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26日 星期二

經濟/透明、科學基礎才是美豬爭議的解方

.聯合報社論..哪有能耐不接受九二共識
.聯合報黑白集.林全的挫折與範圍
.經濟日報社論.透明、科學基礎才是美豬爭議的解方






經濟/透明、科學基礎才是美豬爭議的解方


2016-04-26 00:59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準農委會主委曹啟鴻日前接受媒體專訪時,被問及有關瘦肉精美豬開放問題時表示,這個還要各個部會討論,以及和國外談判才能決定,並非農委會說了算,不過他坦言,應該是比照國際(日、韓)標準方向。結果,引起軒然大波,正反面意見並陳,但大部分均圍繞在「過去誰說過什麼」打轉,對實際問題釐清並沒有幫助,只是相互指責,自我卸責而已。
就影響層面而言,面對瘦肉精美豬開放問題,最直接影響者,包括國內豬農及消費者。首先在豬農部分,本來任何自由貿易的產品開放,對於國內生產同樣產品的廠商而言,當然會因為遭受競爭而反對,但若對於因此而有機會出口的企業來說,則可能會贊成。台灣養豬頭數從過去的1,000多萬頭,到今天剩550萬頭,最主要的原因並非來自進口的競爭,而是因為口蹄疫而無法出口,所以,如果台灣口蹄疫不除,養豬業永遠是守方,只能困守在本地市場,不管瘦肉精豬肉進不進來,大部分業者早晚要被淘汰。因此,對於養豬產業而言,農委會方向一開始就錯了,不積極處理口蹄疫放棄了出口市場,只好愈依賴本地市場而作繭自縛。
對於消費者來說,原本開放進口,可以降低價格,可以有更多元選擇,因此可以提高消費效用,但當資訊不透明時,這好處可能成為夢魘。先前有媒體做過調查,問民眾是否贊成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贊成者達55.3%,表達不贊成者只有8.4%;再問是否願意開放含瘦肉精美豬進口,換取加入TPP,則有高達63%不贊成;但若再問,若肉品標示清楚,是否贊成進口?則不贊成比例,降至33%。由此顯示,大部分民眾可以接受產地標示清楚下,進口美國含瘦肉精豬肉,我們更好奇的是,在資訊透明,又可自由選擇下,為何還是有三成多民眾反對?那是因為許多民眾根本不相信政府食安把關能力,在同一份調查裡就有66%民眾表達這樣的看法;也就是說,當政府執行能力不被信任時,所有因為進口的消費可能得到的好處,完全被抵消。
到底TPP規範了什麼令人害怕的條款?事實上,依據TPP文本規定,每個加入TPP的會員體,都可以制定自己的「食品安全檢驗及動植物防疫檢疫措施」(SPS),也可以採行緊急措施,但必須符合透明化、不歧視性、以科學為基礎。此三者環環相扣,沒有透明,就無法評估是否歧視?不以科學為基礎,是否透明當然無法令人信服。面對瘦肉精美豬爭議,農委會始終的說法是,台灣每人豬肉年消費量為34公斤,高於日、韓,所以必須零檢出,但始終拿不出科學證據,更糟的是,許多人(甚至外國人)都懷疑國內豬農也有施打瘦肉精相關藥物,否則曹啟鴻準主委也不會說,上任後將嚴格取締國內養豬業違規使用瘦肉精。
認真說來,美牛美豬瘦肉精爭議已經多少年了,為何政府一直無法建置科學基礎的相關檢驗及實驗機制?為何說不清國內豬農施打藥物情形?為何一直杜絕不了口蹄疫?沒有這些正確的資訊與準備,不僅說服不了國外談判對手,也讓國人蒙蔽在食安的假象裡。
因此,我們呼籲曹準主委,先別急著說「做對的事情做成功,下台有什麼關係」,上台後做好幾件事,第一,儘快擬訂口蹄疫杜絕方案;第二,儘快建置科學基礎的相關檢驗及實驗機制,並提出科學數據;第三,儘快打造嚴謹的食安把關機制與食品標示,並擬訂豬肉進口品流向監視系統。倘若一年半載,這些都無成效,那就真的可以下台了。

聯合/林全的挫折與範圍


2016-04-26 00:59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上月十五日,林全首次以候任閣揆身分會見新聞界。他說,內閣名單將由他分批公開發布,不會有獨家新聞。這可謂是林全對其準內閣團隊的第一次運作試測。
試測已告失敗。幾近所有的人事在林全發布前皆成獨家新聞,且顯然偏向特定媒體。記者當著林全的面齊聲高喊:騙人!
林全的表情尷尬,他說「我沒有給獨家」。現場媒體騷動說「上次你一講完沒有獨家,就出來了」「報紙的頭條都有」。林全說「在我的範圍,我都堅守原則,不給獨家,如果各位能證明我或我的小組人員有給的,各位可以來跟我抗議,沒問題。」媒體說:「現在就抗議了啊!」
上述場景是第三次人事發布記者會,會後,獨家照樣強強滾。林全在第四次發布會上向媒體致歉說,名單外洩讓他相當挫折,「這個實在太難看了」。
在媒體間,挖獨家新聞是天經地義。但是,身為候任閣揆公開說沒有獨家新聞,卻猛爆獨家新聞,則難怪林全會覺得「相當挫折」、「實在太難看了」。因為,這無疑是對「令行禁止」的一次失敗的試測。林全自省地說:「現在尚未執政,如果執政後說出的事再做不到,就有傷我的信用。」
這次試測,可使林全及蔡英文知道,「在我的範圍,都堅持原則」,是不夠的。對於蔡林二人而言,「我的範圍」就是「整個團隊」,團隊中任何一人的得失,都是「我的範圍」的得失。

聯合/哪有能耐不接受九二共識


2016-04-26 00:59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候任農委會主委曹啟鴻說:「我們哪有能耐不開放美豬?」民進黨也可自問:「我們哪有能耐不接受九二共識?」
民進黨換了位置就換了腦袋。昔日反美牛、美豬,五天四夜在立法院打地鋪,「總統下台」、「混蛋部長」、「零檢出」什麼狠話都說過,但今天未戰先降,說:「哪有能耐不開放?」
民進黨由在野到執政,因此戰略目標也變了。昔日在野,反美牛美豬,是以打擊國民黨及馬英九為最高戰略目標,高喊「挺國民健康/護豬農利益/反傾美賣台」;如今執政,卻改以「加入TPP」、「友善台美關係」為最高戰略目標,故稱「哪有能耐不開放?」
民進黨這種「髮夾彎」的反覆,固然卑鄙醜惡,但畢竟知道,由在野到執政,不能不換腦袋。民進黨若認為,執政後,「加入TPP」是高於「反美豬」的國家利益,那麼自然就要說:「哪有能耐不開放?」
以「全球化」為國家最高戰略目標,此種覺悟是對的。馬政府的美牛、美豬政策,當然也有「加入TPP」的考量,亦是著眼於全球化;但在野的民進黨卻不容馬政府作此考量,完全以「國民健康/豬農利益」為主張,眼中根本沒有全球化及TPP。
現在,民進黨要執政了,所以,當年反美牛、美豬,對著馬英九喊「總統下台」的民進黨,今日在蔡英文「總統上台」之際,竟喊出「哪有能耐不開放?」
全球化將改變台灣的經濟運作並獲致較大的政治安全,所以,以全球化為國家最高戰略目標,是執政的民進黨應追求的目標,因此改稱「哪有能耐不開放?」而同樣基於全球化戰略思維,民進黨是否也應思考:「哪有能耐不接受九二共識?」
全球化是最高戰略目標,因此要加入TPP,要友善台美關係;同樣的,全球化是最高戰略目標,因此也要加入RCEP,也要優化ECFA,也要維持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為加入TPP,民進黨若認為犧牲豬農利益,或許可說「這個代價,台灣有能耐付出」;但民進黨亦必須嚴肅自問,若不接受九二共識,台灣將付出什麼代價?那種代價,台灣有無能耐付出?
從全球化戰略目標看,民進黨在美豬政策及九二共識的矛盾,顯見其仍然陷於一種「傾美的全球化」及「沒有中國的全球化」的重大迷思之中。在此種謬誤操作下,台灣「即使」加入了TPP(變數既大且多),卻因否定九二共識而以摧毀兩岸和平發展為代價,台灣即無可能順利完成全球化,且在兩岸鬥爭下,台灣政經體質的惡化勢將不堪想像。
僅加入TPP,不能成就台灣的全球化。例如,TPP對台灣的總貿易額占比約為卅五%,出口總額占比為卅三%;RCEP對台灣的總貿易額占比達約五六%,出口總額占比達五八%。民進黨傾美遠中的操作,不啻擺明了只想加入TPP、卻放棄RCEP。如果台灣不能加入RCEP,且ECFA又發生質變,再加上TPP萬一橫生變數,試問:台灣「哪有能耐」承受此一衝擊?
民進黨在野反美豬,執政即知「哪有能耐不開放」;民進黨在野反九二共識,如今執政亦當知「哪有能耐不接受」。台灣追求全球化,無論在經濟面或政治面,兩岸關係皆是建構全球化的脊柱條件。兩岸關係若失去九二共識的政治基礎,可能會嚴重影響台灣對內、對外整個經濟與政治生存環境。民進黨必須自問,台灣有無能耐面對不接受九二共識所可能引爆的「地動山搖」的後果?
民進黨陷於兩個矛盾。第一個矛盾是,昔日反美豬,今日哪有能耐不開放。第二個矛盾是,追求全球化,只想託庇美國,卻不惜兩岸交惡。如果因此開放了美豬,卻封堵了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道路,任何人皆知這必是一樁賠本生意。民進黨應當自問,「我們哪有能耐不接受九二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