他母親學習的決心在。
這就是青年王曉波,我心目中充滿熱血的學長王曉波。
他後來花比較多時間參與保釣以及海峽兩岸事務、治法家研究與台灣史,成為馬英九的兄長與導師。我在教育部服務時,他從旁關心高中歷史課綱的調整,認為我們負有歷史責任,必須謹慎修訂。一直到前幾年他進一步成為馬英九的國師,實質參與高中歷史課綱微調,引起社會上與史學界學生界重大爭議,這些都已是很後面的事。他在年輕時,應該是比較有強烈台大自由派的精神,但可以感覺出他在特殊成長過程下的沉重基調;中年之後則轉移往更多的民族主義,好像情感有所釋放也變得更為自在。這中間的轉移,應有更多的詮釋,方能得其全得其平,需要有更熟悉他的人來做定位工作,就不在此強作解人。謹以此文懷念曉波,還有那一段年輕時代的過往。
美國挺台抗中?川普「交易的藝術」
2020-08-12 00:24 聯合報 / 張鐸/大學兼任副教授(高雄市)
「經濟學人」預測,川普在大選的票數勝過拜登的機率僅為百分之二,贏選舉人團票的機率只有一成。 (路透)
美國總統在內政經績效低迷的時侯,通常會塑造外患以轉移國民的專注力,這是一種交易。民國92年(二○○三年)小布希編造伊拉克有毀滅性化武為由,二度出兵攻打,即是一例。川普為了搶救民調,也不惜操弄兩岸關係當作交易。
一如川普在其「交易的藝術」書中披露其處事原則:「我覺得馬上要搞砸時,我就會起身戰鬥,即使成本及風險都很高且困難重重。」因此,在美國境內外同步展開戰術性部署。
境內,以陰謀論抹黑通信投票的適用性為理由,有意延後大選。境外則「起身戰鬥」,戰略性地煽動國內及國際的全面反中情緒,從剛開始反華為,到反抖音、反微信、反香港國安法、連簽六個挺台法案、反中共出兵台灣、試射義勇兵飛彈、部長級官員訪台,企圖從點到面對中國施壓,但未獲國際回響。要知道川普商場上的成功來自於操弄風險,別人看來複雜的大問題,對他來說是另一個絕佳機會。
川普領導的美國,從各種維度企圖製造新冷戰來限縮中國崛起所需要的空間。另一方面則挑起兩岸緊張關係,準備重演越戰的戲碼,派遣軍機及航母戰鬥群遠道來到太平洋西岸巡弋,一如越戰初期美國派遣軍事顧問團協訓越南軍隊一般,秘密派遣現役軍人來台協訓特戰部隊,當時的吳廷琰政府跟獨派人士都未察覺已將追求和平的自主性拿去跟美國做交易,而鼓掌叫好。
然而打了廿五年的越戰結束後,美軍的檢討報告特別指出,亞洲地區的衝突,例如韓戰、越戰,其本質都是基於民族主義,飛機大砲或許可以交易政治利益,卻不能解決民族爭端。不僅如此,華盛頓郵報專欄作家吉蒂斯的專文更指出,川普對於捍衛盟友也看成是交易,所以才會以撤軍為藉口,要求德國、日本、韓國提高分攤駐防美軍軍費比率。
川普處理複雜事物的方式,就是將所有交易像同時向空中拋擲很多球一般,如同此刻川普多點齊發的反中、抗中的策略與作法。川普說,交易愈複雜,就愈少利害關係人會在第一時間就表達興趣,也表示一旦交易成功,潛在的利益會更好。儘管大多數人都對這種風險不感興趣,川普卻因此自認能進展得更好。但前提是他的國防部長必須跟中共國防部長能建立起交易的底線,「在兩國關係緊張時,兩軍要保持對話磋商,管控危機,防止誤判,降低風險」。
但事實上川普總是會注意交易中容易出錯的部分,他說:「守好底線,其餘部分就可以好好發展。」倘若川普也將其「交易的藝術」套入近日美中台關係,一開始直覺地認為,可藉由幫台灣爭取蔡政府想要的「國際」認同作為籌碼,來與中國交易美國想要的,會不會後來驚覺將重蹈越戰覆轍的「底線」,或因「感覺不對」而取消交易?屆時台灣的路要如何走下去?
從抖音的牌局中,大家都看得出微軟是川普的牌,所以微軟要繳佣金。近日美中台這場還沒有讓川普「感覺不對」的交易,台灣真能如新任駐美代表所說:「台灣不是誰的牌。」我們或可姑妄聽之。
御用評委爭議 裁判兼球員靠自律?
2020-08-11 23:52 聯合報 / 拱祥生/土木技師、大地技師(台北市)
政府標案審查屢傳弊端,不少具綠營黨工背景者宛如「御用評委團」。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政府採購評選委員爭議再起,機關「御用評委」讓人敢怒不敢言。事實上,政府採購買方制度設計合約架構下,「御用評委」不能說的秘密「擢髮難數」?民間投標廠商若敢說真話,公部門日後的案子如何繼續投標?
這次故宮南院勞務採購案評委疑似未符《採購評選委員會審議規則》應利益迴避情形,在故宮查明後,不僅讓該採購案評選結果失效,連帶故宮也終止該採購案合約。因為評委一己之私,個人除名事小,故宮還要重新招標,也讓採購案執行進度延宕,全民面對這樣的損失,能向評委求償嗎?
採購評選是每個機關執行預算所需,當然機關可根據以往類似經驗決定最優廠商,而找外聘專家學者,目的是借重其專業,協助機關找到妥適廠商讓採購案順利執行。當公務機關評委或是外聘評委組成時,廠商當下就會決定是否投標,也就是各界希望標案與評委同步對外公布主因。
不可否認,任何評委一定有主觀判斷影響評比結果。有人認為旋轉門、利益迴避很重要,也相對容易以法律規範,但仍有諸多評委現象值得深思。例如某機關相當借重某教授專業擔任評審,當有一天該教授也去參加同機關其他標案評比或是加入其他團隊坐在廠商席,和昔日被他評比的廠商共同競爭時,請問普羅廠商做何感想?面對評比結果也只能「吞下去」,這樣的現象絕非「鳳毛麟角」。
評委裁判兼球員問題出在A可能因為在當評委時和同機關與專家評委熟識,當他去競標同機關案件時,原來的裁判們真能公平對待評A和其他廠商?這才是真的「瓜田李下」。評委裁判兼球員短期內只能要求評委自律,實務上至少同機關不能球員兼裁判。A評委擔任甲機關評委,該年A不得參與甲機關標案投標,限縮類似退休公務員「行為禁止」,規範相對合理。
儘管受評選廠商認為評委有不能公正執行職務之虞,但敢當場提出或以書面敘明理由的廠商「付之闕如」,因為政府採購甲、乙方極度傾斜制度與合約設計,只要想繼續參與公部門標案,誰敢說出真話?更多不公平不合理評委現象,需要不斷檢討,才能吸引一流廠商參與政府標案,提升採購效能。
香港國安法落實 自由民主已殘
2020-08-11 23:50 聯合報 / 葉明德/文化大學國家發展與中國大陸研究所兼任教授
香港警方10日進入《蘋果日報》總部,拘捕了包括黎智英等7名犯罪嫌疑人,涉嫌觸犯香港國安法相關罪名。 (新華社資料照)
香港警察逮捕報人黎智英,等同於宣告香港的新聞自由及言論自由死亡,「一國兩制」正式走入歷史,香港已非香港,而真的變成「中國的一部分」,這是好幾代香港人不想面對的事實,如今不能不面對了!
對「有香港特色的自由民主」來講,大白天當眾抓走報紙大老闆,雖煞了報老闆的威風,卻嚇不了年輕人,可見的未來,香港紙媒會更加謹言慎行,除會愈來愈「自我約束」外,香港紙媒經營會更加困難,以至於一家一家關門,或成為街上免費贈閱的小報;但是香港青年會繼續透過數位媒體「大鳴,大放,大串連」,社群媒體將會是香港言論自由最後的陣地;香港未來的言論與新聞自由,要看港人和中港當局在數位網路空間鬥爭的情況而定!從中共定型的網路政策來看,香港的網路言論自由壽命估計也不會太長,中共遲早也會下重手!
中共根據「香港國安法」抓人,顯示出「國安法」不是預防嚇阻的措施,也不只為了「維穩」而已,而是中共急切要打掃爐灶、清理門戶的作法。對香港現有的民主而言,「國安法」不僅是「鳥籠民主」2.0版,也是中共狙誅反對勢力的尚方寶劍。
最近這幾星期,香港當局宣稱民主黨派舉辦的「初選」為非法,註銷若干立法會候選人參選資格,逮捕民主黨派活躍人士,全都根據「國安法」而來。中共毫不遮掩地追殺香港民主派人士,與俄國總統普亭鎮壓反對人士,埃及當局打壓「穆斯林兄弟會」,及台灣民進黨消滅國民黨等等,都是假法治之名消滅反對黨的「民主退化」實例。「香港國安法」落實的結果是,香港的民主不再只是「瑕疵的民主」,根本就是「殘廢的民主」!
香港當局宣布,原訂九月的立法會改選延到明年舉行,當然是要挫壓去年十一月民主派在區議會四五二個直選席次大贏三九○席的氣勢,同時給中港當局較多時間布局立法會的選盤,也有利親中建制派的準備。在「國安法」進一步拴得更緊的香港「鳥籠民主」2.0版之下,香港民主派未來影響力的消長,全要看港人集氣及投票票數而定,未來港人在殘存不多的投票機會,每個人每一票所表達的價值,肯定會來到香港歷史新高。
姑不論黎智英辦報風格在新聞史上的意義,如今中港當局以「國安法」逮捕黎智英一事,顯示的政治意義,是中共當局愈來愈堅持其「列寧式一黨專政」,而香港的自由民主則已是「殘廢的民主」。
從台灣人來看,這等同是北京當局無法對話不好相處,及「一國兩制」破產不可信;也就是說,今天中港當局在香港的作為,註定已使中共對台灣的口號「一國兩制,和平統一」破產。兩岸關係要重來了!
從戰略上看,「列寧式一黨專政」的北京及「殘廢民主」的香港,將更加凸顯台灣的自由民主,增加台灣與中共香港的區隔,亦增添台灣獲得國際承認的實質內容與空間;換言之,港警逮捕黎智英,又讓台灣撿到槍,台灣又歪打正著取得了戰略的優勢,雖然有戰術上的曝險。
面對香港歷史變局,台灣要哀矜勿喜,伺機為香港民主派打氣祈福,更重要的是,要努力呵護台灣的民主幼苗,不要使台灣走向「民主退化」!
人權委員會:花瓶?東廠?包青天?
2020-08-12 00:26 聯合報 / 邵玉銘/政大退休教授(台北市)
在國內新冠肺炎疫情再蠢動之際,陸生舊生和新生何時能解禁開放,仍無期限。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近月來,有兩件事引起民間廣大非議。一是陸生回台。我政府不准理由之一,是因對岸政府不准我公立大學冠上「國立」兩字。二是羈留大陸的「小明」,因為出生時具大陸國籍,所以政府不准回台。
對此二事,讓我們論之以「理」。
第一,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國,其中人才匯集為一主因。美國大學集天下英才而教之,畢業後多會為「美國」所用,至於回其母國者,也會成為美國與其母國之橋梁。
大陸來台學生,在政治上較為單純,而且對台情有獨鍾。他們來台後,親睹台灣之民主、自由與人權制度,並與台灣人民深度交流,相信假以時日,他們將成大陸一股親台之力量,並可成為台灣與大陸各省相互發展之橋梁。但歷年來,我們藍綠政府均不見於此,並訂下「三限六不」之規定,包括不給獎學金,不准打工,不准就業,甚至在健保上給予刁難。大陸每年高中畢業生超過一千萬,能進入大學者不過六七百萬。一九八七年兩岸解凍,假如當年政府能高瞻遠矚,每年開放一萬名陸生來台,迄今應已培養出卅多萬親台或友台的大陸中堅分子。就算他們不能協助解決當前兩岸關係,起碼是幫助解決未來兩岸關係的一股力量。
第二,至於大陸政府對台灣公立大學之「國立」兩字有意見,已是多年之事,我政府仍同意大陸學生來台求學。但現在同意所有境外學生回台,獨以此理由拒絕陸生,顯見是基於新的政治考量。
第三,小明回台問題,我政府將罪名訴諸其具有大陸國籍身分。試問:他們當年出生大陸,不入大陸國籍,如何能選擇我國國籍?
第四,兩岸七十年來關係,基本上是雙方政府和政黨的對峙,兩岸人民之間,並無深仇大恨,這可從雙方人民能夠順利探親、觀光、經商和文化交流等事中看出。但是近年來,因為兩岸藍綠惡鬥,統獨意識高漲,已經引起大陸人民高度注意到兩岸關係的發展與台灣的現況。所以,我們應該把兩岸的對立僅限於雙方政府,但陸生與小明來台一事,已觸及到兩岸人民之間敏感的感情,將其拉高到政治鬥爭,恐將動搖兩岸目前僅存的民間情誼。
民國71年(一九八二年),蘇聯大文豪索忍尼辛訪台,發表演說。對台灣的安危,警告我們切勿期待外援,而必須爭取大陸同胞:「台灣最堅強的朋友就是億萬的中國人!他們的同情與支持,就是你們精神和士氣的最大支柱。」
其次,我們對此兩事應訴諸於「法」。
民國55年(一九六六年),聯合國通過「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和「經濟、社會及文化權利國際公約」。我國於民國98年(二○○九年)簽署批准。細讀此兩公約,我政府對陸生與小明人權之待遇,明顯違背此兩公約。
執政黨號稱人權立國,為了伸張正義,不僅成立黨產處理委員會,更在監察院設立國家人權委員會。根據該會設置條例第二條規定,對涉及酷刑、侵害人權或各種形式歧視之事件應進行調查,並依法處理及救濟。個人希望台灣各大學及小明的父母,應立即赴該會陳情,讓大家看看,這個新成立的委員會,究竟是花瓶?東廠?還是包青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