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28日 星期一

經濟日報社論/貿易的夕陽無限好?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98351/web/ 

◆  聯合報社論/民進黨因政策引戰,就要把學生拖進戰火?
◆  聯合報黑白集/雙少數可當超級大總統
◆  經濟日報社論/貿易的夕陽無限好?







經濟日報社論/貿易的夕陽無限好?


2024-10-28 03:00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經濟部21日發布9月外銷訂單金額為537.9億美元,年增4.6%,落在預測值的下限。聯合報系資料照


經濟部公布,9月外銷訂單538億美元,年增率4.6%,是連續七個月正成長。這和國發會9月底發布的景氣燈號為「紅燈」相互呼應-台灣經貿在人工智慧、高效運算和雲端產業加持下,彷彿呈現著一片榮景。

然而,大家不太留意的是,資料中也呈現化學品和塑橡膠製品接單年增率分別為-8.5%和-1.1%的窘況。事實上,工業生產指數也顯現傳統產業正逐漸衰退的現象。若以民國一一O年(2021年)為基期(指數為100),8月重要傳產生產指數分別為:基本金屬74.9、化學材料及肥料74.6、機械設備86.9、汽車及其零件89.4。短短三年,上列傳產生產跌幅都超過一成,令人怵目驚心

除土地、勞動、資本等生產因素之價格差異,造成成本和競爭力差異以外,是否面對「關稅」,也是影響貿易出口的關鍵因素。目前,全球三分之二製造品是免關稅或優惠關稅的,而未獲任何關稅優惠的製造品,平均約負擔10%關稅。對製造業起家的台灣而言,有無關稅對出口關係重大。幸好,出口主力資訊產品和相關電子零件,因參加了「資訊科技協定」(ITA),得以和其他的84個成員互免關稅,在國際大放異彩以外,傳統產業在關稅重負之下,日益成為「夕陽產業」。

在關稅對產業發展如此重要之下,我國因受制於對岸,過去只能對中美洲幾個邦交國成功簽署自由貿易協定(FTA),得以互免關稅以外,最近十年除民國一O二年(2013年)分別和紐西蘭、新加坡成功簽署之後,迄今毫無斬獲;連口口聲聲志在必得的 CPTPP,看來也是前途未卜。奇怪的是,一般國人似乎也甚少關心,對照周遭競爭國家努力拚搏的狀況,國人冷漠而無感。台灣傳統產業就像熱鍋裡被溫水煮熟的青蛙,逐步邁向衰亡。整體出口屢創新高,其實只是夕陽無限好,只要全球景氣一變或競爭者變得更強,我國出口極可能立刻轉變為一片漆黑。

看看我們周遭競爭者是如何努力的:南韓在民國九十三年(2004年)成功和智利簽署了自貿協定後,立刻快馬加鞭,在民國一O一年(2012年)之前接續和新加坡、歐洲自由貿易協會(四個成員國)、印度、東協、歐盟、美國成功簽署。但並不滿於此,民國一O三-一O五年(2014-2016年)間又密集和澳大利亞、加拿大、紐西蘭、中國、越南、哥倫比亞完成簽署。雖因門戶大開遭到國內激烈反對,卻還是能在民國一一O年(2021年)後陸續和中美五國、土耳其、印尼、柬埔寨、以色列簽署。可以看出,南韓和全球主要貿易國家都已貿易自由化,產業可以平衡發展,不必依賴少數產業,經濟安全遠勝台灣

別只說南韓這個競爭力極強的國家,連保護色彩濃厚的印度,自從民國九十一年(2002年)和鄰國斯里蘭卡簽署了貿易協定後,民國九十六-一O六年(2007-2017年)間又分別和新加坡、不丹、智利、尼泊爾、馬來西亞、日本、東協、泰國、模里西斯簽署,前兩年(民國一一一-一一二年(2022-2023))又加上阿聯和澳大利亞。亦即,鄰近印度的國家多成為它的投資來源和出口對象,國際競爭力也因此大增

世界並未因我們遲滯而停下腳步,以近三年(民國一一一-一一三年(2022-2024))來看,值得留意的協定包括中國大陸和塞爾維亞、厄瓜多、柬埔寨、尼加拉瓜簽署,英國和澳大利亞、紐西蘭簽署,南韓也和柬埔寨、印尼簽署,東協自貿區再簽署升級版,日本和東協在原有的「貨貿」基礎上再簽署「服貿」;連戰亂中的烏克蘭都能在今年勉力和加拿大簽署;凡事要大陸點頭的香港,都可以用「獨立關稅領域」的身分和中國、紐西蘭、歐洲自由貿易協會、智利、澳門、喬治亞、澳大利亞、東協簽署了八套協議。我們若不奮起直追,傳產的末日應該已經不遠

難以令人理解的是,連北京難有影響力的印度,或成天和它唱反調的歐美日等國,我們也都毫無作為,傳統產業的未來,真的看不到一絲曙光嗎?












聯合報黑白集/雙少數可當超級大總統


2024-10-28 00:00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賴清德總統。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雖然各界對國會改革法案的憲法裁判結果早有預期,但憲法法庭竟能如此掏空立法院監督職權,把國會打成無牙老虎,仍然讓人吃驚。尤其國會監督功能全面弱化,讓正當性不足的雙少數總統,都可以成為超級大總統,這是大法官們對綠色黨國的最大貢獻

前民進黨立委林濁水發文批評,憲法判決出爐後,「台灣立法院離正常西方民主國家的體制愈來愈遠,國會體制愈成為獨一無二的民主怪胎了。」其實更嚴重的是,總統大權獨攬且有權無責,連靠勢官員都可以藐視國會,代表民意的立法院卻毫無監督餘地,憲政關係完全失衡,成為民選獨裁的溫床。

難怪賴清德總統樂得連吃立法院和在野黨的豆腐。賴清德說願意依照憲法法庭判決意旨,赴立院進行國情報告;但立委不准問,總統不必答,他現在赴國會,是去宣示勝利、清點戰果嗎?賴清德又說期盼朝野政黨共同守護自由民主憲政體制;但他曾喚青鳥恐嚇在野黨,現在是邀在野共悼自由民主憲政嗎?

林濁水點名許宗力「持續不斷地自我背棄再自我背棄,又繼續自我背棄」;其實當初蔡英文提名許宗力違憲「再任」大法官時,就可逆料今日的場景。大法官們極力捍衛超級大總統,功在綠色黨國。嚴審新任大法官人事與修正憲法訴訟法,在野黨豈能猶豫!














聯合報社論/民進黨因政策引戰,就要把學生拖進戰火?


2024-10-28 00:00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針對外傳有高中發放「戰時狀態青年服勤同意書」,教育部表示,並無此表單,也沒有此規畫。不過,教育部長鄭英耀表示,教育部根據「全民防衛動員準備法」,從去年調查學生意願,跟戰事無關,主要是在後勤上給予協助,全民國防人人有責。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高中發放「戰時狀態青年服勤書」,要學生填寫後參與服勤,引發「學生上戰場」疑慮。國民黨立委醞釀修法,確保「青年學生不會上戰場」,卻遭民進黨說這是「解除武裝」前奏。令人不禁懷疑,難道民進黨所謂的「全民防衛」,必須依賴「學生上戰場」?

雖然發放「青年服勤意願書」爭議,因教育部公開道歉、收回,而暫時平息,但這絕非單一事件。早在去年二月,國防部就曾公告《全民防衛動員準備法》修正草案,明定「教育動員準備方案」。當時教育部也傳出要將十六歲以上學生不分男女,造冊到「全民防衛動員資訊整合系統」,以利戰時學校青年服勤動員

當時國防部提出的修法草案,雖因還涉及言論管制等重大爭議,而宣告暫停。但如今學校發放「青年服勤意願書」,無疑證明賴政府試圖跳過「修法」,直接落實「戰時動員學生」計畫。加上稍早亦傳出宮廟接到軍方公文,要求提供場地作為戰時後備部隊儲放彈藥之用,亦曾引發社會恐慌。這些都讓賴政府的全民防衛和全社會防衛韌性,籠罩在「全民皆兵」陰影下。

為此,藍營提案欲修《全民防衛動員準備法》和《民防法》,刪除「學校青年服勤」,並將民防範圍刪除「支援軍事勤務」,民防編訓對象刪除「高中以上學生」。但綠委沈伯洋卻批評,這是「用學生包裝,弱化全部民防」,因為民防原本就會支援軍事勤務,如果把民防支援軍事全部拿掉,「就會把撐住國防的民防直接消滅」。

沈伯洋還辯稱,依照《民防法施行細則》,軍事勤務只有物流、急救、修復道路等,沒有「上戰場」。但細看條文,軍事勤務就是配合國防軍事單位,執行「搶修軍用機場、軍用港口、軍用廠庫等重要設施」、「協助裝卸運輸軍品」、「監視及報告敵機動態、敵軍空降、飛彈襲擊」等,甚至包括空白授權的「其他國防部協調中央主管機關指定者」這些「軍事勤務」與「軍事任務」很難區別

試問,一旦戰事發生,在校學生就算不用到第一線戰場作戰,從事這些任務,難道子彈會轉彎,繞過正在「修復機場跑道」、「運送軍事物資到前線」、「監視敵機動態與敵軍空降」的學生?若要避免學生上戰場,自然非修法不可。總統府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委員、「壯闊台灣」創辦人吳怡農便表示,「讓民防的任務明確化,甚至去軍事化,原則上不代表會弱化台灣的安全」,我們反而急需民防的革新。他也表示,民防的意義是「民間防護」,釐清「軍事防衛」和「民間防護」差別,不代表不重視國家安全。

民眾對「宮廟存放彈藥」、「學生上戰場」反彈劇烈,主因在於近年兩岸情勢緊張,戰爭一觸即發。宮廟是人民信仰所寄,在校學生則攸關國家未來發展,將兩者置於戰爭中,不僅違反國際人道法,也將使台灣未來發展受到嚴重摧殘。賴總統的全社會防衛韌性,難道想看到這種結果?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也要求各國在武裝衝突中應採取一切可行措施,保護及照顧受武裝衝突影響的十八歲以下之人,民進黨卻因其政策路線導致戰爭逼近,就要把學生拖進戰火,這說得通嗎?

國民黨修法之議日前在立法院會遭退回至程序委員會。但「學生上戰場」爭議很大,綠營內部亦有不同看法。與其將對方抹紅抹黑,朝野不如坐下討論是否應將「民防」與「軍事勤務」脫鉤處理。如果台灣的全民防衛要靠在校學生參戰,既撐不住國防,也消滅了國家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