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23日 星期四

經濟日報社論/阿里買高鑫 零售業轉型賽鳴槍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http://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20366/web/

.聯合報社論/獵雷艦弊案不能收拾,將成國際醜聞
.聯合報黑白集/賴清德撈過界
.經濟日報社論/阿里買高鑫 零售業轉型賽鳴槍






經濟日報社論/阿里買高鑫 零售業轉型賽鳴槍


2017-11-23 03:2 9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大陸最大電商阿里巴巴本周宣布以28.8億美元,購入潤泰轉投資的香港上市公司高鑫零售36.16%股權。高鑫是大陸零售業市占龍頭,擁有446個據點。這是繼電商亞馬遜在今年稍早以137億美元併購有機生鮮超市全食(Whole Foods),又一電商龍頭出手收購傳統零售業,象徵零售業的轉型競賽正式鳴槍。
這兩大收購案曝光後,相關企業的股價漲跌,反映出市場對零售業轉型的期盼。亞馬遜宣布併購全食後,傳統零售業如沃爾瑪與好市多的股價一度因此重挫;阿里巴巴宣布購入高鑫股權後,投資人擔心潤泰集團賣掉了金雞母,潤泰新與潤泰全的股價不漲反跌。
阿里巴巴買高鑫、亞馬遜買全食,均是線上結合線下的商業模式,顯示電商這幾年在零售市場攻城掠地,要能進一步爭奪市場,仍必須借重傳統零售業的據點與通路。傳統零售業跨足電商的速度與效率追不上已在市場上發展多年的競爭對手,與現有電商巨擘結盟,已成為不可抵擋的潮流。
從高鑫在大陸的經營情況即可看出傳統零售業的焦慮。高鑫在大陸擁有大潤發與歐尚雙品牌,占據大陸零售市占龍頭的地位多年,但今年高鑫在大陸關閉了兩家門市,其中一家還是位於一線城市上海,已看出傳統零售業位處紅海競爭的不易。再者,高鑫今年上半年大陸分店的同店銷售衰退了0.9%,而去年同期則是衰退0.3%。
種種數據顯示,高鑫在大陸的零售市場發展已不再是一帆風順,線上市場的發展已經威脅到傳統零售業者,高鑫在賣股予阿里巴巴前,已經宣示要加強線上線下(O2O)的整合,並以多型態的零售店模式,滿足消費者多元化與一體化的消費需求。
然而,如高鑫等傳統零售業跨足電商的難度不低,以高鑫已在大陸推動的飛牛網為例,目前其活躍會員數約350萬,遠低於阿里巴巴逾5億的活躍會員數。高鑫藉賣股予阿里巴巴,縮短前進線上市場的時間,而阿里巴巴則是取得446個實體銷售據點與其背後龐大的倉儲與物流系統,並可藉由研究高鑫在大陸銷售的各種數據,優化自身的電商系統,對阿里巴巴目前還相對弱勢的物流系統而言,這亦可縮短阿里巴巴跨入線下市場的學習時間。
這股線上與線下結合的風潮,除了看得見的硬體結合外,更重要的是線上與線下雙方都掌握大量的用戶、物流與庫存資料,透過分析這些資料,能優化現有的銷售系統,建構下一世代的消費體系。零售業未來的發展將是以技術為本位,提高銷售的毛利率不再單靠進貨與銷貨,而是更依賴從大數據中找尋線上與線下兩者結合的最佳模式。
在這股線上與線下結合的浪潮襲來時,台灣必須思考要如何迎戰。此次潤泰出售高鑫股權與阿里巴巴,從多方市場訊息可看出,阿里巴巴最初應是想全面收購高鑫,但最終潤泰仍保有4.67%的高鑫股權,顯示潤泰除了收割大陸投資的成果外,也保留了站在最近距離觀察這場零售業轉型競賽的機會,未來不但可再收割高鑫轉型成功的果實,更重要的是能否掌握轉型過程中的各項技術,作為未來台資零售業升級的重要憑藉。
站在台灣產業的發展位階來看,跨國電商併購傳統零售業的風潮已現,未來台灣市場勢必會面臨新的挑戰,新的競爭對手將帶來新的商業競爭模式。本土企業除了自立自強,政府在法規、交通運輸、人才培育等領域,也必須及早因應,讓企業在這股零售革命的浪潮中,擁有技術提升與轉型的有利環境。
潤泰賣了大陸金雞母不足為懼,我們要憂慮的是,當昔日的金雞母轉型成為新零售巨人前來台灣市場叩關時,我們是否已做好準備?

聯合報黑白集/賴清德撈過界


2017-11-22 23:45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一例一休勞基法修法日前初審,徐永明(中)強占質詢台近11個小時後,被綠委強力架出委員會。 本報資料照片


大綠小綠之間最近有番角力。小綠徐永明強力杯葛「一例一休」修法,占據發言台十一小時;大綠輪番上前勸說無效,邱議瑩還留下一句「太陽花大崩潰」的譏評,引發網民圍攻。徐永明的占領演出,可能擄獲眾多基層勞工的心,屆時誰會崩潰還不可知。
但引發爭議的,還在後頭。賴清德事後發簡訊給黃國昌,認為徐永明對議事規則的解讀是錯的,應該停止杯葛,讓議事進行。黃國昌回覆說,他認同徐永明的作法,至於要如何解讀議事規則,則是立法院的權責,行政院根本管不著。言下之意,賴清德已經撈過界了。
根據憲法的五權分立原則,行政院長越界去管立法院的事,確實不當。賴清德甚至還發簡訊給在野黨立委,去「指點」與評論對方的作法,就撈過界太遠。月初賴清德拜會吳敦義,是定調為現任行政院長向前行政院長請益,地點選在吳敦義卸任副總統辦公室,兩人雙手一握,獲得好評。但這次不同,賴揆私下傳簡訊給黃國昌,從黨、從政的角度看,名不正又言不順,兩人私交也沒那麼好,到底算什麼?
賴清德凡事過度熱心,急於表態,難免發生這類撈過界的情事。剛上任時,他在國會自稱是「主張台獨的政治工作者」,就是踰權的表態。這次,他急著和黃國昌溝通,其實也反證了議長蘇嘉全的失職。一例一休付委排程均引發混戰,蘇嘉全竟裝作若無其事,任由議場變成戰場,這恐比賴揆越權還糟。

聯合報社論/獵雷艦弊案不能收拾,將成國際醜聞


2017-11-22 23:46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獵雷艦案延燒,國防部長馮世寬(左)、國防部軍備局局長梅家樹(中)與海軍司令部參謀長李宗孝(右)備詢。 記者程宜華/攝影


獵雷艦風暴不斷擴大,承包該艦戰鬥系統設計和安裝的美商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已令下游廠商全面停工。如此一來,慶富無法繼續執行造艦計畫,國防部恐怕只有與它解約一途。此外,慶富和吐瓦魯合作造船,卻無法如期交船,甚至還將船隻拿去私貸九億元挪為己用。慶富事件若遲遲無法收拾,勢必從國內弊案升級為國際醜聞。
慶富案火勢一再延燒,主因是政府無法在第一時間掌握源頭截斷火苗,卻讓政客將它變成政治戰場,任由火花亂竄。尤其,朝野陣營不斷放話,拚命強調慶富這個「邪惡集團」是對手的同路人;由此看,慶富誠然可惡,但一些興風作浪者其實更為可惡。
慶富董事長陳慶男靠造漁船起家,藉跨足軍工產業以擴張事業版圖,原無可厚非。但他之所以弄到今天身敗名裂,主要在於「太貪」:除了獵雷艦,他還承包基隆海科館,又在中國大陸投資主題樂園,大肆擴張,過度操作財務槓桿的結果,終致周轉失靈。慶富更鋌而走險,偽造文件向銀行團詐貸,這是典型經濟犯罪,也是「蛇吞象」不成而身亡的標準案例。但是,當初若沒有朝野政治人物的競相「加持」,慶富何以能如此自我膨脹?
馬政府時代,慶富獲公股銀行聯貸;蔡政府時代,獲得軍方提前交付履約款,經費甚至來自其他軍購「流用」。前後兩朝的問題其實一樣,因為「國艦國造」的目標太過「偉大」,導致相關的行政、放款、徵信和監督程序都變得鬆散,甚至自我矮化。海軍不顧合約而提前交付廿四億履約金,即是最明顯的例子。此外,不少政治人物平日與慶富私下交好,甚至暗中提供逾越法律界線的協助;一旦東窗事發,立刻跳出來痛罵「奸商」,抹黑一切合法政商關係,急著把弊案大帽扣到政敵頭上。這種行徑,讓人作嘔。
身為採購獵雷艦業主的軍方,理當嚴格監督造艦計畫的程序,結果卻只見海軍「體諒領袖苦心」的諂顏。軍購進度易受國內外因素衝擊,因此各計畫相互「調頭寸」,不能說毫無前例。但是,獵雷艦去年兩度「借款」共卅八億元,已達明年度國防軍購總額十五分之一;尤其第二次廿四億,不但挪自包括陸、空軍多項計畫,更是在無合約義務之下提前付款給慶富。如此將「便宜行事」用至極限的作法,海軍還幫部長馮世寬撇清,說海軍自己就可拍板挪錢;這種說詞,誰能相信?
這種「逢君之惡」的文化,正是近年國防沉痾的根源。例如預算長期偏低、募兵制貿然上路、廢除軍中檢審等,軍方明知高層想法不可行,卻昧於愚忠或貪圖倖進,不敢犯顏直陳,甚至搶著頌揚背書。將帥們貪戀祿位如此,這樣的軍隊如何令人期待?
在立委、名嘴將獵雷艦案吵得沸沸揚揚之際,人們並未看到政府高層的果斷拍板,或檢調體系的公正調查。在此期間,蔡總統不改上任以來遇到棘手事件即「神隱」的作風。本案事涉國艦政策及公股銀行重大損失,該如何收場,均非銀行團或軍方能單獨決定,但蔡英文至今卻無政策決斷;包括總統府可能有高層涉及關說付款,總統卻把答案留給路人猜測。更可怕的是,偵辦此案的高雄地檢署,除不斷表現出自己的辦案偏好,甚至刻意對特定新聞點釋放不實訊息以逢迎上意。在這種上推下迎的情況下,獵雷艦案當然只會被慶富詐貸問題拖著走,並隨之俱沉。
陳家父子的詐貸行徑,當然應該依法偵辦,嚴予追究。但是,如果政府無法拿出公正的立場和果斷的決策,只是任由政治人物和名嘴將此案變成政治抹黑的題材,這個案子不僅會葬送國艦國造的大夢,捅出台灣戰力的大缺口,也會把藍綠政黨一起拖下泥淖,更讓台灣變成國際醜聞的笑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