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28日 星期三

經濟日報社論/花旗放棄亞洲消金市場的啟示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64161/web/ 

◆  聯合報社論/王國材向台鐵釋放了錯誤訊息
◆  聯合報黑白集/蔡英文與藻礁二選一
◆  經濟日報社論/花旗放棄亞洲消金市場的啟示






經濟日報社論/花旗放棄亞洲消金市場的啟示


2021-04-28 00:24  經濟日報 /   經濟日報社論
花旗銀行。花旗銀行提供


美國花旗集團新上任執行長最近突然對外宣布要賣掉早已布局13國的消費金融市場,其中除了俄國與波蘭外全數在亞洲,而且還包括台灣。花旗此舉動引發國內關注,媒體揣測誰會接手,政府注意消費者與員工權益,以及業務移轉問題,而立法委員則認為離譜,要求「慢慢審查」。

花旗放棄消費金融領域其實並非突發事件。早在民國 103 年(2014年)10月花旗就曾宣布退出全球11國的消費市場,當時包括中南美洲及東歐國家,更有關島、韓國與日本。花旗改弦易轍的目的至為明顯聚焦附加價值高的客戶,積極推展高端財富管理、企業金融與投資銀行業務,藉由提高獲利推升股價追上摩根大通。花旗大動作退出欣欣向榮的亞洲零售市場令人咋舌,而拋棄超過半世紀緊密關係的台灣,更打破金融業者視其為翹楚及標竿的認知。

有人將花旗退出消費金融領域歸諸於信用卡產品老舊、法遵成本過高以及缺乏與本地金融機構競爭的能力。這樣的觀察固然部分反映花旗經營的困境,但同樣的因素也可用於其他金融機構。因此花旗退出零售市場的真正考量,應該是與美國投資人要求消費金融業務獲利能力須高於資本投報率有關。

花旗信用卡業務與行動或線上支付的競爭,在於能否有效降低經營成本及虛實整合能力,而這主要是VISA及萬事達卡所要解決的商業模式創新問題。至於銀行本身則是要透過信用卡交易與客戶建立更為緊密的互動關係。有效卡數、循環信用、簽帳金額及收帳特約商店數等不僅是管理風險指標,更是拓展客戶關係的重要依據。在資料即是黃金的時代,善用資料是銀行取得商機的關鍵途徑。花旗放棄286萬信用卡客戶及近2.9萬家簽約商店並不代表這些資源已無價值;培養並發掘客戶潛力是銀行成功開展客戶關係的重要憑藉。信用卡業務正具備此特質,可以依據客戶風險合理定價,使得各類客戶都能為銀行帶來商機。

花旗雖然放棄亞洲消費金融市場,卻加倍聚焦於高端財富管理業務規劃四大財富中心的三個便在亞洲,包括香港與新加坡。去年香港反送中後,政府曾鼓勵公股行庫招募香港財富管理高階人才,結果卻鎩羽而歸。如今花旗放棄台灣反而強化香港金融中心角色。據聞花旗還要招募大量人才,可能倒過來吸引台灣人才奔赴港、星。因為畢竟科技再精進,金融業本質仍是服務,而人才更是經營成功與否的關鍵。花旗舉措可能弱化台灣在亞洲的金融角色,對政府金融產業的長期發展目標不啻揮了一拳。

花旗離台是我們金融業發展的機會嗎?目前浮出可能接手花旗業務的多以活躍亞洲區域型銀行為主,而本國銀行興趣則似僅限於花旗在台灣本地業務。不過若檢視金控公司背景或創辦宗旨就會發現,台灣金融業不應只限於目前局面。

舉例來說,兆豐金的「」代表巨大,其背景更是台灣過去最重要的國際業務銀行。華南金的「華南」則展示企圖布局區域的寬廣。永豐金的英文名字就已說明長期發展的範圍,而中信金創辦人布局全球更被老中信人奉為圭臬。我們因此期盼金控業者能有更恢宏的視野與行動力,而不應僅關注爭取本土市場。

國際金融機構業務去留決定往往迅雷不及掩耳。觀諸亞洲重要區域銀行的成長很多是靠併購來成就的。台灣金融業者如果想尋求發展機會,就應訂出策略並隨時準備就緒,當機會來臨就能快速且周詳地完成所有事前作業。

花旗退出亞洲消費金融市場,是歐美功利商業文化下的決策理念,但這反而給台灣金融業成長的機會。「機會是留給準備好的人」,期盼台灣金融業巨擘擁有創辦之初的企圖心,隨時為發展與成長做好準備。










聯合報黑白集/蔡英文與藻礁二選一


2021-04-28 02:02  聯合報 /   聯合報黑白集
蔡英文總統22日與環保團體代表會晤三接與藻礁問題,公投發起人潘忠政對未達共識表示失望,府方隨即反嗆「只和潘忠政沒共識」。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蔡總統接見環團代表,聲言不同意三接停工,並稱還在尋找三接與藻礁的「平衡點」。公投發起人潘忠政對未達共識表示失望,府方隨即反嗆「只和潘忠政沒共識」。第二天,「共識」呼之即來,地球公民基金會聲明不排斥外推三接等替代方案,並說「我們沒有七十萬連署壓力」,會結合其他環團與政府對話。

地球公民基金會說,當初政府處理藻礁資訊不公開,所以民間連署公投;現在政府開放公共討論,連署目的已達到。資深社運人士何宗勳也高度肯定蔡總統創前人未有之舉,「打造政府與環團溝通平台」,期許能找到雙贏方案。

看來,護藻礁的環團已經分裂。藻礁公投原是為環保,但是,部分環團似更在乎與政府保持關係。七十萬人連署,難道只是幫環團入府被摸頭鋪路?

何宗勳先前牽陳吉仲代表府方遊說潘忠政,一試不成,便退出公投運動。他斷言,淺綠支持者會含淚挺政府,一旦公投沒過,環團即失去抗爭正當性。他把護藻礁意識視為藍綠對抗,扭曲公投本質可見,熱中政治的環保人士,竟比綠營黨工更擅分化

蔡總統說,三接與藻礁,是環保與環保間的選擇。然而,政院所提替代方案,卻只外推一公里。寸土之遙,避談三接之害,卻關係蔡總統與藻礁的存亡拉鋸。













聯合報社論/王國材向台鐵釋放了錯誤訊息


2021-04-28 02:02  聯合報 /   聯合報社論
交通部長王國材表示,台鐵票價問題漲價日後再談。記者陳正興/攝影


因太魯閣號事故升任交通部長的王國材,稍早在林佳龍的歡送會上笑得春風滿面,遭外界批評「忘了四十九條人命」的慘痛,並質疑他是否有改革台鐵的能力。他上任後,立刻否決台鐵新局長杜微的「調高票價」計畫,認為現在談提高票價並不合理,應以「活化台鐵資產」為優先。王國材的談話,恐怕對台鐵員工釋放了錯誤的訊息。

台鐵多年來虧損累累,加上事故不斷,社會形象跌到谷底。主要癥結,是台鐵制度僵固管理鬆散,在高鐵的優勢競爭下,又逐漸失去利潤豐厚的都會區旅客市場。另一方面,又因背負國家政策包袱,必須照顧偏遠地區旅客之輸運而難以獲利;因此,員工士氣低迷亟待重振。換言之,台鐵的沉痾有其自身制度因素,有國家政策因素,也有市場競爭因素,必須多管齊下治療才行。但王國材開出的第一帖藥方,卻是「活化台鐵資產」,聽在台鐵員工耳裡,應該是霧煞煞吧。

台鐵目前一年虧損五十九億元,整體負債為四千多億元,卻有多達八千多億元的資產。這八千億資產,若能善加活化運用,對於解決財務問題當然能有助益。問題是,就算能夠活化資產,但制度和管理上不進行改革,員工的士氣紀律不設法振作整飭,台鐵的運輸服務和安全能改善嗎?天下當然沒有那麼容易的事。那麼,王國材喊「資產活化優先」,是說給誰聽的?

台鐵「公司化」當然是必須走的路,但為何喊了廿年都做不到;如今火燒眉毛,王國材卻還說得再等三年才能完成?袐密就在,其間牽涉到員工公務員身分的轉換、台鐵財務和股權的計算,政府要處理的問題極為繁重且棘手。而以近年的政治生態和文化,歷任交通部長都只是政壇的短暫過客,誰也不想真正扛起如此艱鉅的重擔。正因為如此,所有台鐵改革的計畫最後都淪為紙上作業,看不到實際行動。

蔡政府五年,共用過四任交通部長,卻沒有一位把推動台鐵公司化當成重要政策目標。更諷刺的是,在前瞻基礎建設中編列的鐵路立體化工程預算,高達兩千五百億元,從南到北有十幾處要做。政府撒錢之大方與隨便,連日本專家都吃驚,嘆說「台灣真有錢」。這些經費,原可用來改善台鐵的設施和安全,甚至遷建;結果,卻是被地方政府用來包裝都市開發炒作土地,台鐵本身則依然背負著積弱不振的罪名。高度政治化預算分配建設盤算,何時曾以台鐵的核心運輸價值為考量?

王國材所提的「台鐵資產活化優先」,說穿了,其實就是要變賣或處置台鐵的土地及機具資產;所謂「活化」,不過是政治人物的美飾之詞。「活化」不是不能做,但變賣資產終究是一次性效益,這次賣完,下次就沒了。用這種「賣祖產」的手段來改善財務,並不是太令人鼓舞的作法;若在民間,會被當成「不肖子」的行徑受到議論。

相形之下,已廿五年未曾調整的台鐵票價,若能考慮各地不同運具的競爭略作合理調整;甚至如台鐵工會先前的提議,可利用台鐵票價低廉的優勢開出更多都會間的直達車,或有助於吸引長短程旅客回籠。這些,恐怕還是改善台鐵財務的根本之計。然而,王國材第一時間就駁回杜微調高票價的建議;這看在台鐵員工眼裡,會覺得部長跟他們站在一起嗎?

台鐵目前最迫切的是重振內部士氣,唯有如此,才可能提升鐵道安全。王國材可以在資產活化上提供協助,但他若只會頤指氣使,恐怕推不動這場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