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19日 星期日

經濟日報社論/務實管理土地 讓產業包容發展

udn 論壇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聯合報社論/台灣加入CPTPP的三道關卡
.聯合報黑白集/罷昌不能只看靠圍脖
.經濟日報社論/務實管理土地 讓產業包容發展







經濟日報社論/務實管理土地 讓產業包容發展


2017-11-19 02:44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40多年來管理全國土地使用的「區域計畫法」已經在2015年底由新的「國土計畫法」取代,希望未來能落實國土規劃的上位指導,終結台灣土地利用的亂象。依照新法,國土計畫分為「全國計畫」及「縣市計畫」兩層,分別以十年和五年進行檢討,但未來要變更土地利用模式將會相當困難,益發凸顯此次變動的重要。由於土地是台灣經濟發展最嚴重的限制因素,所以這次事關重大,所有關心台灣未來發展的有識之士,都應該關心它的發展。
新的國土計畫法將國土劃分為國土保育區、海洋資源區、農業發展區、城鄉發展區四大類;而在「全國國土計畫」草案中,再進一步規劃為18個分類。內政部營建署已公布草案,刻正舉辦公聽會,最晚將於明年5月公告,再由各縣市展開兩年的土地分區劃定,之後新的土地使用管理規劃就會規範未來的土地使用。由於未來是由縣市政府來進行具體的類別劃分,已有不少農政及地政專家擔心,未來農地會有面積縮減的狀況,特別是可能農地被違規使用於工業。
而針對都市計畫範圍中的農地,目前暫編列於農業發展區的第五類,不動產業者則希望劃歸於城鄉發展區之內,以符合發展現狀並減少衝擊。事涉巨大的土地使用利益,這些攸關未來農地分類的議題,已經成為公聽會中的攻防焦點。
台灣農地在1950到70年代是呈現增加的態勢,但在1977年達到92萬公頃之後,隨著工商業發展的用地需求而逐漸減少,到目前剩下的法定耕地只有76萬公頃,但實際耕作的農地只有44萬公頃。
依農委會2011年委託台大農經系教授林國慶所做的研究,若要符合完全沒有進口之下安全糧食需求的話,需保有74萬公頃以上農地才行。因此,不少農業及地政專家以此為基礎,大力呼籲必須嚴格保護現有農地,不要任由各種需求無止盡地轉用農地。
這種觀點是否得宜,就要看它「完全沒有進口」以及要「長期」自我供應糧食這兩個假設,在今日是否仍然適當。嚴格說來,目前是一個全球化的時代,各國都會集中專業生產其具有比較優勢的產品,再相互貿易、互通有無。除非是發生戰爭,遭到敵方長期封鎖,並且孤立無援,否則這種假設並非合宜。而為了這個非常極端的假設,衍生出來的農地規劃可是要付出極大的代價。
台灣目前土地價格高昂,台北市的房價收入比在全球名列前茅、農地價格平均1公頃高達1,500萬元新台幣,為韓國、荷蘭的十倍,日本的六倍,更是美國的50倍,除了和囤積空房和閒地的租稅政策有問題之外,可能和長期以來嚴苛的農地保留政策有關。其結果是製造業在台灣投資,如果要擁有自有土地,則平均超過一半的投資總額必須用於購買土地,這當然強烈打擊投資意願。即使要租用工業區土地,長期炒作之下的租金也不便宜,導致近年來製造業投資泰半只能考慮中國大陸或東南亞,這是我們當前在討論「全國國土計畫」時,不能不一併考量的。一個只考量百分百糧食安全的農地政策,卻不一併考量它對長期產業發展的影響,不可能是一個周全的政策。
我們並不是支持目前這種幾近於放任的農地管理,而是有感於一旦設定之後,未來的土地使用模式將很難改變,與其嚴苛設定之後卻妨礙其他產業發展,不如相對寬鬆設定、讓供需相對平衡,之後再落實嚴格管理,才容易達成未來土地使用真的有序不亂。但對於受到管制不得移作他用的土地,也應該給予適當補償,才符合管制正義,也才能安撫民心。
要讓各種產業包容發展,台灣的土地使用管制需要務實的智慧,而非正義的激情。

聯合報黑白集/罷昌不能只看靠圍脖


2017-11-18 23:48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時代力量立委黃國昌在汐止社區贈送老人圍脖,罷免案進入倒數一個月,遭質疑涉及賄選。 本報資料照片


罷免立委黃國昌案進入倒數一個月,卻傳出他在汐止社區贈送老人圍脖,遭質疑涉及賄選。我們要提醒選民:立委當選不易,要罷免更不容易,選民支持罷免與否不能只看圍脖。
黃國昌去冬即送過老人圍脖,今年繼續辦理,雖有時機不宜及違反選罷法之嫌,但此物並非高價品,以是否超過卅元的賄選標準來決定他是否勝任,稍嫌廉價。終究,選民要檢驗的是黃國昌的言行。
例如,黃國昌回應圍脖涉賄指控,氣憤反控「安定力量」和特定媒體聯手扭曲抹黑,「到底還要在我的家鄉,散播謊言和仇恨到什麼時候?」此話聽來鏗鏘有力,事實上,黃國昌兩年前選舉時也曾指控同選區對手賄選,遭對手李慶華控告。當時黃國昌雖未指名道姓,卻也提不出相關賄選事證;以其標準,這不正是抹黑散播謊言?難道只許他影射別人,卻不許選民質疑他?
黃國昌質詢慶富弊案,也是隨案情改變立場,前後判若兩人。他最初僅掌握馬政府以密件轉發慶富陳情信,立即將情節上綱為馬政府弊案,質疑馬英九幫忙喬貸款。及至慶富副董入總統府要求撥款並獲軍方撥款之錄音檔曝光,黃國昌竟變得啞口無聲。真不知是因何偏見心態,讓他如此選擇性問政。
罷昌運動一直維持相當聲勢,主要是選民不滿他言行不一;包括他喜歡作秀、問政雙重標準、放任粉絲霸凌不同意見者、恣意發動割闌尾運動等。這些,才是選民該思考的。

聯合報社論/台灣加入CPTPP的三道關卡


2017-11-18 23:42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TPP改名為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展協定(CPTPP),經濟部日前表示,台灣將積極參與,提升國際發言權。 本報資料照片



今年APEC峰會的一大亮點,就是延宕多時的TPP出現了新進展。在美國決定退出的情況下,日本、新加坡及加拿大等十一個簽署國達成新協議,確立今後仍將持續推動TPP,並改名為「全面及先進的泛太平洋經濟夥伴協議」(CPTPP)。面對這項區域經濟整合的新進展,蔡總統宣稱,台灣要展現最大的企圖心加入這項協議。
然而,更名後的TPP,與過去出現了三項不同面貌。首先,是主導國家由美國轉為日本。過去TPP是美國「亞洲再平衡戰略」下的一環,川普無意再領導,因而使CPTPP成為日本菱形戰略下抗衡中國大陸的工具。其次,成員國過去加入TPP,主要是將它當成進入美國市場的捷徑;如今美國退出,不但使TPP的重要性降低,也減少其他國家加入的誘因。第三,新的TPP雖然凍結二十項與美國有關的條款,但仍以成員國的共識決為主體。這表示,加入TPP的經濟門檻雖然降低,但政治障礙仍然存在。
過去在美國主導時期,台灣加入TPP有所謂的三部曲。亦即,在加入TPP前,必須簽署台美貿易及投資架構協議(TIFA);而簽署TIFA前,台灣必須要開放美豬進口。換句話說,美豬進口是台灣加入TPP的敲門磚。如今美國退出,美豬壓力消失;而TPP改由對民進黨政府友善的日本主導,這對台灣來說似乎是一個新的契機。
表面上看,沒有美國的TPP,台灣不但可以免除美豬進口的政治壓力,加入的技術難度也大幅降低了,又有親台日本的全力加持,彷彿將水到渠成。但實質上,台灣若要加入CPTPP,仍有下列三道關卡必須跨越。
第一道關卡,福島核災食品進口要不要先解禁。去年民進黨政府上台後,解禁福島核災區食品進口便成為台日兩國關係的一大議題。日本對蔡政府忌憚於民意而遲遲不願意開放,頗有怨言,卻又找不到施壓點;如今台灣意欲加入日本主導的CPTPP,日本必將順勢把解禁福島食品議題當成政治交換的籌碼。亦即,台灣可能必須解禁福島食品,以換取順利加入CPTTP的門票。
第二道關卡,是如何擺脫中國大陸的政治干預。TPP雖然改名,但新成員加入的遊戲規則仍然不變,仍是採用成員國「共識決」方式;只要有一國表示反對,便無法加入。目前的TPP十一國中,不少國家如馬來西亞、越南等都與中國大陸關係良好,同時也是大陸一帶一路政策下的受惠國。中共十九大之後,中國大陸一方面啟動「睦鄰外交」,主動改善與周邊國家的關係,一方面從國際層面來壓縮台灣的外交空間。在兩岸關係陷入冷對抗之際,台灣想要加入TPP,除了取決於日本的態度之外,中國大陸的政治干預,仍然是我們無法迴避的因素。
最後,是台灣對開放市場的準備是否充分。新成立的CPTPP,雖然強調包容性的概念,但大幅降低關稅,卻是TPP的核心概念。在當前十一個成員國當中,台灣只與新加坡、紐西蘭兩國簽署雙邊「自由貿易協定」。而成員國中的越南、馬來西亞、澳洲及加拿大等國,都屬於農牧大國,亦即,我國若想加入TPP,勢必要大幅降低門檻,開放國外農產品進口。台灣過去為開放美牛進口問題,多次引發的衝突與對立;再加上民進黨執政基礎多在農業縣份,一向特別保護農民利益。而台灣在農牧產品市場的開放,是否能夠滿足CPTPP的要求,將是台灣能否順利加入的一大變數。
今年台日經貿會議即將於廿一日在日本東京舉行。在台灣加入CPTPP有求於日本的情況下,日方勢必在要求我國解禁福島核災食品上變得更為強硬。耐人尋味的是,食藥署選在此刻「適時」公布日本核食風險評估報告,不禁讓人聯想,這是在為年底的開放鋪路。問題是,最近才失去美國的依靠而頻頻向中國大陸示好的安倍,真能在台灣加入PPT的問題上,拿出可以依靠的肩膀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