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23日 星期四

經濟日報社論/持平論總預算刪減 衝擊應該不大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400466/web/ 

◆  聯合報黑白集/政治搞得像瘟神
◆  聯合報社論/預算比去年多還喊窒礙難行,卓揆何不辭職
◆  經濟日報社論/持平論總預算刪減 衝擊應該不大







經濟日報社論/持平論總預算刪減 衝擊應該不大


2025-01-23 03:00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立法院21日三讀通過114年中央政府總預算案,歲出2兆9248億元,較原編列的3兆1325億元,刪除百分之6.6、約2075億元。記者曾吉松/攝影


立法院21日三讀通過114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通案統刪約940億,各委員會減列1,134億,共計刪減約2,075億,約占原編歲出預算3兆1,325億的6.6%。歲出降到約2兆9,248億,但比去年度歲出2兆8,519億,增加2.56%仍創下歷史新高紀錄。此結果府院都不接受,恐引發後續的政治對立與衝突。

面對立院大刪並凍結預算,行政院長卓榮泰指出,原編3.1兆元預算支出,扣除法定義務支出、補助等1.8兆後,僅剩約1.3兆,「預算遭刪占比恐達16%」,指控在野黨企圖影響政府運作。賴總統也以1.3兆元為基礎,指出「凍結及刪除合計超過35%」,衝擊非常巨大,政府將無法正常運作,完全無法接受;已請行政院盤點窒礙難行之處及可能停擺的服務,向國人報告,並呼籲在野黨審慎思考,讓國家能恢復穩定運作

在野黨團也提出反駁。民眾黨團總召黃國昌說,實際上可運用的預算仍高達2.9兆,對賴政府施政綽綽有餘,請賴總統、卓院長謹慎把納稅人的錢真的用在刀口上。國民黨團副書記長王鴻薇表示,114年預算是史上最高,扣除撥補台電的預算,刪除率僅3.54%,賴政府、執政黨的造謠抹黑,才是史無前例

看來,朝野各說各話,有必要在此提出客觀、專業的分析,向社會大眾解釋清楚,以化解不必要的誤會與爭論。

首先,還原114年總預算案的大貌。由於這是賴政府首次編列,歲入高達3.15兆多,歲出3.13兆,雙雙突破3兆元大關,更創下歷史新高,相對於八年前蔡政府首次編列的106年度總預算,歲入、歲出都不到2兆。賴政府的預算案,給國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快速膨脹,突破3兆」。

其次,歲入成長16%,尤其稅收成長22%,令人擔心可能過於樂觀,導致歲出大幅成長9.8%,是預估經濟成長率3%的三倍多,偏離過去主計總處「歲入、歲出成長率貼近經濟成長率」的穩健原則。再和馬政府八年的歲出年增率約2.6%,蔡政府八年歲出年增率約6.9%相比,賴政府編列的第一年預算,歲出年增率將近10%,當然令人擔心,也自然讓在野黨找到大刪的理由。

因此,統刪939億元,占原歲出預算數3.13兆的3%,其實就有「抑制支出過度膨脹」的財政紀律意味結果讓歲出成長率降至6.7%,總算是略趨於穩健

至於各委員會針對相關部會共減列約1,135億部分,扣掉原擬撥補台電虧損的1,000億,此部分本來就有爭議,實際上刪減的只有135億元,占總預算的0.4%都不到,應該不會影響到相關部會的施政。

再深入探討原擬「撥補台電虧損的1,000億元」部分,依照預算法,台電的預算不在「總預算案」內,屬於「國營事業」預算,根據國營事業的預算籌編原則,本來就應以企業化經營原則,設法增加收入,抑減成本費用。但最近幾年台電年年虧損,累計虧損超過5,000億,應優先檢討的是能源政策的失當包括放棄最便宜的核能發電,離岸風電支付給外國開發商躉購費率高於國際行情,又不讓電價審議委員會獨立運作,違反使用者付費原則,導致台電的「政策任務」負擔沉重。因此,台電的虧損問題,本應在台電的國營事業預算內,按使用者付費原則反映成本來解決。

由總預算來彌補台電虧損,根本就違反預算法,也等於掩蓋相關部門政策錯誤的政治責任,要無辜的納稅人負擔,實質上還排擠其他更有優先性的歲出。何況,過去三年已經由總預算注資數千億撥補虧損,電費還是漲了35%,已無再撥補千億來填補無底洞的理由。

綜上,凍結的預算並非刪除,而扣掉本就名不正言不順的撥補台電,以及過度膨脹的部分,今年度歲出最多僅刪6.6%,賴總統所指的凍刪超過35%,並非事實。而且歲出規模最後仍成長2.56%賴政府仍然有新高紀錄的2.9兆多可以支用;政府仍可正常運作,就有請賴政府向國人報告清楚了。










聯合報黑白集/政治搞得像瘟神


2025-01-23 00:13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1月21日凌晨嘉南地震,柯建銘在臉書發文說,「剛好的震,天搖地動,老天也震怒了」。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嘉義發生強震,綠總召柯建銘正發文煽動大罷免痛罵在野黨,第一時間竟說「老天也震怒了」,彷彿地震是響應其號召而來。無獨有偶,行政院中部服務中心執行長莊競程也拿地震作文章,說「藍白亂搞國家,老天真的怒了!」網友立馬譏他是「老柯傳人」。

都什麼年代了,遇上天災不知敬畏憫恤,卻拿來當成攻擊武器,只能說是搞政治搞了昏頭。老柯這已不是初犯,去年四月花蓮地震,他也口吐惡言:「老天有眼」、「老天要救台灣民主」,一副地震是上天派來助他對抗在野的神奇力量。除了狂妄,更是冷血、惡質,誰知他迄今依然故我。

搞政治搞到黑白不分,真的會讓人瘋狂,柯建銘正是如此。天災當前,大家該關心的是同胞的安危,設法協助救援災民。柯總召卻藉機召喚政治仇恨來汙染人心,擴大對立,呼喊罷免。他的心靈,真的擠不出一絲悲憫嗎?

這也讓人想起去年底勞動部員工遭霸凌輕生時,事件原委依然不明,民進黨內卻因有人高升部長、有人遞補立委,一群人在那裡歡呼慶賀,樂不可支。從政的目的,難道就只是為了加官晉爵、增添權力至於民眾的幸福或死活,都不干自己的事

台灣政治已夠不堪,別再用它來汙染人心,像瘟疫一樣。如果說老天真的會怒,恐怕也是針對綠營執政顢頇吧!












聯合報社論/預算比去年多還喊窒礙難行,卓揆何不辭職


2025-01-23 00:10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行政院長卓榮泰、勞動部長洪申翰、副院長鄭麗君、秘書長龔明鑫、文化部長李遠等人現身行政院「行政院回應114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審查」記者會。記者蘇健忠/攝影


立法院通過中央政府總預算,共刪減二,○七五億元,占總預算案的六.七%;扣除對台電補助的一千億,大約只占三.五%。刪減金額雖是近年新高,但二.九兆的總預算,仍較去年多出近兩千億元,為史上最高。對此,民進黨政府卻同聲哭窮,高喊「做不下去」,卓榮泰還指控這是在「毀滅國家」。試問,難道人們只能坐視執政黨浪費和自肥?

行政院原本的歲出預算編列金額高達三.二兆,較去年大增一成;但預算書對各項經濟指標的成長預估,卻未見等比例的樂觀,令人懷疑有浮編之嫌。蔡政府時代濫用公帑的情況,已到了令人不安的地步,在野黨自有必要嚴審預算。尤其,如今賴政府是少數執政,在野黨糾正預算浮濫亂象,只是回歸正常監督罷了。

這次預算刪減的最大一筆,是政府對台電的一千億元補助。民進黨的能源政策早已證明結構失當又悖離全球潮流,政府卻始終不聽從建議進行修正,導致電價持續上漲,台電更連年虧損。一千億元是民脂民膏,若不刪除,才是在野黨監督失職。其他刪減大宗,則是諸如旅費、業務費、宣傳費、特別費等「統刪」,目的在杜絕行政浪費。刪減後的預算規模,仍較去年多出近兩千億元民進黨聲稱「窒礙難行」,顯然誇大其詞

扁政府時代也是少數執政,當時預算審查期間,下至各部會國會聯絡人及單位主管,上至部會首長乃至行政院長,莫不親上火線與立委及其他政黨溝通。此次,賴政府從頭到尾擺出「戰到底」的姿態,不溝通、不協調,卻一再放話釋出「預算刪減就做不下去」的訊息連職司協調的綠營總召柯建銘都直接「以杯葛代替協商」,不斷在朝野協商中脫序演出如此,絲毫不像要「捍衛預算」,而更像要藉機挑撥對立

也因此,在野黨一提出預算刪減案,各政府機關、民進黨立委、親綠側翼網紅和利益團體立刻傾巢而出,痛批在野黨刪預算無理,將造成各項政務難以推動、各種補助都停發的結果。於是,不實訊息四下流傳:有的說公視預算全被刪,影視補助都將消失;有的說監察院「連柯文哲案都無法查」,外交部領務局「沒錢印護照」、財政部「統一發票給獎會減少」,數發部「無法打詐」等。民眾若不細看,恐會以為預算被刪了六十七%,而非僅六.七%

為增強「刪預算認知作戰」效果,各部會除「協同作戰」,還有各種「數字遊戲」。例如,卓榮泰只用「非法定支出」來計算,說刪減幅度是十六%;賴清德更誇張,把凍結的金額算進去,說凍刪超過三十五%。府院最高層竟帶頭造假,令人不可思議

當然,在野黨這次審查中央總預算,並非毫無爭議。例如針對公視的補助,藍委陳玉珍最初提案「廿三億全刪」,除意氣用事,也未對提案背景及衝擊多做功課,而成為眾矢之的。經過黨內溝通,只刪二,三○○萬但這種錯誤,並不能成為綠營編造在野黨「大刪公視和文化補助」的藉口,更不能掩蓋民進黨利用文創補助豢養側翼的事實

蔡政府時期,立法院對政府總預算刪除幅度約在一%上下,這是當時民進黨自甘放棄監督責任而賴政府面對朝小野大,竟一路主戰,遭到強力監督就是必然結果但是,今年度預算總額既然仍高於去年,政府部門還高喊「窒礙難行」,根本是無病呻吟。如果覺得這樣的預算就「什麼都不能做了」,等於是自證無能;卓榮泰乾脆自己請辭,別再浪費大家的時間了!



季青漫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