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25日 星期五

【專家之眼】不對行憲紀念慎重其事的政府 會守憲嗎?

◆  【專家之眼】川普否決國防授權法 國會恐使出反否決
◆  【專家之眼】不對行憲紀念慎重其事的政府 會守憲嗎?
◆  【專家之眼】英國脫歐蓮藕斷開絲還連 藉由協議顧顏面

◆  【專家之眼】嚇到吃手手的蔡總統要不要關心一下移工
◆  【專家之眼】強勢表態與默不作聲之間 AIT做了賠本生意
◆  【專家之眼】拿蘇偉碩醫師開刀 凸顯這個政府有點腦殘






【專家之眼】不對行憲紀念慎重其事的政府 會守憲嗎?


2020-12-25 17:36  聯合報 /   楊穎超/銘傳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助理教授
今天是行憲紀念日,但現在政府,乃至於重要反對黨都沒有辦理宣示憲法慎重性的紀念活動。圖為蔡英文總統日前出席民團舉辦的修憲論壇。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在疫情與萊豬新聞滿天飛的當下,多數人大概忘了今天是行憲紀念日了。根據西方學理,憲法是國家根本大法,也是限制政府權力之人權保障書在台灣,更是成了對內凝聚人心的公民民族主義、或者對兩岸維持和平的重要基礎。理論上,再怎麼重視都不為過。但遺憾的是,現在政府,乃至於重要反對黨都沒有辦理宣示憲法慎重性的紀念活動。對如此價值輕忽的國家,我們怎麼能相信政客會守憲護憲?而憲法這麼容易被忽略,又不禁讓人懷疑,我們吵修憲的意義除了讓政客算計之外,是否真有尊重憲政體制的文化內含其中?

很多人對中華民國憲法是一知半解的,甚至連法界人士也是如此這不意外,我們輕忽憲法教育多年,政客想幹嘛比較方便,這是朝野乃至於知識界的共業。在此情況下,談論修憲議題恐怕很不實際。過去試圖摧毀我國憲法價值的說法,主要出自於主張制憲若干人,他們主張制憲之初,這個憲法就有問題,因此連修憲都無法改好。限於篇幅,本文無法討論五權與三權優劣問題,僅能從事實部分,簡要說明幾個常被誤解之處

首先,現行中華民國憲法制訂時,台灣是有派代表參與的。根據民國 36 年(1947年)南京國大秘書處出版國民大會實錄》(以下簡稱實錄》),乃至於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出版品,都指出台灣省選出了 18 名制憲國民大會代表參與制憲。這些代表產生方式有兩種,一種是職業團體代表,另種名額超過一半,是省臨時參議會選出的地方代表,而那些省臨時參議會議員,則是由各縣市議會議員間接選舉產生,各縣市議員才是由台灣人民直選產生。

有人主張,制憲代表人數過少、有部分選舉過程有瑕疵、或指這些人只是去做儀式性訪問,因此不能代表台灣人民。假設這些批評是認真的,我們可以說美國總統選舉人團也不能代表美國人民了;而美國制憲是由北美 13 州代表完成,但當時制訂時,邦聯議會並未授與他們制定憲法的權力,即便會後由 13 個州的州議會通過,但那些州議會議員只有白人男性,並無黑奴與女性的參與

要說瑕疵,很多國家制憲當下政治條件不足,中華民國不是唯一一個,台省代表相對而言還是有正當性的;至於在實錄中,台灣省代表在制憲大會裡有發言、提案、參與表決記錄。這算不算是有實際參與制憲大業?可以留給大家評斷。

其次,我國憲法是否有不合時宜部份?該憲法於民國 36 年(1947年)為當時全中國量身訂製,確實有些法條不合今日發展。然而,經過民主化開始後的七次增修與大法官解釋,所謂不合部分早就已經修改了單就人權條文落伍情況來說,可以看看美法等民主憲法表現如何:美國憲法對人民權利保障部份主要出現於憲法增修條文1到9條,而我憲法從第7條至第22條所列舉的人權恐怕過之,至於民國 47 年(1958年)的法國第五共和憲法根本沒有列出人權條款,就在〈序言〉裡意思幾句:法國人民莊嚴宣告,他們熱愛1789年的人和公民的權利宣言所規定的,並由民國 35 年(1946年)憲法序言所確認和補充的人權和國家主權的原則

我們當然瞭解,上述瑕疵並無礙於他們國家的人權是否伸張部分制憲主張者恐怕未認真想過這些問題,其目的只是在創造一種新國家的意義。我們對於憲法認識的錯誤,可以透過事實釐清,但如果意不在此,那就沒辦法了。

此外,說我國憲法是兩岸維持和平的基礎之一,是因為民國 101 年(2012年),中共總書記胡錦濤說過「…大陸和台灣同屬一個中國的事實沒有改變。確認這一事實,符合兩岸現行規定,應該是雙方都可以做到的。」甚至今年1月,中共國台辦發言人馬曉光仍說「…兩岸關係改善和發展的基礎是堅持體現一個中國原則的『九二共識』,這個共識是源自於雙方各自規定,不是大陸單方面強加於臺灣的。」這個兩岸現行規定」,在台灣,就是中華民國憲法

民進黨過去對於中華民國憲法立場是曖昧的。在野的時候談公民民族主義,說認同中華民國憲法者即為我國公民,這是團結大家奪取政權的時刻,執政後這個政府是在分裂還是團結人民?可受公評;而在就職典禮時面對憲法宣示,卻連國號都能改了,社會批評的聲音卻極微弱。憲法這個西方產物對我們來說究竟是什麼或許是這個紀念日給我們當代省思的意義











【專家之眼】川普否決國防授權法 國會恐使出反否決


2020-12-25 18:13  聯合報 /   陳ㄧ新/淡江大學外交與國關學系榮譽教授
美國總統川普。路透


美國總統川普耶誕假期前否決「2021財政年度國防授權法」,要求聯邦國會加上他所要的中止「通訊端正法內第 230 條款的修正案與強化反中政策的力道,再重新表決不過,面臨眾叛親離的川普卻不無可能面對國會反否決的威脅

早在12月3日國會參眾兩院軍事委員會敲定「2021財政年度國防授權法」送兩院院會表決前的最終版本後,川普就在推特發文表示,如果國會不將廢止「通訊端正法」第230條的修正案放在「2021財政年度國防授權法」中,他將會否決該法。

後來,他自己也覺得否決國防授權法的理由有點薄弱,又揚言該法提到的「反中政策」尚不足以彰顯他的政府對中國大陸的強硬立場,而要求國會在該法進一步加強反中力道。

當然,要求國會在國防授權法加強反中力道,擺明只是一個託辭,因為他在過去 4 年大可透過總統備忘錄、行政命令、與外國簽訂的行政協定、協議、條約,或是直接要求行政部門各部會對大陸提出更強硬的制裁,讓反中力道極大化。但事實證明,他 4 年來的反中政策虛多實少,現在臨去秋波,卻要將自己的「反中政治遺產」強加諸於下一屆新政府,限制新政府在對華政策的自由裁量權與談判空間,顯然很難為總統當選人拜登所接受。

倒是廢止「通訊端正法」第230條是一直是川普想要達成的目標。他表示此一條款不廢,美國的國家安全與選舉的言論自由將會不保

其實,川普提到國家安全只是幌子不希望像推特、臉書、谷歌等社群媒體在他發文旁加上該言論可能並無事實根據」、「該發言有待查證等註記,才是他的真正目的

但這也正是許多國會議員當初反對將廢止「通訊端正法」第 230 條的修正案放人該國防授權法的原因所在。若是國會同意在該法加入這項修正案,得遂川普所願,真還不知他會在最後兩、三周任期內闖下什麼禍事出來。

未來,川普否決「2021財政年度國防授權法」後,該法的可能前景有三。首先,國會同意妥協,配合川普要求進行修法。不過,人走茶涼,古今中外皆然。上次,參眾兩院軍委會同意將兩院表決版本送出後,川普就發現殷霍夫參議員等政治盟友背叛了他,根本沒把他們事先說好的修正案放在國防授權法之中。

他們既然背叛川普ㄧ次,當然也不在乎再背叛ㄧ次,因為得罪即將走人的川普總比得罪選民來得好。

其次,川普自己想通,在與國會撕破臉之前撤回否決,不失為明智之舉,壞處是川普有失顏面。第三,如果大多數參眾議員決定不配合川普修法,而總統也堅不退讓,則雙方就可各自展現實力公開較勁。

國會參眾兩院若能展現擁有在兩院各超過三分之二以上的支持,就能威脅川普他們有足夠的票數可以推翻總統的否決。當然,川普若是有把握掌握參眾兩院各超過三分之一的票數,也可以推翻國會的反否決。由於參院多數黨領袖麥康諾葛理翰等大老都已率先表態向拜登道賀,川普的勝算可説微乎其微











【專家之眼】英國脫歐蓮藕斷開絲還連 藉由協議顧顏面


2020-12-25 09:55  聯合報 /   張競/中華戰略學會研究員
英國與歐盟達成脫歐貿易協議。路透


經過英國與歐盟緊密協商,終於在耶誕夜達成脫離歐盟後之經貿關係協議,雙方共同對外宣布,各界初步認為英國算是在談判中獲得上風,以較少讓步獲得歐盟更多承諾。儘管協議初步達成,但仍需經過雙方內部加以認可批准,因此到最後能否依據協議結果落實推動,其實還是存在變數,但總是讓各方先鬆口氣。

其實英國當初堅持脫歐,希望在諸多主權層面上,能夠保有其自主權,但話說回來,英國亦無法完全切斷其與歐盟各會員國間之貿易關係,所以在確認脫離歐盟政治決心後,整理雙方之間錯綜複雜貿易關係,就是倫敦必須面對與處理之棘手議題,整個漫長歷經 4 年半之談判過程,不斷地衝擊英國內部政治情勢,其實就是證明出,英國本身確實亦缺乏在無協議狀況下脫離歐盟之本錢,整個情勢講穿了就是蓮藕斷開絲還連,藉由協議顧顏面。

不過此項經貿協議僅聚焦在實質商品貨物貿易面向,但英國本身經濟架構下,其金融服務業才是當前生存重要命脈,儘管歐盟與英國相互間服務貿易,在基本上仍將維持既有秩序運作,但是未來必然還要繼續在此面向進行協商,絕無可能讓英國完全比照歐盟會員國,獲得相同待遇與營運地位,因此英國與歐盟間之經貿協商,其實必有後續戲碼要唱,吾人仍應持續關注未來發展態勢。

歐盟本身依據其所規畫體制,講求人員、貨品、服務、資本以及資訊等五大流通與接軌,其中對倫敦來說,最重要核心面向就是資本流通與營運,換言之就是如何維持與歐盟會員國間之金融交易往來關係,此將決定倫敦能否繼續維持其世界級金融營運中心地位,更會影響在全球金融運作體制發言權上,倫敦能否繼續保有與其他對手較量高低能力,因此未來歐盟與英國在服務業方面之後續協商,其實才是真正大戲登場,雙方較勁將會更加激烈。

不過金融服務系與實際貿易往來具有平行比例關係,透過金融服務才能順利支持商品交易活動,所以英國與歐盟能夠繼續保持高度自由貿易關係,對於未來順利理清金融服務業之互動規範,相對上確實是比較有利。所以儘管未來雙方必然會在此相互協商較勁,但此等金融服務往來畢竟是合則兩利以及分則兩害,因此確實可以抱持樂觀期待其最後應該還是有可能順利達成協議。

看到英國與歐盟隔著英倫海峽所進行各項協商談判,其實點破「問題不在於您我雙方是否有必要喜歡對方,但是咱們還是要找出方法相處互動」關鍵所在。確實世間絕無可能讓所有不樂見事物自然消失,或是刻意對其視而不見,總是要想出個辦法去應對處置,當個鴕鳥將頭埋在沙堆中,其實是完全無法解決問題。但是兩岸隔著海峽相互叫陣,確實亦有好些時日,何時才能打破僵局?其實從歐盟與英國談判中,吾人可曾獲得任何啟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