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18日 星期六

經濟/電力危機 人民信心投票的開始

.聯合報社論..環評不是兌現競選支票的橡皮圖章
.聯合報黑白集.最安全的騙術
.經濟日報社論.電力危機 人民信心投票的開始





經濟/電力危機 人民信心投票的開始


2016-06-18 02:30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台灣電力危機迫在眉睫。
【作者:林伯東 檔名:L24305538.JPG 日期:2016/05/28】 
聯合報資料照片 記者林伯東/攝影


在新內閣拍板將全面實現蔡總統在選前喊出的「2025非核家園」及「2025綠電要占總發電量20%」後,一時間,不論市井小民或企業界都開始為即將開啟的「陣痛期」擔憂。例如,閣揆林全日前要求過去省電績效較差的公私立大學,今夏必須認真節電,甚至也授權教育部不排除祭出強制節電措施,立刻引發不少大學生反彈;而企業界一再呼籲唯有穩定的稅制與水電,才敢放心投資,足見此刻的新內閣,正面臨人民與企業嚴格的「能力考核」與「信任投票」。
新政府積極落實選前政見,無可厚非,否則日後必定招來民眾「跳票」與「騙票」的質疑。而在日本發生舉世震驚的福島核災後,世界上有不少「擁核」國家,像是德國,便積極反思核能政策的極限,並全力開展再生能源。順著這些脈絡,新政府上台後力推非核與綠電新政,自然也有一定的正當性。
只不過,人心總是由奢入儉難,過去為「理念」打拚時,很多人可以在白天上街頭抗議,爭取非核家園,或是在網路上攻訐台電與過去的政府總是恐嚇人民會缺電,但是只要高溫一來,就非開冷氣不可。
人心之世故,也可從經濟部這幾年力推綠電認購,讓個人與企業在認購度數內,附加每度1.06元的費率,支援再生能源發展,看出一二。經濟部資料顯示,目前全台參與綠電認購的戶數僅5,374戶,可供認購的10億度綠電,也只賣出5,500多萬度電(不含最近表態要認購2億度的台積電),更別說,過去那些在攝影機前高喊只要非核、綠電的政要、立委,很多人都不在認購名單上。
由此足見,當非核與發展綠電的理想,將變成現實生活的一部分時,很多人或者出於擔憂未來生活舒適度,或是煩惱多付電費,通常「不大喜歡」這類型的改變成真。也因此,新政府要推展選前承諾時,千萬不能只依賴「用愛發電」或是「貫徹全民總意志」這一類的道德喊話著手。
為了改變成真,新政府必須建立一致性、可預期且可持續的電力改革、發展與節電計畫,讓更多民眾與企業相信,政府推動非核與綠電,是沒有「髮夾彎」的、陣痛期是可以度過的,況且這當中還有由政府與企業共同投入,且經台灣人民驗證的新世代綠能節電方案,未來也是有商機的,有機會行銷世界賺外匯。
為此,有三件事情,政府必須趕快做。第一、要有明確、科學數據佐證的電力供需預估、電力調度、開發與節電計畫。政府必須清楚告訴大家,台灣現在的電有多少?因應中長期的經濟發展,台灣的電夠不夠?若有缺口,未來的電,該怎麼補?若核一廠一號機與核二廠二號機,確定不重啟了,台電選用其他替代發電,以及政府要在九年內,讓綠電比重提高到總電量20%,企業與人民所需負擔的成本,到底要增加多少?
這些問題,不講清楚,台灣的人民與企業,就很難務實掂量下一步該怎麼做。未來幾年,台灣都不會再有新的選舉了,負責任的政府若要實現理想,也不應忌諱把事實告訴大家,尊重大家的選擇。
第二、務實推動電業法修正。過去十多年來,不論藍綠誰當家,都試圖推動電業法大翻修,實現電業自由化。可惜,這項法制工程浩大,加上藍綠各有信念,始終未見進展。如今,台灣缺電危機逼近,新政府也強力宣示要實現非核,更讓新一波的電業法修正,成為翻轉台灣電力結構的重要樑柱。新政府應即刻啟動社會溝通,加速立法。
第三、政府扶植綠電產業,應有更具體的行動與誘因,鼓勵企業參與。建議經濟部不妨在近期籌備全國性的產官學會議,讓不同領域的專家、學者一同為政策把脈、抓出瓶頸與獻策,也可讓政府政策得到業界背書。

聯合/最安全的騙術


2016-06-18 02:30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圖為台灣民政府台北州板橋郡辦事處。 聯合報資料照片

台灣人行騙天下,足跡遍及全球。其實,施詐最安全的地方是在島內,把自己的組織冠上「人民」和「政府」之名,警察連碰都不敢碰。
由於洪素珠事件,大家見識了「台灣民政府」的厲害。它不是合法登記的人民團體,卻組建自己的政府、參議會和軍隊,劃設州郡版圖,發行身分證、護照、車牌,宣稱等同美國的有效證件。此外,「民政府」還打著免學費、配房屋、發退休金的旗號吸金,吸引了數萬人參加。
撇開政治信仰和言論自由的問題不談,「台灣民政府」的七層樓總部是一座大違建,還占用國有地,幾年前就被龜山鄉公所查報為違建,桃園市政府卻不處理,還推說即使要拆違建也輪不到它。更扯的是,該組織創辦人欠稅兩億元,卻利用對美訴訟及販售身分證等為名吸金上億;而政府始終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並不追稅,也看著違法情事一天天上演。
有人認為,台灣民政府能存在,主要是有一批愚民,竟相信美國軍事占領那套鬼話。其實,真正的癥結在台灣內部對自己歷史定位的混亂,以及政治認同的歧異,才會讓如此荒謬的組織找到活動空間。他們自己人在那裡封官自爽也就算了,但這麼多騙錢、違法、違建情事,也都能藉政治的保護色豁免嗎?
梅健華聽到台灣民政府賣身分證一事,不禁哈哈大笑。但政府官員聽到宜蘭有員警「白天當中華民國警察,晚上效忠台灣民政府」,能笑得出來嗎?

聯合/環評不是兌現競選支票的橡皮圖章


2016-06-18 02:30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行政院長林全上月到桃園視察「亞洲矽谷」用地籌備進度。 聯合報資料照片
蔡英文總統關注「五大創新產業」政見的推動進展,接連召集內閣成員聽取報告。由於「亞洲矽谷」及「綠能園區」均需經過環評,蔡英文擔心環評阻滯計畫的實施進程,要求提高環評「效率」。環保署則表示,將積極修改環評制度,以加速重大政策落實。
環保署如此回應,讓人憂心。環境影響評估制度的立意,是在完整掌握開發行為的可能影響,把開發者刻意規避的外部化因素拉進來考慮,以避免事後出現太多非預期的負面影響。環評的目的,並非在阻撓開發,而在確保環境衝擊受到妥善處理;如果環保署擬議修正環評制度為開發行為一路亮綠燈,即失去設置環評之原意。因此,所謂提升「效率」,若是指縮短審查時間,或可理解;但如果要因此而「弱化」環評把關,即讓人難以苟同。
上世紀八○年代,台灣在「開發至上」思維下,主政者追求經濟成長的意志幾乎「無堅不摧」,也導致環境遭到劇烈的破壞,使得環保抗爭四起。一九九四年,政府通過粗具形式的環評法,但因無上位的政策環評,實質上即變成聊備一格的形式背書。正因如此,環保抗爭並未見趨緩,反而因民眾環境意識成熟,環團抗爭運作熟練,環境訴訟有效制衡財團及開發者的破壞行為,反襯出環評制度的脆弱。在另一方面,一些亟待推動的大型建設,則受阻於急速擴張的環保力量,造成大型公共工程停擺,重要建設裹足不前。
二○一○年,最高行政法院破天荒判決撤銷中科三期環評,更重創了備受質疑的孱弱環評。其後,中科四期遭判決暫停開發、國光石化、六輕擴廠環評全數停擺,引發開發者對投資環境不確定的強烈抨擊,環評制度也被批評得一無是處。在這種情況下,連政府主導的開發案都想要規避環評。
現行環評制度之所以公信力不足,主要在當初制度設計不佳,包括政府主導審查、掌握准駁權,尤其行政體系一味迎合上意,對環評的眉眉角角經常暗地操作。光是官方操控環委遴選,就難昭公信;面對一堆技術面瑕疵,官方還不時跳進去操作准駁,環評遭到批評自屬必然。
蔡總統認為環評要改、要增進效率,事實確乎如此;但她也必須認清,主政者的意志也有不能踰越的專業界線。如果主政者要求行政機器必須如期兌現五大創新產業,等於先射箭、再畫靶,如此,環評勢必淪為橡皮圖章。事實上,環評如果要無條件協助兌現競選支票,如何以專業防範開發行為對環境的破壞?
上位者觀念正確後,其次須先補正現行政策環評的不足,然後才是實質環評的公信力重建。所謂「政策環評」,是指開發計畫的必要性及合理性;例如,某市提出生技園區開發計畫,但該行政區閒置的工業區面積遠超過所需,開發計畫即缺乏合理性,政策環評即應予以否決。
至於環保署擬議中的環評制度修正,則是末端細節。現行辦法是由開發單位付錢找人撰寫環評報告,環保署計畫改為由環保署招標,委託顧問公司執行。根據此一作法,環保署將仍是環評過程之一員,並非超然、客觀的第三方,無法解決環保署深陷公信力危機的泥沼,也難重建讓人信服的環評。我們認為,環保署須跳出環評過程,不再手握准駁權,只督導環評之客觀運作,才是重振環評制度之鑰。例如,比照建築經理公司建立「環評經理公司」,透過經理公司平台,讓開發計畫擺脫開發者的控制,完全由專家根據學理審核,公民參與也可在平台上表達,如此才能重建制度的公信力。
環保署副署長詹順貴在擔任環保律師期間曾為文說,「制度的好壞,最大關鍵出自於操控、運用此制度之人的好壞,也就是取決執政者的心態。」他在野時的談話,於今更顯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