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64243/web/◆ 聯合報社論/台積電要追求企業利益,而非美國利益
◆ 聯合報黑白集/孫中山就是外省人
◆ 經濟日報社論/美能打壓大陸製造王國地位?
經濟日報社論/美能打壓大陸製造王國地位?
2021-04-30 01:27 經濟日報 / 經濟日報社論
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認為中國大陸晶圓落後台積電五年,所以不是對手,韓國三星才是勁敵;但張忠謀也指出,台灣要再造一座護國神山,一個字:「難!」說來也巧,張忠謀21日話音甫落,22日大陸清華大學就宣布成立「集成電路學院」,瞄準晶片「卡脖子」難題,盼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培養人才,支撐中國積體電路事業的自主創新發展。
與此同時,美國參議院外交委員會22日通過「戰略競爭法案」,企圖從科技、經濟、軍事等領域來壓制中國的發展;其實,比國會更早一步,美國總統拜登在4月12日就召開應對半導體行業供應鏈短缺的線上峰會,稱「中國正積極計畫重新定位並主導半導體供應鏈」,為此美國必須加緊腳步全面應對,拜登已承諾將尋求370億美元投資,提振美國晶片製造業。這一場也將台灣捲入的美中兩強殊死博弈,形勢將如何發展,結局如何,充滿了懸念;不僅如此,這場博弈的勝負,很大程度上也將決定自民國 99 年(2010年)中國取代美國成為全球製造業王國後,中國還能在這個位子上繼續稱霸多久。
說來也是奇特,僅僅在70年前,即新中國建立之前,中國還是一個純粹的農業國家。短短70年,中國從一個農業國家搖身一變為工業國家,甚至還成為全球最大製造業王國,可以說與兩個特殊的機緣有關。頭一個,發生於民國 39 年(1950年)代,當時中國起步維艱,打算學習蘇聯的經驗,從民國 42 年(1953年)開始搞第一個五年計畫,並獲得了來自蘇聯的共156個援建項目,大批蘇聯科學家、工程師、技術人員參與,在蘇聯專家悉心指導下,為中國培養了一大批工程師和技術工人。
中國的第一個五年計畫非常成功,工業總產值年平均成長率達到19%,在一些關鍵領域比如鋼鐵、水泥、發電和機械製造,實現了跨越式的發展,使中國在極短時間內打下了作為製造業大國的紮實基礎,這在世界歷史上也可說是空前絕後。然而100%純度的計畫經濟加公有體制畢竟禁不起時間的考驗,蘇聯與中國的工業先後步入了缺乏效率及低利潤的死胡同,但相較於蘇聯撐到民國 80 年(1991年)解體,中國十分幸運地在鄧小平主導下,從民國 68 年(1979年)開始進行了改革開放。
改革開放為中國工業引入具有豐沛活力高效率、並熟諳全球市場經濟的民營企業,包括台資、港資在內的所有外資企業,為原本死氣沉沉缺乏效率的中國工業注入了源源不斷的新活力,並在民國 90 年(2001年)中國加入WTO之後,融入全球化,把中國在勞動力及市場的核心競爭力發揮到了極致,終於使中國的製造業總產值在民國 99 年(2010年)超過美國成為全球第一,並繼續壯大,在民國 109 年(2020年),超過了美、日、德、韓四國的總和。
正是在這樣的情況下,作為全球已百年霸權的美國,感受到來自中國的挑戰與威脅,從歐巴馬、川普到拜登,想方設法,要把中國的勢頭打壓下去,尤其是在製造業特別是在科技業這個領域,從中興到孟晚舟到華為,從晶片到飛機發動機到科技人才,美國使出了渾身解數,對中國進行全面封鎖與脫鉤,欲置中國於死地。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看得透徹,曾經提醒及勸阻美國當局,千萬別這麼做,這麼做的結果只會逼使中國下定決心,不惜一切代價補齊所有短板,成就中國成為全球最完整最完善的工業體系。
從原子彈到高鐵,從預警機到 GPS,從航母阻攔索到國際太空站,哪一個不是美國及西方對中國的制裁與封鎖,最終反而逼出了中國「置之死地而後生」的能力。短短70年,中國從無到有,從有到齊備到完善到領先,俄羅斯的幫助是鳳凰涅槃一,鄧小平的改革開放是鳳凰涅槃二,當下美國對中國的全力打壓,會成為中國製造業的鳳凰涅槃三嗎?
聯合報社論/台積電要追求企業利益,而非美國利益
2021-04-30 01:31 聯合報 / 聯合報社論
台積電的美國廠將面臨數倍的興建成本,加上要以加倍的工資從台灣調派大量人力前往,美國廠的競爭優勢恐怕難以樂觀。 (路透)
一年半前,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曾預言,台積電將成為地緣政治必爭之地;經過美中貿易戰和新冠疫情的洗禮,這已成為事實。台積電去年宣布在美國亞利桑那州投資卅五億美元,興建五奈米的先進晶圓廠;因建廠及人力成本皆遠高於台灣,被業界認為深藏隱憂。近日,台積電宣布將投資廿九億美元,在其大陸南京廠擴建廿八奈米晶圓產能;此舉,應是台積電在地緣政治中求取平衡的一項策略。
美國總統拜登四月中邀請十九家半導體業者舉行供應鏈高峰會,稱將提撥五百億美元,建立美國的半導體供應鏈。這場峰會是美國政府和半導體業者共同安排的大秀,一則要圍堵大陸半導體業,一則要加強美國半導體供應鏈建置,三則在安撫因缺晶片而影響產能的美國產業,也對社會宣示拜登政府振興美國半導體產業的決心。與會的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在會上說,台積電在亞利桑那州的投資案將是美國史上最大的外國直接投資,也將是成功的投資。
出席峰會的半導體業者,短期關注的是:自己能在五百億美元大餅中分到什麼?投資條件是否比過去更優渥?市場的中長期追蹤焦點則有兩點:美國官方未來會如何跟這些半導體業者互動?圍堵大陸半導體業,將造成市場哪些結構性改變?
隨著川普發動的美中貿易戰與科技戰開打,台積電已成為地緣政治必爭之地。面對美中兩強相爭,劉德音在白宮峰會的發言小心翼翼,他一方面強調台積電赴美投資的美好前景,一方面稱這波全球晶片缺貨是因為疫情、美中貿易緊張與數位轉型等因素,與半導體業的設廠地點無關。劉德音的談話,謹慎顧及了美中平衡。台積電在大陸有兩座工廠,大陸更是它的重要市場;若一味附和拜登的防堵策略,必將招致大陸的反彈。台積電近日宣布其南京廠的大規模擴產計畫,除市場考量,更是意在向大陸展現平衡的善意。
相對於劉德音的謹慎,總部位於荷蘭的全球最大晶片先進製程設備製造商艾司摩爾(ASML),其執行長韋尼克的發言便直率得多。他批評美國的半導體圍堵政策行不通,最終還會損害美國經濟。韋尼克引用美國商務部的估算,若美商不跟大陸的半導體業者做生意,流失的商機約八百億到一千億美元,損失十二點五萬個工作機會。
由於美國的施壓,艾司摩爾暫停出口最先進的極紫外光設備給大陸廠商,美國國會議員還進一步要求連深紫外光設備都不能出售給陸商。韋尼克說,在圍堵策略下,大陸廠商雖要花更多時間才能趕上,但最終會促使大陸開發出自己的晶片製造設備,非大陸的公司就會被排拒在中國這個全球數一數二的晶片市場外。韋尼克批評美國的半導體出口管制錯誤,也為艾司摩爾可能損失的商機表達不滿。
美國為自身利益,企圖創造反陸半導體大聯盟,卻不被半導體業界看好,更可能影響半導體業者的商機與獲利。白宮峰會結束後,費城半導體指數不漲反跌,反映市場投資人對峰會的失望。同樣的憂慮,也發生在台積電身上。多家外媒指出,台積電的美國廠將面臨數倍的興建成本,加上要以加倍的工資從台灣調派大量人力前往,美國廠的競爭優勢恐怕難以樂觀。
對台積電而言,最好的策略是在美、中之間保持冷靜的距離,審慎評估市場需求,朝極大化股東報酬的前進路徑。對百萬名台積電股東而言,他們在乎的是自身利益與台積電前景,而不是美國利益。
聯合報黑白集/孫中山就是外省人
2021-04-30 01:31 聯合報 / 聯合報黑白集
趙少康應邀到國民黨中常會演講,提到黨內有人批評他重回國民黨,罵道「外省人又回來了」,讓他耿耿於懷。記者黃義書/攝影
國民黨內部的荒唐行止,有時真扯。趙少康應邀到中常會演講,提到黨內有人批評他重回國民黨,罵道「外省人又回來了」,讓他耿耿於懷。國民黨重返執政之路極為艱難,若不懂團結,還在那裡搞內部分化,真令人三嘆。
國民黨正是省籍仇恨的受害者。民進黨藉著「本土」之名一路崛起,把國民黨打成「外來政權」,讓選民認為「非我族類,其心必異」,選票就投給民進黨。如果藍營自己搞省籍分化,等於是自殘,徒令親痛仇快。
國民黨內自戕的始作俑者是李登輝。他在國民黨平步青雲而登峰,卻用外來政權將黨打入萬劫不復之境,還掀起主流與非主流的鬥爭。那場驚濤駭浪的黨爭,表面是路線傾軋,實則是省籍矛盾,最後導致黨的裂解,終而失去政權。
趙少康、王建煊等人,就是當時被迫出走另建新黨的代表人物。如今趙少康重入國民黨,這句「外省人又回來了」重新迴盪;歷經馬英九八年執政,黨爭的幽靈原來仍未消散。
省籍分化伎倆最為純熟的,仍是民進黨,連一場大雨都可以歸咎「外省人來太多了」。外省人在台灣,就像納粹德國的猶太人,不過是替罪羔羊。但除了原住民,誰不是外省人的後裔?國民黨更別忘了,中山廳裡仰頭一望,直視著你的總理孫中山,就是外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