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30日 星期一

經濟日報社論/台灣不應只滿足於AI兵工廠角色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97720/web/ 

◆  聯合報社論/經發會最大貢獻:閣揆被看破手腳
◆  聯合報黑白集/靠直播就想收割小草?
◆  經濟日報社論/台灣不應只滿足於AI兵工廠角色






經濟日報社論/台灣不應只滿足於 AI 兵工廠角色


2024-09-30 02:46  經濟日報/ 社論
AI示意圖。 路透


近期 OpenAI 執行長奧特曼在其部落格發文,一方面維持其對 AI 發展前景的樂觀,認為「超級 AI 有可能在未來幾千天內問世」,AI 技術的進步將使未來幾代的人們,能完成前人認為不可能的事;另一方面,奧特曼也認為在 AI 發展的過程中,如何降低算力成本與建立 AI 基礎設施,是至關重要的議題。

奧特曼所提出的超級 AI 願景,除了持續帶給各界對於 AI 技術與應用的想像空間外,其對於 AI 基礎建設的倡議,也與輝達的超級銷售員黃仁勳有異曲同工之妙,都認為各國應該積極建置  AI 訓練與應用所需的算力基礎建設。確實在生成式 AI 風潮下,雖然 AI 軟體與應用業者尚未見獲利,但各界陸續投資算力基礎建設,使得 AI 硬體供應鏈業者,從上游的晶片供應商如輝達、AMD,半導體製造業者如台積電(2330),下至伺服器業者如美超微電腦、鴻海、廣達、緯創等,皆已顯著受惠。

台灣因在半導體與伺服器產業的長期經營,在晶圓代工先進製程與伺服器產業皆具全球領先地位,且具高市占率,成為各國發展 AI 技術與應用時不可或缺的兵工廠、軍火庫。也因此,當各界積極布建資料中心等算力基礎建設時,除了輝達、美超微等美系業者外,台灣的半導體與伺服器關連產業獲益甚多,即便在全球景氣低迷之際相關上下游產品的熱絡仍帶動我國外銷訂單持續增加。

但正如奧特曼所表示,未來 AI 普及率的提高,有賴相關算力基礎建設的成本持續降低,讓使用 AI 應用的價格能夠更為親民,進而推動 AI 應用更為普及。觀察未來的 AI,恐怕就像當今的網路一般,必須是無所不在的,讓使用者在可負擔的成本下隨手可得。要達到這樣的理想狀態,算力資源的普及確為發展關鍵,如若 AI 基礎建設不足,AI 甚至會引發國家、社會、產業間的數位落差

在國家競爭上,將因 AI 基礎建設投資的規模經濟,造成強者愈強,贏者通吃的局面;在產業競爭上,也會形成資本層面的競爭,造成大者恆大的形勢,甚至形成新創業者的進入門檻,造成產業的不均衡發展;在社會中更會導致經濟、知識能力差異衍生的數位落差,失去數位經濟發展時的包容性。當如奧特曼所言,AI 可能成為只有富人才能使用的工具時,若 AI 又已成為影響個人競爭力的關鍵要素,恐將造成富者益富、貧者益貧的狀態,甚至形成新的社會弱勢族群。如此一來,社會上恐將出現對 AI 技術與應用發展的疑慮,而產生發展阻力。

台灣在全球各國推動 AI 基礎建設普及一事上,可以扮演極為關鍵、重要的角色。但當我們正積極以 AI 兵工廠的角色,從供應端協助各國推動 AI 普及化發展的同時,我們國家的 AI 基礎建設藍圖為何,更值得各界積極投入構思。當各國積極為了AI 發展而採購相關基礎建設所需的硬體設備時,台灣又採購、布建了多少基礎建設?當我們在供應鏈中保持領先地位時,台灣AI 應用環境的建置、優化,甚至是數位基礎建設韌性的強化,更值得各界關心、思考。

尤有甚者,AI 的基礎建設絕對不會只有算力建設,還包括自主的 AI 模型、網路通訊環境,以及影響 AI 模型訓練中最重要的資料,還有取得相關資料和 AI 應用時所需的法規環境。當歐、美、日、中等領先國家,從不同角度積極推動 AI 相關軟硬體與法規基礎環境的建構,甚至搶占國際話語權時,我國的 AI 發展策略應有更積極全面的思考,不但扮演供應鏈中軍火庫、兵工廠的關鍵角色,更能進一步延伸、提升至國內的整體應用環境與 AI 基礎建設,打造更為全面的 AI 強國。












聯合報黑白集/靠直播就想收割小草?


2024-09-30 03:28  聯合報/ 黑白集
綠委整體直播流量不敵民眾黨立委黃國昌一人。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賴清德總統最近要求民進黨中央、黨團開直播搞「空戰」,希望趁著柯文哲被羈押啟動「小草復育計畫」,結果綠委整體直播流量甚至不敵民眾黨立委黃國昌一人。關鍵在於,不論直播或拍影片,都只是「」的層面,沒有「」,只靠「術」難以成大局,賴清德以為只要靠直播就能吸引小草回歸,未免也把小草想得太簡單。

賴清德當年跟蔡英文競爭黨內初選,被蔡的網路聲量輾壓,有綠委透露,賴為說服他開直播,還以自身為例表示當年就是在這塊「吃了虧」。不可否認,蔡英文的網路聲量確實傲視藍綠陣營,但並非她擅長面對鏡頭。雖然她被形容是「空心菜」,但至少在執政前期她不時創造出一些文青式華麗詞藻,如「沒有人需要為自己的認同而道歉」,雖然最後根本沒做到,但確實吸引很多年輕人。

然而,賴清德上任迄今,根本沒有提出具體的國家願景。最近他更稱台灣因地緣政治變化使得軍工產業受惠,正因在賴的施政藍圖中只有「對抗」二字,才會以台灣變成世界兵工廠而沾沾自喜。但除了對抗,他的終極目標是什麼?這些全是一片空白,光靠立委直播當然難以拉抬。話說回來,賴在總統競選期間推出的「看見,賴清德」影片效果也不怎麼樣。

這種只見其術而不知其道的作法,就想吃回頭草?















聯合報社論/經發會最大貢獻:閣揆被看破手腳


2024-09-30 03:24  聯合報/ 社論
行政院9月3日召開經濟發展委員會顧問會議,圖為出席的政府首長與顧問大合照。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九月三日,行政院召開了規模盛大的「經濟發展委員會顧問會議」,邀請五十餘位產、學大老參加,行政院長、副院長、秘書長均與會,財經部會首長更是一整天列席。開會之前,五十餘位顧問由院長卓榮泰逐人頒發聘書並合影握手,人人笑容燦爛;然後院長再與顧問大合照、人人比手勢按讚;會議尾聲,則是院長率各部會首長聆聽建言,然後以「敬謹受教之姿由衷感謝。卓院長對於這種庸俗無比大拜拜興致高昂

行政院幕僚奉命要辦這樣的大拜拜,也確實辛苦。事先,他們要分頭聯繫各行各業年高德劭的大老,請他們賞光。大老們礙於情面,只好勉強同意。然後,行政幕僚要湊齊這些大老們的時間,拗他們參加一整天的會議。此外,工商大老們根本不知道新政府競選政見為何,也不解各部會施政現況,就只能就自己產業利益努力爭取。各財經部會幕僚當然知道大拜拜沒什麼路用,只好努力召開幾次會前會,先搓出一些部會預擬的結論,避免九月三日的雜燴拼盤上不了檯面。依新聞拼湊圖象,經發會顧問會議就是這樣運作籌備的。

為什麼卓榮泰喜歡大拜拜這一味呢?檢視我國過去三十年的行政院長,或者有豐富的部會首長經驗,或者是地方縣市首長出身,幾乎都有擔任首長的資歷。部會或地方首長綜理所轄業務,負責整體施政成敗,必須要有尋找方向、擬定政策、規畫做法、付諸行動等步驟或執行構思,才可能做出成績。即使首長平庸,但是走過前述擬定政策、推動政策的過程,多少也是歷練。這些部會與首長歷練,絕對是將來他們掌理更大國家機器的重要基礎。

但是卓榮泰完全沒有任何首長的行政經歷,從來沒有轄理行政業務的經驗。卓榮泰擔任過民意代表、民進黨主席,政黨人脈雄厚;但是他的行政資歷,只有總統府代理秘書長與行政院秘書長秘書長的任務就只是輔佐老闆,方方面面折衝,熟練操作圓融。秘書長不必管老闆的政策是怎麼「形成」的,只需要注意政策推動「過程」的平順。卓榮泰擔任行政院長四個多月,差不多也就是這種表現:鞠躬哈腰、身段柔軟、政策空白、言必稱總統。簡言之,卓院長仍然在做總統府秘書長。

正因為卓榮泰沒有政策方向,所以就只能靠「打詐」這樣的議題擦邊推進。一旦他想推動正經八百的財經政策,就顯得左支右絀,抓不到方向。經發會三大議題的建言雜沓,多達八十餘項,創新經濟組更高達四十九項,幾乎是包山色海。建言內容涵括力拚軟體設計迎頭趕上(什麼叫做力拚?)、發展主權 AI 基金(主權基金已經討論了近卅年)、建立人才觀測機制(觀測機制也能算是政策?)、努力補足觀光人力(怎樣才算努力?)、建立需求取向創新機制(很多創新在初期根本沒有需求)、要年輕人創意與國家需求雙軌進行(根本不知所云)。

這些建言固然有若干值得關注,但也充斥著語意混淆、利益摻雜、口號充數、一廂情願、邏輯矛盾的敘述。行政院長居然下令各部會:這就是未來工作的內容,令外界驚訝也感慨。靠著一天儀式性會議,就敢宣稱是為過去廿年台灣經濟「把脈」、就能下達「未來工作內容」的命令,卓榮泰真實向外界展現了他的視野短淺、政策空白,行政判斷更是完全不進入狀況。若不是幾位學者顧問會後聲明提醒,台灣經濟可能就這樣被帶進災區。

一場會議就讓行政院長被人看破手腳,可能是此次經發會最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