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30日 星期四

【重磅快評】疫情終會平息 更應樂見陸生人權思想茁壯

◆  【即時短評】四個事實 挑戰政府的「口罩保證」
◆  【重磅快評】若隔離陸生還有破口 蘇貞昌要嚴辦誰?
◆  【重磅快評】疫情終會平息 更應樂見陸生人權思想茁壯

◆  【重磅快評】被戳破的牛皮與買不到的口罩








【重磅快評】疫情終會平息 更應樂見陸生人權思想茁壯


2020-01-30 12:47 聯合報  主筆室
一名自稱在中山大學哲學所就讀的陸生孫宇凡在臉書PO文,認為防疫措施影響陸生就學權益。圖/截自Yufan Sun臉書

農曆新年過後,開學在即,但武漢肺炎疫情持續升高,教育部對陸生採取分類管理措施,交換生和短期研修生全面喊停,學位生部分則制定陸生管理計畫工作指引進行分流管理,分別採行集中檢疫管理、自主健康管理及集中監測管理等防疫措施。但有陸生強烈反彈,抗議教育部措施違背人權,要求道歉。
中山大學哲學所碩士班陸生孫宇凡在臉書貼文,指教育部不合理制定「陸生管理計畫工指引」,將對陸生造成四個大損失,包括嚴重影響陸生入學、學籍資格與精神健康,並嚴重違背基本人權,因此提出教育部公開道歉和保留法律追訴權利等七項要求。
在疫情緊張、府院「同仇敵愾」的氛圍下,孫宇凡的貼文,毫不意外引來排山倒海的留言和批評;迄今累積的五千則留言中,充斥著要他「滾回去,向你的祖國要人權」的叫罵,甚至起底其共青團背景,質疑他在帶風向製造對立
雖然人類對造成武漢肺炎的新型冠狀病毒所知有限,防疫難免不足或過當,但隨著疫情發展而不斷調整的防疫措施,都應該從醫療與公衛的角度檢視是否有效和是否過當,而避免政治凌駕專業。事實上,這也是北京阻止台灣參與WHO最令人反感的地方。
同樣,兩岸往來頻密,從大陸不同省分回來的台商、台屬、台生和旅遊者,以及不同地區的陸生、陸客、商務人士等,甚至相關的接觸者,都應該根據疫情進展,制定和調整分類防疫管理措施。防疫升級,必然對人民造成一些不便、影響若干權利,這都是合法合理合情的,但絕對不應有歧視性的差別待遇。
就像武漢封城,世衛組織認為有助防止國際疫情蔓延,美國學者卻認為會有漏洞,且違反人權武漢市長則強調若人民對封城問責,願革職以謝天下。但那些平日聞大陸人權問題就亢奮莫名者,恐怕巴不得整個中國都封國吧;至於還有些藉著防疫問題製造兩岸敵意者,就更其心可誅了。
從另一個角度看,陸生高呼人權,這不就是台灣要的嗎?民主、自由、人權的種籽一旦種下,就不可能完全清除,只待適當時機萌芽茁壯;這不就是兩岸交流最值得珍視的成果嗎?這不也是未來兩岸和平與台灣安全最重要的保障嗎?
因此,教育部的陸生管理計畫工作指引是否過當、有無歧視,應從專業角度檢視和回應,毋須政治口水。畢竟,病毒的感染和蔓延,不會有政治差別待遇。疫情終會平息,更應樂見陸生民主、自由、人權的思想茁壯有期。










【重磅快評】若隔離陸生還有破口 蘇貞昌要嚴辦誰?


2020-01-30 17:25 聯合報  主筆室
教育部要求,重新開放陸生入境以後,各校須採「集中監測管理」,一人一房為原則。校園示意圖/本報資料照

武漢肺炎疫情延燒,防疫如同作戰,有兩類陸生必須集中監測管理十四天,可以說是高規格的防疫措施,雖引來陸生批評違背人權,但防疫第一的前提下,必須有所取捨,只不過,相較於被集中監測管理的陸生,政府防疫並未以一致的標準對待其他可能感染的國人與外籍人士,對陸生再嚴格,防疫仍有可能出現破口。
政府防疫鎖定陸生,先前已要求攻讀學位的陸生暫緩來台兩周至二月九日,並把陸生分為三類,第一類為一月廿六日以前來台者,且過去十四天有湖北省旅遊史或居住史者,必須集中檢疫管理,一人一間,檢疫期間不得外出;第二類為一月廿六日前來台,沒有湖北省旅遊史或居住史者,採自主健康管理;第三類為二月九日之後來台陸生,也採集中監測管理,以一人一房為原則。
換句話說,目前已有一批陸生因有湖北省旅遊史或居住史而被「集中監測管理」中,二月九日以後,預計還會有八千多名陸生來台「接力」被集中監測管理,教育部嚴令各校所有集中監測管理必須一人一房,但目前各校學生宿舍數量不足,確實面臨嚴苛挑戰,更別提集中監測管理十四天期間的管理輔導及開學後學生的上課權益。
以實踐大學為例,上學期該校的陸生八千多人,研修生及交換生七千多人,光是靠校方的人力及資源,實在是很吃力,教育部一紙公文,但沒有配套與支援,形同癱瘓各校的行政,更易落人光用嘴巴防疫的口實
即使各校都能全面配合教育部的規定,嚴格執行兩大類陸生集中監測管理,政府的防疫並未能就此高枕無憂,目前武漢肺炎已全面蔓延,但政府防疫卻仍只鎖定大陸,對陸生集中監測管理十四天,對陸配也要求限制居住、自主健康管理十四天,對台商、台胞及其他國家入境者則無相關規定,顯然沒有關照全局。
再者,政府以大陸湖北、武漢地區是高危險感染區域為由,對陸生採取嚴格的預防性措施,一月廿六日前是針對湖北省旅遊史或居住史的陸生,二月九日則為全部的陸生,堪稱一網打盡,但感染機率和陸生可能相當的台商、台胞或其他國籍旅客回台或來台,卻不必集中監測,難道新型冠狀病毒只攻擊陸生或陸配
病毒無關意識型態,也不分藍綠,台灣有過抗煞經驗,醫藥衛生也有長足進步,政府應有更多工具對抗武漢肺炎,如果隔離對陸生這一塊是必須且有效,那麼對於有相同旅遊史的國人、外國旅客也應該適用,基於防疫的需要,相信會獲得支持。    
行政院長蘇貞昌一再宣示防疫作戰決心,嚴令各部會應做好管理與管制,「不能有任何破口」,要嚴管嚴辦,若有藉機要發災難財,要買口罩去送,相關部會要立刻拿出辦法,「不然我們像個政府嗎?」,然而防疫不僅是管好口罩而已,集中監測管理更要審慎以對,可別隔離了陸生,其他地方卻出現防疫破口,屆時蘇院長要嚴辦誰呢












【即時短評】四個事實 挑戰政府的「口罩保證」


2020-01-30 23:20 聯合報  記者林政忠
武漢肺炎疫情加劇,有民眾凌晨3時就排隊等著買口罩。記者林敬家/攝影

一周前,行政院長蘇貞昌曾信誓旦旦,「口罩一定夠,不必囤太多」;一周以來,「瘋狂搶口罩」卻彷彿全民運動。一邊是掛保證不會缺貨,一邊是大排長龍買不到,形成史上最荒謬的新年奇景。
武漢肺炎來勢洶洶,今年春節,每條大街小巷,每個人的嘴裡,見面第一句話,不再是「恭喜恭喜」,而是「買到口罩了嗎?」政治人物發薄薄的紅包,不如送一片口罩來的實用,因為很多地方有錢也買不到口罩。
蘇貞昌日前指出,國內每天生產188萬個口罩,最高還可達244萬個,平常國內需求是130萬個,政府目前也有存貨,經濟部會每天跟四大超商確認口罩存量,確認貨源充足。
政府統計數字看似完美無比,真實世界卻令人快要崩潰。口罩如果貨源充足、供應充分,民眾何必宛如失心瘋搶口罩?除非輕易買到口罩,否則許多民眾都在議論,政府的「口罩充足」只是口頭保證?
四個事實正在挑戰政府的「口罩保證」:一、行政院發言人Kolas Yotaka大年初二曾說,口罩預計大年初三補足,但許多地方至今仍缺貨;二、超商限量每人購買區區3片口罩,證明貨源並非源源不絕;三、政府提供口罩優先給西醫,卻漏了中醫、牙醫、物理治療師等醫療系統,有民進黨立委擔憂前線口罩不足將成防疫漏洞;四、民眾拂曉排隊搶口罩,顯示社會浮動、人心惶惶。
相較於台灣民眾搶口罩,新加坡政府宣布,一口氣釋出520萬個口罩,當地137萬戶家庭每戶約可領取4個,儘管仍有斷貨之虞,政府卻盡最大可能穩定民心,手握一片口罩,勝過千萬句口號。
武漢肺炎讓昔日SARS噩夢再現,但比病毒更可怕就是「未知的恐懼」,當恐懼需求遠大於市場供給,就容易爆發「口罩之亂」。政府不二法門就是開誠布公、誠實以對,不要讓人民活在想像之中,一旦保證破滅,將是政府最嚴重的信心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