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9日 星期二

【重磅快評】李應元講的是哪門子江湖道義?

◆  【即時短評】籠中烏鴉不叫了 「社運入朝」失靈現形
◆  【重磅快評】詹順貴遞了投名狀 賴清德卻賣了江湖
◆  【重磅快評】李應元講的是哪門子江湖道義?

◆  【新聞幕後】在被更粗暴對待前 詹順貴辭職明志
◆  【重磅快評】觀塘環評會將會是一場鬧劇?
◆  【重磅快評】油凍漲跟政治無關 這假新聞不該查嗎?








【重磅快評】李應元講的是哪門子江湖道義?


2018-10-09 09:49 聯合報  主筆室
中油觀塘案環評昨天闖關成功,主持環評大會的環保署長李應元在會後舉行記者會說明。本報資料照片/記者胡經周攝影



觀塘天然氣接收案以史上最難看的表決票數闖關,主導全案的環保署長李應元未因得向賴揆覆命而有欣喜,反而難掩怨嘆,將煎熬於環保理念及副署長職責的詹順貴請辭定位為「抽腿」,批評阿貴「不管我死活……非常不顧江湖道義」。李應元講的是哪門子江湖道義?
「江湖道義」大家掛在嘴上,雖然不太能言傳,但行為舉止都很具象。乍聞李應元如此抱怨阿貴,倒是得回溯「江湖道義」的源頭。最常把「江湖道義」掛在嘴上應是黑道與武林兩個場域,李應元是當朝政務官,若與黑道、武林同流,那他的江湖道義是啥?
黑道與武林的江湖道義其實正義凜然,雖然老大「我即規則」,但更強調「師出有名、義字當頭」。觀塘案的審查過程,其實多方踐踏環評規則,師出有名嗎?若八股的探究,江湖道義強調的是「義」,李應元護航過關被質疑是挽救執政黨低迷選情,何「義」之有?哪裡是江湖道義?
推敲李應元批阿貴「不顧江湖道義」,緣由因他想做太平官,不要在環評爭議場合扮演武林仲裁者角色。因此每次環評大會會議通知寫的主席「李主任委員應元」,他總是神隱,幾乎不曾主持會議,推阿貴上火線檔子彈。觀塘案賴揆生氣,因逼他親自主持,本想當環評不沾鍋,結果黏鍋尷尬收場,當然怪阿貴。
再者,阿貴抽腿讓他必須面對「環境守護者」或「環境殺手」的檢驗。李應元專長領域是醫療經濟,和環境保護不太扯得上關係,雖然曾擔任過環保領域的官員,但未曾被認為是環保界一員。阿貴抽腿,讓他上火線面對檢視,這當然不顧江湖道義。
照李應元的江湖道義標準,觀塘案7:0過關的環評史上最難以見人的表決票數,怎麼探討投票的排列組合,一定有位外聘的學術環委投了贊成票。有人說此君是環評會早就佈下支持開發方、官派環委的「暗樁」,李應元應否表態肯定此暗樁講江湖道義,「支持國家建設」?
飾李安電影《臥虎藏龍》李慕白一角的周潤發此刻人在台灣,他在戲裡的一段話或許李應元受用:「有人就有江湖,江湖規矩都是人定的,改朝換代,江湖變了,規矩自然變了…」。李應元批詹順貴「不顧江湖道義」,或許具體闡釋蔡政府的新版江湖道義。
不過,改朝換代江湖規矩或許因人而異,但別忘了「江湖」的基底是所有人民幾千年深藏心底的價值,不是那個得意的新官改得了的







【重磅快評】詹順貴遞了投名狀 賴清德卻賣了江湖


2018-10-09 14:10 聯合報  主筆室
詹順貴。報系資料照


觀塘案強行過關,賴清德雖然還是說,接下來經濟部要開始盤點,「若有辦法滿足電力穩定供應,再來討論深澳電廠後續興建與否」;不過,蘇貞昌已經鬆了一口氣說,「就可以來怎麼樣停止深澳,這個中央講得很明白」。
環保署長李應元說,詹順貴請辭,「不管我死活,非常不顧江湖道義」。不過,詹順貴的整個江湖,早就被賴清德出賣了;套句蘇貞昌的話,「這個中央講得很明白」
詹順貴和賴清德早在南鐵案就結下梁子。賴清德組閣,詹順貴請辭,雖然是被蔡英文留下的,但詹順貴仍按江湖規矩,用深澳電廠的關鍵一票,遞了投名狀。
然而,賴清德卻說可以用深澳電廠來交換觀塘案過關;那是把詹順貴拚得滿身剮遞來的投名狀,直接踩在腳下了。
詹順貴對深澳案辯稱借力使力修正環評機制缺失,對觀塘案則控訴賴揆對環評過度期待的發言,大抵可看作是對投名狀被踐踏、甚至整個江湖被出賣的最後哀鳴。
協助賴清德盜賣江湖的,當然就是李應元,但他卻不想背負破壞江湖規矩的罵名,環評大會總是推詹順貴上陣頂刀挨剮擋子彈。可是當賴揆放話力拚九月過關後,李應元就全然不顧江湖規矩,密集舉行環評大會,還要忙著發「賴揆沒下指導棋」、「詹順貴請假非請辭」的假新聞。
現在詹順貴看透了、抽腿了,李應元責他不管當家死活,不顧江湖道義;但是江湖已經沒有了,李應元也不講道義,如何相責詹順貴?
歷經環評史上最黑暗的一天,賴清德仍然說沒有違背蔡總統保護藻礁的方向和態度不過蔡英文親書的「藻礁永存」墨寶,既已完成欺騙選票的任務,倒是可以和搶下來的藻礁標本一起放進博物館永久保存了






【即時短評】籠中烏鴉不叫了 「社運入朝」失靈現形


2018-10-09 14:49 聯合報  記者劉宛琳╱即時報導
詹順貴。報系資料照



理想不敵現實,繼勞動部前政務次長廖蕙芳離開後,詹順貴昨天宣布請辭環保署副署長,蔡政府又折損了一個社運圈出身的官員。當初想要以「社運入朝」減少政府與社運圈衝突的蔡政府,當家才知持家難,從勞工權益到環境保護,一步步向現實妥協,縱然是過去曾共同打拚的盟友,也終須一別。
民進黨從開創之初就與社運團體併肩同行,一起對抗共同的敵人「國民黨」。2000年民進黨執政後,在重啟核四、樂生案等議題上開始與社運團體出現衝撞,但當時朝小野大,民進黨也以此為藉口卸責。現在民進黨第二次執政,延攬多名社運人士入閣及出任不分區立委,但這些人的進入體制內並沒有使衝撞減緩,反而成為社運團體眾矢之的,怎麼做都兩邊不討好。
這些社運要角不僅水土不服,做起事來更是綁手綁腳,有些人乾脆噤聲轉為低調,難以發揮過去在社運圈的影響。北農總經理吳音寧曾說,「我不是誰的政治提款機」;但前立委林濁水曾直言,社運健將進入政治叢林就成小白兔,就是因為對政治不屑又生疏
詹順貴去年底曾提醒蔡政府與公民力量對撞態勢愈來愈明顯,把過去的政策原則「一項一項割出去」,對執政黨很傷,仍希望能繼續當團隊中那隻不討喜的「烏鴉」,扮演煞車皮,減緩衝撞速度。但不論是一例一休、土地正義、還是深澳、觀塘等環保議題,蔡政府只是一次次得讓社運入朝人士背起了黑鍋。
到最後,曾是勞工律師的廖蕙芳看不慣蔡政府對勞基法修法的態度,最後選擇離開,現在連詹順貴這隻「烏鴉」也選擇飛出牢籠,讓人看清民進黨執政的醜態在野時總是掛在嘴邊正義、公平,只不過是選舉話術,延攬社運人士入朝,充其量是樣板花瓶,到最後,社運團體終究站在政府對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