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77631/web/◆ 聯合報社論/貴而爛的球場,不正是蔡政府寵出來的?
◆ 聯合報黑白集/蔡英文能,蘇宏達不能
◆ 經濟日報社論/加速升息 撲滅通膨燎原之火
經濟日報社論/加速升息 撲滅通膨燎原之火
2022-07-27 03:08 經濟日報/ 社論
央行總裁楊金龍6月宣布升息半碼。圖/取自央行直播
今年3至6月,台灣的消費者物價指數連續四個月的年增率超過3%, 進口能源及原物料價格大漲是通膨的主因。民眾消費涵蓋食、衣、住、行、育樂、醫藥保健及雜項七大類。這七類以食、住及行所占權數最高,且在6月時漲幅也最大, 但就分項商品或勞務而言,水、電、燃氣費支出6月漲幅為14.4%,而油料費支出漲幅為7.86%,漲幅更大。因此出現成本推動的輸入性通膨;也就是進口能源及原物料價格上漲,推動民眾用電、用油以及飲食費用的上漲。
至於經濟學家常談及的需求拉動,是否也是近來通膨因素之一,則須由學理推論,再透過實際資料驗證。首先,若成本推動為通膨的唯一因素,則物價上漲應伴隨國民所得下降。經濟學常以總合供給及總合需求曲線討論景氣循環問題。前者描繪隨著物價增加,一國廠商的財貨與勞務生產數量也隨而增加的曲線;而後者則描繪隨著物價增加,該國消費者、廠商、政府以及外國人願意購買的財貨與勞務數量也跟著減少的曲線。兩曲線相交處,決定了該國物價及國民所得的均衡水準。
在新冠疫情發生後,由於生產成本增加,導致在疫情發生前的均衡物價下,廠商願意生產的財貨與勞務數量減少。在供給短缺的情況下,會推升疫情後的物價,但減損國民所得。然而, 2020年、2021年以及今年上半年的消費者物價指數上漲率分別為-0.23%、1.96%及3.13%,而經濟年成長率則分別為3.36%、6.57%及3.23%。由於國民所得呈現增加趨勢,因而成本推動因素無法單獨解釋近來的通膨。
其次,納入需求拉動因素,則能解釋疫情對景氣循環的影響。下列兩個因素造成近來總合需求增加:(1)政府透過負債增加挹注支出;以及(2)央行降息。就前者言,針對新冠疫情的特別預算已從最初編列的600億元,到去年12月追加至8,393億元,達到今年中央政府總預算支出金額的37.3%。這導致中央政府的未償還債務餘額,以疫情前2019年6月30日的5.47兆元為基準,在之後三年逐年增加。
另一方面,在剛發生疫情的2020年3月,央行將重貼現率由1.375%調降至1.125%,並維持到今年2月。而直到今年3及6月,才又分別調升到1.375%及1.5%。疫情發生後,由於央行降息,以及民眾獲得大量紓困現金,導致貨幣供給額大增。以M1B,也就是通貨淨額、支票存款 、活期存款以及活期儲蓄存款四項加總而成的貨幣供給額為例。在2015年1月至2020年2月的任一月份,M1B增加率皆低於2020年3月的6.87%。其後,此數值遞增至2021年2月的18.6%。接著雖呈現反轉,但到了今年5月仍達8.54%。
疫情爆發後,由於政府採寬鬆的財政及貨幣政策,使得以疫情發生前的物價為基準,國內、外對我國生產的財貨與勞務出現超額需求。而此超額需求推動疫情後物價的上漲以及國民所得的增加;其中,對物價的正面影響強化前述成本推動因素的效果。而對國民所得的正面影響,則不但足以抵銷,且還蓋過成本推動因素的負面效果。
雖然政府無力回應成本推動因素對通膨的衝擊,但央行可採緊縮的貨幣政策,以回應需求拉動因素的影響。這是因為民眾的借貸行為受到實質利率,也就是一年定存利率扣除消費者物價上漲率的影響。在2021年1月及2月時,實質利率分別為0.96%及-0.61%,接著則擴大跌幅到今年6月的-2.33%。因此,目前民眾有強烈誘因利用貸款購買商品,或投資到高風險的股市、房市以及匯市。為舒緩此種傾向,央行有必要加速升息步伐,以止息通膨燎原之火。
聯合報黑白集/蔡英文能,蘇宏達不能
2022-07-27 03:00 聯合報/ 黑白集
台大社科院長蘇宏達表示,社科院的學術聲望已經受到嚴重傷害,一定要全力捍衛才行。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林智堅論文涉抄襲,「連錯字都一樣」的鐵證,躲不過全民公審。民進黨乾脆對學術宣戰,先搞臭台大學術審定會,指控召集人蘇宏達親藍且稱此案為「醜聞」是未審先判,應辭職迴避。但蔡總統沒看論文就直斷林智堅被抹黑,她大權在握都不迴避了;蘇宏達不過是區區召集人,有什麼好迴避?台大仍不是綠營的黨校吧?
民進黨的指控,對比李眉蓁案,便知有多雙標。李眉蓁被檢舉抄襲,中山大學校長鄭英耀立馬致函師生,痛批「有人不愛惜羽毛」;鄭英耀出身民進黨智庫董事,會比蘇宏達公正客觀?
審查前,鄭英耀即稱李眉蓁論文與他人「高度相似」,助威陳其邁。而蘇宏達致函師生,並未說林智堅抄襲;但台大有兩篇碩論雷同度那麼高,不論誰抄誰,不都是「醜聞」?兩相比較,便知問題不在蘇宏達,是林智堅不堪檢驗。
蘇宏達以社科院長職務出任召集人,審定會是合議制,不像民進黨是主席說了算。如果民進黨能指控蘇宏達會影響審查,那麼最高行政法院處理黨產案,身為總統表姐夫的院長,難道不該因受到質疑而迴避?
高官官邸已淪為「喬家大院」,滿朝假公濟私,民進黨卻對台大曉以「迴避」大義,堪稱無恥近乎勇。民進黨自甘沉淪,還逼迫大學一起下沉;但凡看過卡管,誰會認為蘇宏達該退?
聯合報社論/貴而爛的球場,不正是蔡政府寵出來的?
2022-07-27 02:55 聯合報/ 社論
新竹棒球場日前重新開放首戰,蔡英文總統(右二)、中華職棒會長蔡其昌(右)、民進黨桃園市長參選人林智堅(左二)等人出席。本報資料照片
新竹棒球場整建是林智堅在市長任內得意的政績,被蔡政府納入「前瞻建設計畫」,經費從三・五億元一路膨脹到十二億元。誰料,這個砸大錢整建的球場,品質卻離離落落,從草地、水溝蓋、觀眾席到廁所都惡評如潮,被譏為如同早年的古巴球場。球場啟用後,僅打了兩場比賽,即造成四名球員受傷,便在球員工會擔心球員安危的要求下暫時停賽。新竹球場的華而不實,對照林智堅雙論文抄襲之誇張,可謂如出一轍。
二○一六年底,林智堅首度提出新竹棒球場整建計畫,當時公告的經費不過三・五億元。次年,他趕上蔡政府的「前瞻基礎建設計畫」的撒幣列車,新竹球場獲得五億元的補助;這還是教育部體育署第一個獲得核准的前瞻計畫案,可見中央對他的厚愛。兩個月後,蔡英文親赴新竹視察,再提高紅包額度,宣布送出八億元經費重建棒球場,並承諾球場完成後會來開球。其後兩年,新竹市府又增添其他球場周邊標案,把總經費拉至十二億元。不知不覺間,新竹棒球場的經費已經翻了三倍。
蔡政府這種「無痛撒錢術」,若真能打造出亮麗、安全、舒適的好球場,人們倒也無話可說。然而,民進黨敲鑼打鼓宣傳的「新竹棒球場重生記」,一攤開來,卻是「金玉其外,敗絮其中」。才開賽兩天,球迷的吐槽鋪天蓋地,諸如:外野草皮下充斥碎石,排水溝蓋設計不良害球員摔傷,觀眾席地板到處破洞,座椅沒有靠背,內野出現不規則彈跳,投手丘黏土比例不當,牛棚未設計室內通道等。最糟的是,外野手林哲瑄在飛撲接球時,因草地太硬導致左肩挫傷,他自嘲差點就要「退休」。這林林總總加起來,距離「一無是處」也不遠了。
中央與地方撒了大錢的球場,又是蔡政府標榜愛鄉土的「前瞻基礎建設」,為何最後的成品卻如此不堪,而造價比其他縣市球場都要高出一大截?新竹市府的說詞是,「改建」比「新建」的成本高,且增建了停車場,花費不少。這些理由,難言之成理。如果新建比較容易,為何林智堅不另覓地興建,卻非要原地重建與民宅大樓擠成一團?有些民眾在場外赤裸上身,隔著欄杆,就直接向牛棚裡練投的球員討球;請問,這是什麼年代的景象?
新竹棒球場「貴而爛」現形記,說穿了,全都是「寵」出來,這也真實反射了台灣當下的政治景象。所謂的「寵」,可從三個層面檢視。第一層,是蔡總統對林智堅的嬌寵,他要什麼經費,中央都大方給,甚至加倍給,就是為了幫他增添政治光環。當寵溺到這種不問是非黑白的地步,誰還記得要去監督球場的經費運用和工程品質?第二層,蔡總統等不及林智堅完成市長任期,就打出「新竹縣市合併升格」的口號,企圖推他更上層樓;此路不通,隨即又另闢蹊徑讓他轉戰桃園,甚至連他雙論文抄襲都不顧。這不是溺愛是什麼?第三,新竹棒球場尚未完成驗收,卻在安全堪虞下提前開賽,其目的,主要為了讓蔡總統蒞臨以炫耀政績,同時把林智堅和沈慧虹召回現場,乘機幫他們造勢。問題是,落漆的球場,只襯托了兩人「落跑」及「不實在」的印象,結果卻是幫了大倒忙。
八千八百億的前瞻建設,新竹棒球場只占了九牛之一毛。但人們從它所看到的問題,卻是整個前瞻建設的縮影:分贓的時候好愉快,驗收的時候真不堪。尤其林智堅,「五星市長」的油頭抹得光亮;拆開包裝,裡面卻是灰頭又土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