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22日 星期日

名家縱論/戰爭,假訊息與仇恨的沃壤\星期透視/建構兩岸和平文化刻不容緩

udn 論壇報垃圾 udn ,欠缺 

◆  台想避險 應聽馬前總統肺腑之言
◆  星期透視/建構兩岸和平文化刻不容緩
◆  不思歷史根源 何以止戰
◆  名家縱論/戰爭,假訊息與仇恨的沃壤
◆  大屋頂下/台灣人要向民進黨說「不」 從烏克蘭化到加薩化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上)/我兩度赴倫敦政經學院借閱 2019-09-18 18:2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中)/外殼燙金 內頁像傳真紙 2019-09-18 18:3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下)/兩種編排有異 畢業35年收到 2019-09-18 18:32







名家縱論/戰爭,假訊息與仇恨的沃壤


2023-10-22 03:11  聯合報/ 蘇蘅(作者為政大傳播學院教授)
以色列與巴勒斯坦伊斯蘭激進運動哈瑪斯集團爆發衝突,而早在開打前已出現大量網路認知操作。美聯社


戰爭發生時,好消息壞消息都因社群媒體攪局而加劇。哈瑪斯突襲以色列,隨後以軍在加薩展開報復,全球民眾湧向社群媒體獲取最新資訊,為什麼?

研究發現,人們在危機時喜歡上網,主要是主流新聞感覺不夠快速直接;危機使人更關切人們的處境,想知道怎麼幫助;人們也想分享和說出一些能夠捕捉重要時刻的東西,因為世界著火了。

然而這也給了虛假訊息可乘之機。衝突中,交戰雙方都想利用媒體先聲奪人。政府、記者、各方人士都在角力,輿論摻雜恐怖、暴力、悲傷和虛假,使社群媒體變成事實、謊言混雜的戰場。

戰爭剛爆發,TikTok流傳一支哈瑪斯俘虜滿身鮮血的以色列年輕女子,推進汽車成為人質,有媒體說她不是平民而是女兵。網路還有英國BBC「證實」烏克蘭提供武器給哈瑪斯,或以色列高級指揮官被俘虜,還有哈瑪斯戰士擊落以色列直升機,我們每天都捲入社群媒體的資訊戰。

這種視頻或取自戰爭電玩、或從舊影片移花接木,BBC、法新社、蓋帝圖片社都是受害者。影片有些訴求哈瑪斯如何用暴力對待人質,有些支持哈瑪斯、凸顯巴勒斯坦人在加薩的悲慘處境。

有些病毒式謠言、誤導性圖像和影片,甚至徹頭徹尾的謊言,造成更多悲劇。人們「目睹」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發生愈來愈多的襲擊事件時,加劇群體或國家間的緊張關係或仇恨。全球人們正陷入以訊息網路為武器的第四代戰爭,網路是關鍵,仇恨訊息無遠弗屆,病毒傳播成本特別低廉。

以色列網路安全公司 Cyabra 副總裁表示,超過四萬假帳戶在網路上發布支持哈瑪斯的言論。卡達大學假資訊學者則說,有人試圖透過人道的故事來轉移戰爭衝突,網路上也不乏反巴勒斯坦的言論,包括聲稱巴勒斯坦人與「危機演員」一起製造傷亡。把巴勒斯坦人描繪成不誠實的人,並讓人懷疑看到的巴勒斯坦苦難圖像是否真實。

最誇張的是美國總統拜登,以色列總理辦公室「證實」一段嬰兒斬首的影片是真的,CNN跟進報導,拜登跟著起舞,提及他看到被恐怖分子斬首嬰兒照片。不過,白宮隨後澄清拜登只看過相關報導,沒看到照片。

由於科技進步,有些國家利用 DIME 模型「外交、資訊、軍事和經濟」來實施戰爭宣傳。在部署軍隊開戰前,盡一切努力用混淆的資訊,製造對敵人的偏見,以及敵人如何造成痛苦混亂,只會助長仇恨。

牛津大學民國一○九年(二○二○年)就發現,全球有八十一個擁有活躍網軍的國家,政府或政黨不只監控網路活動,還用不同策略散布假訊息,包括花費數百萬美元大推線上廣告,帶風向,並用駭客或其他形式進行網路戰。

研究發現,有偏見的新聞報導可能會對社會造成嚴重後果,甚至危及民主價值。媒體散播的仇恨內容,更加劇群體或國家之間的緊張關係或仇恨,甚至鼓勵暴力。

這場戰事雖然發生在中東,卻把很多國家拖入殺人恐攻事件的漩渦。美國伊利諾州一名房東因以哈衝突刺殺一對巴勒斯坦裔母子;這兩天法國發生二十多歲伊斯蘭主義者殺害一名教師,甚至羅浮宮也接到炸彈威脅。

人們都想從社群媒體看到以哈戰爭,可惜的是,網路往往不能揭露真相。人們也渴望和平,但社群媒體只能帶著人們見證戰爭的暴力和殘酷。不知何時我們才能記取教訓,不再讓網路假訊息撕裂國家,更別讓一個孩子為他人的罪行或媒體形塑的戰爭意象,付出生命的代價。












星期透視/建構兩岸和平文化刻不容緩


2023-10-22 03:19  聯合報/ 趙建民(作者為文化大學國發大陸所講座教授兼所長)
路透報導,上百位中國大陸經濟學家、金融家和地緣政治分析師已在評估若出現台海開戰的極端情境,中國大陸應該如何緩解相關制裁的衝擊。路透


俄烏戰事未平巴以衝突又起,大國地緣對抗迭創新高。在東亞地區,中共在新的三海聯動戰略下,強化底線和紅線、外阻內封突出中線,在南海、東海、以及台海地區和周邊國家的衝突加劇。台海成為全球最危險的地緣引爆點,國安出現四大危機。

首先是台海軍事對抗風險,具緩衝意義的中線不復存在,解放軍畫定演習區已進入我國領海水域,今年前九個月共機擾台高達三,七三七架次,軍艦騷擾一,四四四次,擦槍走火遲早的事。

其次,過去扮演和平守護神的兩岸貿易如今也是病灶垂危,陸方對我方進口二,四四五項商品的貿易壁壘調查,加上啟動終止 ECFA 的研究,顯示陸方重新檢討整體兩岸經貿融合政策,一旦實施對台灣衝擊非同小可。

第三個危機來自外交。根據新的國際關係理論,國家的存在不再限於傳統的領土、主權、人口、政府,必須獲得國際承認。如不改弦更張,中華民國主權地位有消失的可能。

第四個危機出自對岸對統一的迫切性。蔡英文連任以來,陸方連續公布一國兩制台灣方案、統一白皮書、新時代解決台灣問題總體方略等政策文件,要求政治協商,下一任總統任內是否出現武統,舉世矚目。

四危機關乎台灣的生存,個人以為,當務之急在於構建兩岸和平文化。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章程,認定戰爭源於思想,建議於思想中築起保衛和平屏障,並要有強有力的參與進程,鼓勵對話,本著相互體諒與合作精神解決衝突;所制定的和平文化宣言,更要求通過教育、對話和合作結束暴力。

建構和平文化首在對戰爭心存畏戒,次在和平意志的堅持與強化。不同民調顯示,絕大多數台灣人贊成以和平對話的方式解決兩岸問題,但最近聯合報民調卻有五成四的民眾認為兩岸關係和緩,開戰的可能性低。這也說明為何解放軍機艦頻繁擾台,從政府到民眾卻似乎無感,也因此無法形成要求政府積極應對的民意。兩岸瀕戰友邦政要紛紛示警,然蔡英文國慶講話依然高談中共認定台獨言論的「兩國論」,賴清德至今對務實台獨語焉不詳,領導人缺乏對戰爭的敬畏,令人徒呼負負。政府教育政策如課綱調整、文化上的去中國化,以及諸如採購疫苗不得有中國字眼等,目的究竟是消弭戰端還是製造衝突?

最近巴以衝突再起,從貧國六十七年(一九七八年)大衛營到九○年代的奧斯陸協議,各方努力不懈,參與締結和平協議的埃及總統沙達特和以色列總理拉賓先後遇刺身亡,仍未澆熄各方對和平的堅持。川普時期提出「世紀協議」雖對巴人不利,但也是針對衝突雙方最在意的底線尋求突破。反觀執政黨總統參選人不斷引述七十年前中共與西藏簽訂的和平協議,警告國人切勿中計,對國際縱橫的領略豈是粗淺兩字?

日前美國在台協會主席羅森伯格在離台記者會上稱,美方反對兩岸任何一方改變現狀、反對台獨,對北京展現的「相互體諒與合作精神」,賴清德面試時該體悟下吧! 













大屋頂下/台灣人要向民進黨說「不」 從烏克蘭化到加薩化


2023-10-22 03:13  聯合報/黃年


台灣身陷戰爭陰影。因此,台灣人看俄烏戰爭與以巴戰爭,絕非隔岸觀火的那種心情,而是必會想到「今日烏克蘭與加薩,明日台灣」的問題。

這兩場血戰,皆是突如其來,給台灣最深重的啟示是:

俄烏戰爭:大家看到,烏克蘭的納粹化加民粹化的民主操作,如何將國家帶向國破家亡的下場。

以巴戰爭:大家看到,什麼叫做「封鎖」?什麼叫做「巷戰」?「生靈塗炭」四字已不夠用。

以上說法當然太過簡化,卻是台灣人必須記取的最深重啟示,不要辜負了這兩場戰爭的血淚悲劇。

大屋頂下》自始主張,俄烏戰爭的因果,若從外向烏克蘭裡面看,是俄羅斯侵略烏克蘭;但從烏克蘭向外看,則不能不說是烏克蘭納粹化、民粹化的「民主」所造成,可謂「戰」由自取。

民國八十年(一九九一年),烏克蘭脫離蘇聯成為獨立國家,進入「國家建設」(Nation Building)的工程。「友俄/親歐」與「仇俄/入歐」的兩條路線,驟然成為烏克蘭在民主政治與選舉操作上的切割工具。民國九十三年(二○○四年)的橙色革命至民國一○二年(二○一三年)的廣場革命,即大致呈現了這兩條路線激烈拉鋸

這兩條路線,就是季辛吉說的:烏克蘭要做東西對抗前哨,或做東西連結橋梁

現實的發展是,烏克蘭的民主操作,選擇「仇俄/入歐」,壓制友俄/親歐」的民意,亦即選擇了「東西對抗前哨」的角色。

其實,在俄烏兩國爆發戰爭以前,「俄烏戰爭」早已在烏克蘭內部進行。例如,烏克蘭對俄羅斯語的壓制及「班德拉主義/亞述營」的崛起政治納粹化、民粹化色彩愈演愈烈。終至發生克里米亞及烏東的「叛離」,且烏東的內戰自民國一○三年(二○一四年)起就打了八年,死了一萬四千多人,最後導致了「俄烏戰爭」的外部化

三十多年來,烏國政治人物其實皆明知這股極端民族主義」的政治風險,卻從沒有能力扭轉,漸至相互利用,以致烏國政局被納粹化、民粹化所駕馭,烏國則從「浴血的民主」,走到今日「浴血的國家」。

這就是台灣應當從烏克蘭得到的最重要啟示。亦即,先看內部,再看外部。

巴勒斯坦在生存戰略上也呈現兩條路線的拉鋸。簡略地說,約旦河西岸的巴勒斯坦自治政府,經久年周折,主張以和平談判來處理以巴難題;在加薩主政的哈瑪斯政團,則在最極端時主張以武力「將以色列永遠從地圖上消除」,且拒絕談判任何議題。

弔詭的是,巴勒斯坦國的東西兩個政體均宣稱出自「民主」,而兩個「民主」卻呈現兩條路線的歧異。這究竟是出自民意的差異?還是出自政治人物的操作?

開戰後,西岸巴勒斯坦自治政府主席阿巴斯一度宣稱,哈瑪斯的行動和政策不代表巴勒斯坦人民(幾小時後官方通訊社新聞下架)。

有人說,這不是「以巴戰爭」,而是「以哈(瑪斯)戰爭」,呈現了「兩條路線」的諷刺性與悲劇性

許多人認為,哈瑪斯此次發動攻擊,是欲喚醒世人關注加薩「露天監獄」的慘況,確也博得廣泛的同情,但畢竟加薩仍必須承當戰爭的後果。這回輪到以色列說:「要使哈瑪斯永遠從地圖上消失。」

加薩的情勢就是四個字:「封鎖」加「巷戰」。

在戰火中,加薩平民在「封鎖/巷戰」中煎熬。巷戰,使平民必須撤離;封鎖,卻使難民無路可走,連埃及也敬謝不敏。

以色列在下達二十四小時平民南撤令後,指定了兩條「人道公路」供難民離開;哈瑪斯當局卻反而要平民不要上當,堅守家園。

哈瑪斯自以為是為了加薩人民而對抗以色列,但如今卻似乎欲以綁架的手段用平民的人肉盾牌來護衛哈瑪斯。

可問:為誰而戰?為何而戰?是為平民百姓的生命而戰?或是為哈瑪斯極端主義的不計後果而戰?

綜上所論,加薩與烏克蘭一樣,皆是在「兩條路線」的抉擇上犯了致命的錯誤。這應是台灣從這兩場慘烈血戰中獲得的啟示。

以下,要對民進黨說幾句話:

大家看到,烏克蘭納粹化、民粹化的民主,將國家帶向國破家亡的下場。

台灣的政治戰略,也面臨兩條路線的抉擇。亦即:「遵行中華民國憲法,堅持中華民國路線」,或「維持台獨黨綱,堅持務實台獨路線」。

民進黨以「轉型正義」的手法,操作「務實台獨/借殼台獨/內殺型台獨/夢遊式台獨」;更以關閉政治異議者電視台、揚言拆除中正紀念堂等手段,來玩弄其納粹化與民粹化的「民主政治」,更將一切異議指為「中共同路人/在地協力者」。

在這種偏執傾斜的「民主」操作下,主張「定錨中華民國/共構和平競合」的兩岸路線,根本失去表達與發展的正常生態。這正如同烏克蘭,當「友俄/親歐」的路線皆被指為「烏奸」時,整個烏克蘭在民主政治上遂告失去了作出理智與平衡抉擇的可能性。

大家親眼所見,台灣現今的「民主」,與烏克蘭的傾斜民主何其相似?

台灣的軍事戰略,也有「以中華民國止戰」與「以務實台獨引戰」兩條路線。

民進黨當局接受美國的指令,已將未來的戰局設定在「封鎖與巷戰」,因此開始進行「縱深防衛/刺蝟/地雷/手榴彈/近戰格鬥/戰到最後一兵一卒」的部署,此皆為台灣成為「加薩」作準備。

但是,不說別的。美國、日本皆已為一旦「台灣有事」作了撤僑的準備,台灣自己的「人道走廊」卻成了禁忌話題。屆時,如果中共指定南投為「人道區域」,大批難民塞滿北上南下的道路,引戰當局難道也要說:「別上當,大家一起死守家園,端出你的掃帚來!」

如果落到那種地步,試問:為誰而戰?為何而戰?是台獨引戰者為維護平民百姓的生命而戰?或要平民百姓以血肉盾牌來護衛台獨的不計後果而戰?

巴勒斯坦國,尚有西岸及加薩二地來分別嘗試和平與戰爭的兩條路線;但民進黨卻明知台灣的兩條路線之爭更明確,竟綁架著整個台灣非要走它的「務實台獨」不可。民進黨又說,八二三砲戰只是國民黨與共產黨之間的戰爭,但如今難道竟要綁架全體台灣人來迎向它的「以哈戰爭」?

台灣不是烏克蘭,中華民國有足夠的止戰元素。台灣更不是加薩,加薩求「兩國方案」而不可得,台灣卻有「九二共識/一中各表」、「不統/不獨/不武」的「兩岸方案」。

正告民進黨:勿將台灣從烏克蘭式民主的納粹化,帶向加薩的巷戰化。

台灣人要大聲向民進黨說:「不!」













台想避險 應聽馬前總統肺腑之言


2023-10-22 03:16  聯合報/ 宋磊/博士生(台中市)
前總統馬英九於美東時間20日上午,分別與華府重要智庫「布魯金斯研究院」、「傳統基金會」座談,建議美國應促兩岸和談,強力表達台灣不能成為烏克蘭。與會學者均認同馬英九「兩岸應重啟對話」之倡議,一位主持人直言認同馬英九說的,台灣絕對不是烏克蘭。圖/馬英九辦公室


民國一一二年(二○二三年)可謂是馬前總統近來最為忙碌的一年。先是在三月底四月初帶領台灣年輕朋友訪陸祭祖,後又在四月中前往希臘演講,最近更前往美國訪問。馬前總統心心念念的都是台灣的未來與中華民國的安全,這位前總統真是既辛苦又讓人感動。

從蔡英文政府執政至今,兩岸幾乎不曾有過政治對話,取而代之的是對抗與叫罵,蔡英文總統更說出「兩岸互不隸屬」等政治語言。無論其目的為何,蔡英文政府這些年來的表現,確實讓外界認為兩岸即將走向戰爭。

對於馬前總統而言,兩岸若想降低發生軍事衝突的機會,關鍵在於執政黨須回歸中華民國憲法的框架,而所謂的中華民國憲法,就是外界所了解的「一中憲法」,馬前總統認為,只要遵循一中憲法的架構,重啟兩岸對話將指日可待。但目前的執政黨,不但忽視憲法的權威性,更忽略了兩岸在憲法上同屬一中的法理事實,這也造成兩岸更趨向兵凶戰危。

兩岸的和平與否,其實美國也扮演一定程度的角色。從川普政府到目前的拜登政府,雖然不斷強調台美關係穩固、台灣是美國的重要利益,但少數的美國國會議員與專家仍說出不負責任的言論。舉例而言,美國戰略學者麥金尼、哈里斯曾於美陸軍戰爭學院季刊參數》指出,若台灣被中國大陸占領,將不惜炸毀台積電的所有設施、甚至武器化台灣島,眾議員莫頓亦有類似言論。然而,這些話語不但傷及台灣人民感情,也嚴重傷害兩岸關係

事實上,兩岸究竟要如何恢復談話,執政黨若能從中華民國憲法的架構、並且透過「九二共識、一中各表」的原則與北京接觸,筆者認為中國大陸仍會以求同存異的精神展開兩岸協商。但遺憾的是,蔡英文政府對於憲法的漠視,也忽略兩岸和平的重要性,更在一味「親美遠陸」的路線下,讓兩岸過去所建立的政治互信基礎蕩然無存,使得台海成為外媒筆下世界上最危險的地區。

馬前總統以過去執政的經驗,加上對於中國大陸的理解,至少曾讓兩岸相安無事八年。如今在美中對抗/競爭的結構下,台灣若想避險,應聽取馬前總統肺腑之言,才是對於後代子孫一個負責任的交代。












不思歷史根源 何以止戰


2023-10-22 03:16  聯合報/ 朱立安/教(嘉義市)


「不從根源思索衝突,表面和平不會長久。」三十年前,我去美國參加夏令營,遇到世界各地的年輕人。第三天,一位拿全額獎學金的以色列男孩突然被徵召回國打仗!回國前,他說了上述的話。

這兩句話,點出了以巴衝突為何難解,也戳到歐美外交政策的盲點。尤其川普與拜登執政這幾年,美國政府對以巴衝突、台海、乃至俄烏戰爭,都打算維持現狀,卻不問歷史成因,不問為什麼有人喊統一、有人卻要建國?

多年來,加薩走廊由哈瑪斯掌管、以色列監控的局面,使得曾熱中穿梭中東斡旋的美國也覺得「歲月靜好」。年輕一輩以色列人沒預料到哈瑪斯會冒著被報復的風險點燃戰火,更想不通高科技邊境牆深入地下,上面盤旋無人機,哈瑪斯究竟如何打進去以色列。

而台灣,金門八二三砲戰停火時間更久,很多人堅信兩岸不可能打仗,兩岸議題在本次總統大選,僅是雞毛蒜皮。

歷史很難,難以昧著統治者的意向去討論,也很容易受身旁人左右而喪失客觀。我在美國求學時,很快發現周遭朋友多半是基督徒。猶太人向來重視教育,他們滿布學界。在美國,我只認識一位伊斯蘭教徒,是圖書館裡打工的印尼學生,回台多年,認識的伊斯蘭教徒只有印傭,我們從不談論政治。

以巴衝突情勢上升,我收到以色列教授轉發電子郵件,臉書也出現相關貼文。有人說教會裡一半男性被徵召去前線,有人指不得人緣的總理被哈瑪斯幫大忙,原本反對他的聲音一夕消失。更有人從一戰後的巴勒斯坦託管地,溯源到波斯帝國前的巴比倫帝國,就是想切斷西亞西部與巴勒斯坦的關聯。傳播這些資訊的是原本稍偏左且挺巴勒斯坦的文化人,如今卻讓我想起台灣一些人討論兩岸、大陸史觀、海島史觀的偏頗聲調。蔡政府迫不及待當美國應聲蟲,也是再次把兩極分化的複雜議題去膚淺應對。

目前在加薩走廊,很多人聚到邊境,但埃及、約旦,甚至美國都不願接收巴勒斯坦難民。我的學生從歐洲回台,說波蘭等國的便宜青年旅館住滿烏克蘭難民。我與學生坐在速食店裡,指著窗外說,如果台灣全民皆兵、打起了城鎮戰,就是這裡和對面互丟手榴彈。學生已在思考去國外長住和遠距工作,那我是不是要去買一本「戰爭下的平民生存手冊」,每天想想如何救自己、如何救家人?

最近重讀兩部諾貝爾文學獎作品《齊瓦哥醫生》和的《靜靜的頓河》,都是寫俄國的戰爭經歷,其中,無論逃出國的高知識分子,或目不識丁的文盲農夫,砲彈說來就來,躺在醫院都寧願死,挺紅軍、挺白軍同樣慘。齊瓦哥醫生裡提到第一次世界大戰,政府鼓吹為國打仗偉大光榮,「他們高喊歐洲勝利,向同個上帝祈禱勝利但用資產階級術語說,那是盟軍和德國打仗,用平民的話說,是盟軍和德國有權有錢人間的戰爭」。

哈瑪斯等於巴勒斯坦平民鼓吹獨立建國是誰得到權力誰付代價暴衝踩線看似無腦,卻會真實發生,在一次大戰是幾個刺客策動暗殺,這次以巴衝突武裝分子發動突襲。他們握有軍火、握有權力,「他們的戰爭」,別牽扯到握筆、握鋤頭、握著掃帚的平民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