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99896/web/
◆ 老福法修法 有造福老人嗎
◆ 健保費老人優惠 看他國怎麼做
◆ 法律延緩公布 師出有名 亦非首例
◆ 政黨輪替 需小草們認同藍白合
◆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從「角色扮演」到「自我人設負責」
◆ 卡特斷交衝擊給賴的啟示
◆ 泥菩薩過江 政戰哪敢不沉默
◆ 台海有事?看習何時拿軍頭祭旗
◆ 用腳投票!是誰綁住外送員的雙腳?
◆ 保障勞工權益與併購競爭審查:雙軌權責,一個共同目標
◆ 支持政府之政策下金融整併的利多發酵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上)/我兩度赴倫敦政經學院借閱 2019-09-18 18:2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中)/外殼燙金 內頁像傳真紙 2019-09-18 18:3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下)/兩種編排有異 畢業35年收到 2019-09-18 18:32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從「角色扮演」到「自我人設負責」
2024-12-31 04:30 聯合報/ 郭瓊瑩(作者為中華民國景觀學會榮譽理事長)
為了推廣觀光,今日京都花街上之藝妓或舞妓也打破傳統,樂於與觀光客合影。郭瓊瑩/攝
在京都、迪化街、北京、杭州、韓國、美國維吉尼亞‧‧‧「Cosplay」隨時可見,而真正的藝妓與旅人之扮裝亦混而一。郭瓊瑩/攝
近年在中國大陸「漢服」蔚為流行,也形成服裝設計與歷史老街上之「移動風景」。郭瓊瑩/攝
「Cosplay」也成為類戲劇性之生活舞台,台上與台下之互動煤介。郭瓊瑩/攝
「Cosplay」係自日文轉化來的英文名詞,簡單的說是透過外表的扮裝扮演另一個「非我」的角色,以滿足對另類「自我」的想像與期望。許多年輕人喜愛在不同場合應時應景扮演多重不同角色上場,一方面是自導自演,另一方面也可挑戰轉換時空與角色責任分擔之新奇感。
而此「Cosplay」原來只是特定節慶活動之一種「演出」,而今,除了運用 AR、VR 科技可在特定地點走入時光機外,更具體地將「人」本身即時現地融入歷史場景,昇華成「變裝」的「我」以融入多元之空間情境中。
今日各國許多景區興起租借當地歷史朝代服裝,透過外型裝扮,將「自我」真正融入場景中,如最早的京都花街祇園、官川町、先斗町、花見小路等,得以讓遊客也變裝成時光隧道中之花妓、舞妓,以體驗遊街之臨場感。而今在韓國、中國的歷史街區、風景名勝中亦常見為旅人而設計的「變裝套裝服務」,包括大人與小孩。此亦逐漸形成旅人與景物疊圖成擬真的「假象」。當然,正如在京都花街中,當您細觀時間、裝扮者的表情、舉止、儀態,即便服裝再真再美,亦得以看出其真偽與否。
而另一個有趣的當代名詞是「人設」,亦即個人形象之規畫設定與外在衣著穿戴,而最關鍵仍繫於自我內在素質與專業能力之綜合展現,是否得以由內而外表裡如一。
公眾人物尤其是娛樂圈之明星、政治人物均會有專人為其打造「人設」,而要維持「人設」之亙久,其形象與品牌經營自是不易。外表之裝扮很容易鋪裝成型,惟發自內心之氣質、品格,甚而是天生即有的智慧 DNA。這些卻無捷徑,它必須是內斂入滲成人格特質與待人處世之外顯價值觀與作為,稍一疏忽或偏離軌道,其人設很容易為外人所察覺出,畢竟那股深融於血肉筋脈中之「氣」「質」與儀態是很難偽裝的。即便可能短期有成效,若未能因「外」而「內」,不斷吸收學養,涵養人格,嚴謹自律,則「人設」自有其崩解現形的一天。
今日許多政治人物、社會名人(Celebrity),其所以歷久不墜,主因其個人特質(Personality)與專業能力(Capability)是一直真實對等互相加持,累積延續粹煉發光的。而同樣的,許多名人會曇花一現,除了令人感嘆其人設之崩解外,究其因,更是德不配「型」之反差諷刺,而終致形髓脫離人格蕩然之下場。
「Cosplay」可以大膽變臉變裝,而「人設」也可以周延規畫定位,正如俗話說的「表裡如一」「內外兼修」,這是前人早有智慧觀察妙筆生花與變臉特技,再如何包裝外在形象,當核心價值中那塊如鑽石般堅硬的「真」與「誠」質變了或磨損了,則其「人設」將永不復還。名人們豈可不謹言慎行?而凡人們似更應忠實作素顏素裝的自我!
老福法修法 有造福老人嗎
2024-12-31 04:30 聯合報/ 程仁宏/消基會名譽董事長、華夏文教基金會董事長(台北市)
國民黨立法院黨團原預計在二十七日院會通過《老人福利法》,讓六十五歲以上且所得稅級距在百分之二十以下的長者免健保費,由中央政府全額補助;但在醫界等出現異聲後,行政院也表態無法同意,中央將大增三百八十四億元支出,國民黨黨團書記長林思銘表示,三十一日再召開黨團大會討論。《老人福利法》修正草案有造福老人嗎?
以今年度六十五歲以上長者粗估有四百六十七萬人,依百分之二十排富級距,等於全國百分之八十三的長者,超過三百八十七萬人都不用繳健保費,這是造福老人嗎?還是年輕人獲益?
目前健保費是依六類身分及薪資收入計算投保金額,有工作的人要為自己和眷屬或直系血親一起投保;六十五歲以上長者退休後依附眷保在子女身上,若免繳健保費是減輕年輕人的負擔,但也引發有能力者、有錢人不必繳健保費的公平性問題。國民黨團隨後提出修正動議版本,改為六十五歲以上且綜合所得稅未達百分之五的長者,健保費由政府補助。
《老人福利法》的修正,是該考量健保財務的承擔與加強照顧年長經濟困難之弱勢者,是該精算後再做最妥適的決定為宜,尤其維護健保永續性的前提是健保財務的穩定性,若健保財務嚴重失衡,健保制度將搖搖欲墜,最終受害的將是全體國民。
本議題也引發出六十五歲退休長者的健保「必須依附子女納保」的問題,罕病基金會創辦人陳莉茵退休後不想造成孩子負擔,希望能夠獨自投保,但是連跑健保署台北業務組、區公所詢問,得到的結論是「都必須依附子女投保」,除非單身沒有配偶、子女或家人沒有工作,才可以在戶籍所在地之區公所,以地區人口身分投保健保;另外「若有被子女家暴等情形,可填寫聲明書並附證明,可以不必依附子女投保」。
有不少退休年長者自己有能力負擔健保費用,不想麻煩子女納保,也不願增加子女負擔,或是有些特別狀況如家族成員感情不睦、不相往來,要依附哪一位子女投保?引發家庭衝突等等問題,如今硬性規定一定要依附子女投保,的確造成不少退休年長者的困擾,大嘆「當個自主老人」,政府都不答應。
依健保法規定,繳交健保費對象分為六類,於一○二年前納保對象有公務員退休後得選擇在第六類投保,但是後來此項目已經取消。
呼籲行政院、衛福部、健保署推出「福國利民」的政策,修法讓退休年長者,不必一定得依附子女納保,可以選擇自己投保當個自主老人,為退休年長者的新年願望發聲。
健保費老人優惠 看他國怎麼做
2024-12-31 04:30 聯合報/ 林柏寬/國中教師(台南市)
根據內政部民國一一二年(二○二三年)的統計,六十五歲以上老年人口與二十至五十五歲工作人口的比例已達一比三。再根據國發會推估,民國一一四年(二○二五年)起台灣將邁入超高齡社會,六十五歲以上人口將超過百分之二十;到民國一二九年(二○四○年)老青人口比可能接近一比二;民國一五四年(二○六五年)更可能攀升至百分之四十。若以○至十四歲的幼年人口比率大約百分之十二至十三估算,民國一五四年(二○六五年)每位工作人口平均將需要扶養約○點九至一個人。
在這樣的人口結構壓力下,立法院近期準備三讀審查的《老人福利法》第二十二條修正案引發關注。該修正案擬規定:凡六十五歲以上且所得稅級距未達百分之二十的長者,將全額免繳健保費,改由中央政府支應。這項政策一旦實施,政府的健保補助支出,將從現行的二十點七億元大幅攀升至三百六十六億元,增加的財政負擔令人憂心。
觀察其他國家做法,各國普遍採取較為審慎的差異化補助政策。日本對七十五歲以上老人提供百分之五十的保費補助,六十五至七十四歲則依收入程度給予不同補助;韓國採差別費率制度,並針對特定醫療服務提供免費優惠;英國通過 NHS 系統為六十歲以上老人提供免費處方藥,但整體醫療支出仰賴稅收;美國 Medicare 體系要求六十五歲以上老人負擔部分保費和自付額;德國從退休金中扣除保費,並設有收入門檻的補助機制。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並無任何國家採取全面免除六十五歲以上長者健保費的政策。這種做法不僅危及健保財務永續性,更將引發世代正義爭議,因為免除的費用必然轉嫁到其他年齡層。
為了兼顧社會公平與制度永續,台灣應該考慮採取更精準的補助政策。
一、建立分級補助機制:參考日本和德國經驗,根據老年人的收入狀況給予不同程度的補助,確保資源用於最需要的群體。
二、優化特定醫療補助:借鑑韓國做法,針對必要的醫療服務提供額外補助,而非採取全面性的保費減免。
三、建立財務評估機制:定期檢討補助政策對健保財務的影響,確保制度的永續運作。
在邁向超高齡社會的過程中,如何在照顧長者醫療需求與維持健保制度永續性之間取得平衡,牽一髮而動全身,你我沒有人可以置身事外。
法律延緩公布 師出有名 亦非首例
2024-12-31 04:30 聯合報/ 陳清雲/立法院法制局前局長(新北市)
立法院通過《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和《財政收支劃分法》修正案,引發社會廣泛討論。國民黨兩召委為避免相關政治操作,建議延緩咨請總統公布,以待相關配套法案完成立法程序。然而,民進黨團總召柯建銘認為此舉違法違憲。事實上,立法院過去曾有延緩咨請總統公布法案的案例。
依據憲法第七十二條規定,總統在收到立法院咨文後,除透過行政院向立法院提出覆議外,應於十日內公布法律。然而,立法院在特定情況下,為確保法律實施的完整性,有提案機關函請、院會決議與審查會召集委員函請延緩咨請總統公布,以待相關配套法案一併完成,確保法律實施的有效性。以下列舉幾個議事先例:
一、毒品危害防制條例(民國八十六年十月三十日):第三屆第四會期第十四次會議通過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為配合「法務部戒治所組織通則」、「觀察勒戒處分執行條例」及「戒治處分執行條例」等相關法案完成立法程序後,一併公布。
二、菸酒管理法草案(民國八十八年六月一日):第四屆第一會期第十四次會議中,立法院通過菸酒管理法草案,決定待菸酒稅法及財政部國庫署組織條例草案一併咨請總統公布,確保三法同時生效。
三、廢止民事訴訟費用法(民國九十二年一月十四日):第五屆第二會期第十七次會議通過廢止民事訴訟費用法,因司法院認與新修正民事訴訟法有關而函請立法院於同年九月一日施行後再將廢止案咨請總統公布。
四、智慧財產案件審理法(民國九十六年一月十五日):第六屆第四會期第十五次會議中,立法院通過智慧財產案件審理法,決定待相關法案「智慧財產法院組織法」通過後,一併咨請總統公布。
上述案例顯示,立法院在特定情況下,為確保法律實施的完整性,曾有法案延緩咨請總統公布,待相關配套法案完成立法程序後再行公布。這種做法旨在避免法律實施過程中的衝突或執行困難。
在當前情況下,內政、財政召委建議延緩咨請公布選罷法和財劃法,主要考量在於:
一、相關配套法案尚未完成:目前仍有相關的選罷法修正草案正在審議中,為避免未來在罷免程序中產生爭議,建議待相關法案完成後再行公布。
二、預算編列疑義:若財劃法立即生效,可能影響正在審議的一一四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需配合修正相關事宜,增加行政負擔。
總之,立法院在特定情況下延緩咨請總統公布法案已有先例。為避免法律實施過程中的爭議和行政負擔,建議朝野各方理性協商,尋求最佳解決方案,以確保國家法治的穩定與發展。
政黨輪替 需小草們認同藍白合
2024-12-31 04:30 聯合報/ 王清厚/退休人士(台中市)
民眾黨主席柯文哲官司纏身,不論將來無罪有罪,等判決定讞已是數年後;但小草們卻不離不棄,真是年輕人的可愛之處。
幾次國會重要法案,藍白通力合作,雖經打打鬧鬧,終能通過;因此,吾人不願樂見民眾黨一人而起,一人而滅。但盼小草要認清民進黨的狼性、鬥性,有別於國民黨的溫良恭儉讓!因此政黨要輪替,需藍白合,更要靠小草們的使命感及認同。
年輕人有正義感,勇於犧牲,國家未來的希望在年輕人。幾個月來,在民眾黨陷入低潮時,小草們仍然義無反顧的強力支持,精神可佳。
然而「小草」有時也會迷失自己;對人、事、物未能深入洞悉,在在是年輕人涉事不深。
蔡英文執政以來對年輕人做些什麼?房價飆漲,新青安貸款成了助漲房價的幫凶,物價年年攀高;賴清德也只會發動「青鳥」上街頭、包圍立法院;民眾黨的小草們望塵莫及,也不會有樣學樣,民眾黨本質與民進黨不同!
小草們若要民眾黨可長可久,要勸勸柯文哲反省檢討,為政以德,信守誠諾,待人寬宏大量,謙虛溫和;只為黨利,不自私自利;小草們要建請黨中央按黨章規定選出領導人,重新整軍出發,對柯文哲授予「榮譽主席」。
小草們要以政黨輪替為目標,務必藍白合作,若還是如民國一一三年(二○二四年)強求「白正藍副」,民國一一七年(二○二八年)已再見了。
卡特斷交衝擊給賴的啟示
2024-12-31 04:30 聯合報/ 張鷹/退休外交人員、曾任職駐美代表處(台南市)
美國前總統卡特廿九日於喬治亞州平原鎮家中,以百歲之齡過世。國人對卡特印象最深刻的是,他在總統任內與中華民國斷交。
民國六十七年(一九七八年)五月,時任美總統卡特派國安顧問布里辛斯基訪中,為建交談判鋪路,十二月十三日美駐北京辦事處主任伍考克與鄧小平會談達成建交條件後密電白宮,卡特遂決定提前於十五日宣布和北京關係正常化,與台北斷交、毀約撤軍,卡特一切行動在國會休會期皆隱瞞國會議員。台北時間十六日凌晨,蔣經國總統才被最後告知。卡特於電視廣播表示,與北京關係正常化是他送給美國人的耶誕訊息,至於台灣,將成立非官方性質的機構處理。
卡特此舉基於與北京全面交往的需要,根本無意確保台海議題和平解決,若非美國會兩黨議員不滿卡特對中政策,主動制定包含安全條款的「台灣關係法」,斷交後台灣的安全可能面臨諸多挑戰。時至今日,駐美代表處上下無一不熟諳當年制定台灣關係法的背景和內容。
斷交二十年後,民國八十八年(一九九九年)卡特夫婦訪問台灣表示,他曾提出該法,也稱許台灣在二十年後各方面長足的進步。事實上,卡特查看該法的安全條款後,原無意簽署,但迫於國會壓力下不得不妥協,他任內無意忠實執行台灣關係法,嚴格限制與我政府交往,四處掣肘;行政部門則對北京展開建交後的蜜月期,天安門事件後,華府才稍事收斂。
卡特四年任內外交並無重大建樹,卸任後不久重新活躍於國際和外交事務,穿梭於中東、北韓及俄羅斯等地,民國七十年(八一年)卡特於北京受到熱情接待,民國七十六年(八七年)二度訪問後說,任內最欣慰的是促成關係正常化,殊不知卡特的片面決定對我如狂濤衝擊民心士氣,外長沈昌煥請辭,民眾走向街頭抗議,增額中央民代選舉延期舉行。我駐美大使館被迫遷離至華盛頓特區外,幸有銜命赴美談判的楊西崑次長以外交手腕保住我雙橡園古蹟,至今已成我代表處國慶酒會場地。
卡特晚年訪台的言論全係為他專斷獨行自圓其說,不足以觀。他留給民進黨當局的提示是,美國對北京的政策一向高於對台北的態度,後者附屬於前者,美國最終利益更優於前者。美新總統川普仍將與中共持續交往和競爭,除非北京執意與華府公開決裂,川普對台仍維持不冷不熱溫度。部分國人無須對川普抗中抱持不切實際想法,維持台海的和平與穩定是賴清德總統首要之務。
泥菩薩過江 政戰哪敢不沉默
2024-12-31 04:30 聯合報/ 趙興鵬/中華戰略學會研究員、前聯勤留守署政戰部主任(台北市)
廿八日「政戰沉默 國軍人力流失藏危機」一文,筆者以一個在政戰崗位廿八年退伍老兵,擔任過總部署級政戰部主任的中級政戰幹部,對所言「輔導長與心輔官在缺乏足夠支持與資源的情況下,無法有效發揮政戰職能,未能改善軍隊的工作環境與文化」,基本上同意,但何以致之?
民國十三年黃埔建校,政戰即已負起精神戰力工作,東征北伐抗戰,政戰制度起了關鍵精神戰力。抗戰後共產黨透過輿論攻擊,迫使政戰離開軍中,共諜大量滲透國軍。現在媒體談論的柯文哲「傅冬菊計畫」,指的即北平市長傅作義受加入共黨的女兒傅冬菊游說降共,是政戰離開國軍,反情報失靈最具代表性的大案。蔣中正總統復行視事,知道政戰制度須重建,特命經國先生任國防部政治部主任並創立政工幹校。經國先生過世,人亡政息,政戰開始走下坡。
政戰人事調派、考績,主官一槌定音,各軍種單位主官乃前後期學長學弟,官官相護,貪腐雖有反映系統,最後處置仍由其上一級學長主官批示,揭發的下場,弄不好成拉法葉尹清楓第二。筆者政戰生涯,遇這類貪腐揭發後仍逍遙法外,無法撼動之事何止一、二樁?
政戰在軍中擋人財路,被打擊是「罪有應得」,以協助經國擘畫政戰制度的王昇為例,根據國史館《王昇日記》,記載參謀總長郝柏村對王昇透露:「過去我總認為你的調職(外放巴拉圭大使)是一件平常的事,現在我才知道原來是有政治的因素,一直到現在打擊你的人尚未停手。」
一○二年「國防部總政治作戰部」歷經調整更名為「國防部政治作戰局」,原來編階上將主任逐漸降編為中將局長,位階低,加上監察權被剝奪,對各個三星、四星上將軍頭間複雜關係,難發揮安全閥作用。若目前要政戰能起防弊、防腐、防滲透作用,政戰自己都泥菩薩過河自身難保,哪來膽識過問那些違紀犯法的長官?該文所說「政戰未能從組織文化和結構層面正視這些問題」,致基層「缺乏足夠支持與資源」並未切中核心,問題的核心已被更高層解構。
政戰人員是軍人兵變的阻欄索,民國五十三年湖口裝甲兵副司令趙志華兵變,即是在該單位工兵指揮部政戰處長朱寶康中校的機智制止。政戰七十五年來已為台灣民主排除政變障礙,鋪平道路,打了一場美好的仗,至於要不要政戰退出歷史舞台,鳥盡弓藏?只望別在我們走時,還給我們後脊背潑一盆髒水。
台海有事?看習何時拿軍頭祭旗
2024-12-31 04:30 聯合報/ 張系國/小說家、科幻雜誌幻象創辦人、美國匹茲堡大學榮退教授
大陸獨門發展的無人機航母四川艦下水了。從下水到成軍多半還需要兩三年。有了四川艦,中共攻台可同時萬(無人)船齊發及萬(無人)機齊飛。所以我推測中共完全準備就緒可以攻台大約在三年之後,也就是民國一一六年(二○二七年)。
中共最近發展的武器都非常厲害,包括無人機航母、毀滅無人機死光炮等,顯然準備打好下一次大戰。而台灣從美國買到或拿到的武器坦白說都已落伍。
但另一方面,習大大才把海軍上將撤職查辦,可見中國海軍貪汙老毛病又復活了。當年甲午戰敗就是因為貪汙,這毛病不改,船堅炮利也未必有用。值得注意是這位上將是福州人。福州造船廠是有數百年歷史的老造船廠,福州幫一向是中國海軍重要派系。這也顯示儘管換了政權,幫派的力量仍然強大!
我們看中共要注意他有進步的一面,但是也免不了傳統貪腐的包袱。像美國也是貪腐過分。真正優秀的諜報人員並不一定需要特殊管道,分析日常新聞就可以知道很多事。但是諜報人員必須有足夠知識。例如中共海軍上將被解職一事,要了解中國海軍的派系和貪汙的傳統就明白事情非同小可。
一個長官貪腐的部隊士氣不會高昂,面對強敵更無法打勝仗。所以我另一個看法就是要注意習的決定。什麼時候他拿幾個軍頭開刀甚至槍斃,這就是祭旗,表示他準備有大動作,台海有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