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27日 星期三

經濟/長照要有彈性 才能防弊又興利

.聯合報社論..逢中必反,遇日腳軟?
.聯合報黑白集.包在「獨立」的外衣下
.經濟日報社論.長照要有彈性 才能防弊又興利




經濟/長照要有彈性 才能防弊又興利


2016-04-27 02:40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內定行政院政務委員林萬億日前提及新政府「長照十年2.0」版的長期照護方案,明確指出將以「稅收制」推動長照制度,更不會有「先稅收後保險」的階段做法。理由是擔心全民納保後,勞工負擔將增加,而大筆資源將流向大宗的家庭照護者津貼或大型機構,無法實現理想的在地安老,且將使中央握有資源,弱化最了解地方資源與長照需求的地方政府角色。
林萬億準政委的說法斬釘又截鐵,和蔡準總統與林準閣揆原先「不排斥先實施幾年稅收制,再採取保險制」的彈性主張相互抵觸,是否為新政府缺乏共識再添一例,令人好奇。但他發表意見的時點是準閣揆上周政策溝通會議之後,又似乎新政府已統一口徑要徹底放棄保險制,就像反美豬、反服貿立場出現急遽轉變一樣,如果新政府的新政策頻頻出現前後不一的說法,不免讓民眾對尚未上任的內閣失去信任和信心?
其次,長照採稅收制是新政府在選前由社會福利學者片面提出的主張,缺乏公衛、醫療、財政、租稅等專家學者的參與,而準財政部長、衛福部長、主計長最近才陸續產生,大多未參與長照制度的規劃。準政務委員負責政策協調,又堅持稅收制,是否應尊重內行專業,重新徵詢財主單位準首長的意見,瞭解現在的財政稅收狀況為何?稅收制真可籌到三、四百億而無窒礙難行之處?長期的財源籌措方式應否保持彈性?若還繼續老調重彈,甚至把話說得太滿:「推動長照已無保險制的選項,更不可能有階段論做法」,無視於日本就是從稅收制改為保險制的事實,遲早會造成財主單位和衛福部之間的對立和衝突,都不利於長照制度的推動與發展。
此外,新政府長照採稅收制的立論基礎,偏重於「防弊」,可能妨害興利,使長照產業無法順利成長,最後可能危及長照制度的可長可久,更令人憂心忡忡。因為長照的財源如果來自富人稅(房產稅、遺產及贈與稅等「機會稅」),稅基狹窄又易外流,稅收不穩定,稅負難免落在沒有流動性的稅基上;如果用大眾稅(如營業稅、所得稅),等於對普羅大眾加稅,難以在公平面自圓其說,也無從防弊。長照十年乏善可陳,不就是採「稅收制」導致財源不足的結果?幾次民調也顯示保險制獲得絕大多數民眾支持,不就是推動政策的可用民氣?
而防止大筆資源將流向家庭照護者津貼或大型機構,保險制其實明顯優於稅收制,因為可以利用中央健保署專業經驗以及買方獨占之優勢,節省行政成本,在核銷制度設計上又比稅收制更有效率,而且可以「特約機構」名義要求大型機構深入社區、家庭和偏鄉提供長照服務,更容易實現在地安老。
至於「採保險制將使中央握有大批資源,反弱化地方政府角色」,則更不知所云。遺產贈與稅屬於中央與地方的共分稅,新政府規劃提高稅率,將來加稅一半以上由地方拿走,而且所謂「新增」部分也有認定上的爭議,且房地合一稅在房價走跌的趨勢下,未來至少五年無以寄望增加稅收,能挹助於長照的大概只是杯水車薪。
總之,我們建議號稱「最會溝通的政府」,能就類似長照制度此種重大政策先徹底溝通,取得共識後再發表意見,而且話不要說得太滿,長照的財源不妨保留保險制的選項,也不要一味地防弊而不興利,自亂陣腳豈止小事而已,破壞長照制度才更可怕。

聯合/包在「獨立」的外衣下


2016-04-27 02:40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馬總統「走光照」遭散布,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特約研究員黃士修昨表示,
公布照片的陳育賢(左)擔任蔡英文(右)辦公室五年專任攝影師,
但蔡第一時間卻未坦承、致歉,代表蔡還是把切割自保放在優先順位,令人錯愕。 
圖/翻攝自黃士修臉書
自稱「獨立媒體記者」的陳育賢,其實只需問自己一個問題:如果拍到了蔡英文的走光照,會上傳臉書散播於公眾嗎?
近日馬總統的「疑似走光照」事件鬧大了,後續發展更加引起熱議。攝影並散播照片的記者陳育賢,後來遭起底其實長期跟拍蔡英文,專跑綠營路線。在受輿論連日抨擊後,她終於認錯。
陳育賢口說「致上誠摯歉意」,但不大能讓人感受到其歉意,遑論「誠摯」。她首先說明自己上傳照片「理由很單純」,即類似情形已有前例,為何幕僚、隨扈都未注意;「應有人提醒總統府及幕僚」。言下之意,難不成她還是出於一番好意?
她並反擊對她的批評,認為那些「當然是基於政治上的便利或意識形態的反應」;然後辯護自己從未避諱政治立場與好惡對象。這正是整件事最弔詭之處。陳育賢自稱「獨立媒體」,又不諱言自己的鮮明立場,則「獨立性」何在?反過來說,她自己一受抨擊,馬上又責怪別人的政治便利或意識形態。其實,陳育賢只要自問「若拍到蔡英文的走光照,會上傳嗎」,所有的行為動機和欲蓋彌彰,就有了答案。
五二○轉眼將至,號稱「獨立媒體」者即將目睹綠營變成掌權者,屆時第四權的功能將如何發揮?會記得「永遠站在權勢的對立面」的使命嗎?僅僅美豬議題,已使許多人「昨非今是」的雙重標準洩了底;陳育賢稱「可被檢驗」的,也一定會被檢驗。

聯合/逢中必反,遇日腳軟?


2016-04-27 02:40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日本最南端的沖之鳥礁起爭議,日本近年積極「填海造地」,說是島嶼主張經濟海域,
但大陸、韓國都反對,認為是礁不是島,不能主張經濟海域。 
圖/取自香港明鏡郵報網
屏東漁船「東聖吉十六號」在沖之鳥礁公海遭日本公務船強行扣押,船東昨天被迫繳交一七六萬元訴訟保證金,以期人船免於被押回日本。令人意外的是,對於如此霸道的扣船行徑,朝野立委竟然均默不作聲;比起稍早在兩岸肯亞詐欺犯遣返事件中的喧囂沸騰,有如天淵之別。逢中必反,遇日腳軟,莫過於此。
如果說詐欺犯遣返案攸關主權及尊嚴,此次扣船事件分明和主權與尊嚴更關係重大。「沖之鳥」是兩座加起來面積僅僅九平方公尺的礁岩,其位置距離台灣一千八百公里,距離沖繩一千公里,明明是礁非島,日本卻處心積慮將此建設為其國土南疆。日方多年來雖不斷在礁石上擴增人工設施,依《聯合國海洋法公約》,這樣無人居住且顯無經濟生活的礁岩,不能擁有專屬經濟海域,日本卻片面主張有兩百浬海域。「東聖吉十六號」被扣處,距離沖之鳥礁有一五○浬之遙,顯見日方扣船作為極為可議。
在惡浪中討海的漁民,不過是為生活而打拚;而那些詐騙集團分子,卻是靠著謊言及騙術榨取他人努力的成果。諷刺的是,台灣朝野立委在肯亞案和大馬案中為詐欺犯大聲呼喊人權,又叫罵謂台灣主權受到屈辱;而這次,面對正當討海的漁民在公海被日本拘捕,他們卻毫無反應。這種表現,是反映政治人物的技窮,還是他們吃軟怕硬?屏東綠委莊瑞雄更稱,此事現在「不能硬碰硬」;如果這是理性的話,那麼他在肯亞案時對兩岸關係的冷嘲熱諷,又為什麼裝得那麼硬?
與以往的漁業糾紛不同,這次「東聖吉十六號」在沖之鳥礁外海作業,並無所謂「犯界」或「盜漁」問題。事實上,在接獲日方警告時,正是漁業署官員告訴他們「只要不進入沖之鳥十二浬領海」即可。在這種情況下,我國漁民因台日雙方對於海域作業權的認知差距而枉遭扣押,漁業署沒有「驅民於淵」的責任嗎?
日本選在我政權交替前夕扣押台灣漁船,用意何在,殊堪玩味。綜合而言,觀察重點有三:一,《台日漁業協議》正在重新談判,因沖繩漁民對日本開放台灣漁船進入八重山北方海域迭有不滿,日本此次故意扣押台灣漁船,以舒緩當地民怨。第二,民進黨「反中」的基本立場,和日本不謀而合,因此日方在漁業上對台灣已無特別「讓利」或「籠絡」之必要,這難道是吃定台灣?第三,日本趁機再度宣示它在沖之鳥的主權及經濟海域。
回溯歷史,我國漁船過去在沖之鳥礁海域有兩次遭日本扣押之紀錄,一次在二○○五年,一次在二○一二年,兩次都在繳交保證金後人船獲釋。既有前例,政府為何未採取積極的抗議或交涉作為,漁業署又為何繼續提供漁民不正確的認知訊息,使他們誤蹈禁區,是令人百思不解的事。包括外交部,是在馬總統召開國安會議後下令它向日方交涉後,才採取行動;這種消極、被動的反應模式,何能期其有所斬獲?
值得警惕的是,沖之鳥是日本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美英法日四國瓜分戰果時,從德國手中接收的「戰利品」,與該國並無歷史或文化淵源。儘管該礁岩只是彈丸之地,日本卻極力改造、擴充、維護,當成領土的延伸大力經營。反觀我國,雖在南海擁有偌大的太平島,卻既不用心經營,也不妥善運用。年初馬總統登島時,竟還遭民進黨立委譴責為「不負責任的行為」,指控他「違反國際遊戲規則」。以這種態度,要靠民進黨維護太平島主權,豈非形同「飼老鼠咬布袋」?
從朝野在詐欺嫌犯遣返案中高唱入雲的「主權論」,到如今台灣漁船無端被日扣押後的一片寂然,不難看出「主權」只是供政治人物喊爽的道具;真正到了需要拿出本事交涉的時刻,他們已啞然無言。逢中必反,遇日腳軟,除照射出政治人物的原形,也說明不用腦筋的外交只能自欺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