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15日 星期三

經濟日報社論/拜登臨去秋波 晶片業挨悶棍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400267/web/ 

◆  聯合報社論/賴清德補提大法官,絕對比硬闖釋憲明智
◆  聯合報黑白集/郭哲敏快謝黨隆恩
◆  經濟日報社論/拜登臨去秋波 晶片業挨悶棍







經濟日報社論/拜登臨去秋波 晶片業挨悶棍


2025-01-15 01:29  經濟日報/ 社論
美國總統拜登。(美聯社)


拜登在卸任前四天,公布了緊縮人工智慧(AI)晶片出口的政策,目標是集中 AI 技術的發展於友好國家,並讓全球企業遵循美國的標準,更重要的目的是堵住漏洞,防止中國利用東南亞和中東等地區的資料中心來獲得 AI 晶片,阻擋中國大陸發展 AI

未來人工智慧晶片的出口將分三級管制,第一級關鍵盟友和夥伴包括台灣等18國,不受任何限制,中國等被列為第三級的國家,除了不得出口 AI 晶片,同時也限制提供運算能力強大 的AI 模型。

必須要指出的是,這個緊縮政策,並不是一刀切,未來將有120天的時間供公眾提出意見,才會生效,也將給予業界一年的時間調整,以符合新的安全標準。反對實施新限制措施的人認為,一個幾天後即將下台的政府不應該做出如此重大的政策變動;不過拜登政府希望即將上任的川普政府能夠繼續維持緊縮。

目前第一重的反對將來自追求「數位主權」的西歐國家,雖然大多數西歐國家都未受限,但歐盟肯定會抱怨新的出口管制不公平地有利於美國,打擊歐洲雲計算競爭力,歐盟可能會通過反制法令,甚至考慮組建歐洲晶片聯盟,來對抗美國的「脅迫」

美國的科技巨頭也會群起反對,總部位於華盛頓、代表谷歌(Google)、微軟(Microsoft)、亞馬遜(Amazon)和其他大公司的行業組織資訊技術產業協會就指責拜登政府未與企業協商

AI 晶片龍頭輝達因為這項禁令將衝擊一半以上的市場,所以強烈批評拜登政府的新政策,認為此舉「史無前例」,可能「危及」美國的 AI 領先地位。其實新禁令的主要目標,就是輝達。美國曾經頒布出口管制措施,但幾周後,輝達發布了專門面向中國市場、經過修改的新晶片,不需要獲得美國出口許可證。一年後,美國更新了管制措施,輝達再次避開出口禁令。這激怒了美國官員,認為輝達刻意玩法

事實上,西岸矽谷的科技新貴對於川普勝選,至關重要,所以內閣名單中,科技界人士更是比比皆是,強調對 AI 與數位貨幣採不干預,來扶植美國在新科技的創造力,因此樂觀預期川普將撤銷禁令。

但是川普在第一任期間,就已經視中國大陸為戰略競爭對手,第二任尤甚,而對中國的 AI 晶片管制,是整體對抗的一環,所以是否會在高科技業者的壓力之下,網開一面對 AI 晶片放行,恐怕還有待觀察。

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日前表示,台積電(2330)最近已開始在亞利桑那廠為美國客戶生產先進的4奈米晶片。她還說,這是美國史上首度在本土,由美國勞工製造先進的4奈米晶片,良率和品質可媲美台灣,這將是拜登總統推動半導體計畫的重要里程碑。預計自民國一一七年(2028年),台積電將在亞利桑那州二廠開始2奈米製程;雷蒙多希望到民國一一九年(2030年),美國能夠在本土生產全球20%的先進晶片

雷蒙多很得意地指稱,「這是大事,在我們(美國)的歷史上前所未見」。但這不是自然而然發生,雷蒙多強調,「我們得說服台積電,讓他們想在美國擴展」。所謂的「說服」,除了政治壓力外,就是補助,美國商務部在去年年底就撥出66億美元補助款,資助台積電

雖然川普在第一任時,也鼓勵台積電到美國設廠,但是對於補貼,他卻不以為然,在競選期間,他甚至講出,只要用關稅,就能逼台灣到美國設晶圓廠,「補助是個壞交易」。

然而現在川普當選後,大家都在猜測,鼓勵晶片深植美國的政策,是否會繼續?畢竟晶片法案只有五年的壽命,而單單建廠到投產,就需要五年,如果川普不繼續支持的話這個政策恐怕將曇花一現。

無論是禁止 AI 晶片出口的棒子,還是補助晶片在美生產的胡蘿蔔,都是美國的晶片政策工具,拜登臨去秋波,又祭出了棍子,又撒下胡蘿蔔,但川普是否買帳,才是晶片政策能否貫徹的關鍵。














聯合報黑白集/郭哲敏快謝黨隆恩


2025-01-15 05:13  聯合報/ 黑白集
涉嫌經營博弈與地下匯兌的八八會館負責人郭哲敏(中)日前遭新北地方法院裁定羈押,新北地院合議庭裁定,郭哲敏以2億元交保。 記者葉信菉/攝影


八八會館郭哲敏洗錢案偵查終結,新北地檢求處有期徒刑十五年,地院裁定兩億元交保。郭哲敏逃亡被解送返台,其女友接連四次批司法「押人取供」。黨開的法院不計前嫌,恩准百億洗錢犯戴上電子腳鐐,偕同小弟、大帳房等共犯回家過好年

新北地院評議本案審結,交保金額高達兩億,加上限制出境、科技監控等強制處分,「具有心理約束力」,得予停押。但另一邊,高院才因「考量趨吉避凶之基本人性」,認定柯文哲有動機棄保潛逃,科技監控也難防逃,駁回抗告為何換成郭哲敏,基本人性就沒問題電子腳鐐若對柯 P 無用,對曾逃亡泰國的郭哲敏,難道就成天羅地網

法院押放柯、郭的理由,充斥著雙標。高院考量柯 P 影響力,推論會利用通訊軟體串供滅證;新北地院卻不擔心郭哲敏藉通訊軟體串供或密謀逃亡,或在審理過程繼續指揮洗錢。司法優先為黨鏟除政敵,卻無視人民受苦於詐團橫行

尤其,不肖檢調通風報信郭哲敏、洗錢教父涂誠文、百億賭王林秉文,助逃海外,內鬼仍消遙法外新北地院三度交保郭哲敏,縱放林秉文綠營執政素以雙標區隔敵我,司法「禮遇」洗錢重犯,莫非視如自己人

郭哲敏八八會館及招待所,接待蔡賴兩朝權貴不知凡幾。廣結善緣,喜得自由身,他別忘謝黨隆恩。















聯合報社論/賴清德補提大法官,絕對比硬闖釋憲明智


2025-01-15 05:13  聯合報/ 社論
外界關注,賴清德總統收到立法院憲法訴訟法覆議案咨文後,將會在幾天內完成公布程序。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行政院提《憲訴法》覆議失敗,現在輪到賴總統傷腦筋:新法要何時公布,是否以「預防性權利救濟」為由聲請釋憲,以及該由誰提出?每一步舉措,都構成一組繁複的政治數學,更涉及對憲政法理的硬槓,乃至對人民耐心的挑戰。這些問題其實有一個更簡單的解方,就是:賴總統重新提名公正超然的大法官人選,讓憲法法庭恢復運作。然而,殺紅眼的賴清德甘於就此收手嗎?

賴政府對《憲訴法》修正案如此在意,主要是過去八年綠營的政治「舒適圈」,被徹底打翻。蔡英文時代,立法院如同「立法局」,政府愛訂什麼法就訂什麼法;再加上清一色親綠大法官的後援,民進黨在法理與政治的角力無往不利。如今「雙少數」政府既在國會受挫,大法官又遇換屆僅剩八人;《憲訴法》一修,憲法法庭未來就無法像「自家人」那麼順手好用。因此,民進黨要利用最後的機會吃乾抹淨,讓八名大法官把新憲訴法「凍結」。

如此堅決的難看吃相,連綠營人士都看不下去。台灣民意基金會董事長游盈隆近日直言,不贊成閣揆卓榮泰孤注一擲,以「不副署」的手段對抗此案。他也奉勸民進黨:若窮盡一切手段都打不贏,就應該認帳,再設法爭取下一局的勝利,而不要一次次自取挫敗和羞辱。前副總統呂秀蓮對近期的政情也頗有所感,她感嘆道,民主國家沒有「永遠的執政黨」,政權延長要靠對選民的服務,光靠謀略是沒有用的。所謂旁觀者清,但賴政府當局正深陷戰局之困,對於這些善意的諫言未必聽得進去。

行政院目前的如意算盤是:要利用總統府公布法律後、尚未正式生效前的三天空檔,向憲法法庭提出「預防性權利救濟」措施,先阻止其生效,直到釋憲完成。這項盤算,看似開啟了一道巧門,其實此路不通。第一,「預防性權利救濟」主要針對的是民事案件,用以保護當事人的權益;如今要用在法律案來「保護執政黨權利」,顯然太過硬拗。第二,德國法律雖有此制度,但我國憲法並無此設計,不應該用他國法制來硬套。第三,就算《憲訴法》暫時遭到凍結,期限僅六個月;朝野關係若不改善,半年後還得重新打一仗,結局還不是一樣?

另一個爭執點是:若要提「預防性權利救濟」聲請釋憲,該由誰來提?目前鼓聲頻催的是行政院,意志滿檔但是,《憲訴法》修正案規範的是憲法法庭的運作,屬於司法院範疇。行政院如果想撈過界代司法院去提釋憲,必然更坐實賴政府「五院不分立」之譏。至於民進黨立院黨團是否可能越俎代庖聲請釋憲,總召柯建銘已經兩度就此表達異議,認為應該等《憲訴法》「正式生效」後再來聲請。換言之,柯建銘並不認為「預防性權利救濟」是個好主意,根本不想扛這個擔子

從上述的主客觀因素看來,賴政府如果要對《憲訴法》聲請釋憲和暫時處分,勢必是一條崎嶇坎坷的路。從客觀環境看,一般民眾對民進黨「當家鬧事」的作法已經相當厭煩,前有國會改革的阻撓,後有對「三法」的強硬杯葛,戰火不知何時方歇。從主觀條件看,包括呂秀蓮等綠營元老都覺得「賴式民主」已經變質,忘卻「以民為主」的精神。即使從技術面看,連一身功夫的柯建銘都覺得「預防性權利救濟」事不可為,那位只出一張嘴的政委,要教誰去表演這場《憲訴法》的偷天換日神功?

為政之道,不過在回歸初衷,想想人民的需要。賴清德好好補提大法官,才是正辦。