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8日 星期三

聯合筆記/一個台灣,兩種天空

.中美博弈 試煉亞太自貿區
.聯合筆記/一個台灣,兩種天空
.「清朝的劍斬明朝的官」 為《台灣通史序》抱屈
.賴揆射3箭 產業缺地能解?
.過度教養 「養」出成年人的困境
.房貸風險權數鬆綁 金管會添柴炒房

udn 論壇電子報:http://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19775/web/




聯合筆記/一個台灣,兩種天空


2017-11-08 00:45 聯合報  鄭朝陽

台中發電廠外,天空時常陰霾。 本報資料照片



昨天立冬,北部飆高溫,對中南部人則是個難忘的「霾害日」,當網友把台北的藍天白雲和中部灰濛濛的照片放在一起,映照一個台灣、兩種天空的怪現象,令人擔心這難道是台灣秋冬的日常?
昨天從桃園以南空氣品質一路惡化,一早就有人在臉書求解「這是霧還是霾?」教人想起中國大陸紀錄片「穹頂之下」導演柴靜最初的疑惑;十幾年前北京機場因能見度太差、飛機無法起降,人們原以為是霧,其實是霾。
小時候的記憶,嘉南平原冬季的清晨常有一陣霧,太陽出來後就逐漸散去,這陣霧像是迎接朝陽普照大地的儀式,印象中是浪漫的。
昨天清晨,高雄小港騎機車上班的民眾眼前也是一片霧茫茫,大家戴上口罩,連汽機車都開亮頭燈,有人甚至打開雙黃燈警示防追撞。太陽出來後,「霧」沒散去,很多人知道這是空汙的霾,而且是近幾年最嚴重的一次,心中充滿無奈。
網友的搞笑讓人啼笑皆非。哥哥收到住小港的弟弟傳來的霾害照片,形容猶如被困在霾裡,問網友「要怎麼救我弟?」監測數據顯示,這兩天台北空品AQI數字頂多二、三十,高雄各測站則飆破一百五十,南北相差五倍以上,一個國家、兩個世界,網友狠酸「人體空氣清淨機登場,吸好吸滿囉」。
這是不爭的事實,台灣越往南走,PM 2.5平均濃度離國家標準就越遠;對照內政部統計二○一六年國人平均壽命,從台北八十三點三六歲、台中八十點一一歲到高雄的七十八點九歲一路走低。影響壽命長短原因複雜,但空品惡化不改善,只會雪上加霜。
專家預言,未來五、六年內台灣空品還會繼續惡化,主因是為了實現「非核家園」,要增加燃煤發電取代核電和還沒跟上的綠能;其次是產業結構調整速度太慢,眾多工廠的燃煤及燒重油鍋爐還無法改燒天然氣。
根本問題難解,面對空汙陰霾不散,政府能做的就是治標不治本的表面工夫,例如要求火力電廠降載減汙,但未來更多的火力發電要如何面對?即使是修空汙法迎戰,也被批評未觸及問題核心。依此看來,台灣人面臨用電安全和空汙總量管制的嚴重衝突,無疑要續當空汙的環境難民。

中美博弈 試煉亞太自貿區
周子欽∕台經院APEC研究中心副執行/聯合報
亞太地區的區域經濟整合情勢,隨著APEC年會的召開,再度成為各界關注的焦點。當前除了沒有美國的TPP-11、以東協的五個FTAs為基礎的RCEP之外,在APEC架構下尚有亞太自由貿易區(FTAAP)正被各經濟體討論當中。

二○一四年中國大陸藉著擔任APEC主辦經濟體之便,將FTAAP再度端上APEC的議程,當時TPP談判正如火如荼進行中,美國認為中國大陸係藉一個更大型的跨太平洋整合倡議,來分散各方對TPP的注意力以拖延TPP進程,雙方角力於焉展開。

如今形勢丕變,川普上任後美國退出TPP,擬以雙邊談判結合單邊制裁推動「公平貿易」,對多邊與區域性的安排日漸冷淡。以去年APEC領袖們通過的「FTAAP利馬宣言」為基礎,今年在APEC由紐西蘭領銜提出的一項促進FTAAP實現的多年期行動計畫,便在美國的杯葛之下難以形成共識。顯示美國雖對多邊與區域性安排的熱情消退,卻也不願意將FTAAP乃至APEC「區域經濟整合」(REI)議題的舞台,拱手讓給中國大陸。畢竟,在前途充滿不確定性的TPP-11之外,FTAAP是本區域唯一橫跨太平洋兩岸的區域整合倡議。誰能主宰FTAAP的發展,便能在TPP-11前景未定的情況下,占據REI議題的發言權與制高點。

相關的發展還包括:當前APEC積極為其「茂物目標」在二○二○年到期之後,尋找新的區域願景。中國大陸主張以FTAAP取代茂物目標的地位,美國則傾向於延續「茂物目標」尚未完成的工作,並結合新議題如「數位貿易」等。由此脈絡觀之,中國大陸積極提升FTAAP在APEC議程的地位,以及美國「退而不讓」的立場,皆不難理解。

川普上任後第一次亞洲行,其中一站就是出席APEC經濟領袖會議。外界普遍認為:川普將在APEC峰會期間,以促進「自由而開放的印度洋—太平洋區域」為其亞太政策重新定調。在此一新政策之下,美國如何看待FTAAP此一倡議,勢將牽動美中在亞太的戰略平衡,甚至遙指APEC區域主流的REI議題之未來走向。

FTAAP及APEC的REI議程,正面臨歷史性試煉。川普領導下的美國將堅持杯葛到底,使FTAAP議題就此停滯;或在FTAAP的特定子題上,與中國大陸達成妥協,為FTAAP留下生機,正是今年APEC年會值得各界關注的觀察重點之一。


 
房貸風險權數鬆綁 金管會添柴炒房
林左裕∕政大地政系特聘教授(台北/聯合報
金管會日前宣布調降銀行放款房貸之風險權數,自今年底開始,自用住宅放款從目前適用四十五%的風險權數,降到卅五%,非自用住宅(第二戶及以上)則從一百%降到七十五%。此鬆綁除間接鼓勵銀行增加放款給炒房、囤房族外,從國際經驗來看,將對未來的金融市場埋下風暴的導火線,也無異打臉當前政府積極主張的「居住正義」政策。

日本在一九九○年代初不動產泡沫時期,銀行對不動產放款有恃無恐,資本適足率僅約百分之四,泡沫破滅後經濟歷經二十多年蕭條期,慘痛經驗值得警惕。

金管會宣布放寬房貸權數的時機頗值玩味,因恰在央行總裁宣稱「國內房地產已軟著陸」一周內。原因可能有二:其一為寬鬆貨幣政策及低利率環境下爛頭寸太多,需為資金找出路;其次則是為暴漲虛胖後低迷的房市提供柴火,鼓勵銀行擴增房貸放款,同時為不動產業者提供喘息空間。然不論其背後原因或目的為何,鬆綁融資給超過第二戶及以上的投資客,與目前政府於選前及執政後主張的「居住正義」方向背道而馳,實不足為取。

國際間因金融管制規範改變,而引導金融機構或個人行為改變所致的金融風暴層出不窮。美國在兩千年初小布希主政時期,以「美國夢」為訴求,期藉房地產為火車頭工業拉抬經濟,要求「二房」(房利美及房地美)等官方代理機構對次級房貸提供保證,原會對房貸品質審慎查核的銀行因而鬆綁;且因經「二房」保證後再證券化發行的「房貸擔保證券」之風險權數僅需計提兩成,遠低於放款後持有房貸的權數,因此銀行樂得放款給次級房貸,既可收取手續費及利差,又可在帳面上降低風險,提高資本適足率,但之後即因泡沫破滅後房貸違約潮引發全球金融海嘯。

日本在泡沫破滅初期,銀行業者設立「住宅專門公司」隱藏其逾放之房貸以規避大藏省(類似財政部)的金融檢查,而大藏省也因「住專」非銀行本業而鴕鳥心態地放水,之後仍因長期不景氣而紙包不住火。我國在民國八十年初後因股市及房市暴漲後面臨長期不景氣,又歷經亞洲金融風暴,當時國內銀行業者亦仿「住專」,競相成立「資產管理公司」以隱藏其房貸逾放,經筆者論文揭露後政府方予以導正。

台灣銀行業目前資本適足率雖符合國際標準,但相較於美、英、日、德、加及新加坡等國仍敬陪末座,只與大陸「共患難」。在國際上兩岸的高房價所得比及低租金收益率早被封為「炒房天堂」,且欲藉房地產為火車頭工業拚經濟,也有美、日及西等國失敗的前車之鑑下,藉資金面粉飾金融或產業數據的做法應適可而止,政府政策方向亦應整合一致,讓百姓安居後才能解決消費及經濟動能不足與少子化問題。


 
「清朝的劍斬明朝的官」 為《台灣通史序》抱屈
鄭自隆∕政治大學傳播學院教授(台/聯合報
教育部課程審議大會刪了連橫的「台灣通史序」,代以洪繻(洪棄生)的「鹿港乘桴記」,這是上個月的「舊聞」,但也因熱潮已過,或可平心靜氣來討論。

主張刪除者的看法是台灣通史序提到「篳路藍縷,以啟山林」是漢人侵奪原住民的土地,而稱原住民為「番」,有「有歧視原住民之虞」,也違反原住民教育法精神。不過用現在的觀點與法律,臧否一百年前的文章,套句周星馳電影的話,是不是拿清朝的劍,回過頭要來斬百年前明朝的官?

文學與藝術作品一定要有時代性,呈現當代的價值與觀點,拿放大鏡甚或顯微鏡審視,豈非莎翁的哈姆雷特也不能教,因為內容就是鬼魂迷信、背叛、復仇、亂倫,統統違反當今的價值。

一百年前的連橫看三百年前的先祖渡黑水溝來台灣求安身立命找一口飯吃,稱之「篳路藍縷,以啟山林」有何不當?一百年前的官方文書均以「番」稱原住民,當然是不尊重,不過批評者若活在一百年前,請問又會如何稱呼?這些漢人觀點及掠奪原住民的史實,為什麼不能在教到這篇文章時討論,這樣是不是更有教育與反省意義?也可培養學生批判能力。

文章就是當時的影像,只有無病呻吟風花雪月之作,才不會有立場與觀點,月來的討論有的涉及國族認同,有的甚至是對作者本人甚或子孫好惡的月旦,論者為什麼不比較二文的文采與視野?

文采討論當然主觀,我不敢置喙,不過「鹿港乘桴記」,所謂「乘桴」應典出論語「道不行,乘桴浮於海」,指的是亂邦不居,但鹿文中只是描述作者搭小船「游於海濱」,看到「新鹽田未興築、舊鹽田猶未竣工」,而引發對鹿港興廢的抒情,與亂邦不居的意涵有一些差距,也缺乏美學所謂抽象的想像。

就視野而言,鹿文談鹿港,談的是個人經驗所及之當時現象,而鹿港興廢是因淤積所產生的地理變遷,是自然的演化,無關政治或政權;對當時社會狀況的批判,僅有「版圖既易,海關之吏猛於虎豹」該段不及百字,以及乙未割台,次年因戰爭「街尾一隅而至安平鎮…數百家燬於丙申兵火者,今猶瓦礫成邱,荒涼慘目」,與市區改正「破裂闤闠、驅逐人家以為通衢」(為了開路拆市場拆民宅)。全篇如同出遊心得日記,對殖民者的批判,著墨不多。

較之鹿文對鹿港「一時一地」的觀照,「台灣通史序」縱深三百年,從「荷人啟之,鄭氏作之,清代營之」破題,再以百餘字概論台灣重要史實,接著論史的重要「史者,民族之精神,人群之龜鑑也」,以及修史之困難;最後略述著作成果「起自隋代,終於割讓」,並以大器的「婆娑之洋,美麗之島,我先王先民之景命,實式憑之」收尾;以文論文,是篇結構完整,條理分明,文筆流暢的好文章。

評論文章,就應以文論文,否則東坡先生「赤壁賦」可能也是不及格之作,今人考證,蘇子的赤壁,可不是曹孟德「舳艫千里,橫槊賦詩」但最後敗於周郎的赤壁。但地點有誤又如何,只要文采無損,更可增加教者與學生討論的樂趣,論者與選文諸君以為然否?


 
賴揆射3箭 產業缺地能解?
顏惠結∕公(雲縣斗南)/聯合報
行政院長賴清德召開記者會,為解決產業缺地問題提政策解方。賴揆強調,將透過三大策略、十二項具體做法,釋出一四四二公頃產業用地,滿足到民國一一一年廠商仍有一二六六公頃的土地需求。

三大策略分別是公有土地優惠釋出、民間閒置土地輔導釋出、產業用地開發與更新。對此,我們可看到,並不是沒有產業用地可以提供,而是既有土地能否符合業者的需求。例如科技部所擁有的土地幾乎都是科學園區,但進駐園區需符合園區的引進產業類別;經濟部所擁有的土地高達一百廿一公頃,此部分土地閒置原因何在?如能針對問題找出原因再提具體對策,恐怕會比現在提供帳面上的土地數量更具意義。

此外,目前的產業發展注重群聚效應,如果釋出的土地沒有與相關產業群聚,恐怕也很難吸引業者投資設廠。就筆者實際接觸觀察,有土地需求的業者,往往不知可以從何處得到較為全面的土地供給資訊,建議除了設置單一窗口外,或可仿效房仲業提供潛在客戶資料,甚至還能上網看屋一般,積極提供業者更詳細的土地資訊,如周邊產業類型、交通情形、周邊生活機能、土地價格及土地現況等,相信更能加速業者的投資速度。

產業缺地和工業區土地閒置的問題均由來已久,很高興看到賴院長展現高度的執行力,上任短短兩個月內就針對產業問題提出對策。

衷心期盼除了政策規劃之外,後續能輔以落實執行,並確實做好相關列管追蹤,如此將可望讓台灣的經濟再次起飛。


 
過度教養 「養」出成年人的困境
鄭志隆∕國小校長(屏縣東港)/聯合報
從十月二十一日的第一場英聽開始,一年一度的大學入學篩選之幕即正式開啟。父母在這場升學競賽中的參與程度,可從各考場車水馬龍和陪考服侍得知一二。台灣家長從中小學上下學的溫馨接送、即時的學用品遞送、課後才藝班的安排、補習班的選擇、志工活動規劃,一直到大專校院的入學申請、大學生活的介入等,無役不與,呈現《如何養出一個成年人》書中所說的「過度教養」(overparenting)現象。

該書作者茱莉.李斯寇特—漢姆斯曾為名校史丹佛大學新生主任,她提到,當教養方式是保護孩子安然無恙、安排提供機會、如直升機般盤旋陪伴、屈服於扭曲的升學競賽時,孩子已被剝奪了智力與情感的自由;被廢除了自力更生的演化能力,導致孩子心理傷害,失去學習成為一個人的機會。

由於我們不自覺的從錯愛、虛榮與恐懼出發的偏執堅持,致使此一現象未因教改而緩解,中學生的憂鬱自傷、大學生的情感互害,均讓人深自痛惜,再痛惜!

而在此一升學軍備競賽中的大學入學花招,更是推波上述現象的助瀾之力。上書作者也提到,頂尖大學迷信菁英主義,以莫須有的高錄取門檻和相對不合宜的排名機制來維持校譽,卻培育出威廉.德雷西維茲所稱低度自信、恐懼失敗之「優秀的綿羊」。

我很迷惘,一所學校對孩子的生命照護和自傷(殺)及互傷(殺)的防範,不是應該比會考成績、學測級分、進入各大學比率及國際排名更重要、更需成為辦學指標嗎?教育工作者及父母們對孩子身陷如此境地能繼續視而不見、心無罣礙嗎?

大學「庭院之深,深幾許」?年度升學之戰已啟,多少家庭將生活於準備考試、申請學校、參加甄試的算計、博弈、徬徨、恐懼的焦慮之中。

為了阻止升學軍備競賽向下延伸至小學及幼兒園,以致孩子的童年被無情、無知的借貸走了,祈盼國內知名大學及中學能有慈悲、勇氣與智慧,改革招生工程。

學校能真正評估申請者的真實能力和品格,並在降低標準測驗分數的錄取策略下,依然保持聲譽於不墜,這才稱得上頂尖;才是學子之福、父母之福、國家之福。而身為小學教育工作者的吾輩,也將偕同家長一起來推動培養孩子獨立自主、建立自信的「自由放養」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